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就低矮平缓地区发展生态茶园的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围绕改善茶园小(微)生态环境为中心,针对降低茶园地下水位、改良土壤结构和提高土壤肥力、丰富茶园生态群落、营造小气候环境等方面,对低矮平缓地区发展生态茶园,提高种植经济效益进行了试验和分析总结,可为低矮平缓地区发展生态茶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生态茶园景观规划,应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秉承维护生态平衡、生态与景观相统一、以茶元素为主的规划与设计原则,对既往的茶产业结构科学优化,对空间布局和自然景观进行合理的规划。做好生态茶园景观规划的功能设计,以种植与加工功能、休闲娱乐功能、生态环境保护功能、情感体验四个功能为核心,形成新的规划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3.
茶园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对于提升观光茶园种植区域文化价值、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我国观光茶园园林景观设计者要根据茶园地域特点、茶叶产业发展要求、茶文化特点,从设计原则、景观规划布局及景观设计手法方面入手,提升观光茶园园林景观设计效果和文化品位,为茶叶资源开发利用及茶园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翁以财 《福建茶叶》2023,(11):37-40
消费者对高品质、健康和可持续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福鼎白茶产于福建省福鼎市,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是中国传统名茶之一,备受关注。本论文旨在探讨如何建设高标准的生态茶园,以提升白茶的质量和可持续生产能力。通过分析高标准的生态茶园特点、茶园规划、土壤管理与肥料运用、种植技术与(加工工艺)、生态害虫与病害防治,本论文提出了一系列建设高标准生态茶园的策略和方法。这些策略包括优化土壤环境、生态害虫防控管理等,有助于推动白茶产业向着更加可持续和高品质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莫媛媛 《福建茶叶》2016,(4):146-147
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农业生态观光经济模式的发展,尤其是蕴含深厚文化内涵的生态茶园观光被现代人所推崇。生态茶园观光已经成为现代休闲农业的一种形式,全国各地正在积极发展休闲观光茶园产业。本文以广西北部湾生态观光茶园景观设计为例,详细分析当地观光茶园自然、人文景观的设计,旨在为当前我国生态茶园设计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6.
张茈文 《茶叶》2020,(1):57-60
本文从生态视角探析畲族茶文化。首先,追溯畲族茶文化的渊源;其次,分析畲族茶文化的生存形态,详细论述畲民日常生活中的茶俗茶礼,分析茶歌茶舞中的生态表达,以凤凰茶艺为例展示独特的文化内涵;最后,为畲族茶文化的未来发展提供可参考性策略。  相似文献   

7.
随着当前人们生活理念不断成熟,如今茶及与茶相关的各项元素,已经发展成为人们生活体系中的重要元素,因此,做好茶园改造活动,不仅是确定茶园设计风格,融入茶园经营元素的重要要求,同时也当前整个茶叶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要求。本文拟从当前茶园改造的具体背景和要求分析入手,结合茶园改造过程中景观规划建设项目的选择与设置要求分析,从而探究满足茶园改造要求的景观规划建设项目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8.
泉州市生态茶园建设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茶园建设是茶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但因受现实条件限制,茶农认可和接受程度较低.整体推进速度缓慢。泉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茶园建设工作,出台规划、成立领导小组和技术专家组,计划用三年时间建设1-2万hm^2生态茶园。本文介绍生态茶园建设的必要性、意义、建设原则、主要技术措施和指标,为发展生态茶园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探明农户茶园生态建设行为的驱动因素及其作用路径,本文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对安溪县310个有效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政策因素、生态意识、发展期望能有效驱动农户茶园生态建设行为,进而促进茶园生态状况改善。其中,这3项关键驱动因素的标准化系数值分别为0.43、0.36、0.21,农户茶园生态建设行为对改善茶园生态状况的解释度为0.87。可以通过完善茶园生态建设政策制度、提高农户茶园生态建设意识与能力、指导农户树立正确的茶业发展观念、健全生态茶叶消费的市场引导机制等措施推动农户茶园生态建设行为。  相似文献   

