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从吉林省引进的6个优质蛋白玉米品种进行了引种试验.结果表明,吉农大201的适应性强,生育期适中,病虫害少,千粒重较高,产量及籽粒的粗蛋白、赖氨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农大108,可在广州地区及气候相似的地区推广种植.吉农大302、吉农大568春植产量显著高于农大108,也可考虑在广州地区春季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
吉林省主栽中熟耐密玉米杂交种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1个吉林省主栽中熟耐密玉米杂交种进行综合研究与评价,以期评价出适合本地区农业生产的优良品种,促进吉林省玉米产业的快速发展。研究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籽粒均达到国家一级玉米容重标准,商品品质优良,淀粉含量均达到国家高淀粉玉米标准。泽玉8911和雄玉581达到国家高淀粉玉米一级标准;吉农大819、稷秾108、天育108和九单318为二级标准;吉农大889、辽科38、福莱818、先玉335、科玉15为三级标准。所有品种均可以作为高淀粉玉米品种种植推广。产量表现为:泽玉8911天育108吉农大819雄玉581吉农大889九单318稷秾108科玉15福莱818先玉335(CK)辽科38。对品种产量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是区组间差异不显著,品种间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3.
在干旱条件下,选择农大108和郑单958为供试品种,研究其在不同种植密度下的群体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差异。结果表明,相同密度下,郑单958产量高于农大108;农大108在低密度下,穗粒数占有优势;在高密度下,郑单958在穗粒数和百粒质量上占优势;在水分利用效率方面,不同种植密度下郑单958均高于农大108。  相似文献   

4.
大丰青贮1号是由山西大丰种业有限公司于2007年育成的青贮型玉米单交种,该品种生物产量高、适应性广,适合在山西春播中晚熟玉米种植区大面积推广,在可种植农大108、农大3138和沈单10号的地区都能种植.  相似文献   

5.
对不同株型水稻品种“吉农大3号”(穗数型)、“吉农大13号”(穗重型)的一些生育性状及产量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为:1、分蘖力、有效分蘖穗数“吉农大3号”明显高于“吉农大13号”;2、抽穗前地下部分单穴干物质及抽穗后叶龄指数“吉农大13号”均高于“吉农大3号”;3、叶面积指数动态变化“吉农大13号”比“吉农大3号”合理;4、“吉农大13号”产量构成主要以结实率和单穗粒数为主,在栽培技术上主攻结实率。“吉农大3号”产量构成主要是以每穴穗数为主,在栽培上保持有较大的分蘖力为好,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两品种的潜力。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科多4号等6个饲用春玉米的主要植物学特征和营养成分的综合比较,以及对科多4号不同播种期的产量测定结果表明,科多4号生物产量较高,每667 m2高达3 816.67 kg,比对照的农大108提高了54.7%.但其营养价值和适口性偏差,需通过青贮加以改进.农大108、农大86综合性状较好,也适宜进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
纯正精品农大108与普通农大108试种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叫冯世江,是一名老农技员,家住重庆永川市仙优镇新华二社。我种植农大108已有好几年了,但近两年市场上的农大108田间种植表现较差,产量和抗性大不如前。2002年12月我赶场时听说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推广纯正精制农大108,是育种家许启凤教授亲自选育生产的种子,于是我  相似文献   

8.
选择普通株型的玉米品种农大108,在设置固定的3种密度前提下,通过调整株行距种植比例,探索不同密度产量水平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高密度的产量较低密度下有较大的增产,大小行种植对于普通株型的农大108来说,产量没有明显的变化,产量与密度有密切相关性,与种植模式没有太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一项简便、易行、实用有效的玉米增产措施--优势互补型品种掺和种植,经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多年多点试验示范,获得成功,取得明显增产效果.如农大108与掖单2号掺和种植,农大108表现果穗增长,千粒重提高,产量明显提高,颜色、品质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农大3138与高油115掺和种植使农大3138籽粒含油量提高35%以上,籽粒颜色更美观.其遗传理论进一步引伸为杂交优势的当代表现.其效果同时表现在抗病性、抗虫性和对养分、水分利用率的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0.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年产量居世界第二位,但是由于产量、品质、适应性等因素在全国大面推广的玉米品种并不多.2001年农业部发布的全国重点推广的十项新技术中,在玉米的主推品种中除了"农大108"外,还有一个品种是"中原单32".由中国农业大学育成"农大108"目前已经成为全国的主栽品种,2001年在全国的种植面积已经超过3000万亩.而"中原单32"以其优异的玉米品质及较高的产量和特殊的作用-粮饲兼用,得到众专家的认可.  相似文献   

