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陕西省苹果绵蚜的发生现状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雷琼 《陕西农业科学》2010,56(2):120-121
苹果绵蚜属检疫性有害生物,主要寄生于苹果树上群集危害。对当前陕西省苹果绵蚜的分布、危害及发生规律进行了调查研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
苹果绵蚜是国内外重要的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之一。本文综述了苹果绵蚜的地理分布、寄主与危害、天敌昆虫种类,同时对苹果绵蚜蚜小蜂、异色瓢虫和黄足肥螋3种天敌昆虫的研究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3.
伊犁河谷苹果绵蚜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引言苹果绵蚜,属同翅目,绵蚜科,别名血色蚜虫、赤蚜,俗称棉花虫,是苹果的重要检疫性害虫,也是《进境植物检疫危险性有害生物》的一种。该虫原产北美,目前分布于欧洲、澳洲和亚洲的日本、朝鲜、印度等国,1914年传入我国山东威海。2005年传入新疆伊犁河谷,目前新疆只分布在伊犁河谷。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苹果绵蚜发生概况与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苹果绵蚜是国内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20世纪80年代传入江苏省以来,对苹果生产造成不利影响.近年来,江苏省植物保护站组织开展对苹果绵蚜的发生规律、危害特点和防治技术进行研究,形成了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化学防治为关键,辅以检疫措施和生物防治技术的综防策略.  相似文献   

5.
苹果绵蚜是新疆检疫性有害生物的补充检疫对象.目前,除昭苏县和尼勒克县以外均有分布,对伊犁河谷苹果生产构成严重威胁.开展苹果绵蚜发生规律、防治技术的研究,制定切实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控制其扩散蔓延和危害,以确保伊犁林果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豫西地区苹果绵蚜发生规律及无害化治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苹果绵蚜形态特征和发生危害情况调查的基础上,根据苹果绵蚜的发生规律,提出了消灭疫区、控制苹果绵蚜危害等技术措施,以期为豫西地区苹果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苹果是三门峡市的重要经济作物,栽植面积达7.73万hm2,已成为振兴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自2001年5月危险性有害生物—苹果绵蚜在豫西灵宝市市苹果园被发现,不断扩展蔓延,发生及危害迅速加重,不仅严重影响苹果的产量和品质,还一度使局部果园的生产管理难以正常进行。为此,2002年在确认苹果绵蚜的传入后,我们组织开展防控技术研究,2012年苹果绵蚜的发  相似文献   

8.
1发生规律及传播途径苹果绵蚜是全国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主要危害苹果、槟沙果、海棠、山定子、花红的枝干和根系,群集在根部和枝干的病虫伤口、锯剪  相似文献   

9.
<正>苹果绵蚜,俗称棉花虫,属同翅目瘿绵蚜科。主要为害苹果、梨、山楂、李、桑、榆、海棠、花红等树木,是林业有害生物之一。一、生物学特性苹果绵蚜每年发生16~17代。主要以1、2龄若蚜在苹果、山楂等  相似文献   

10.
入侵生物苹果绵蚜在中国的风险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有害生物风险分析(Pest Risk Analysis,PRA)的方法,从国内分布状况、潜在危害性、寄主植物经济重要性、传播扩散的可能性以及风险管理难度等方面,综合评价了苹果绵蚜的危险性,结果表明苹果绵蚜的综合风险性值为1.89,对我国是风险中等程度偏高的有害生物,并提出了相关的风险性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1.
贾士龙 《北京农业》2012,(25):27-28
正危害特点苹果绵蚜又名血色蚜虫、赤蚜等。苹果绵蚜为国内外检疫对象。苹果绵蚜群集在剪锯口、病虫伤疤、主干枝裂缝、枝条叶腋及裸露地表根际等处寄生为害。被害部位多形成肿瘤,覆盖一层白色绵状物。受害的树体弱、  相似文献   

12.
苹果绵蚜的检测与综合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宽祥 《陕西农业科学》2009,55(3):38-38,54
苹果绵蚜近几年在我国部分重点果区不同程度发生,对我国苹果产业构成了严重威胁,主要介绍了我国西北一带苹果绵蚜发生规律,危害特点及防治对策,为果农和科技工作者有效防治苹果绵蚜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3.
苹果绵蚜的检疫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苹果棉蚜为禁止进境的有害生物,被列入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一旦传入我国并扩散将对农林业造成较严重的影响。通过分析苹果棉蚜的危害、生物学特性、形态特征、传播途径和防治方法,为输入我国苹果的检验检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苹果绵蚜是世界性植物害虫检疫对象,为了防治其在苹果产区发生蔓延,笔者去年夏初至今春多次外出考察学习,在一些老果区发现有苹果绵蚜发生危害之迹象,为此对苹果绵蚜的发生防治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和防治试验,通过对调研情况和试验数据的综合分析,总结出了苹果绵蚜的发生规律和有效防治方式,为指导优质苹果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闫爱军 《河南农业》2013,(21):33-33
苹果绵蚜又名赤蚜、血色蚜虫,属同翅目,瘿绵蚜科。它已成为孟州市果园的重要害虫之一,对苹果生产危害较大。  相似文献   

16.
介绍苹果绵蚜的发生规律、生物学特性、危害特点,并提出综合防治措施,以为苹果绵蚜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苹果绵蚜属于国家二类检疫虫害,20世纪90年代初在燕山地区开始小面积发生,近几年来在唐山地区的苹果园常有发生,严重影响果实品质和产量。为了最大限度减少苹果绵蚜的危害,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休眠期防治绵蚜的方法,供果农参考应用。1苹果绵蚜形态特征及发生规律苹果绵蚜,又名赤蚜、血色蚜虫、白毛虫、山楂卷叶绵蚜,属同翅目瘿绵蚜科,是国家二类检疫对象,分为有翅蚜、无翅蚜、若虫。无翅孤雌蚜卵圆形,腹部膨  相似文献   

18.
简述苹果绵蚜对苹果树的危害症状,从物理防治、药物防治、保护天敌几个方面论述苹果绵蚜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9.
苹果绵蚜是国家重点林业有害生物检疫对象,对苹果生产危害很大,1年发生12~18代,以若虫在树干缝隙和地表根部越冬。1年出现2次繁殖为害高峰(6月份和10月份)。防治方法以树上喷药防治为主。其它措施为辅。  相似文献   

20.
一、苹果绵蚜 危害性及发生规律:苹果绵蚜又叫苹果绵虫.有的果农称其为“白油虫”。成虫、若虫群集危害,取食树体汁液.新梢、枝干和根部因受刺激产生肿瘤和裂缝,造成树势衰弱.严重的造成整株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