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木醋液在保护地茄子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合理使用木醋液液体叶面肥,提高茄子产量,采用大棚小区随机区组法,研究了不同浓度木醋液液体叶面肥对2个茄子品种(龙杂茄5号、春茄1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稀释浓度为300倍液叶面肥综合效果最佳,能显著提高茄子产量,增加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可溶性总糖、黄酮和芦丁含量,并能降低硝酸盐含量。  相似文献   

2.
为了合理使用腐植酸液体叶面肥,以提高大白菜产量,采用随机区组法,研究了不同浓度腐植酸液体叶面肥对大白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腐植酸液体叶面肥最佳喷施浓度为600倍液,此时大白菜产量较对照显著增加,达到95 640 kg·hm-2,比对照增产11.45%,并显著改善了白菜品质,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及VC含量增加显著,并能显著降低硝酸盐含量.  相似文献   

3.
不同浓度木醋液对棚室西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西瓜合理使用木醋液液体叶面肥,采用大棚小区随机区组法,研究了不同浓度木醋液液体叶面肥对西瓜(春甜5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木醋液液体叶面肥最佳喷施浓度为300倍液时,西瓜产量较对照显著增加38.46%。显著改善了西瓜品质,其中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及可溶性总糖含量增加显著。  相似文献   

4.
为探明不同叶面肥对茄子幼苗生长发育及光合作用的影响,以‘京茄黑龙王’茄子为试材,自三叶一心开始分别于叶片正反面喷施清水(CK),常规叶面肥(0.1%尿素+0.2%磷酸二氢钾,T1),0.1、0.05 g/L的腐植酸(T2、T3),0.03、0.015 g/L的复合有机酸(T4、T5)。结果表明:与CK相比,喷施常规叶面肥、腐植酸和复合有机酸可促进茄子幼苗株高、叶面积生长,增加叶片数,以T3、T5处理效果增加幅度最大。各处理促进了茄子幼苗干物质的积累量,以T2处理最佳。T3、T5处理下叶绿素a含量增加幅度较大,分别较CK增加32.6%、33.7%。喷施腐植酸增加了叶绿素b含量,喷施复合有机酸增加了类胡萝卜素含量。  相似文献   

5.
腐植酸液体叶面肥在黄瓜上适宜浓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作物喷施叶面肥具有增产增质作用。2005年5月至8月,有关专家及科研人员在辽宁普天同乐肥业有限公司试验基地温室进行了对黄瓜不同浓度腐植酸液体叶面肥喷施试验。在黄瓜上,叶面肥的喷施浓度多少为宜?其喷施具体效果又如何呢?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新型腐植酸型叶面肥在小麦生产上的应用,并研究其结合杀菌剂应用于防病虫害、干热风和提高产量的效果及其机制,为该肥料在小麦生产上推广施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扬麦16号’为材料,设置低剂量叶面肥(LF)处理(1 500 g·hm-2)、高剂量叶面肥(HF)处理(3 000 g·hm-2)、LF+多菌灵(LFC)处理和HF+多菌灵(HFC)处理,以喷施等量清水为对照,研究小麦穗期喷施含腐植酸液体叶面肥2次对作物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效应,并检测不同处理的植株叶片叶绿素(Chl)、可溶性糖(SS)、可溶性蛋白(SP)含量和抗氧化酶的活性。[结果]喷施1 500和3 000 g·hm-2叶面肥后7和14 d,小麦旗叶的Chl、SS和SP含量均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均增加,丙二醛(MDA)含量降低;其中,高浓度叶面肥处理的效应比低浓度处理的更为明显,结合多菌灵喷施的效应也更为明显。施肥处理明显提高小麦籽粒的千粒质量和产量,结合多菌灵的施肥处理的促进效果更为显著。低浓度和高浓度叶面肥处理的小麦籽粒产量分别比对照增加5.7%和8.3%,结合多菌灵施用后,分别增产8.4%和10.6%。施肥处理提高了小麦籽粒的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降值和稳定时间,结合多菌灵的施肥处理的促进效果更为显著。[结论]在小麦抽穗期和齐穗期喷施含腐植酸叶面肥,能够明显提高叶片的抗氧化及籽粒灌浆和输送养分的能力,从而提高了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明氨基酸叶面肥在不同蔬菜上的应用效果,通过对比试验,研究了喷施氨基酸叶面肥对大棚黄瓜、茄子、空心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氨基酸叶面肥对黄瓜、茄子、空心菜均有增产作用,增产幅度分别为11.57%、4.43%和12.41%,产投比分别为64.52∶1、53.31∶1、 55.14∶1,增产增收效果显著。氨基酸叶面肥对蔬菜品质具有影响,可显著增加黄瓜、茄子、空心菜的总糖含量,分别较对照增加12.00%、22.30%、12.10%,维生素C含量较对照的增加幅度为4.76%、24.80%、10.90%;喷施氨基酸叶面肥有利于提高黄瓜、茄子、空心菜等蔬菜的产量,提升其营养品质并改善口感。  相似文献   