10.
茶园是介于典型农业和林业之间的生态系统。茶产业兼具生态功能和经济效益,积极开发建设生态低碳茶园是践行习总书记“三茶统筹发展”,服务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文章以茶园固碳减排为目标,围绕茶园生产管理,从茶园养分管理和病虫害防控等方面介绍降低茶园碳排放的技术措施,从茶园土壤管理和茶园植树种草等方面介绍茶园固碳技术措施,以期为生态低碳茶园建设提供技术指导,实现我国茶产业生态、低碳、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为实现茶产业可持续发展,提升和改善茶叶产品品质,提高茶叶质量安全系数,可靠的路径是解决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方法,而建设生态茶园则是主要路径。本文介绍了生态茶园主要内涵、建设模式,结合对福建省安溪县部分乡镇的走访调查,着重分析了生态茶园套种根瘤菌大豆与名贵树种两种技术的背景、方法及效益,并对两种套种接种技术的普及情况、适用程度进行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12.
景宁畲族自治县鹤溪镇敕木山畲族村 ,依靠现代科学 ,组织规模种植茶叶 ,从而找到了脱贫致富 ,实现增收目标的好路子。这个畲族村 ,地处敕木山高山地区 ,土壤气候都非常适合种植茶叶。全村 5 9户 ,2 5 9人。这个村自 90年代开始 ,在镇政府、县农业局指标下 ,看中以茶脱贫致富这个项目 ,家家户户按照无公害茶园建造技术规程 ,选择最佳山地 ,营造高标准无性系良种新茶园。经过十年努力 ,全村茶园面积从原来村集体茶场 1 40亩 ,发展扩大到 1 3 60亩 ,其中 ,无性系良种新茶园 1 2 2 0亩 ,占总茶园面积的 89.7%。随着茶叶规模不断发展 ,如何把产品…  相似文献   

13.
对生态茶园的科学施肥不仅能够有效促进茶树完成健康的生理、生化代谢,还可以为茶树提供更加全面、稳定的营养供应,从而提高茶叶的产量和品质。本文对安溪县生态茶园在施肥中存在的不足进行研究,并对安溪县生态茶园施肥策略提出改进对策,以期能为安溪县生态茶园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基于茶文化主体的观光茶园景观规划原则与方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光茶园是基于茶园这一主体所进行的功能丰富与诠释,尤其是在茶园运行过程中,通过融入必要的环境与艺术、文化特色,从而实现整个观光茶园建设的最佳效果。结合层次化素材的统一整合,从而满足观光茶园景观元素的最佳效果。本文拟从观光茶园景观规划设计活动开展背景入手,结合观光茶园景观规划活动开展的具体诉求认知,通过分析茶文化理念的具体内涵,进而分析基于茶文化主体的观光茶园景观规划原则及具体规划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作者立足周宁县茶产业发展和生态茶园建设现状,分析了周宁县建设高山生态茶园的主要做法,总结了高山生态茶园建设的关键技术措施,并提出了实现高山生态茶园建设持续推进的几点思路,为全面推进生态茶园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茶叶的产量和品质。1985年我们在温泉镇莲花村对直播三年生福鼎大白茶幼龄茶园进行不同微量元素叶面喷肥试验,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增产效应,现将试验经过初报如下:试验园设在莲花茶园,品种为福鼎大白  相似文献   

17.
茶叶是潮州的优势产业,生态茶园建设是提高茶园可持续发展能力、保障茶叶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手段,也是发展潮州茶产业重要的基础性措施。本文以潮安区紫莲茶园为例,从栽培管理、生产加工、品牌建设三个方面分析了目前潮州市生态茶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及建议,以期为推动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1.有机茶园的生态环境质量 有机茶园是有机茶生产的基础,是采用与自然和生态法则相协调种植的茶园,其生产技术的应用强调使茶园的生态系统保持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有机茶园可以是常规茶园的转换,也可以是荒芜茶园的改造恢复,或是新种植茶园。有机茶园必须符合生态环境质量,要求远离城市和工业区以及村庄与公路,以防止城乡灰尘、废水、废气及过多人为活动给茶叶带来污染。茶地周围林木繁茂,具有生物多样性;空气清新,水质纯净;土壤未受污染,土质肥沃。具体要求: (1)茶地的大气环境质量应符合GB3095-1996中规定的一…  相似文献   

19.
机采茶园使茶园种植模式单一;病虫害及杂草的化学防治、大量化学肥料的不当施用造成了土壤结构破坏和土壤残留增加;不适当的土壤耕锄方法加剧水土流失等是绍兴地区茶园生态条件恶化的原因。加强茶园绿篱的种植,应用生态法防止病、虫、草害,科学使用化学肥料、加大有机肥施用和研发力度是防止绍兴地区茶园生态恶化和进行生态修复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高抗优质绿茶新品系天府28号和天府11号选育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四川是我国主要产茶省份之一,全省现有茶园面积135万亩,多为种性混杂的地方群体种茶园,而无性系良种茶园比例较低,仅占茶园总面积的16.67%,其中当家品种主要是从省外引进的福鼎大白茶、福云6号和福选9号等,由四川省自主选育且适合该省特定生态和气候区域的无性系良种不多。因此,选育适应四川省自然气候条件和适宜加工具有四川省名优绿茶品质风格及市场消费特点的新一代良种,尤其是高抗、优质良种是四川省非常重要而艰巨的任务,也是四川省育种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