11.
水稻新品种产量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2011年在吉林省公主岭、榆树、双阳、永吉、九台、梅河口生态区域12个点次对吉粳509、九稻69、松辽7、吉农大828、科裕47、通35(CK)进行生态鉴定试验及其稳产性分析,明确了参试水稻新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种植区域,其中吉粳509、九稻69、松辽7、吉农大828的丰产性、稳定性均较好,可在适宜种植区域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阐明吉林省主推粳稻品种在不同氮水平下光合特性及干物质积累的差异,为提高稻田氮肥利用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大田试验,在不施氮(CK)、1N(纯氮70kg/hm2)、2N(纯氮140kg/hm2)和3N(纯氮210kg/hm2)4种施氮水平下,研究3个吉林省主推水稻品种(吉农大505,吉农大603,吉农大809)灌浆期农艺性状、光合特性和干物质积累特性及产量的变化。【结果】随施氮水平的增加,灌浆期株高、分蘖数和叶面积指数均显著增大。吉农大505在2N条件下剑叶和倒三叶净光合速率最大,吉农大603在3N条件下倒三叶净光合速率较高,吉农大809功能叶净光合速率受施氮水平影响不明显,3个品种净光合速率的差异可能是由于不同氮水平对不同品种冠层结构的影响导致叶片表观叶肉导度不同而引起的。吉农大603和吉农大809茎鞘、叶和穗部的干物质积累量均呈现随施氮水平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吉农大505茎鞘的干物质积累量在2N水平达到最高值。吉农大603在3N水平产量最高,其他2个品种在2N水平下产量最高,这与对应氮水平条件下各品种灌浆期功能叶片净光合速率、高效叶面积有关。产量与茎鞘、穗及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结论】不同类型粳稻品种适宜施氮量存在差异,吉农大505和吉农大809相对耐低氮,而吉农大603适宜在高氮下栽培。  相似文献   

13.
密度对不同玉米品种产量形成和耗水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不同密度条件下,用农大108和郑单958为材料,分析了两者的产量形成和耗水量之间的差异及原因。结果表明:同等密度条件下,郑单958产量高于农大108,并随着密度的增加,郑单958与农大108之间的产量差异增大,郑单958在高密度下产量优势更加明显;低密度下,农大108穗粒数多,郑单958百粒重大,两者产量差异不大;高密度下,郑单958的穗粒数、百粒重均高于农大108,增加密度对郑单958形成产量更有利。从干物质积累和转化的角度分析表明,低密度下,郑单958增产途径主要来源于提高收获指数;高密度下,生物量增加和收获指数提高是郑单958产量高于农大108的主要原因。在试验密度范围内,农大108和郑单958的耗水量在390-422mm,密度相差1倍左右情况下,生育期耗水量相差约30mm,耗水量差异主要来源于出苗至大喇叭口生育阶段。  相似文献   

