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比较长三角地区冬季发酵床与栓系式饲养奶牛泌乳、健康性能和舒适度等差异。于2018年1月21—27日在长三角地区某规模化奶牛场选择发酵床牛舍与栓系式牛舍的健康的4岁、2胎次、泌乳天数150 d左右荷斯坦奶牛各10头,检测泌乳性能、血液生化指标、舒适度。结果表明:发酵床与栓系式饲养奶牛的产奶量、乳品质、血常规指标无显著差异;在血液生化指标上,发酵床饲养奶牛胆碱酯酶和总胆固醇含量极显著低于栓系饲养奶牛;在舒适度指标上,发酵床饲养奶牛卧床躺卧率(75.05%)显著高于栓系式饲养奶牛(64.74%),其牛舍相对湿度(70.63%)也显著高于栓系式牛舍(61.58%),但卧床站立率(7.89%)极显著低于栓系式饲养奶牛(35.26%)。综上,长三角地区冬季发酵床饲养奶牛能在保持泌乳性能的基础上,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奶牛的躺卧舒适度。  相似文献   

2.
1 引起舍饲奶牛繁殖率低下的原因   1.1 运动量不足 在大规模养殖情况下,很多饲养主为了节约用地,运动场建的太小,饲养密度过大,奶牛的运动量明显不足;还有一些饲养主为了达到多产奶,少耗能,采取“栓系式“的饲养模式,在这样的模式下奶牛的运动量显然不够.……  相似文献   

3.
南京农业大学实验牧场原有奶牛200头左右,采用传统的栓系饲养和手工挤奶。1987年底农牧渔业部畜牧兽医司在我场投资扩建而成现在的南京奶牛原种场。1989年6月基建基本完工,饲养规模500头,现已发展奶牛400头,1中成母牛200头。为了跟上现代养牛业技术改造的步伐,我场在奶牛的散放饲养和机械化挤奶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经过近一年的生产实践,奶牛散放饲养和机械化挤奶的优越性已初步得到体现。  相似文献   

4.
在大规模养殖情况下.很多饲养主为了节约用地,运动场建的规模太小,饲养密度又大,奶牛的运动明显不足;还有一些饲养主为了达到多产奶,少耗能,采取“栓系式”的饲养模式,甚至一个月都不松牛,在这样的饲养模式下奶牛的运动量显然不够。  相似文献   

5.
1991~1994年在洛阳市奶牛场连续观察散养与栓系饲养体制下奶牛的发情表现、发情地点及每日的发情时间分布,统计每月的受胎率和奶牛的产后首次配种时间.结果表明在散放饲养条件下,奶牛发情明显,发情行为期长;夏、冬季的受胎率低于春、秋季,明显地受温度的影响和五项气象因素的综合作用;五项气象因素对产后首次配种时间的综合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6.
杜洪祥 《猪业科学》2001,19(5):57-60
奶牛单产提高、单位牛群扩大、牛奶大量集中生产和加工.各国政府对奶中细菌和体细胞含量控制日益严格,促使生产原料奶的基层奶牛场对场房建筑、设备硬件和生产工艺软件不断改革创新.奶牛饲养由个体栓系逐头照顾走向群体分阶段饲养.在原有人、牛、奶所处环境三分开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将奶牛排乳、采食和反刍休息的环境三分开,大大改善了牛奶由产出前到产出后的卫生质量.工厂化散栏饲养奶牛场应运而生并日臻完善.我国奶牛业饲养和育种历史短暂,应积极着手改善饲养奶牛的造奶环境,创造牛群群体共性、保障牛体健康、乳房清洁无损.以便进入取奶环境后使挤奶厅发挥优质高效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大规模养殖情况下,很多养殖户为了节约用地,运动场太小,饲养密度过大,奶牛的运动量明显不足;还有一些养殖户为了达到多产奶,少耗能的目的,采取“栓系式”的饲养模式,在这样的模式下奶牛的运动量显然不够。  相似文献   

