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浙江雪胆群落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浙江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浙江雪胆Hemsleya zhejiangensis所处群落共有种子植物67种,隶属31科49属。其中热带类型16属,温带类型29属。按Raunkiaer生活型统计,高位芽植物占90.2%,地上芽植物占2.8%,地下芽植物占5.6%,1年生植物占1.4%。叶级以中型叶为主,占60.6%。叶型以单叶比例最大,占73.2%;叶质以草质叶为优势,占69.0%;全缘叶种类占总种数的33.8%,非全缘叶种类占66.2%。群落结构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表5参14  相似文献   

2.
为考察巫山淫羊藿伴生的植物种类,采用样方调查和统计分析,对药用植物巫山淫羊藿(Epimedium wushanense)群落的区系组成、地理成分、生活型、结构及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该群落内常见的维管植物约有63种,隶属37科53属。植物地理分布以温带类型最多,有30属,占总属数的56.6%;其次是热带亚洲分布类型,有16属,占30.19%。按Raunkiaer生活型统计,地面芽植物占68.25%,地上芽植物占17.46%,高位芽植物占9.53%,一年生植物占1.59%。群落垂直结构简单,分层不明显,只分为灌木层和草本层,并有少量的层间植物。Shannon-Wiener指数较高,群落中物种比较丰富;Simpson指数和种间相遇机率指数均较低,说明与巫山淫羊藿伴生的植物种类分布无规律,其优势度显著集中在巫山淫羊藿上。结论:香纸沟喀斯特区域群落伴生植物种类组成尚不稳定,目前巫山淫羊藿处于种群建立时期。  相似文献   

3.
澜沧江自然保护区云南铁杉群落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样方调查的方法,对澜沧江自然保护区云南铁杉林进行群落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群落内共有维管植物48科70属99种及变种,蕨类植物5科6属8种,种子植物43科64属91种;壳斗科、兰科、山茶科、菊科和杜鹃花科为群落主要组成科;群落垂直结构明显,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层间植物;群落以中小高位芽植物(42.42%)占优势,叶级以中型叶为主(30.30%),叶片特征以单叶(81.82%)、革质叶(53.54%)、全缘叶(64.65%)、渐尖叶(41.41%)为主;对群落内云南铁杉树高、胸径和株数百分比进行分析,发现群落具有一定的波动性.  相似文献   

4.
紫薇群落结构与物种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对紫薇群落结构与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紫薇群落植物种类较为丰富,有维管植物45科71属77种,地理成分较为复杂,区系过渡性特征明显;群落的外貌是由小型叶、单叶、纸质叶、非全缘叶为主的高位芽植物所决定;群落可以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3个层次;灌木层的丰富度指数、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均大于乔木层和草本层;物种均匀度以草本层最高,灌木层次之,乔木层最小。  相似文献   

5.
北京雾灵山自然保护区胡桃楸群落结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典型性样方法对北京雾灵山自然保护区的胡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群落进行了调查,并进行了群落结构特征及物种多样性的分析。结果表明:胡桃楸群落内维管束植物达156种,隶属于55科111属;植物区系以北温带类型的种类为主,其属数占群落内植物总属数的35.14%,东亚、泛热带等成分明显较少。乔木层物种数较少,只有13种;群落内植物的生活型以地面芽植物最多,为53种,其次是1年生草本,地上芽植物最少。乔木层物种多样性最低,草本层最高;群落内物种多样性与胡桃楸的重要值呈负相关,但不显著;只有群落内穿山龙Dioscorea nipponica与披针叶薹草Carex lanceolata和龙芽草Agrimonia pilosa分别达到了显著相关。表7参20  相似文献   

6.
以浙江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毛果青冈Cyclobalanopsis pachyloma为对象,对森林群落中的植物种类、数量组成、树高、胸径等采用标准地法进行了全面调查与系统研究。结果显示:该森林群落共有植物102种,隶属于43科46属;群落的垂直结构明显,乔木层优势树种为毛果青冈和甜槠Castanopsis eyrei,灌木层优势种有密花树Rapanea neriifolia、链珠藤Alyxia sinensis、矩形叶鼠刺Itea chinensis var.oblonga和华南蒲桃Syzygium austrosinense,草本层则以里白Diplopterygium glaucum为优势种;群落中植物的生活型以高位芽植物数量最多,占88.4%;地理成分以北温带分布属为最多,占总属数的22.0%,如杜鹃花属Rhododendro、水青冈属Fagus、绣线菊属Spiraea;群落中乔木层植物的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优势度指数Simpson和均匀度指数Pielou均大于灌木层、草本层;群落的树高结构为偏正态分布,径阶结构为“逆J-字型”。综上,毛果青冈群落稳定性高,...  相似文献   

7.
对上海黄浦江水源涵养林群落特征进行了调查,分析了这些林分群落的植物组成、结构、性质,并计算了各主要种群的相对密度、相对频度、相对显著度及重要值。结果表明,该群落种类组成有45科84属96种,以草本植物占数量优势。乔木层中常绿植物占一定优势,杜英和香樟为优势树种;生活型组成则以高位芽植物和一年生植物占显著优势(均为37.50%)。群落各层的植物多样性指数次序为草本层>乔木层>灌木层。  相似文献   

