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低温弱光对西葫芦幼苗生长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西葫芦幼苗为试验材料,通过低温、弱光、低温弱光3种胁迫方式分别处理幼苗,测定西葫芦幼苗的光合作用相关参数,研究其在低温弱光逆境条件下叶片光系统受损伤的程度,以明确叶片内的细胞受损伤程度。结果表明:低温、弱光、低温弱光3种胁迫条件下,西葫芦幼苗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NPQ)、叶绿素含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而丙二醛(MDA)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弱光条件下叶绿素荧光参数下降最多,而低温弱光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弱光伤害。弱光胁迫下的西葫芦幼苗生理指标显著性差异最大,说明弱光对生物膜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2.
低温弱光逆境对西葫芦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西葫芦品种早青一代为试材,研究了不同低温弱光组合及低温弱光持续时间对西葫芦幼苗生长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弱光对西葫芦幼苗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昼温20~25 ℃、夜温10~15 ℃条件下,光照强度从250 μmol/(m2·s)逐渐减弱到150 μmol/(m2·s)、50 μmol/(m2·s)时,西葫芦幼苗的株高、茎粗、叶面积、地上部鲜重、干物质积累量下降,根系活力减弱,但随着时间的延长,株高、茎粗和总叶面积增加,根系活力逐渐提高;在昼温15 ℃、夜温5 ℃条件下,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西葫芦幼苗的株高、茎粗、叶面积、地上部鲜(干)重下降,根系鲜(干)重和根冠比提高,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根系活力下降.  相似文献   

3.
以西葫芦品种早青一代为试材,通过低温弱光组与正常温光组比较,研究西葫芦幼苗叶片气孔特性和膜脂过氧化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弱光处理后,西葫芦幼苗叶片的气孔开张比和开张度增大;气孔导度减小;胞间CO2浓度增大;叶片中过氧化物酶活性、丙二醛含量明显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却下降。  相似文献   

4.
低温弱光对西葫芦幼苗的光合响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西葫芦品种翡翠2号、特选丰抗早、美胡2号、特早美玉、百盛2号为试材,研究了低温15℃/8℃(昼/夜)、弱光8 000 Lx光照强度处理对西葫芦幼苗的光合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弱光处理下生长的幼苗,与日光温室内正常生长的幼苗相比较,5个品种的西葫芦幼苗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叶绿素含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胞间CO2浓度有所升高。供试西葫芦品种特选丰抗早综合指数表现良好,可作为较适合酒泉市设施栽培的品种推广。  相似文献   

5.
低温弱光对西葫芦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以西葫芦幼苗为材料,研究了低温弱光对其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弱光处理下,西葫芦幼苗生长受到明显抑制,表现为茎粗增加,株高降低,下胚轴缩短,地上、下部干/鲜重及叶面积减小,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增加;叶面积及地上部干鲜重及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可以作为西葫芦耐低温弱光的鉴定指标,株高与地上、下部干/鲜重及叶面积相关性极显著,可溶性糖与脯氨酸极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6.
低温弱光对茄子幼苗抗逆性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茄子幼苗为试材,研究低温、弱光、低温弱光胁迫对茄子幼苗抗逆性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温、弱光、低温弱光胁迫处理后,茄子幼苗的根长、根表面积、光下最大荧光产量、光实际化学量子效率、光化学淬灭系数、叶绿素含量与CK相比呈下降趋势;叶表面积、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丙二醛含量、电导率与CK相比呈上升趋势.隶属函数综合评价表明,除昼夜温度为15℃/10℃,光照强度为120μmol·m~(-2)·s~(-1)的低温弱光胁迫外,其他低温弱光互作对茄子幼苗的胁迫程度均小于各单因素胁迫处理,其中以低温单因素胁迫对幼苗的伤害最大.综上,在低温、弱光、低温弱光胁迫下,茄子幼苗的生长、光合和生理特性均受到影响,表明在设施栽培中,出现低温天气时可通过降低光照强度来缓解伤害.  相似文献   

7.
低温弱光对西葫芦幼苗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西葫芦幼苗为试材,研究了其在低温弱光胁迫下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叶绿素荧光分析表明:低温弱光荧光产量(F)、量子产量(Yield)、qP、qN均不同程度地降低,表明低温弱光胁迫使叶光系统PSⅡ活性中心受损,光化学反应的相对份额ΦPSⅡ下降,说明低温弱光胁迫使光合电子传递过程受抑制,光合电子传递速率下降.  相似文献   

