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另一扇门     
“我与《云南林业》征文”的启事已经刊载半年了,作为这个栏目年轻的责任编辑,我小心翼翼收取和编辑着“征文”的稿件,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从这些文字里我体味着那么多前辈和关心“云南林业》的读者、作者对这本杂志的厚爱和关切,感受着这本杂志对于他们的意义。当然,也看到一些对《云南林业》杂志的微辞,我善意地把它们当作是对办好《云南林业》的重要意见,我越发觉得自己肩上的责任沉甸甸的。  相似文献   

2.
历史没有忘记□侯家序敬爱的编辑同志:在《云南林业》杂志第100期面世之际,有句话我想告诉您:您在办刊工作中的辛勤劳动,历史没有忘记。作为林业战线的一名老职工和《云南林业》的一名忠实的读者,我清楚地记得:《云南林业》创刊于1958年,可是由于众所周知的...  相似文献   

3.
不解缘———写在《云南林业》出版百期之际□李广联1980年春,我调到省林业厅宣传处工作,适逢《云南林业》杂志创刊(其实是复刊,因1959,1960年《云南林业》曾出版过2年)。万事开头难。草创的刊物,出版条件极差。当时的做法是,厅宣传处将稿件汇集起来...  相似文献   

4.
迎着21世纪初升的朝阳,复刊21年的《云南林业》杂志,又翻开了崭新的、充满希望的一页。 光阴荏苒,弹指一挥间。在新世纪的开局之年,回眸《云南林业》杂志走过的难忘历程,我们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 1958年,《云南林业》杂志伴随着大跃进的步伐而诞生。在艰难的岁月里,它记下了云南林业那段不寻常的发展轨迹,为后人留下了一笔难得的精神财富。“文革”期间,《云南林业》杂志和其他一些期刊一样面临厄运,被迫停刊。1979年,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云南林业》杂志正式复刊。从此,这株复苏的小树苗在云岭高原的沃土上一…  相似文献   

5.
《云南林业》是我最喜爱的杂志。因为我刚离开学校、走入社会,参加工作就躬耕于林业岗位,所以他是我最爱看、也最欣赏的专业杂志。每一期我都在期盼,看完上期盼下期,期期品读、认真体会、学以致用。在工作中《云南林业》给了我很大启发,也给了我很大帮助,可以说我在林业工作中有今天的成绩离不开《云南林业》。  相似文献   

6.
《云南林业》———我的良师益友□董光荣1980年,《云南林业》沐浴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复刊了,到本期为止,历时18个寒暑、整整出刊100期,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6935天,我与《云南林业》结下了不解之缘,《云南林业》成了我的良师益友。18年...  相似文献   

7.
2006年10月我调入会泽林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工作,对我来说,一切都是那么陌生。都要从零开始。有一天收发员送来两份杂志,一本是《支部生活》,一本是《云南林业》。我对《云南林业》不屑一顾,认为它无甚可读,倒对《支部生活》有所好感。因为我以前就见过它,读完《支部生活》后觉得没啥可读的,就随手翻起《云南林业》。《云南林业》吸引了我,我手不释卷地读了下去,发现它并非我想象的那么粗浅,而是大有可观。从此她成了我的忠实伴侣,让我有所靠依。  相似文献   

8.
我的书柜里珍藏着一本《云南林业》一九八0年第一期的杂志。每当看到这本书,许多和这本杂志的往事就会涌上心头,历历在目。  相似文献   

9.
对于一本杂志而言,如果有人说它普通但却独特,那就说明它已贴近了人的心灵。我阅读《云南林业》二十年,读得多了就受到了启发,于是,我开始写生态方面的文章,写完后并不多想,就像与《云南林业》早有约定,直接就寄到它的“杜鹃花”栏目。有自己的文章在杂志里印着,我对这本杂志更加钟爱,但我对它更多的情况却并不知晓。  相似文献   