8.
福建武夷山野生早樱群落的外貌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野生早樱Cerasus subhirtellavar.ascendens这一珍贵的木本观花植物,利用群落学研究手段对其群落外貌特征进行研究分析。对武夷山野生早樱群落植物生长型、生活型谱以及叶片的性质等野外调查研究表明:该群落以常绿高位芽植物占主导地位,其中小高位芽占优势。叶的特征分析表明,中型叶和小型叶占有90%以上;叶型以单叶为主,占91.2%;叶质以革质叶为主,占61.5%;全缘叶与非全缘叶比例相当;渐尖和尾尖叶占67.3%,反映了其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性质。对群落的外貌分析说明,早樱对光的要求,分布范围较高,同时具有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特征。图1表1参13  相似文献   

9.
秦岭巴山冷杉林群落学特征及类型划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山冷杉是我国特有的树种之一.在区域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亚高山脆弱带保护及天然林保护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天然巴山冷杉林用Braun-Blanquet方法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秦岭巴山冷杉林群落由221个植物种组成,分属于64科136属,其中乔木6种,灌木42种,草本142种,蕨类7种,苔藓24种.下木及活地被物广布种类少,稀有种和偶见种居多,其中恒有度在10%以上的物种有21个,占总种数的9.8%;恒有度低于10%的有193种,占总种数的90.2%.高位芽植物种占总种数的19.5%,地面芽、地下芽、一年生植物、隐芽植物和苔藓种类占总种数的80.5%;多形成一个或少数几个种类占绝对优势的单优群落.以Raunkiaer方法和数量聚类分析法,结合立地条件和群落学特征,将巴山冷杉林划分为三大类型,即灌木、草类、藓类--巴山冷杉林和26亚类,根据林下主要优势层和次要层的优势种对各类型命名,并阐述了各类型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0.
四川红杉群落特征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从群落学角度研究了卧龙自然保护区的四川红杉林群落.资料表明,该群落中共有种子植物34科63属96种;属种分布以温带分布区类型占绝对优势;以单叶、非全缘、草质和小型叶为主的落叶高位芽植物决定群落的外貌特征,但间杂有少量的针叶常绿大高位芽植物;群落具过渡性;其群落结构明显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并有层外植物4种.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6-苄氨基腺嘌呤(6-BA)和α-萘乙酸(NAA)2种植物生长调节物质,以及MS(Murashige and Skoog),B5(Gamborg),N6和WPM(woody plant medium)等4种培养基对浙江雪胆Hemsleya zhejiangensis组培幼苗繁殖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6-BA和NAA质量浓度对浙江雪胆组培苗繁殖系数有较大影响,其最佳质量浓度分别为0.50 mg.L-1和0.20 mg.L-1,其繁殖系数分别为10.80和5.60,且6-BA的效果显著高于NAA;而不同质量浓度的NAA和6-BA配比的最佳配方为MS+6-BA 1.00 mg.L-1+NAA 0.02 mg.L-1和MS+6-BA 1.00 mg.L-1+NAA 0.05 mg.L-1,2种配比下浙江雪胆组培苗繁殖系数分别为19.30和18.10,与单一植物生长调节物质最佳质量浓度相比,其差异也均达到了显著水平。研究还发现:浙江雪胆的组培苗在初代培养中不经生根阶段就可形成微型块茎,且该微型块茎可直接发育成新个体。  相似文献   

12.
按照美国史密森热带研究所1980年在巴拿马Barro Colorado Island地区建立50 hm2样地的技术规范,2012年在海南儋州橡胶林中建立1 hm2动态监测样地,通过对样地植被的野外调查,研究橡胶林的植物种类组成与群落特征。结果表明,1)1 hm2橡胶林样地内共有植物69科155属183种,群落较大的科(物种数量较多)有5个,分别为茜草科、大戟科、禾本科、菊科和桑科。与西双版纳热带森林相比,橡胶林群落草本植物多样性较高且盖度较大。2)橡胶林群落结构简单,可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与其他热带森林不同,橡胶林群落乔木层仅含1层,灌木层植物较少,草本层发达,无散生巨树、附生、寄生植物种类较少。3)橡胶林群落的叶级普以小型叶和中型叶为主(75.9%);叶型以单叶比例较高(75.6%),叶缘以全缘叶为主(65.0%);叶质以纸质为主(61.2%)。海南橡胶林群落的叶质、叶缘、叶型普与海南和西双版纳热带森林完全不同,具体表现为革质叶、全缘叶和小型叶比例较低,而纸质叶、非全缘叶和中大型叶比例较高,反应出海南橡胶林群落的湿润和热带性质。  相似文献   

