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本试验采用完全双列杂交方法,对家蚕的生命力和茧质性状进行了遗传研究。结果表明,家蚕的虫蛹率、幼虫生命率、死笼率、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万蚕收茧量、万蚕茧层量8个性状同时受基因的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控制,不存在上位作用,茧层量、茧层率、万蚕收茧量呈现部分显性,虫蛹率、幼虫生命率、死笼率、全茧量、万蚕茧层量5仃性状则呈现超显性。茧层量、茧层率、万蚕收茧量主要受加性效应控制,并存在较大的狭义遗伟力。  相似文献   

2.
家蚕血液过氧化氢酶遗传性及其与经济性状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家蚕血液过氧化氢酶活性在品种间差异极显著,广义遗传力很高。CAT活性与5龄历期,同宫率无关,与全龄期,死笼率,普茧率呈一定的负相关,与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呈不显著的正相关,与万蚕产茧量,万蚕茧层量接近显著正相关,与虫蛹率,幼虫生命率有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分析方法,对18个家蚕纯种的万蚕茧层量与10个主要数量性状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试验分析的各个性状对万蚕产茧量的关联度大小顺序依次为:茧层量、全茧量、茧层率、四龄结茧率、良卵率、普茧率、虫蛹率、死茏率、同宫茧率、单蛾卵量,为今后家蚕纯种的定向培育和选育种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酸性氧化电位水代替传统常用蚕药对家蚕饲料效率及生命力的影响,通过常用蚕药为对照,调查了酸性氧化电位水处理的家蚕食下干量、食下率、消化率等生理生化指标及蚕茧的全茧量、茧层量、茧重转换效率、茧层生产效率、收茧量、结茧率、死笼率、虫蛹生命率等指标,发现酸性氧化电位水处理对家蚕的食下干量、食下率、茧层量、茧重转换效率、茧层生产效率、收茧量、结茧率、死笼率、虫蛹统一生命率等指标没有显著性影响,而全茧量差异极显著。调查表明,在蚕桑生产上使用酸性氧化电位水代替常用蚕药对家蚕的饲料效率、生命力没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5.
采用8×8不完全双列杂交法(NC )Ⅱ,对来自不同生态区域的8个中系与8个日系夏秋用家蚕品种及其相应的64个杂交组合的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万蚕产茧量、万蚕茧层量、死笼率、虫蛹统一生命率等7个主要数量性状进行配合力与遗传力分析.结果表明:7个数量性状的一般配合力(GCA)和特殊配合力(SCA)方差达到了显著水平或极显著水平,它们的遗传由加性效应与非加性效应共同控制,但主要以加性效应为主;死笼率、虫蛹统一生命率、万蚕收茧量易受环境因素影响,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万蚕茧层量主要受遗传因素控制;茧层率、茧层量与全茧量属于遗传力高的性状,它们可在早期世代进行定向选择,死笼率、虫蛹统一生命率则因其遗传力低,宜在前期选择的基础上在中后期进一步加大选择压;中系品种C5与日系品种日3有较高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其组合日3×C5的特殊配合力效应也较高,是家蚕育种中理想的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6.
纳米TiO_2由于具有独特的尺寸效应,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等各领域。为了研究纳米TiO_2在家蚕生产中的应用效果,根据纳米TiO_2的理化特征和家蚕食性特点,开发新型添加剂。生产应用表明,添食该添加剂可以增强家蚕对病毒病、细菌病的抗病能力;可以使单位质量茧数减少10.5粒/kg,万头蚕收茧量提高1.45 kg,从而提高蚕茧的产量;添食该添加剂可以分别使蚕茧的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提高0.04 g、0.04 g、1.64百分点,从而提高蚕茧的质量。研究结果为纳米TiO_2的产业化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双测交法选配桑蚕品种781和7532优良组合的应用研究(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选育综合性状优良的春秋兼用蚕品种。[方法]用中系品种781与9个日系品种,日系品种7532与9个中系品种分别进行正反交,找出选育综合性状优良的春秋兼用蚕品种。[结果]各蚕品种间结茧率、健蛹率、万蚕产茧量、万蚕茧层量、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均有极显著差异[.结论]该研究为蚕杂交组合的配合力分析及目标组合选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选育综合性状优良的春秋兼用蚕品种。[方法]用中系品种781与9个日系品种,日系品种7532与9个中系品种分别进行正反交,找出选育综合性状优良的春秋兼用蚕品种。[结果]各蚕品种间结茧率、健蛹率、万蚕产茧量、万蚕茧层量、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均有极显著差异。[结论]该研究为蚕杂交组合的配合力分析及目标组合选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分析方法,对18个家蚕纯种的万蚕产茧量和10个主要数量性状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个性状对万蚕产茧量的关联度由大到小的次序依次为:全茧量>茧层量>单蛾卵量>四龄结茧率>良卵率>死笼率>普茧率>健蛹率=茧层率>同宫茧率.可为家蚕纯种的定向培育和选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选育适于广东蚕区饲养的抗 BmNPV 家蚕新品种,为 BmNPV 病易发季节提供稳产性能好的家蚕品种。【方法】通过累代病原胁迫、航空诱变的方法创制抗性家蚕种质,再采用杂交与系统选育的方法,分别育成中系品种和日系品种,在此基础上进行中·中 × 日·日四元杂交组合的组配,以广东省现行家蚕品种两广二号为对照,进行实验室品比、抗 BmNPV 能力检测和连续 2 年的实验室共同鉴定、农村生产鉴定。【结果】育成中系家蚕品种芙抗、春 5N 和日系家蚕品种航 7、7532N,并组配获得四元杂交组合芙抗·春 5N× 航 7·7532N,命名为粤蚕 11 号。该品种对 BmNPV 的抗性极显著高于对照,在实验室共同鉴定试验中的综合表现为:龄期经过与对照品种两广二号相当,生命力强,虫蛹率 97.58%,全茧量 1.712 g,茧层量 0.369 g,茧层率 21.55%,万蚕收茧量 16.874 kg、万蚕茧层量 3.636 kg,一粒茧丝长 942 m、解舒率 80.15%,茧丝纤度 2.568 dtex、净度 93.5 分。【结论】粤蚕 11 号发育、眠起齐一,对 BmNPV 具较强抗性,产量高,茧丝质优良,是一个易繁易养、综合性状优良的家蚕新品种,于 2019 年 10 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新品种鉴定,适宜在广东蚕区全年饲养。  相似文献   

