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对当归的主要仓贮虫害进行了调查,并开展了辐射杀虫效果和辐射后当归中主要药用成分分析的研究。虫害调查结果表明:当归的主要害虫是烟草甲。在对烟草甲进行辐射致死效应研究中,试验所用材料为烟草甲成虫和其越冬末龄幼虫。通过对辐射致死剂量和致死剂量率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剂量率为0.3KGy/min时,1.2KGy辐射15天后能100%杀灭成虫,幼虫死亡率也达82.61%,县60天后该剂量处理的幼虫全部死亡;当剂量为1.0KGy时,剂量率为0.45KGy/min的辐射处理,2周后成虫死亡率达80%,4周后全部死亡。生化分析表明:经1.5KGy~6.0KGy辐射后,当归中主要药用成分阿魏酸含量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2.
对当归的主要仓贮虫害进行了调查,并开展了辐射杀虫效果和辐射后当归中主要药用成分分析的研究.虫害调查结果表明当归的主要害虫是烟草甲.在对烟草甲进行辐射致死效应研究中,试验所用材料为烟草甲成虫和其越冬末龄幼虫.通过对辐射致死剂量和致死剂量率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剂量率为0.3KGy/min时,1.2KGv辐射15天后能100%杀灭成虫,幼虫死亡率也达82.61%,且60天后该剂量处理的幼虫全部死亡;当剂量为1.0KGy时,剂量率为0.45KGy/min的辐射处理,2周后成虫死亡率达80%,4周后全部死亡.生化分析表明经1.5KGy~6.0KGy辐射后,当归中主要药用成分阿魏酸含量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3.
~(60)Co-γ射线辐照糯玉米贮藏保鲜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辐射糯玉米进行贮藏保鲜试验,结果表明:辐照可抑制糯玉米果穗呼吸,降低果穗细菌和霉菌数量并抑制它们的繁殖能力。1 0KGy辐照处理,1~3℃冷藏,糯玉米贮藏15天后的外观和口感变化很小,保鲜效果优于其它处理。  相似文献   

4.
木材光引发自由基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木材在~(60)Co γ射线辐射下引发g值为2.019、2.029、2.027、2.016、1.999等几种自由基。ESR主谱自由基浓度远大于机械自由基。并与树种、辐射剂量等有关。主谱自由基相对强度随剂量x按指数率Y=1-e~(-ax)上升,当剂量增加到100KGy时趋于饱和,根据福建21个常见树种测试有明显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5.
用20KGy或更大一些剂量的γ线射可以灭活非洲猪瘟急性发病期间所取扑杀猪的脾脏,扁桃腺和淋巴结组织样品(约8×6×3mm)中病毒的感染性。这些组织的病毒感染价在照射前其血吸附单位在10~(4·6)—10~(7·8)之间。用50KGy剂量照射并于—70℃贮存18个月的含毒组织与近期扑杀猪的对应组织其免疫荧光是一致的。 传入到西半球的非洲猪瘟的近期流行需要提高该地区对本病的诊断能力。直接免疫荧光是诊断非洲猪瘟可疑病例的一个重要手段。 实验室的荧光抗体试验,需用已知的阳性组织去测试试剂,并作为测知未知样品时的阳性标准对照。这种阳性组织在疫区易于获得,而在非疫区是没有的。 用γ射线对已被感染猪霍乱病毒组织的辐射表明它们不感染非洲猪瘟,但没有减少射线在直接免疫荧光试验中的反应能力。 因此,所进行的研究目的是确定这种病例组织是否感染了非洲猪瘟,如果感染的话,又要求用多大的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6.
采用60Co-γ射线辐射引发溶液聚合制备了聚丙烯酸-丙烯酰胺吸水树脂,研究了吸水树脂中丙烯酰胺用量、辐射剂量、颗粒大小、表面处理对树脂吸液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丙烯酰胺用量为12.5%(m/m)、辐射剂量为3.5KGy、颗粒大小为31.8~127 mm、表面处理剂用量为0.5%(m/m)时,可制备吸蒸馏水速率为140 s,吸0.9%(m/m)的氯化钠溶液速率为80 s的吸水树脂.  相似文献   