8.
不同叶面肥对黄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黑龙江省东部地区黄瓜叶面肥的施用效果,以黄瓜品种中农6号为试材,设4个叶面肥处理,分别施用利果美、金牌、凯丰和巨尔,研究了同种浓度不同功效的叶面肥对大田黄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叶面肥均有提高黄瓜产量、VC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作用,其中1 000倍液巨尔叶面肥处理的黄瓜产量和品质与对照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9.
氨基酸叶面肥对不同蔬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明氨基酸叶面肥在不同蔬菜上的应用效果,通过对比试验,研究了喷施氨基酸叶面肥对大棚黄瓜、茄子、空心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氨基酸叶面肥对黄瓜、茄子、空心菜均有增产作用,增产幅度分别为11.57%、4.43%和12.41%,产投比分别为64.52∶1、53.31∶1、55.14∶1,增产增收效果显著。氨基酸叶面肥对蔬菜品质具有影响,可显著增加黄瓜、茄子、空心菜的总糖含量,分别较对照增加12.00%、22.30%、12.10%,维生素C含量较对照的增加幅度为4.76%、24.80%、10.90%;喷施氨基酸叶面肥有利于提高黄瓜、茄子、空心菜等蔬菜的产量,提升其营养品质并改善口感。  相似文献   

10.
为了合理使用黄腐酸液体叶面肥,提高水稻产量,采用小区对比法,研究不同浓度黄腐酸叶面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黄腐酸叶面肥最佳喷施浓度为1 000倍液,水稻生长良好、抗病性强且产量较对照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研究所研制的三种膏状叶面肥和液体钙肥在大白菜上的产量效应和品质效应。结果表明,喷施大量元素类、腐殖酸类、氨基酸类膏状叶面肥和均比只喷清水的处理增产,增幅在4.3%~6.2%;喷施以硝酸钙为主成份的液体钙肥能够使大白菜增产10.5%。同时,喷施试验用叶面肥能够降低大白菜体内硝酸盐含量,喷施大量元素类膏状叶面肥和腐殖酸类膏状叶面肥两个处理较对照降低20%左右;腐殖酸类膏状叶面肥处理显著增加了大白菜Vc含量,增幅达25.2%;喷施液体钙肥降低硝酸盐含量15.1%、增加Vc含量23.8%。  相似文献   

12.
不同叶面肥在3个葡萄品种上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3种叶面肥对克瑞森无核葡萄、红地球葡萄和木纳格葡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期为葡萄生产中高效叶面施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葡萄不同生育时期喷施螯合氨基酸钙液肥、腐植酸液肥和平衡营养肥均明显增加了3个葡萄品种叶片叶绿素含量(SPAD值)、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还原型Vc含量,显著降低可滴定酸含量。其中吐鲁番地区的克瑞森无核葡萄以连续喷施4次腐植酸液肥的效果最显著:产量增幅为21.26%,品质显著改善;阿克苏地区的红地球葡萄和木纳格葡萄,以喷施螯合氨基酸钙液肥效果最好:产量增幅分别为8.50%和17.15%,明显高于其他两个喷肥处理,品质也优于其他两个喷肥处理。  相似文献   