8.
外源水杨酸缓解西葫芦幼苗低温胁迫的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四叶一心期西葫芦幼苗为试材,研究了外源水杨酸(SA)对低温(15℃和5℃)胁迫下西葫芦幼苗叶片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含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自由水/束缚水比值的影响.结果表明,西葫芦幼苗喷施150,250和350 mg·L-1 SA后,叶片相对电导率和自由水/束缚水比值降低,可溶性糖含量和CAT活性升高,外源SA能缓解低温对西葫芦幼苗的胁迫.5℃低温下,以250 mg· L-1 SA效果最好,而15℃低温下,以350 mg·L-1 SA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辣椒幼苗为材料,研究了低温弱光(16℃/4℃,100μmol·m~(-2)·s~(-1))和低温(16℃/4℃,300μmol·m~(-2)·s~(-1))对辣椒叶绿素含量、光合作用、叶绿素荧光参数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低温弱光或低温处理时,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T_r)、初始荧光(F_o)、最大荧光(F_m)、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都降低,但叶片胞间CO_2浓度(C_i)增大;随着低温弱光或低温处理时间的延长,降低越明显,且低温弱光处理下降幅度更大。不同的处理下,叶片MDA含量先降低后升高,低温弱光处理下MDA含量高于低温处理,叶片SOD和Pro含量都先升高后降低。综合分析表明,低温弱光处理对辣椒造成的伤害比低温处理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10.
西葫芦栽培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概况西葫芦又名美洲南瓜,原产南美地区,对温度的要求比其他瓜类低,生长发育适温22~32℃,高于此温度,花器不能正常发育,40℃以上高温停止生长,但经过锻炼的幼苗在8℃以下仍能维持生长,并可耐0℃低温。种子发芽室温为25~30℃,开花结果期适温22~25℃。西葫芦对光照的适用性强,又较耐弱光,幼苗期光照充足时,第一雌花可提早开放,进入结瓜期需强光,弱光高温光照易化瓜。西葫芦根系具有较强的吸  相似文献   

11.
不同辣椒材料苗期耐低温弱光性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低温和低温弱光逆境下,对4份不同辣椒材料苗期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与叶绿素b比值(chla/chlb值)、叶面积、株高的变化进行了研究,以评价辣椒不同材料苗期耐低温弱光性的差异。结果表明:弱光降低了辣椒对低温的敏感性和chla/chlb值,促进了叶绿素含量、叶面积和株高的增大;不同辣椒材料对单一低温和单一弱光的反应存在差异,同一材料对低温和弱光耐受性的表现也不一定完全协同。其中,JR最耐低温而对弱光的耐受性一般,MDN最耐弱光而对低温的耐受性一般,这2份材料对低温和弱光的耐受性表现为不协同性;新丰9919既不耐低温也不耐弱光,原913对低温和弱光的耐受性中等,这2份材料对低温和弱光的耐受性表现为协同效应。对不同的辣椒材料进行低温、弱光耐受性鉴定时,应该把低温和弱光的作用分开来分析,这样才能更准确地建立辣椒苗期低温弱光耐受性评价指标体系,并用于品种选育和相关的遗传研究。  相似文献   

12.
等离子体处理对无壳南瓜种子生物学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等离子体处理对无壳南瓜种子生物学性状及产量的影响。[方法]用不同剂量等离子体处理无壳南瓜种子。[结果]等离子体处理无壳南瓜种子,能明显提高种子幼苗期的根长、茎粗、干物重、株高、叶片数和结瓜期的座果率;使开花期、座果期和成熟期提前1~2d;使瓜蔓长降低13.8—16.7cm;比CK增产437.5—991.5kg/hm^2,增幅达18.7%-42.4%;比CK增值2575~5899元/hm^2。[结论]等离子体处理的无壳南瓜种子增产、增收效果显著,为该项技术的广泛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南瓜病毒病接种条件和抗性生理生化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接种浓度、温度、苗龄对南瓜病毒病接种效果的影响,筛选出南瓜苗期最佳抗性鉴定方法,即植株在子叶期或1片真叶期,25℃,稀释2倍时接种最好,用此法对55份试验材料进行抗性鉴定,筛选出抗性材料5份,17份中抗材料。用一份中抗材料南瓜苗期接种西瓜花叶病毒2号(WMV-2),分析电导率、多酚氧化酶(PP0)、叶绿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接种后电导率、PPO活性均是接种植株高于健康植株,而叶绿素含量是接种植株低于健康植株。  相似文献   