7.
31%三拂微乳剂对稻纵卷叶螟不同虫龄防治效果试验表明,该药剂对稻纵卷叶螟幼虫具有杀伤力强、持效期长、控制效果好的特点,防治1次基本能控制当代稻纵卷叶螟的危害。防治低龄幼虫,推荐剂量为900mL/hm2;防治中高龄幼虫,推荐剂量为1 050mL/hm2。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防治家蚕微粒子病的新方法。[方法]利用60Co-γ射线辐射处理微孢子虫、感病家蚕幼虫和蛹及带毒蚕卵,研究60Co-γ射线辐射对家蚕和微孢子虫作用的差异及其对家蚕微粒子病的治疗效果。[结果]以20-160 Gy剂量辐射,不能杀死微粒子,不能去除感病蚕体的微孢子虫。感病家蚕幼虫体重随辐射剂量的增加而降低,感病蚕的死亡率在80 Gy以上处理时有明显增加的趋势。随辐射剂量的增加,辐射处理卵的孵化率降低,孵化蚕的带毒率也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孵化蚕和未孵化蚕总的带毒率降低;20-160 Gy小剂量辐射,不能去除蚕蛹体内的微孢子虫。随辐射剂量的增加,蚕蛹羽化率、母蛾带毒率、卵带毒率和雄蛾交配能力逐步降低,但20 Gy辐射处理的蛹羽化率高于对照和其他处理。[结论]低剂量60Co-γ射线辐射对家蚕卵具有一定的除毒效果。  相似文献   

9.
2007年凤阳县植保站进行了31%三拂ME在稻纵卷叶螟高龄幼虫发生期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该药剂在推荐使用剂量下,对稻纵卷叶螟高龄幼虫防效表现为高效,可以在该县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γ射线对舞毒蛾虫卵处理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检验物理灭虫的效果,以林木害虫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虫卵为试验材料,用不同剂量的γ射线照射舞毒蛾虫卵,研究照射后幼虫孵化率的宏观变化情况和经过台盼蓝活体染色后幼虫细胞的微观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γ射线辐照剂量的增加,幼虫孵化率逐渐降低,幼虫细胞的死亡数量逐渐上升;总体上看,宏观试验和微观试验所得...  相似文献   

11.
测定结果表明,罗岗甜橙(Citrus sinesis(L)Osbeck var.Lo—gong)(下称甜橙)和国光苹果(Malus pumiia L.var.Ralls)(下称苹果)经用~(60)Co γ射线辐照的果实,与无辐照的对照果实相比:呼吸速率都提高;甜橙内部乙烯含量增加,而苹果则减少,甜橙的维生素C和有机酸含量有所降低,而苹果则不然;两种果实的总糖以及甜橙的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无明显差异,甜橙果皮在近果带处凹陷,而苹果无此现象;辐照剂最越大甜橙果实的腐烂率越高,而苹果则相反。  相似文献   

12.
雷公藤总生物碱分离及杀虫活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提取、分离了雷公藤 (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根皮中总生物碱 ,并对其杀虫活性和作用方式进行了系统的生物测定。结果表明 ,雷公藤总生物碱对 5龄菜青虫有很强的麻醉、拒食和毒杀作用 ;拒食中浓度AFC5 0 为 2 75 .5 3m g/L,毒杀中浓度 L C5 0 为 77.86 m g/L,麻醉中量 ND5 0 为 2 .2 9μg/g;雷公藤总生物碱无触杀和熏蒸作用。试虫中毒症状主要为幼虫表皮出现黑斑 ,形成黑斑部分不能脱去旧表皮 ,最终死亡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辐照对不同虫态柑橘全爪螨(Panonychus citri Mcgregor)的杀灭效果,确定有效的辐照剂量,以达到检验检疫目的。【方法】用不同剂量Co60-γ射线辐照处理卵、幼螨、前若螨(0,100,200,300,400 Gy)和成螨(0,200,400,600,800 Gy), 研究辐照强度对不同虫态柑橘全爪螨卵孵化率和成螨死亡率的影响。【结果】柑橘全爪螨24 h卵经200 Gy的γ射线辐照处理后均不能正常孵化,故200 Gy的γ射线对柑橘全爪螨的24 h卵具有明显致死效果;幼螨期柑橘全爪螨经400 Gy剂量处理后,死亡率达到96%,300~400 Gy的γ射线可以使幼螨期的柑橘全爪螨不育;400 Gy的γ射线可致前若螨期的柑橘全爪螨不育;柑橘全爪螨成螨在高于400 Gy的辐照剂量下,产卵较少且所产的卵均不孵化,在400~600 Gy 下15 d后死亡率为100%, 800 Gy处理 13 d后死亡率为100%,故400~800 Gy的辐照剂量均可使成螨不育或致死。【结论】400 Gy的γ射线可以使不同虫态柑橘全爪螨死亡或不育,故经400 Gy辐照处理的柑橘类水果能够达到检疫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锌在黄粉虫体内的富集特点,用经过不同含量醋酸锌拌过的麦麸饲喂黄粉虫幼虫,研究了锌在食用黄粉虫体内的富集情况.结果表明:低龄、中龄和高龄幼虫黄粉虫体内的锌含量随着饲料中锌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相互间存在差异.在5个不同锌浓度的饲料中,锌浓度为0.1 mg/kg的饲料各阶段黄粉虫体内锌含量的增幅均最大.结论:从降低生产成...  相似文献   