13.
活性腐殖酸复合肥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盆栽对比试验进行施用化肥和腐殖酸复合肥不同用量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的用量范围内,水稻的株高、分蘖数、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都以腐殖酸复合肥处理最高;超过适宜用量时,均呈现降低趋势。等养分含量条件下,腐殖酸复合肥水稻籽粒中淀粉、蛋白质含量均高于化肥。施用腐殖酸复合肥水稻籽粒中淀粉含量和产淀粉量均以FM4处理最高;施用化肥其含量均以HF4处理最高。施用腐殖酸复合肥水稻籽粒蛋白质含量以FM2处理最高,产蛋白质量以FM4处理最高;化肥处理中均以HF3处理最高。从提高水稻籽粒产量和品质角度来说,腐殖酸复合肥处理FM3,每盆施用20 g为最佳施肥方案。过量施用含腐殖酸的肥料会抑制水稻的生长,降低氮磷钾肥料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洛阳市洛龙区农场进行的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黄腐酸、黄腐酸+含腐植酸水溶肥料与有机水溶肥料对干旱地区小麦生理指标及产量的影响试验表明,喷施水溶性肥料增强了小麦叶片的SOD和POD活性,提高了叶片的叶绿素含量,降低了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及丙二醛含量,以喷施黄腐酸+含腐植酸效果最好,小麦折合产量7683.0 kg/hm2,较喷清水处理增产624.0 kg/hm2,增产率8.8%。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不同硒肥施用模式对马铃薯产量、富硒效果及品质的影响,为南方冬种马铃薯标准化富硒栽培技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大田试验,以雪川3号马铃薯种薯为研究对象,以6000 kg/ha普通有机肥配施1500 kg/ha复合肥作基肥为对照,设8个不同配比的富硒高钙型有机肥、复合肥和氨基酸螯合硒叶面肥处理组,成熟期测定不同处理的马铃薯产量、硒含量及品质性状指标,并进行成本和效益核算。【结果】施用富硒高钙型有机肥和氨基酸螯合硒叶面肥均可不同程度地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块茎硒含量,且喷施氨基酸螯合硒叶面肥的富硒效果优于施用富硒高钙型有机肥,但马铃薯产量和块茎硒含量未与硒肥用量成正比,以6000 kg/ha富硒高钙型有机肥+1500 kg/ha复合肥+6000 mL/ha氨基酸螯合硒叶面肥配施处理的马铃薯总产量最高(41.08 t/ha),同时其块茎硒含量也相对较高。喷施硒肥对提高马铃薯块茎淀粉、蛋白质及维生素C含量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还原糖含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马铃薯块茎硒含量与蛋白质和维生素C含量及干物质量呈显著(P<0.05,下同)或极显著(P<0.01)正相关,与还原糖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对照相比,施用富硒高钙型有机肥和氨基酸螯合硒叶面肥处理均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并以6000 kg/ha富硒高钙型有机肥+1500 kg/ha复合肥+6000 mL/ha氨基酸螯合硒叶面肥配施处理的种植效益最高,达119052.0元/ha。【结论】施用富硒高钙型有机肥和氨基酸螯合硒叶面肥对提高马铃薯块茎硒含量及淀粉、蛋白质和维生素C含量等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以6000 kg/ha富硒高钙型有机肥+1500 kg/ha复合肥作底肥,膨大期喷施6000 mL/ha氨基酸螯合硒叶面肥的施肥方式相对较优,可兼顾马铃薯产量和品质,且符合广西地方富硒农产品硒含量分类要求。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不同施用方式对紫甘薯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腐殖酸活性肥、甘薯专用肥、氮磷钾复合肥对紫甘薯生产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与不施肥处理相比,3种施肥方式都可以增加分枝数、最长蔓长及蔓粗,促进紫甘薯地上部的长势,鲜薯产量增加54.8%~67.7%,薯干产量增加67.3%~78.6%,腐殖酸活性肥及甘薯专用肥均能显著提高紫甘薯的综合食用品质及花青素含量。