8.
奶牛手工挤奶改管道式机器挤奶的尝试河北石家在乳业公司奶牛四场(050071)周文天奶牛场使用机器挤奶,无疑是奶牛业现代化生产的一条必由之路。为提高牛奶质量和强化牛场的基础管理,1994年起我们改变了传统栓系饲养和手工挤奶方式为散放饲养使用管道式机器挤...  相似文献   

9.
笔者于1985年9—10月对武汉市畜科所实验牛场的5头发病奶牛诊断为狂犬病,报告如下。一、发病情况武汉市畜科所1985年饲养奶牛92头,牛群全都栓系舍饲,在户外运动场上运动。  相似文献   

10.
世界上奶牛散栏饲养在本世纪40年代末期兴起,它综合了传统的舍饲栓系饲养和40年代曾盛行一时的散放饲养的优点。40多年来,这种饲养模式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并不断得到充实完善。近十多年来,我国的奶牛业不仅在数量上有了较大的发展,与此同时各地在奶牛饲养模式和工艺上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探索,诸如试行散栏饲养,上台集中挤奶等。我国的奶牛业开始向工厂化生产迈进。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利用2007年间武汉惠尔康扬子江乳业有限公司武湖牧场887头母牛运动评分的鉴定记录,配合单性状动物模型,利用MTDFREML软件,采用REML方法估计了相关的参数。结果表明,运动评分受泌乳期和饲养方式的影响,运动评分随泌乳期的增加有增加的趋势,栓系式饲养奶牛相对于散栏式饲养奶牛有更高的运动评分。运动评分的遗传力为0.09,为低遗传力性状。  相似文献   

12.
前言我国奶牛有一半以上饲养于大中城市和工矿区,其生产方式仍然沿袭传统的栓系饲养,因而在奶牛生产上始终存在着劳动强度大和劳动效率低的问题。以上海地区为例,无论是国营奶牛场,还是集体奶牛场,人均奶牛饲养数包括犊牛和后备母牛,仅为3.6-4.0头。目前由于传统饲养方式中的饲喂、清粪和挤奶等的劳动强度大,加之牛舍内的劳动环境又脏又臭已经吸引不了城市的劳动力,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据统计,目前上海国营农场所属的18个奶牛场所招用的农民临时工,已占奶牛场总劳动力的60%以上,并有进一步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1控制牛体及牛场卫生目前,普遍奶牛饲养方式是栓养,不放牧,在挤奶、喂料、休息和大小便等过程中,奶牛长期被栓系在1个固定牛床上,导致牛体的后部、腹部和乳房长期浸泡在粪尿中,牛体和牛舍卫生难以清洁。在这样的环境中,牛奶的卫生指标很难保证的。同时也会增加奶牛乳房炎、肢蹄病、不孕症、难产等疾病的发病率,影响奶牛利用年限,从而加大原料奶中细菌数和体细胞数,而影响原料奶的卫生指标。  相似文献   

14.
1991~1994年在洛阳市奶牛场连续观察散养与栓系饲养体制下奶牛的发情表现、发情地点及每日的发情时间分布,统计每月的受胎率和奶牛的产后首次配种时间。结果表明,在散放饲养条件下,奶牛发情明显,发情行为期长;夏、冬季的受胎率低于春、秋季,明显地受温度的影响和五项气象因素的综合作用;五项气象因素对产后首次配种时间的综合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5.
所谓散栏式饲养,就是牛在不栓系、无颈枷、无固定床位的牛舍(棚)中自由采食、自由饮水和自由运动。到规定时间,在饲养员的诱导下有序地进入全机械化挤奶厅集中挤奶,挤完奶又轻松自如地返回自由营地。奶牛始终处于不受吆喝、不挨鞭打、不愁饥渴、无恐惧、无伤感的舒适状态,似回归了大自然。因此,这种自由牛床饲养和挤奶厅统一挤奶相结合的奶牛现代饲养工艺,又可称为开放式饲养或散养。  相似文献   