15.
为了给物理辐照灭虫的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文章分别用不同剂量的X射线照射舞毒蛾虫卵,观察照射后虫卵孵化、幼虫死亡、化蛹等变化情况。实验表明,随着X射线辐照剂量增大幼虫的死亡率有明显上升的趋势,而化蛹率有明显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6.
诱导源及其诱导剂量对黄粉虫幼虫血淋巴抗菌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紫外线、超声波、菌液饲喂、菌液注射等方法对黄粉虫(Tenebrio molitor)进行抗菌肽的诱导,每种诱导方法分别采用不同诱导剂量,以确定最佳的诱导方法和最适的诱导剂量。结果表明:不同诱导方法的黄粉虫幼虫血淋巴抑菌活性大小为菌液注射紫外线菌液饲喂超声波。菌液注射法适宜的注射剂量为104cfu/头,诱导后培养48 h抑菌效果最好。采用琼脂糖孔穴扩散法进行测定,其对猪致病性大肠杆菌等6种动物病原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特别是对猪致病性大肠杆菌和猪链球菌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7.
在异小杆线虫LN2品系对麦叶蜂5龄幼虫的小规模敏感性试验基础上,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实验,利用时间-剂量-死亡率分析技术对生测数据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48 h该品系的LD50为1 840线虫/虫。在9 000线虫/虫、4 500线虫/虫、2 250线虫/虫、1 130线虫/虫、560线虫/虫、280线虫/虫6个浓度梯度的处理下,LT50依次为41、44、47、51、56和61 h。和几率分析技术相比,时间-剂量-死亡率分析兼顾时间效应与剂量效应,可以用于昆虫病原线虫毒力评价。  相似文献   

18.
昆虫拒食中浓度和抑食中浓度的统计基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楝素对斜纹夜蛾幼虫的拒食活性和锐劲特对斜纹夜蛾幼虫的抑食活性试验结果表明,在同一浓度处理下,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斜纹夜蛾幼虫的拒食率和抑食率不一定提高,而拒食中浓度和抑食中浓度不一定降低.并对药物处理剂量与拒食效应或抑食效应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拒食中浓度和抑食中浓度不具备进行几率值分析的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19.
苜蓿丫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Autographa californica multicapsid nucleopolyhedrosisvirus,AcMNPV)能够增强粘虫痘病毒(Pseudaletia separata entomopoxvirus,PsEPV)的侵染力。将两种病毒的混合悬液滴于50mg的饲料上,接入3龄末东方粘虫(Mythimna separata)的幼虫进行生物测定。当每头幼虫接入1.0×10~4 OBs的AcMNPV和1.0×10~7 OBs的PsEPV的混合液时,幼虫的死亡率为95.00%,而单独用1.0×10~7 OBs·虫~(-1)AcMNPV处理时,则幼虫不感染;单独用1.0×10~7 OBs·头~(-1)PsEPV处理时,只获得46.33%的死亡率。将AcMNPV多角体蛋白与病毒粒子分离,进一步测定,单独用1.0×10~6 OBs·虫~(-1) PsEPV侵染3龄末幼虫时,幼虫不被感染,而用同样浓度再混以AcM- NPV多角体蛋白或病毒粒子时,则会有41.67%和36.67%的死亡率,说明多角体蛋白或是病毒粒子的包涵体蛋白是产生增效作用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20.
通过室内生物活性测定和田间防治试验,灭幼脲Ⅰ号对美国白蛾卵死亡率与浓度的关系符合Logistic模型,杀卵效果随日龄延长而下降。施药后2~6天开始大量死亡,浓度在10ppm以上杀虫效果达100%,且具有较长的残效期。若与低浓度敌百虫混用,可加速幼虫死亡,并增效10%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