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我区畜牧业发展现状、发展农区畜牧业优势与潜力、主要制约因素和不利条件的分析,提出了大力发展农区畜牧业,较快增加农牧民收入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2.
多年来,农区以种植业为主,农民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要生活来源。近几年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农区畜牧业的发展如火如荼,有的地方畜牧业的发展比重甚至超过了传统种植业,畜牧业收入在农民总收入中占到了主导地位,畜牧业发展壮大为推动农村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应该看到,与先进的地区相比,我市农区畜牧业的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农区畜牧业的发展潜力还有待进一步挖掘。  相似文献   

3.
农区畜牧业深化战略是未来畜牧业发展的基本的内容之一,也是以"点带面"方式带动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的重要支撑,是促进现代化畜牧业进程中的重要推力。但是,目前在推进农区畜牧业深化战略过程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为此,本文深入结构化地研讨推进农区畜牧业深化战略存在的哪些问题,并且希望研讨探索出一条符合畜牧业推进农区畜牧业深化战略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甘肃畜牧业依靠科技做支撑,项目带动促发展,从培育战略主导产业、区域优势产业和龙头企业诸方面入手,不断优化畜牧业结构,大力发展以牛羊为主的草食畜生产,走规模化养殖、小区养殖、特色养殖的路子,成为畜牧业经济增长的新亮点。1.畜牧业经济增长迅速,已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主要来源。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稳步上升,2004年全省畜牧业产值达44.0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7.43%,比2000年提高2.45个百分点;全省农民人均牧业收入达到580元,其中畜牧业收入占40%以上;有7个以畜牧业为主的县,农牧民牧业收入达到2000元以上,占农民人均纯…  相似文献   

5.
中国南方农区畜牧业面临的问题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南方农区为我国种植业和畜牧业主要生产基地.为促进南方农区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把粮食主产区同时建成畜产品主产区,本文在认真分析了南方农区畜牧业的发展现状、优势的基础上,从结构调整、区域布局、市场体系建设、畜产品加工、产品质量诸方面,提出南方农区畜牧业发展的重点与对策.  相似文献   

6.
正2月29日,吉林市召开畜牧业工作会,对全市2016年工作进行部署。会议提出实施"351"工程,畜牧业产值力争实现228亿元,同比增长7.5%;牧业增加值实现106亿元,同比增长7.4%;农民人均牧业收入达到3725元,同比增长10.2%;肉、蛋、奶总产量分  相似文献   

7.
"九五"期间云南省畜牧业迅速发展,到2013年底,云南畜牧业产值已达到202亿元,比1995年的127亿元增长了51%。畜牧业产值占全省农业总产值的30%。畜牧业在农民家庭经营收入中的比重达到27%,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之一。那么,在这个过程中,畜牧的卫生监督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整个执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就此进行一些卫生监督工作上的思考与讨论。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通过实施现代畜牧业推进计划,丹东市畜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2013年,全市家畜、家禽饲养总量分别达到78头(只)、15041亿只,肉蛋奶产量达到55万吨,畜牧业产值74亿元,畜牧业增加值26亿元,农民人均牧业收入3700多元。在畜牧业发展科技贡献率中,畜禽良种所占份额达到63%以上。一、丹东市畜禽良种繁育取得成效1.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初步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平原农区畜牧业产业集聚水平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产业集聚是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区域竞争力的一条有效途径.本文利用区位商指数和空问基尼系数,分析了我国传统平原农区畜牧业各子类产业的区域集聚分布情况和区域集聚程度.结果表明:农区畜牧业区域发展不平衡,且产业集聚还处于初级起步阶段,集聚水平低,集聚优势不明显,但有逐渐增强的趋势.提出农区畜牧业的持续发展,要加快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实行种养有机结合,打破饲料资源制约瓶颈;以发展标准化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场为重点,合理规划农区畜牧业产业区域布局;以龙头企业为中心,提高农区畜牧业生产专业化水平,逐步增强畜牧业集聚优势.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不同制度下的农户经营行为,基于富锦市垦区与农区80户农户调查数据,比较他们的生产规模、耕地利用结构、农户经营行为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1)不同土地制度下,垦区户均耕地规模为6.98hm2,高于农区3.64 hm2.(2)垦区地均、户均农业生产成本分别为15 635.85元/hm2、10.91万元,远高于农区的7 955.10元/hm2、2.90万元,物质生产成本均在84%以上.(3)垦区农户地均粮食产值与农业纯收入分别为22 110.00、6 474.15元/hm2,均高于农区的12 950.40、4 995.30元/hm2;而农业补贴标准相近.就户均水平而言,垦区粮食产值、农业纯收入和农业补贴分别为15.43万、4.52万、0.75万元,高于农区的4.71万、1.81万、0.37万元.但农区农户计入兼业收入3.31万元后,户均收入为5.49万元,稍高于垦区的5.27万元/户.  相似文献   