16.
1 前言随着奶牛业的迅速发展,以高效率、集约化、低成本为特征的散放饲养奶牛场在各地应运而生。由于散放饲养奶牛场在我国起步较晚,故许多技术问题尚待探索研究。散养奶牛群较大,为合理组织饲料,提高产奶量,需对其进行分栏饲养。目前很多牛场对散养奶牛的分栏完全是沿用栓系奶牛的分栏方法,即按牛的生理阶段分栏。虽然奶牛处于同一生理阶段,但因个体大小、生产水平和采食量不同,其所需要的营养也不同。若为散放饲养,喂给同一种饲料,必然会造成某些奶牛营养过剩,浪费饲料,而另一些奶牛则营养不足,从而影响产奶水平。因此,对…  相似文献   

17.
奶牛耐寒怕热,对热应激敏感。夏季气温高,奶牛散热困难。导致子宫血流量减少、生殖道温度升高、血中孕酮水平增高、雌二醇水平下降,不利于受精卵发育和附植,进而使胚胎早期死亡率大大提高。夏季如何保持奶牛较高的受胎率?成为每一位奶牛饲养者关心的问题。结合笔者的生产经验,现介绍以下措施,供参考。  (一)加强饲养管理,供给全价平衡日粮 现在大部分奶牛养殖者大多饲喂奶牛以秸秆、玉米、棉饼为主的饲料。长期饲喂这种饲料会导致母牛缺乏维生素A和维生素E、矿物质及微量元素。一些规模小的养殖场还采取栓系饲养,奶牛得不到充足的运动…  相似文献   

18.
蹄病是奶牛最重要疾病之一,造成奶产量减少,繁殖能力下降及因病淘汰。本文将综合部分研究材料,结合上海第一牧场的实际情况,简单介绍蹄病防制措施和荷兰国家奶牛修蹄方法。 (一)蹄病的防制 1.搞好牛舍的环境卫生不同饲养方式一栓系舍饲、半开放式饲养或放牧饲养条件下肢蹄病发生率不同;牛床建筑材料,床位设计及尺寸,牛场大小及牛群密度均影响蹄病的发生。气候因素如干燥的气候可使角质脱水、易碎、变硬和罅裂;潮湿温暖的气候使角质变软,容易磨损,且病原菌更易存活  相似文献   

19.
所谓散栏式饲养.就是牛在不栓系、无颈枷、无固定床位的牛舍(棚)中自由采食、自由饮水和自由运动。到规定时间,在饲养员的诱导下有序地进入全机械化挤奶厅集中挤奶,挤完奶又轻松自如地返回自由营地。奶牛始终处于不受吆喝、不挨鞭打、不愁饥渴、无恐惧、无伤感的舒适状态,似回归了大自然。因此.这种自由牛床饲养和挤奶厅统一挤奶相结合的奶牛现代饲养工艺.又可称为开放式饲养或散养。  相似文献   

20.
奶牛单产提高,单位牛群扩大,牛奶大量集中生产和加工,各加政府对研中细菌和体细胞含量控制日益严格,促使生产原料奶的基层奶牛场对场房建筑,设备硬件和生产工艺软件不断改革创新,奶牛饲养由个体栓系逐头照顾走向群体分阶段饲养,在原有人,牛,奶所处环境三分开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将奶牛排乳,采食和反刍体息的环境三分开,大大改善了牛奶由产出前到产出后的卫生质量,工厂化散栏饲养奶牛场应运而生并日臻完善,我国奶牛业饲料和育种历史短暂,应积极着手改善饲养奶牛的造奶环境,创造牛群群体共性,保障牛体健康,乳房清洁无损,以便进入取奶环境后使挤奶厅发挥优质高效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