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开化县是浙江省出口眉茶基地县之一。1990年产茶3150吨,自60年代以来,已建成初制茶厂326座,拥有各种茶机2477台,基本实现了制茶机械化。随着茶叶产量的增多,市场竞争激烈,现有初制厂工艺、设备已不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产品质量有所下降。为扩大销售,提高制茶质量,必须对现有初制茶厂进行改造。一、当前存在问题1.建厂早、机型多、设备落后。自60年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乡镇茶厂发展较快,中小型茶厂建设较多,这些新办茶厂大都技术力量较为薄弱,在建厂过程中纷纷要求有关部门提供成套设备和技术。为了满足用户需要,推动乡镇企业的发展,进一步促进茶叶生产,浙江省茶机公司在茶机货源紧张的情况下,积极开展了成套茶机技术服务工作,并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该公司在开展这项工作中,从实处着手,重点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挖掘潜力,解决用户急需该公司在茶机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充分发挥自己优势,积极挖掘潜力,为用户提供成套茶机,解决了  相似文献   

3.
抖筛机是精制茶厂用于分离茶叶粗细的不可缺少的设备,需要量较多,如年产36000担的福鼎茶厂就有抖筛机30台,占全厂设备量的28%。但是由于该机存在震动较大、噪音严重、茶尘扩散等问题,对实现文明生产,保护工人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威胁。为此,福建省福鼎茶机厂于1981年在解决平面圆筛机惯性力平衡的基础上,着手组织力量攻克抖筛机的振动、噪音和茶尘扩散等问题,经过反复试验,在“三控”  相似文献   

4.
建国以来,我国眉茶初制从手工操作逐渐发展到半机械化和机械化生产。但长期以来,以单机生产为主,这样操作繁杂,劳动强度大,加之机组配套极不统一,工艺流程亦不一致。这些都影响着眉茶生产进一步发展和品质的提高。为了适应眉茶生产的不断发展,努力提高单机的制茶质量和机械效率,有计划、有步骤地研究初制连续化也是很重要的。目前,在这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例由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组织研制的“小型配套,结构简单,连续生产,日产十担”的眉茶初制连续化设备,于1980年通过了部级科研鉴定。这套连续化机组设备,是由长锅杀青机、叠层揉捻机、滚筒二青机、长锅三青机和滚筒煇干机组成。鲜叶从进叶斗流入长锅杀青机,杀青叶通过风送装置  相似文献   

5.
眉茶加工已从过去的手工作业发展为机械作业,各茶厂都有不同程度的联装,如临安茶厂的立体联装,杭州茶厂的平面联装都获得了很好效果。目前商业部又在歙县茶厂投资搞技术改造,结合浙江、安徽制茶工艺的特点制定了一套新的联装工艺,已论证通过。联装作业并不是把单机简单地串联起来就可以了,还要涉及到加工技术的改变问题。单机比联装灵活,因此单机的加工技术不一定都  相似文献   

6.
三界茶厂是浙江省重点珠茶精制茶厂之一,担负着年产8000吨出口珠茶的精制任务,还经营和生产内销绿茶和茉莉烘青花茶。在深化企业改革中,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相似文献   

7.
<正>近日,贵阳首个精制茶厂在开阳县南贡河富硒茶叶有限公司试产成功,该茶厂年产5000吨出口大宗茶,填补了贵阳精制茶生产的空白。据公司总经理江东才介绍,一直以来,贵州茶企都重春茶生产、轻夏秋茶,导致夏秋茶下树率很低,为了帮助解决夏秋茶出路问题,该茶厂从2014年年底开始建设,总投资2000万元,每年可以"消化"3万亩茶园的夏秋茶,预计投产后每亩茶园将增收1500~2000元。贵阳市农委农推站站长龚静说,目前贵阳市茶园面积  相似文献   

8.
为新建茶厂成套设备的选配及老茶厂个别工序上设备的更新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本研究首次建立了一种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making Support System),用以快速有效地完成初精制红、绿茶厂的茶机选型配套方案的设计,提出性能好、投资合理的优化方案系列。  相似文献   

