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荷斯坦奶牛首次产犊月龄对其头胎产奶量的影响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次调研旨在调查国内荷斯坦奶牛首次产犊月龄(AFC)对其头胎产奶量的影响。以2个大型牧场奶牛作为调研对象,收集不同产犊月龄奶牛的头胎产奶量相关数据。结果表明:AFC对荷斯坦奶牛头胎产奶量有显著影响,AFC为24时可获得最佳生产和经济效益;以24月龄为基础,AFC每降低1个月,305 d产奶量平均减少378.7 kg;AFC大于24时的产奶量与AFC为24时无差异。  相似文献   

2.
荷斯坦牛的繁殖性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河南地区4个大型奶牛场荷斯坦牛繁殖记录进行了统计,综合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卡方分析的方法分析了牧场、产后首次配种时间、胎次和季节对荷斯坦牛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荷斯坦牛的平均初产月龄为26.2月,产犊间隔为438d,情期受胎率为45.2%,流产率为3.4%,死胎率为10.5%。(2)不同牧场对荷斯坦牛初产月龄、产犊间隔、情期受胎率、流产率和死胎率的影响差异很大。(3)产后51~60d首次配种奶牛情期受胎率最高(85.7%),产后161~170d首次配种奶牛情期受胎率最低(30.7%)。(4)胎次对流产率和死胎率影响不显著(P0.05),但随着胎次的增加,产犊间隔逐渐减少,以产第5胎的产犊间隔最小,但与产第6胎产犊间隔差异不显著(P0.05),与其它胎次间产犊间隔均差异极显著(P0.01)。(5)夏季荷斯坦牛情期受胎率最低(29.9%),死胎率最高(14.3%);春季情期受胎率最高(52.8%),死胎率最低(2.6%)。  相似文献   

3.
实验旨在研究初次配种妊娠月龄(AFP)对荷斯坦奶牛产奶量、繁殖性能和产后健康的影响。实验以内蒙古圣牧高科牧业有限公司2个规模化牧场1 876头荷斯坦青年母牛(A牧场1 004头,B牧场872头)为对象,将AFP分为5个组,分别为Ⅰ组(AFP<13.5)、Ⅱ组(AFP为13.5~14.0)、Ⅲ组(AFP为14.1~14.5)、Ⅳ组(AFP为14.6~16.0)、Ⅴ组(AFP>16.0),对比分析各组奶牛的平均产奶量、犊牛初生重、产后首次配种受胎率及产后疾病发生的数据。结果表明:2个规模化奶牛场以AFP≤16月龄为主(总占比为88.22%);AFP为13.5~14.0月龄时头胎牛的平均产奶量最佳,产后首次配种受胎率最高;AFP>16月龄时犊牛初生重最大,产后首次配种受胎率最低,产后胎衣不下的发生率最高;AFP<13.5月龄的奶牛产后真胃变位的发生率最高。综合以上结果,13.5~14.0月龄可能是荷斯坦青年牛适宜的初次配种月龄,这为规模化牧场选择合适的初次配种月龄提供了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4.
对于奶牛生产来说,繁殖或配种是实现奶牛饲养效益的一个重点工作。奶牛生产经营目标主要是通过增加奶牛数量、提高奶牛质量、获取牛奶这三种方式来实现的,如果离开了繁殖工作,奶牛就不可能产犊、产乳和提高本身质量。1发情管理育成母牛的初情期一般为6~10月龄,平均8月龄,表明母牛具有繁殖的可能性,但不一定有繁殖能力。育成母牛的性成熟期是指生殖生理机能成熟的时期,一般为8~12月龄,平均10月龄,表明母牛具有繁殖能力,但不一定可以配种。育成母牛的体成熟期是指机体各部分的发育已经成熟,一般为16—20月龄,平均18月龄,表明母牛能够配种。  相似文献   

