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习“数控养蜂法”必须结合实际我是贵刊的忠实读者。贵刊全面介绍全国各地养蜂经验,本人受益匪浅,尤其是杨多福师傅的“数控养蜂法”学习后,使我养蜂的效益提高了一大步,超过了我地养蜂几十年的老师傅。“数控养蜂法”冲破了“传统养蜂法”的束缚,对每位养蜂员来说...  相似文献   

2.
学“数控”养蜂,由外行成为养蜂能手1990年《蜜蜂杂志》发表了“数控养蜂法”后引起了我及县科委有关领导的关注和重视,及时汇款求购资料。1991年成立了吉木乃县第一家养蜂场。五年来我刻苦学习,大胆实践,反复验证,认为“数控养蜂法”是适合新疆的一种养蜂法...  相似文献   

3.
我带徒的体会黑龙江省虎林县新政乡新林村(158415)杨多福我迁居虎林县建起自营蜂场后,利用“数控养蜂法”连年丰收,用事实改变了亲友们“养蜂赔钱”的看法,他们陆续来我蜂场学习养蜂技术。1990年“数控养蜂法”在《蜜蜂杂志》上发表后,很多蜂友来信要求到...  相似文献   

4.
徐子成 《中国蜂业》2007,58(8):33-34
屈指算起来,笔者断断续续养蜂近四十年了,目前蜂场总算有了一定规模。经过多年的实践经验,我总结出了“春末分,秋前分,冬初合,春繁合”的“分分合合”养蜂法,一波三折的养蜂之路让我承担的风险也不少,险些丢了老伴的性命。真是“养蜂年复一年,喜忧各占一半”。  相似文献   

5.
“数控”养蜂三年,收入近10万——为“数控”说句公道话杨多福何许人也,我并不认识他。但是我运用“数控”养蜂三年,年年取得高效益,收入是我前17年养蜂收入的总合还多一点。出于良心,我只想用无可辩驳的事实来为“数控养蜂法”说句公道话。现以1996年为例:...  相似文献   

6.
坚定了我养蜂的信念我是一个残废军人,老养蜂户,为了走自食其力的道路,选择了养蜂这个力所能及的副业。从1955年开始,30余年来一直是白忙活、瞎折腾,曾产生弃蜂之念。1992年订阅《蜜蜂杂志》后,大大提高了养蜂的信念,杂志介绍了杨多福老师的“数控养蜂法...  相似文献   

7.
费起充老师的意见非常中肯读了《蜜蜂杂志》1993年第9期《“数控养蜂法”的讨论要不要告一段落》一文,我对费老的真知卓见感到钦佩,很有同感,认为“数控养蜂法”的讨论不能中断。1992年冬天,我在蜂友师春志处看到了有关“数控”的辩论文章,使我对“数控养蜂...  相似文献   

8.
应用“数控”发展新集乡的养蜂业在《蜜蜂杂志》上看到“数控养蜂法”,没想到我一开始养蜂就与“数控”交上了朋友。甘肃省定西县新集乡文化、交通、经济均极为落后。我一直在此地工作,一年很少出外,与相邻的会宁县科协王仁同志谈及养蜂,得知他应用“数控养蜂法”,对...  相似文献   

9.
学习《我看“数控养蜂法”》一文的感受我阅读了1996年第9期徐祖荫同志的《我看“数控养蜂法”》一文,反复多次阅读,使我感受很深。徐老师对《数控》一书的论述,观点明确,态度严肃,因而论证真实、公正,明辨了是非。我觉得这篇文章很值得养蜂界同仁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王锋利 《蜜蜂杂志》2011,30(1):27-27
养蜂有一则名言:养蜂要三强,即“强群繁殖,强群采蜜,强群越冬”。 这则名言,说起来容易,蜂专家、行家来说很好理解,真正做起来很难。对养也能做到。 本人养蜂年限不长,走了很多弯路,经过很多次失败,一段时间都想弃蜂改行。是小蜜蜂的勤劳精神感动了我,又下定决心继续养蜂。通过拜师学艺和学习,我基本上掌握了养蜂“三强”的含义,下面浅谈一下:  相似文献   