14.
玉米新品种“吉农大678”选育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玉米新品种"吉农大678"是以自选系"B146"为母本、自选系"JND58"为父本育成的杂交种。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10 722.2 kg/hm2,比对照"吉单261"增产9.8%;生产试验平均产量9 927.1 kg/hm2,比对照"吉单261"增产8.8%。该品种于2009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吉农大678"品种的主要特点是高产、抗病、品质好,适宜在吉林省中熟、中晚熟区域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5.
水稻新品种"吉农大27"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吉农大27"水稻新品种是以"吉86-11"为母本、"吉农大3"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后经系谱法选育而成.2年区域试验和1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分别为8 497.5 kg/hm2和8 764.5 kg/hm2,分别比对照品种"吉玉粳"增产4.7%和9.0%.该品种干2008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主要特点是高产、抗病、优质,适宜吉林省中熟、中早熟稻作区种植,尤其适宜吉林、通化、白城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6.
在粗缩病发生年份播期和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玉米品种青农105、农大108为材料,研究播期和种植密度对粗缩病发生年份玉米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粗缩病发生年份,有效穗数、行粒数对小区产量贡献较大,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2品种有效穗数均显著增加;晚播处理下2品种的行粒数显著增加;农大108有效穗数表现为早播处理>晚播处理>中播处理,青农105有效穗数表现为晚播处理大于早播、中播处理。从产量结果来看,对于农大108,低种植密度(4.50万株/hm2)时适宜早播,中高种植密度(≥5.25万株/hm2)适宜晚播;对于青农105,在高种植密度(≥7.50万株/hm2)下中晚期播种利于产量提高。因此粗缩病发生年份,应根据品种抗性选择适宜播期和种植密度,确保玉米稳产高产。  相似文献   

17.
在干旱条件下,选用郑单958和农大108为供试材料,在不同种植方式(平作、垄作和起垄覆膜)及不同种植粒数(单粒和双粒播种)下,研究其耗水规律及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相同品种间,起垄覆膜在拔节至灌浆期,耗水量大于平作和垄作,灌浆至成熟期,耗水量小于平作和垄作;整体上,郑单958水分利用效率高于农大108;种植粒数处理之间没有差异。因此,采用起垄覆膜方式,选用合理品种,是提高玉米抗旱性和保证产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不同氮水平对粳稻苗期各器官渗透调节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吉林省近年来主推的3个粳稻品种为试验材料,分别在3个氮水平下营养液培养至幼苗期,研究不同氮水平对苗期各器官渗透调节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器官中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为叶片茎根,各器官游离氨基酸与脯氨酸含量为根茎叶。在3个品种各器官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在不同氮水平下差异不明显,其含量为叶茎根。吉农大505叶和根中游离氨基酸含量在1N和1.5N水平下显著高于0.5N水平,吉农大603在叶茎中差异不显著,但根中随氮水平增加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增加。吉农大809茎中游离氨基酸差异不显著,叶和根在1.5N下显著大于0.5N和1N水平。吉农大603和吉农大809叶片中脯氨酸含量1N下显著高于其他2个N水平,而吉农大505叶片中脯氨酸含量的差异不明显。由实验可知,吉农大603和吉农大809渗透调节能力在1~1.5N水平比较好,而吉农大505在0.5~1N水平下渗透调节能力较好。  相似文献   

19.
不同种植密度对青贮玉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明种植密度对青贮玉米杂交种品质的影响对于合理选用优良的青贮玉米杂交种,改善青贮玉米品质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种植密度对青贮玉米杂交种雅玉8号、奥玉5102、中北410、农大108和辽625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雅玉8、奥玉5102、中北410、农大108和辽625的青贮品质存在显著差异。农大108、辽625和中北410的青贮品质良好,奥玉5102的青贮品质一般,而雅玉8的青贮品质差。2)种植密度对粗蛋白和ADF含量没有显著影响,但对NDF含量影响较大,较高的种植密度可以增加NDF的含量,导致品质下降。3)种植密度对青贮玉米品质的影响与品种有关,与品种存在互作。4)中北410具有产量高、持绿性好、抗倒伏、抗病性强等优点,是一个丰产性好、适应性强、品质优良的青贮玉米杂交种,适合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20.
对粒秆兼用型玉米农大高油115在凤冈县种植的主要经济性状、粒秆产量、抗病虫性、适应性等与凤冈县主推品种杂交玉米交三单交、农大108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农大高油115玉米在凤冈县种植表现良好,具有粒秆产量高,抗病虫性、抗逆性强,品质佳等优点,适宜在凤冈县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