5.
在奶牛生产中,不发情较常见,是母牛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卵巢机能受到扰乱,卵泡发育受阻,性周期停止。它使母牛不能及时配种,使牛群配种率下降,进而降低牧场繁殖率,产犊间隔延长。繁殖人员对14月龄以上的后备牛不见发情症状的和产后60天不发情的母牛.应及时进行分析和生殖检查,并从改善饲养管理和应用中药、激素着手,使其恢复性周期。[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养殖奶牛的最终目的是通过繁殖配种、产犊,激发奶牛产奶机能,获得量多质优的奶产品,从而获得经济效益。笔者曾考察过我国北方多个奶牛牧场的繁育配种工作,其繁育水平不尽相同。饲养管理较好的牧场十分重视对奶牛发情的管理,能及时配种,配种率和产犊率很高,并能够及时治疗或淘汰因繁殖疾病无法正常受孕的奶牛。一般情况下,对产后85天仍未参加配种的奶牛定义为繁殖障碍母牛,应于每星期固定的某一天进行直肠检查,并进行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7.
<正> 我省奶牛平均情期受胎率(母牛情期受胎头数与配种头数之比)和年度繁殖率(年末产犊数与年初18月龄以上母牛数之比)均不高(见表1),但不同牧场间差异较大。今通过繁殖疾病的基本情况调整和分析,供从事奶牛繁殖的同志参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奶牛业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青年母牛转群日龄在不断缩短,过去认为其适配年龄是18个月,体重达到成年体重的70%以上。目前青年母牛的配种月龄正逐步提前到15月龄左右。现许多国家都实行提早配种这项措施,一般于14—15月龄配种,第一次产犊在25月龄以内。加拿大黑白花母牛一般于15月龄初配,部分农场在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于12月龄配种,21月龄产犊,305天产奶达5000公斤。据报道,小母牛日增重为600—700克,第一次发情在9—11个月龄之间,在正常情况下,荷兰小母牛14月龄开始配种是恰当的。本文就奶牛转群日龄对难产率的影响作一初步探讨,目的在于寻求较为适合的初配月龄,达到早配的最佳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9.
<正>1产犊模式对母牛繁殖的影响当牛群集中产犊时,相对容易承受分娩负担。如果产犊期拉长,很难再恢复到紧凑的产犊模式。导致这一困难的原因较多,因为产犊期拉长不只是影响牛再次繁殖的预期时间,还影响其繁殖性能和后备青年母牛的生产性能。产犊模式影响小母牛第1次配种的月龄。通常,在同一时期为所有后备小母牛配种,以便使其在牛群开始产犊时(或略早)产犊即同期产犊。如果小母牛出生于集中产犊模式的牛群,它们会在相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收集宁夏地区1997—2018年63个奶牛场16.9万头荷斯坦牛的生产性能测定数据,从个体和群体水平拟合泌乳曲线,旨在探析我国高产奶牛群的泌乳性能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使用WOOD不完全伽马模型对奶牛的个体泌乳曲线进行拟合,并获得模型参数a、b、c以及二级参数泌乳持续力、高峰奶量、高峰日和305 d产奶量,进而采用线性模型分析胎次、产犊季节、初产月龄、出生年份和牧场规模等因素对泌乳曲线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峰奶量为42.18±8.66 kg(平均值±标准差,下同),高峰日为86.15±42.88 d,305 d产奶量为10 023.98±2 139.89 kg。胎次、产犊季节、初产月龄、出生年份和牧场规模对宁夏奶牛泌乳曲线参数均有极显著影响。头胎牛产奶量极显著低于经产牛,夏季产犊奶牛的产奶量显著低于其他季节,初产月龄为22~24月龄时产奶量最高,牧场规模低于500头与高于500头奶牛产奶量存在极显著差异,高峰奶量与305 d产奶量随出生年份的增加而增加。这些研究结果为规模化牧场精细化管理和群体遗传改良提供了有用信息。  相似文献   

11.
<正>在奶牛生产中,不发情较常见。奶牛不发情是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母牛卵巢机能受到扰乱,卵泡发育受阻,性周期停止。它使母牛不能及时配种,牛群参配率下降,进而降低牧场繁殖率,产犊间隔延长。繁殖人员对14月龄以上的后备牛不见发情症状的和产后60 d不发情的母牛,应及时进行分析和生殖检查,并从改善饲养管理和应用生殖激素着手,使其恢复性周期。1卵巢疾病导致不发情奶牛的症状及诊断要点1.1奶牛不发情的外部症状  相似文献   

12.
8511农场现有奶牛6370头,其中成母牛2462头,育成牛和后备牛2005头,犊母牛798头,为黑龙江省大型奶牛场之一。为加速奶牛业的发展,降低培育成本,提高牛群质量,我场从80年代开始对育成母牛实行了提早初配,即15~16月龄时进行第一次配种。以第四牧场为例,到1984年底,  相似文献   