11.
“数控养蜂法”使我破镜重圆黑龙江省虎林县小木河乡张振方我家住在蜜源丰富的山区,有优越的养蜂条件。我初中毕业后,在1971年被公社送到牡丹江农科所学习养蜂。踉养蜂专家实习二年后,回乡后当了生产队蜂场的养蜂员。我养蜂也曾高产过,然而产量很不稳,常有欠收年...  相似文献   

12.
应用“数控养蜂法”连续两年获高产的体会黑龙江省逊克县松例沟乡兴隆村(164426)朱德山我在黑龙江养蜂已有20多年。从1991年开始,我应用“数控养蜂法”,养蜂效益骤然上升,连续两年获得全县单产最高的好收成。一、改变“加强保温”为“宁冷勿热”多年来,...  相似文献   

13.
逆流博击获殊荣《双王夺高产,群产185公斤》一文发表后,我被黑龙江省养蜂学会授予黑龙江省“蜂蜜生产最高典型”和“科学养蜂先进典型”称号。哈尔滨市科协,市农业局授予我哈尔滨市“养蜂大王”三连冠之后,1995年黑龙江省科协、省农牧渔业厅又授予我1995年...  相似文献   

14.
学习“数控养蜂法”推动了我乡养蜂业的发展辽宁省义县有得天独厚的定地养蜂条件,有识之士也曾致力于养蜂事业。1992年前流传着“养啥不养蜂,死后连一口肉都吃不着”的说法,养了多年蜂的人。赔上几百元钱,就都罢手了。18年前我正是个血气方刚的年轻人,怀着一颗...  相似文献   

15.
养蜂使我走上致富之道我是一名林业工人,工资很低,自愁没有出路。在养蜂户肖师傅家,谈起他养蜂60箱,1989年获利一万元之多,他让我看到了《蜜蜂杂志》。我想学养蜂,于1988年订了《蜜蜂杂志》。我1989年春开始养蜂,在当地养蜂户肖师傅和文师傅的帮助下...  相似文献   

16.
我是一名退休干部,年已古稀,休闲无事。2003年冬一位养蜂者住我村放蜂,我每天总到放蜂地观望,不论白天还是晚上,听他介绍养蜂经验和好处,从此引起了我的兴趣和爱好。我决心通过养蜂欢度晚年,就这样我买了3群蜂,随即订阅《中国养蜂》,通过精心管理,蜂群安全越冬,第2年立春,进入春繁阶段,不幸蜜蜂全染上了白垩病,经反复多次交替用药喷治,方控制病势,这种蜂病,治疗起来真让人头痛。我从《中国养蜂》上看到,中国农科院蜜蜂所育种中心培育出的抗病优种王“美意”出售,  相似文献   

17.
究竟是保温好,还是不保温好自从数控《数控养蜂法》系列文章刊出以后,我才对蜂群的“伤热”有了初步认识。蜂群保温是否正确,正象编者所说那样:“是决定养蜂成败的重要因素。”难怪杨多福老师说:“我曾将蜂群放在居室内炕上饲养5年,用麦壳保温养蜂6年,用多群同箱...  相似文献   

18.
坚持“双百”方针为发展蜂业作贡献《蜜蜂杂志》内容翔实,经验实用,已成为养蜂者最喜爱的杂志。它不仅刊登专家的文章,也刊登无名养蜂者的经验、业绩,并独具慧眼地推出了杨多福的“数控养蜂法”,得到了33届国际养蜂大会的肯定。我场育出的以生产蜂王浆为主的浆蜂品...  相似文献   

19.
贵刊已从1990年第七期开始连载“数控养蜂法”。我深信,“数控养蜂法”的连载,将对我国的养蜂生产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我作为一名养蜂者,谨向《蜜蜂杂志》的编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两年前,我在《农民致富之路》一书中看到了一篇介绍黑龙江省养蜂大王杨多福事迹的文章,被“数控养蜂法”五个字深深地吸引住了。我想,养蜂生产能用数来控制,  相似文献   

20.
“数控养蜂法”为我指明了航向我自幼养蜂已13年,有过许多教训。1993年第6期杂志上韦子彬师傅的文章,象是说出了我的心里话。“数控”问世以前,书本上没有提出过“三律”、“三原则”,在实践中偶尔发现点什么,也是一闪而过,没有注意和加以研究。只知道双王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