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 《农业质量标准》2012,(6):72-72
11月22日,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厅宣布.辽宁省水产品质量Et前通过国家监督抽查检测.样品检测合格率达到100%。至此.农业部对辽宁省产地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已连续3年合格率保持在97%以上。今年辽宁省加大了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力度,对产地水产品抽检海参、贝类、对虾、海水鱼、淡水鱼等1600个样品.海参苗、对虾苗、河蟹苗抽检600个水产苗种样品.对无公害养殖单位,水产苗种原、良种场、菜篮子工程供应基地监测达到100%。  相似文献   

2.
崔东辉 《新农业》2014,(7):27-28
1.丹玉405号2008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9年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4年在辽宁省第六届农业媒体优质农资产品展销会上被评为“最受农民欢迎的种子”。  相似文献   

3.
食用向日葵杂交种辽嗑杂4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选育经过 辽嗑杂4号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以胞质雄性不育系2005A为母本,恢复系2005-8R为父本组配的食用型向日葵杂交种。2007年和2008年参加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产量比较试验,2009年参加辽宁省品种备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产量比对照高11.1%,籽粒长度为2.2cm,籽仁率高,综合抗性较强。2010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备案。  相似文献   

4.
锦单18号是锦州农业科学院以自选系Z08为母本,Z23为父本组配而成的中晚熟玉米单交种。2007~2008年参加辽宁省玉米中晚熟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695.9公斤,比对照郑单958增产8.8%;2008年参加辽宁省中晚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95.4kg,比对照郑单958增产4.9%。具有高产、品质优良、适应性好、抗病性强、活秆成熟等特点。2008年12月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辽审玉2008363)。  相似文献   

5.
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早在1995年从“青6号”保育材料中发现的特大型突变个体.然后以蚕体色与蚕茧色为表型标志进行系统培育.经过4年6代连续选择提高而育成的柞蚕高饲料效率新品种“9906”,具有产量高、龄期短、产卵多、抗性强等特点,已在2004年通过辽宁省品种审定.2007年获得辽宁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经多年试养、示范与推广表现良好.  相似文献   

6.
锦杂102是辽宁锦州农业科学院于1996年以自选不育系9047A为母本,以自选恢复系9544为父本组配的高粱杂交种。1997~1999年在所内进行产量比较试验,2001~2002年参加辽宁省区域试验.2002年参加辽宁省生产试验。2003年12月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7.
玉米新品种“三北六号”2004年7月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生产上表现单产高.品质优,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在辽宁省开原市李家台乡就已占全乡玉米播种面积的35%左右,2005年将占50%左右.“三北六号”在辽宁省开原市东部是一个值得大力推广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8.
辽优288是由辽宁省稻作研究所用79—277做母本,以83—326为父本.经过人工杂交之后育成的优质、高产、多抗水稻新品种,已于2001年和2002年分别通过辽宁省和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9.
徐箭 《现代农业》2013,(12):58-59
朝棉1号(原朝01—4)系辽宁省朝阳县棉花原种繁育场于2000年在当地种植的“中棉42号”生产示范田中选择的一优良变异株.经系统选育而成。2007~2008年参加辽宁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2009年参加生产试验,2012年1月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  相似文献   

10.
王德生 《新农业》2001,(3):18-18
辽葱一号是由辽宁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利用冬灵白葱做母本,以三叶齐葱为父本,经过人工杂交而育成的具有高产、优质、多抗等特点的大葱新品种.已于2000年11月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其开发推广前景看好。  相似文献   

11.
“沈甜3号”玉米2005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生育期短、品质好、抗性强、产量高.尤其是早熟性突出.适合北方地区两茬栽培。  相似文献   

12.
高产大豆新品种——中黄13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黄13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所以豫豆8号为母本、中作90052—76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于2001年3月通过了安徽省和天津市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于同年5月通过国家审定。2002年通过北京、陕西审定。2003年通过辽宁省审定。  相似文献   

13.
辽宁省著名的水稻、旱稻育种专家张艳芝研究员.1954年生于河北唐山,1979年毕业于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遗传育种专业。之后分配在辽宁省稻作研究所。自1981年以来.她一直从事水旱稻育种、旱稻栽培、旱稻抗旱性生理特性及遗传规律研究工作。她先后主持和参加辽宁省科技厅、农业部等科研攻关项目20余项。  相似文献   

14.
《农业质量标准》2012,(2):78-78
3月10日,从辽宁省畜牧兽医局获悉,今年辽宁省将以生猪、肉牛、奶牛、蛋鸡、肉鸡、肉羊和绒山羊现代畜牧业示范区为重点.继续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通过集中培训、专家指导、现场考核.再创建100个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  相似文献   

15.
玉米新品种     
而东 《新农业》2005,(6):42-43
丹东农业科学院以C39为母本,丹黄34为父本组配而成的新玉米单交种。2005年经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辽宁省春播生育期135天左右.属晚熟杂交种。  相似文献   

16.
辽甜3号是由国家高粱改良中心(设在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内、在2003年以L0202A为母本.用LTR108做父本.经过人工杂交之后育成的具有优质、高产、多抗、广适等多种优点的能源与青贮兼用型甜高粱杂交种.已于2008年通过国家高粱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  相似文献   

17.
辽优2015是由辽宁省稻作研究所用辽20A做母本.以C4115为父本.经过人工杂交之后育成的粳型三系杂交早稻优良新品种.在2006年通过了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8.
阎春林 《新农业》2006,(9):47-47
丹旱稻1号是丹东农科院稻作所杂交育成的耐旱抗病.高产优质.适应性强的旱稻新品种。2005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9.
水稻新品种辽星9号是辽宁省稻作研究所于1995年选用辽粳294和辽粳454作亲本。经过人工杂交系统选育而成。辽星9号继承了亲本辽粳454(辽宁省主栽品种)的高产优势。发展了亲本辽粳294(辽宁省主栽品种)优质的性状,抗性和适应性增强,实现了优质、多抗、高产、高效的统一。2002~2003年参加了国家北方金珠1号组区域试验.2004年进行了生产试验,2005年通过了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0.
辽单青贮529是由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以辽6160为母本.用340T做父本.经过人工杂交之后育成的饲用玉米新品种.具有优质、高产、多抗、广适等优点.已于2006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