13.
育成母牛的初情期一般为6~10月龄,平均8月龄;性成熟期一般为8~12月龄,平均10月龄,体成熟期一般为16~20月龄,平均18月龄,表明母牛能够配种。成年母牛生产后第1次发情时间平均52天,冬春季比夏秋季产犊的母牛产后第1次发情晚8天,分别为56天和48天。奶牛发情周期平均为21天,18~25天占80%以上。母牛发情主要表现为接受其他母牛爬跨时站立不动,即所谓的站立发情表现,  相似文献   

14.
笔者从事奶牛生产多年,知道过去为培育高产母牛强调育成母牛的初配年龄不易过早,但经笔者实践证明,初配年龄为17个月龄的母牛其第一胎泌乳性能和犊牛初生重同22~24月龄配种的母牛并无多大差异。近年来,在国内外为了提高牛群的繁殖力,通过各种手段来加快育成母牛的发育,及早地达到初配要求体况,使发育好的育成牛在15~16月龄配种,24~25月龄产犊,这样便缩短了母牛一生中不能生产的年限,增加了产犊数量,降低了生产成本,从而大大提高了养殖效益。现就育成母奶牛早配快繁技术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5.
后备乳牛又称培育乳牛,是母乳牛从出生到第一胎产犊前的总称。一般可分为哺乳期犊牛、犊牛、发育牛和育成牛几个生长阶段。后备乳牛选育的好坏直接决定奶牛养殖的成效。不少奶牛养殖场往往只注重生产牛的饲养管理,而忽视后备牛的饲养管理,导致后备牛淘汰率高,或直接影响后备牛的发育、发情、配种受胎和产犊后的产奶量。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奶牛技术服务实践,就后备乳牛的养殖技术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16.
新疆兵团第八师引进挪威红牛冻精与本地荷斯坦奶牛配种杂交,杂交一代(F1代)的出生体重:公犊38 kg、母犊35 kg。在后备牛培育生长过程中,2月龄和3月龄体重增重较慢,6月龄体重增重较快,11月龄体重达到391.6 kg。参照荷斯坦青年牛初配标准(月龄13个月、初配体重350 kg),杂交代(F1代)青年牛11~12月龄就可以初配,为奶牛场带来1~2个月的节本增效和经济收益。  相似文献   

17.
付畅 《中国乳业》2023,(9):41-46+53
随着奶牛行业发展,牧场走规模化、集约化道路,追求高产量同时,都关注奶牛产后是否能尽快配种并受孕,从而缩短产犊间隔,减少饲养成本。新产牛护理中子宫保健是指奶牛产后子宫恢复到未孕时形态和功能的生理过程。产后子宫保健的过程和子宫恢复的状态决定奶牛产后第1次发情的受胎率,即首配受胎率。奶牛产后如果子宫复旧不全,会多发繁殖疾病,严重影响奶牛首配受胎率。由于产后发情配种未怀孕则导致受孕时间推迟,产犊间隔增加,意味着空怀饲养天数增加和牧场经济效益降低,所以牧场应时刻关注奶牛产后子宫护理工作及常见繁殖疾病的防控。  相似文献   

18.
根据西宁某奶牛场1984-1995年荷斯坦奶牛的配种产犊记录,按不同配种年龄、胎次与配种月份所产犊的性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配种年龄对奶牛产犊性别无显著影响(p>0.05);胎次与奶牛产犊性别的关系表现为第三胎所产公犊显著多于母犊(p<0.05),其它各胎次差异均不显著(p>0.05);配种月份对奶牛产犊性别的影响表现为3-5月配种所产犊牛有母犊多于公犊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6月-9月配种所产犊牛公犊显著多于母犊(p<0.05),其余各月份差异均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9.
后备牛舍相对泌乳牛舍来讲,要简单一些,但也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在犊牛阶段,应该将每头牛单独分开以减少疾病的传播。到了育成牛阶段,为了改进劳动和设施的效率,可以将奶牛分小群饲养,同时为转入待配种育成奶牛群作准备。配种后进入青年牛群,产犊后转入泌乳牛群。本文讨论后备牛舍的几种类型分别是:①犊牛舍(0~2月龄)、②犊牛  相似文献   

20.
<正> 黑白花奶牛青年牛提前配种在国内外早见报导,但不同开产月龄与生长发育、生产性能的相关分析目前国内未见。 北京地区自1978年开始进行青年牛提前配种试验,1982年列为全市推广项目,其推广效益众说不一。为选择适宜的青年牛配种月龄,我们进行了探讨 一、研究方法: (一)、1981年进行15月龄配种观察、18月龄配种对照。 (二)、1984年对不同开产月龄奶牛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