10.
良师益友     
今天,我又拿起搁置了五年的笔开始爬格子,写这篇征文,怀念我与《云南林业》的不解之缘,倾叙我对《云南林业》的情与爱,算是对《云南林业》创刊五十周年不忘却的纪念。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年钟声的敲响,我们又迈入了充满生机和希望的新一年——2004年。值此,我们向关心、厚爱《云南林业》杂志的广大作者、读者致以衷心的谢意和诚挚的祝福,同时将《云南林业》杂志过去和今后的工作作一个回顾和展望。过去的2003年是《云南林业》杂志稳步发展,硕果累累的一年。一年来,我们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紧紧围绕林业中心工作,加大了对林业重大事项的宣传。杂志全文刊登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及时向广大读者传达了党中央、国务院的声音;摘登了省委、省政府领导对云南林业工作的一…  相似文献   

12.
随着2000年元旦钟声的敲响,一个美好的新世纪已经展现在我们面前。在这个人类新千年纪元到来之际,我们满怀激情向多年来对《云南林业》杂志给子关心、支持、厚爱的广大作者、读者和社会各界关心林业事业的人士致以诚挚的问候和谢意! 在我们展望新千年的时候,自然会回眸上千年最后一年的工作。1999年,是《云南林业》杂志改革创新、成绩显著的一年。这一年,我们紧紧围绕“人与自然——迈向21世纪”这个生态环境建设的主题,成功地对《云南林业》杂志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了调整和改革。在内容上,我们新增了栏目,加大了对林业生…  相似文献   

13.
50年前,那个金秋十月,一群激情燃烧的务林人聚集在一起,抱着为发展云南林业生产建设鼓与呼的崇高理想,创办了《云南林业》杂志。半个世纪,风雨兼程,这个杂志越过了无数的崎岖坎坷,终于百折不挠走到如今,还一路高歌、春华秋实、芳菲满园。  相似文献   

14.
《云南林业》是我记忆中价格最便宜的一份杂志,每期32页,定价仅3元;《云南林业》又是我心中份量最重、最难忘的一份杂志。多年来,她对我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产生着很重要的影响,成为我心中永远抹不去的一片绿荫。  相似文献   

15.
相伴50年     
退休10多年,本与舞文弄墨之事已不大相干,但见到“我与《云南林业》”征文启事后,总觉得我与《云南林业》相伴50年这份情缘真有不吐不快之感,于是又拿起本已显得笨拙的笔。  相似文献   

16.
由云南省新闻出版局举办的第二届云南省“云电杯”优秀期刊评选活动于最近揭晓:《云南林业》杂志再次被评为优秀期刊。这是此次评出的6个优秀期刊中,惟一一个获综合指导类科技期刊的优秀期刊,是《云南林业》杂志近10年来获得的一个期刊大奖。在这次评选中,《云南林业》杂志的“  相似文献   

17.
不了情     
“有过多少往事,仿佛就在昨天;有过多少朋友,仿佛还在身边……”电视剧《渴望》的这首插曲,时常挂在我的嘴边。尽管我已阔别云南多年,但对我曾献出美好青春年华的第二故乡云南,却时时魂萦梦牵。那些为林业建设共同奋斗的昔日朋友,也时常浮现在我眼前。特别对《云南林业》杂志,我至今无法了却与她的情缘。  相似文献   

18.
启蒙———我与《云南林业》楚雄州林业局金振发1980年《云南林业》复刊,1984年由季刊改为双月刊至今已整整100期了。1975年,我从基层行政单位调到楚雄县林业局工作,可谓半路出家。初来乍到,认为“林业工作不过是栽树砍木头没多大干头”。不久,我作为...  相似文献   

19.
"我与《云南林业》征文"活动,已于2008年9月30日结束。经评委会评选,获奖名单如下:一等奖(2名)《我与云南林业的情缘》作者李广联(《云南林业》原主编)  相似文献   

20.
当我从邮递员接过来的《云南林业》一九八八年第一期后,随手一翻,杂志内容的丰富,编排的新颖,紧紧地吸引住我,使我一气从头到尾读完,深感“相见恨晚”。刊物中,我获悉全国最大的“云南的玉兰树王”、“我国自然保护区之最”、“花之最”、“云南古树小录”等,使我增添丁知识,开扩了眼界,《云南林业》不愧是我的良师益友。最后提点意见供参考,可否在每期中开辟一“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