[结论]对于鲜食型品种及花青素型品种建议施用腐殖酸活性肥及甘薯专用肥。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碳利素腐殖酸肥料在沃柑上的应用效果,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碳利素腐殖酸肥料对沃柑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碳利素腐殖酸肥料对沃柑的生长性状、产量以及品质等都有明显的影响。施用碳利素后,沃柑的多项生理指标都显著提高,如叶片厚度,叶绿素值,果个,果径等,而且有明显的增产作用,果实的含糖量,口味均得到明显改善。因此,碳利素腐殖酸肥料能有效提高沃柑的产量与品质,可大幅增加柑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刘辉 《农学学报》2015,5(10):70-74
为研究2 种自主研发叶面肥(T1和T2)的使用效果,选用市面销售的2 种叶面肥(T3和T4)作为对照,通过黄瓜盆栽试验研究4 种叶面肥对叶绿素、茎粗、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期开发出适合瓜菜类蔬菜专用型叶面肥品种。研究表明:与喷施清水的对照相比,4 种叶面肥均可以增加黄瓜盛果期的叶绿素含量(SPAD值)、增加中后期黄瓜植株的茎粗,延缓衰老,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喷施叶面肥可以显著提高黄瓜产量,增产幅度53.89%~159.30%,T2处理增产幅度最大;喷施叶面肥处理后单果重增加,黄瓜的商品性提高,T4单果重最大,T2次之,分别较对照增加19.94%和19.55%;喷施叶面肥可以提高黄瓜可溶性糖、有机酸、可溶性蛋白、氨基酸、维生素C的含量,改善黄瓜品质,T1和T2处理的品质指标总体略优于T3和T4处理。综合考虑产量、商品性和品质等方面,自制叶面肥T2的效果均优于试验选取的2 种市售叶面肥,是一种合理的瓜菜类叶面肥新品种。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碱性含腐植酸营养液施用对海南樱桃番茄地酸化土壤理化环境及植株生长、果实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以期为碱性含腐植酸营养液在酸化土壤改良和优质樱桃番茄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以酸性土壤为试验土壤,设不追肥(CK)、追施0.30‰复合肥(0.30‰ CF)、0.30‰腐植酸营养液(0.30‰FDG)、0.20‰腐植酸营养液(0.20‰ FDG)和0.16‰腐植酸营养液(0.16‰ FDG)共5个处理,于樱桃番茄生育期内定期测定盆栽土壤pH,收获期(植株移栽120 d)测定叶片SPAD值、植株株高和茎粗以及果实产量和品质,测定盆栽土壤电导率、有效养分、阳离子交换性能及酶活性等指标,并对樱桃番茄果实品质、产量与土壤理化性质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在樱桃番茄植株移栽120 d时,施用0.20‰~0.30‰腐植酸营养液的盆栽土壤pH>5.60,而施用复合肥的土壤pH<5.00;0.20‰~0.30‰腐植酸营养液处理的盆栽土壤有机质含量相比复合肥处理均提高6.8%;腐植酸营养液处理的盆栽土壤电导率均低于复合肥处理,而阳离子交换量、交换性钙和交换性镁含量、酸性磷酸酶、蔗糖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高于复合肥处理。虽然腐植酸营养液处理的土壤有效氮磷钾含量呈现不同程度降低,但根据耕层土壤有效养分含量分级指标,其仍处于高水平,可满足樱桃番茄生长对土壤养分的需求。施用0.20‰~0.30‰腐植酸营养液的樱桃番茄植株株高、茎粗和生物量高于其他处理,果实产量和营养品质优于或等同于复合肥处理,其中0.30‰腐植酸营养液处理的果实产量较复合肥处理增产2.2%。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果实产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碱解氮含量和阳离子交换量呈显著(P<0.05,下同)或极显著(P<0.01,下同)正相关;品质大部分指标与土壤pH、交换性钙含量、酸性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电导率呈显著负相关。【结论】腐植酸营养液处理以0.20‰~0.30‰施用量效果最佳,既能改良酸化土壤,又可提高樱桃番茄产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