14.
干热处理对西葫芦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对西葫芦种子进行不同温度和时间的干热处理,结果发现:60℃、24 h处理的效果最好,能提高种子的发芽势,促进幼苗生长;其中,温度是主导因子,起决定作用;时间是次要因子,起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低温、弱光条件下,不同黄瓜品种对逆境的适应能力,采用聚丙烯酰胺垂直板凝胶电泳法、硫代巴比妥酸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等方法,研究了低温、弱光对祥云丰满园、津研7号、绿玉、新夏丰一号4个品种黄瓜幼苗叶片中的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正常栽培相比,在低温+弱光胁迫条件下,MDA增幅分别为:祥云丰满园58.93%,津研七号42.16%,新夏丰一号26.26%,绿玉28.24%,其中新夏丰一号的MDA相对增幅最小;POD同工酶的电泳酶谱显示,仅以弱光胁迫时,各品种的POD同工酶谱均无显著变化;经低温+弱光综合胁迫后,POD同工酶谱的条带数均有所增加。试验结果提示,在低温、弱光2种胁迫因素中,低温+弱光的综合胁迫对黄瓜幼苗的POD影响最为显著。4个品种中,新夏丰一号对低温和弱光有良好的抗性。  相似文献   

16.
低温弱光对果菜类蔬菜作物气孔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于龙凤  安福全  李富恒  谭大海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4):8194-8195,8221
[目的]研究低温弱光对果菜类蔬菜作物气孔特性的影响。[方法]通过比较低温弱光处理组(温度为15℃/8℃,光照为4 000lx)与对照组(温度为25℃/18℃,光照为11 000 lx),研究番茄、辣椒、茄子、黄瓜、西葫芦、甜瓜气孔相关特性的差异。[结果]低温弱光处理后,番茄、辣椒、茄子、黄瓜、西葫芦、甜瓜叶片的气孔开张比和开张度均比CK组大,且差异极显著;气孔导度(Gs)比CK组小,其中处理组茄子、西葫芦、甜瓜叶片的气孔导度与CK组差异显著;胞间CO2浓度(Ci)比CK组大,其中处理组番茄、甜瓜叶片的胞间CO2浓度与CK组差异显著。[结论]该研究为果菜类蔬菜作物的高产抗逆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珙桐种壳坚硬,透水透气性差,种子休眠期较长,用种子繁殖珙桐幼苗难度较大,故引种繁殖首选还是直接移植小苗进行驯化栽培。珙桐移植到低海拔地区成活的关键是苗木的过夏问题,尤其是高温炎热的夏季,日光强烈直射,易导致幼苗叶片萎蔫,通过遮荫降低温度,加强水分管理,提高湿度,人为创造适合珙桐生长发育的环境,帮助其进行光合作用,以期适应新的环境 。  相似文献   

18.
几种瓜类作物抗黄瓜霜霉病的组织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黄瓜高抗和高感品种为对照,系统研究了节瓜、冬瓜、西葫芦、南瓜、西瓜、苦瓜对黄瓜霜霉病的抗病性。抗病性筛选结果表明:节瓜、冬瓜抗病性较差,西葫芦、南瓜较强,西瓜、苦瓜最强。以整叶透明法的组织病理学观察表明:西葫芦、南瓜、西瓜的抗病性依次增强,且均大于黄瓜高抗品种。西葫芦、南瓜、西瓜的抗病性可分为坏死型和抑制型两类。其中,西瓜属坏死型,南瓜和西葫芦属抑制型。这两种类型在产孢及叶面生理学方面也有差异。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室温(28-32℃)和10℃条件下不同湿度(低湿、饱和湿度)对西葫芦(Cucurbita pepo L.)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西葫芦表皮颜色趋于黄化,水分含量下降,萎蔫和腐烂程度加深.低温和饱和湿度处理可以延缓颜色指数、萎蔫指数和腐烂指数的上升以及叶绿素、维生素C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下降,减少西葫芦瓜肉和表皮水分的损失,较好地保存西葫芦的外观和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20.
黄瓜对低温弱光反应的生理特征研究   总被引:54,自引:2,他引:54  
 偏低温 (亚适温 )、临界低温、弱光以及偏低温弱光、临界低温弱光胁迫对黄瓜苗期叶绿素含量、叶面积变化及光合性状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 ,弱光降低了黄瓜对低温的敏感性 ,增加了叶绿素含量和叶面积 ,使叶绿素荧光量子产额上升 ,但弱光下光合速率下降。在偏低温条件下 ,光照强度对黄瓜的生长起主导作用。在临界低温条件下 ,低温对黄瓜的生长起主导作用。不同黄瓜品种对单一低温和单一弱光的反应存在差异 ,同一品种对低温和弱光的耐受性是不完全协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