13.
白龙江干旱河谷木本植物多样性及其区系地理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基于历年植物区系调查和补点采集,对白龙江流域干旱河谷地带木本植物区系进行了物种多样性统计和区系分析.结果表明:白龙江流域干旱河谷地带木本植物计有59科、138属、269种、1亚种、26变种、2变型.组成群落的建群种或优势种约有50余种.世界分布属、热带分布属和温带分布属分别占本区木本植物总属数的5.1%、31.3%和66.4%,植物区系整体具有明显的温带属性,在起源上也与热带、亚热带植物区系有一定的渊源关系.木本植物的个体和营养器官对干暖河谷生境具有多样化的适应形式,以落叶、植株矮化、减少叶面积、阻滞蒸散、枝叶刺化为主要适应途径.主要生长型为落叶阔叶小乔木和低矮落叶阔叶灌木,落叶树种占总种数的90.33%.叶级以小型叶为主,占总种数的57.99%,其次是微型叶和中型叶,分别占26.77%和10.78%.叶片质地多半为中生形态草质叶和以坚纸质叶和薄革质为主的旱生形态硬叶.很多种以叶片被毛或鳞片和枝叶刺化适应干旱生境.依据优势种原则将干旱河谷木本植物群落大致划分为38个群系,其中落叶阔叶灌丛有28个群系,是构成干旱河谷植被的主体,其次为常绿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和半灌木灌丛.  相似文献   

14.
以相同树龄和相同生境下的东部白松(Pinus strobus)和旱柳(Salix matsudana)叶片为材料,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了二者叶片表面的真菌种类,并进行了多样性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东部白松叶片表面包含的真菌分为3门、16纲、36目、65科、72属,总计75种;旱柳叶片表面真菌分为3门、16纲、33目、60科、78属,总计75种。东部白松叶片表面对酵母菌类具有一定的选择性,旱柳叶片表面真菌的多样性、丰富度高于东部白松,但是东部白松叶片表面真菌的均匀度更高。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6-苄氨基腺嘌呤(6-BA)和α-萘乙酸(NAA)2种植物生长调节物质,以及MS(Murashige and Skoog),B5(Gamborg),N6和WPM(woody plant medium)等4种培养基对浙江雪胆Hemsleya zhejiangensis组培幼苗繁殖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6-BA和NAA质量浓度对浙江雪胆组培苗繁殖系数有较大影响,其最佳质量浓度分别为0.50 mg·L-1和0.20 mg·L-1,其繁殖系数分别为10.80和5.60,且6-BA的效果显著高于NAA;而不同质量浓度的NAA和6?鄄BA配比的最佳配方为MS+6-BA 1.00 mg·L-1 + NAA 0.02 mg·L-1和MS + 6-BA 1.00 mg·L-1 + NAA 0.05 mg·L-1,2种配比下浙江雪胆组培苗繁殖系数分别为19.30和18.10,与单一植物生长调节物质最佳质量浓度相比,其差异也均达到了显著水平。研究还发现:浙江雪胆的组培苗在初代培养中不经生根阶段就可形成微型块茎,且该微型块茎可直接发育成新个体。图1表4参7  相似文献   

16.
枣种质资源叶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物种的稳定性和进化潜能,利于优异资源的筛选和开发利用提供数据基础和理论依据,也为引种和资源筛选提供指导。【方法】 采用一般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对塔里木大学枣种质资源圃177份材料12个叶表型性状的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 (1)枣叶片以卵圆形、叶尖钝尖、叶基圆形、叶缘钝齿类型居多,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范围为0.2~1.22。(2)数值型性状的变异系数介于9.30%~42.79%,平均变异系数为23.59%。(3)主成分分析中叶片宽度-叶片长度-叶面积因子这一特征向量的贡献率为23.04%。(4)综合描述性状与数量性状,将其分为6大类群,充分反映各资源之间的亲属关系。【结论】 177份枣种质资源的叶性状具有较为丰富的表型。叶基性状、叶片形状、锯齿数、锯齿高度、叶面积和叶周长在种群间的差异较大,进化潜力更大,是枣多样性分析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浙江柿属一新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描述了浙江产柿属一新种——浙江光叶柿Diospyros zhejiangensis G.Y.Ij,Z.H.Chen&P.L.Chiu)。该种与柿D.玩航及野柿D.玩ki var.sylvestris相似,但枝、芽及果柄无毛,叶仅幼时具极稀疏短毛,边缘显著背卷;外方的2枚芽鳞早落;当年生小枝圆柱形,紫褐色;花柱无毛;果实倒卵形,较小,直径2.0~3.5cm,果萼较小,外面无毛而明显不同。与山柿D.japonica的主要区别为:芽无毛;叶缘显著背卷;花冠黄白色;果较大,直径2.0~3.5cm,倒卵形,果萼外面无毛。图1参3  相似文献   

18.
对不同产区的3个等级4个区位烟叶样品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分析,探讨了不同产区的4个区位烟叶化学成分的相似性。结果表明:不同区位烟叶中化学成分含量有一定的差异,还原糖含量叶缘、叶尖较高,叶基低;淀粉叶基较高,叶缘较低;烟碱中下部烟叶叶缘、叶基较高,叶中较低;总氮叶尖较高,叶缘、叶中较低;钾离子含量叶基最高;色素成分含量叶基最高。3个等级的还原糖含量在4个区位之间均达到极显著正相关,其他成分在4个区位之间也存在不同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