11.
陕西家蚕品种资源耐氟性调查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氟每指数法对88个家蚕品种资源的耐氟性进行调查试验及其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在调查试验的中系品种中,耐氟性强、中、弱、敏感品种数分别为5,7,12,13个;日系品种中,耐氟性强、中、弱、敏感品种数分别为21,9,4,7个;欧系品种中,耐氟性强、中、弱、敏感品种数分别为7,2,0,1个。品种的耐氟性与其虫蛹率呈显著正相关,与体重增长倍数、就眠率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眠起率、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无明显直线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2.
以 770 7作母本 ,新一之濑作父本 ,采用人工有性杂交 ,单株选择 ,系统选育 ,农村栽植饲养鉴定 ,育成桑树新品种 90 0 2。与对照湖桑 3 2号相比 ,公顷桑叶产量高 ,万头蚕产茧量高 ,农村栽培饲养结果公顷桑产叶量高 ,抗桑萎缩病强 ,对桑蓟马的抵抗能力较强 ,扦插繁殖较容易 ,生长势旺 ,农艺性状优良 ,适应性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家蚕经济性状与抗病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对15个家蚕品种品系在常规饲育条件下的经济性状和抗病性进行调查,对经济性状与抗病性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单蛾卵量、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与虫蛹率均呈负相关,其中茧层量与虫蛹率呈显著负相关;单蛾卵量、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与幼虫生命率虽然未达显著相关,但均呈负相关。[结论]家蚕抗病性与经济性状呈负相关或显著负相关。在家蚕品种的选育过程中,应当兼顾经济性状与抗病性。  相似文献   

14.
柞蚕消化液蛋白酶活性与经济性状相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柞蚕 4 个亲本、8 个杂种 F1 代的五龄幼虫消化液蛋白酶活性与主要经济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消化液蛋白酶活性与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和蛹重的相关性差,与蛹期生命率、收蚁结茧率、单蛾结茧数、单蛾茧层量、单蛾收茧量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杂种 F1 代的消化液蛋白酶活性的杂种优势率与其相关性状的杂种优势率也呈极显著正相关。认为 F1 代消化液蛋白酶活性的提高,是其相关性状杂种优势形成的一个原因。F1 代消化液蛋白酶活性强度,作为一个生化指标,可能用来预测 F1 代的相关性状的优劣。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一日一回育和一日二回育2种少回育方式以及少回育下蚕头密度和5龄给桑量对全茧量和茧层率的影响,分析家蚕少回育省力化养蚕的可行性.[方法]分别调查了不同蚕头密度、5龄给桑量、日给桑频次条件下的全茧量和茧层率.[结果]在一日二回给桑片叶育条件下,蚕头密度为630~880头/m2时各给桑量的全茧量和茧层率均无显著差异,但蚕头密度为1 100 头/m2时的全茧量和茧层率显著低于其他蚕头密度.在适度蚕头密度条件下,除75%给桑量的全茧量显著低于其他给桑量外,各给桑量的全茧量和茧层率均无显著差异,但全茧量、茧层率均与给桑量呈正相关;当蚕头密度过大时,全茧量、茧层率与给桑量呈负相关.一日一回育的全茧量极显著低于一日二回育,但2种少回育方式在茧层率上的差异不显著.[结论]在片叶育方式下,一日二回育优于一日一回育,一日二回育中5龄给桑量和蚕头密度分别以85%的给桑量和880头/m2的蚕头密度为最佳.  相似文献   

16.
旨在验证并丰富家蚕茧层率性状的遗传规律,为培育高茧层率的家蚕纯种提供理论依据。以高丝量品种‘菁松’、‘皓月’和中丝量品种‘芙蓉’、‘湘晖’为亲本,构建5世代遗传群体,运用多世代联合分析方法分析茧层率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家蚕茧质性状具有明显的性别效应,雄性茧层率大于雌性;亲本的茧层率性状与茧层量呈显著正相关;F1代的茧层率介于两亲本之间,反交组合茧层率高于正交组合;回交群体的频数呈双峰或偏态的单峰分布;茧层率的杂种优势率在-3.82%~5.63%之间,几乎没有杂种优势。研究得出结论为茧层率高值对低值为显性,呈偏母本遗传,遗传体系中存在主基因,可能存在于性染色体上。  相似文献   

17.
采用杂交育种和系统选择方法,育成国内首对天然彩色茧限性家蚕品种"蜀黄1号"。该品种幼虫具有斑纹限性特征,茧色金黄,内外茧层颜色一致。实验室和农村生产鉴定结果表明:该品种抗逆力强,强健好养,发育整齐;万蚕产茧量20.30 kg,粒茧丝长1115.0 m,解舒丝长882.95 m,解舒率79.15%,鲜茧出丝率18.39%,洁净91.25分,适合在四川、重庆等长江流域蚕区饲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