11.
成县位于陇南山区徽成盆地,是典型的畜牧业农区,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 319元,牧业人均纯收入76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7.6%。畜牧业已成为成县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本文揭示了成县畜牧业的现状,分析了成县畜牧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今后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2.
凉州区是我省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之一.改革开放近20多年来,通过政策引导扶持,依靠科技兴牧,大力调整畜牧业结构,努力提高畜产品品质,畜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截止2001年底,全区牛、猪、羊存栏分别达到19.97万头、49万头、45.64万只;出栏分别达到5.13万头、52万头、20.37万只;鸡饲养量达到660万只;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6.6万吨、0.56万吨、0.545万吨;畜牧业产值已达3.96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0.4%;农民人均牧业收入572元,占农民人均收入的1/3.畜牧业已成为本区确保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3.
河南作为畜牧业大省,畜牧业经济体量在全国名列前茅.2017年河南省发布了畜牧业"十三五"规划,规划指出要经过5年的发展,使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产业结构更加优化,生态畜牧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畜牧业现代化全国领先."十三五"末,河南畜牧业经济总量有了新突破,2020年达到2855.83亿元.这个成绩的取得是畜牧业政...  相似文献   

14.
正2015年甘谷县畜牧业总产值达9.67亿元,农民人均牧业收入达到1730元。全县共饲养畜禽419.5万头(只),肉、蛋、奶总产量达7.9万吨,畜牧业发展有了新的突破。2015年,甘谷县按照"重点发展猪、鸡产业,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全面提升养殖业发展水平"的畜牧业发展思路,以牧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积极开展标准化生产,强化动物疫病防控措施,鼓励扶持带动力强的畜产品加工企业,采取"种+养+加"相结合的方式,积极探索生猪、禽蛋全产业链发展的新路子,完善了"畜牧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组织+规模养殖场户+市场"的  相似文献   

15.
农区畜牧业是我国畜牧业主要生产方式之一,也是黑龙江省畜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以黑龙江省为例,阐述了农区畜牧业在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等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农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一、畜牧业是我国重要产业 我国是畜牧业大国,畜牧业大规模发展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中期,我国家禽存栏总量与禽蛋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人均占有禽蛋远远超过世界平均水平,达到发达国家水平;禽肉总产量居世界第二位,人均禽肉占有量接近世界平均水平。2004年、2005年连续两年畜牧业产值超过1万亿元,2005年达到13310.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5%,农民人均来自畜牧业的收入超过600元,约占农民家庭经营现金收入的30%。但我国不是畜牧业的强国,畜牧业落后主要表现之一为其物流的落后,畜牧业物流表现为典型的“物流二元倒挂结构”。这些年来,由于畜牧业先后经历了禽流感、口蹄疫、水旱灾害、  相似文献   

17.
为了更好的发挥农业技术示范效果效益,将驻村实际工作和农业科研专业技术相结合,为实现西藏农业发展和持续效益,提供技术支撑与技术参考,为农区发展畜牧业生产积累科学数据,我们引入饲草新品种试验,目的就是为了在农区生产中,利用可利用的牧草种植区域、可开发的荒地、农牧户自留地上筛选出等适宜种植饲草品种,从而为农区开展奶牛养殖、牲畜短期育肥提供优质的饲草栽培方法,生产出产量高、质量优的饲草,达到在农区增加奶牛养殖中、促进牲畜短期育肥,提高牲畜出栏的质量和数量,实现农牧民收入增加,农区经济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通辽市是我区的农业大市和粮食主产区.近年来,随着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不断深化,通辽市围绕实现"黄牛大市"、"畜牧产业大市"的奋斗目标,依托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区畜牧业,畜牧业在大农业中的比重不断提高.作为粮食主产区,其发展畜牧业的经验和做法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9.
河北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同时又是典型的草食畜牧业大省。在农业产业布局上,粮食作物的主产区与草食畜牧业的主产区都集中在平原农区,然而,由于长期积累形成的"人畜共粮"、"粮草共地"模式既不利于粮食安全,也进一步限制了草食畜牧业的发展。在分析河北省草牧业产业布局、农区牧草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河北省"草牧业东移战略"构想:在河北省环渤海唐山、沧州滨海区沿海20 km范围内的重度盐碱地建立养殖基地、加工厂,在距养殖基地50 km范围内以及黑龙港雨养区的旱薄中低产田发展优质饲草为核心的现代草食畜牧业。这对促进河北省草牧业产业布局的合理规划,提高水土资源利用率、减轻农区环境污染,保障草食畜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我国农区畜牧业发展及资源约束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农区畜牧业发展的基本评价与展望依据饲料资源的不同 ,畜牧业有农区畜牧业与牧区畜牧业的之分。饲料资源主要有两大类 :一是种植业中的粮食及其各种副产品 ;二是存在于草地、草山、草坡的天然牧草。以地域划分 ,前者称农区畜牧业 ,后者称牧区畜牧业。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得益于丰厚的农副产品资源优势、良好的市场、气候、交通条件 ,加上农业产业化的惯性驱动 ,农区畜牧业超常规发展 ,迅速壮大 ,在全国畜牧业及当地农村经济中逐步确立了主导及支柱产业地位 ,发挥着重要作用。河南省畜牧业属于较典型的农区畜牧业。“九五”期间 ,全省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