9.
槽式制茶机包括槽式杀青机、筒槽杀青机、长锅杀青机、长锅三青机、槽式炒干机等几种制茶机器。用此类茶机进行杀青与炒干的毛茶,品质上带有我国斧炒制茶的传统风格,杀青叶芽叶完整,色泽翠绿、均匀,条索紧直,汤色明亮,香气纯正;且能连续生产,排湿性能好,又能节约能源,是近年较受群众欢迎的一种机种。但在生产中个别茶厂片面追求功效,使槽式杀青机超负荷运  相似文献   

10.
正日前,云南省普洱茶发酵工程研究中心在勐海县大益集团微生物研发中心挂牌成立。普洱茶是云南特色名茶和地理标志产品,微生物发酵是普洱茶熟茶生产的核心关键技术。大益集团的前身勐海茶厂是最早开展普洱茶熟茶发酵技艺研发的精制茶厂之一。上世纪70年代初,为满足普洱茶出口的需求,勐海茶厂与昆明茶厂组成的联合科技攻关小组,通过一年多的普洱茶熟茶发酵技艺试验、研究,获得了成功。其发酵技艺特点是,通过采取人工对茶叶进行渥堆,产生湿热作用和微生物  相似文献   

11.
刘新 《中国茶叶》1992,14(6):26-27
1990年世界红茶产量187.8万吨,其中CTC茶95.3万吨,占红茶总产量的50.75%,并以每年5%的速度递增,世界茶叶主产国如印度、斯里兰卡、印尼和孟加拉国都在致力扩大CTC茶生产,非洲和美洲国家则全部生产CTC茶。由于CTC茶以浓、强、鲜的优良品质而著称,均匀细小的砂粒型颗粒适合于风行的袋泡茶要求,在国际市场上深受欢迎。我国50年代开始引进CTC等生产设备,到80年代CTC茶在海南、广东、广西等地得到发展,近年云南也兴建了CTC茶厂,生产的产品供不应求。CTC茶生产是以  相似文献   

12.
中日两家茶机企业生产经营方式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兆凤 《中国茶叶》1994,16(1):34-35
茶叶机械是浙江省机械行业的一个特色产品,其发展历史大体有三个阶段,即50年代土法上马,制作铁木结构茶机,为第一阶段;从60年代初到70年代末,茶机定型发展,品种增至二三十个,并开始销往国外,重要厂家有杭州茶机总厂等,此为第二阶段;从80年代初到现在为茶机蓬勃发展的第三阶段,茶机的规格品种已达100多种,生产更趋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各种名优茶机、程控揉捻机、静电拣梗机、节能不漏烟的热风炉等应运而生。通观茶机行业全局,40多年来我国茶机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但是与先进国家比较,目前我国茶机在产品档次、技术含量上还有相当大的差距,生产经营的方式也比较陈旧,效益较  相似文献   

13.
金华九峰山茶场是一个新型经济联台体。茶厂初精制联合加工,主要生产烘青、茶坯、珠兰花茶、茉莉花茶和九峰银毫、双龙银针、婺州举岩等名茶,年产300吨。1985年底,他们在总结以前各种责任制优缺点的基础上,经过调查研究,根据茶厂生产季节性强的特点,实行了茶厂职工亦工亦农,从1986年起,推行了以计件工资为主的经济承包责任制。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14.
浙江绍兴茶厂试制成一台自动制箱钉攀机,随着它的产生,使制箱从钉片、钉固、钉底的三道工序,进而连续到难度最大的铁攀包角工艺,改变了原来的手工制操作方式。绍兴茶厂年产茶箱近二十万只,多少年来,在整个制箱工艺中,虽然切板、锯箱、档、钉片、钉圈、钉箱底项目,已实现机组制  相似文献   

15.
陈兆凤 《茶叶》1993,19(4):46-48
茶叶机械是浙江省机械行业的一个特包产品。其发展历史大体有三个阶段,即50年代初到60年代初茶机土法上马,铁木结构为第一阶段。60年代初到70年代末茶机定型发展,品种二三十个以上,并开始出口国外,主要厂家以杭州茶机总厂为主,为第二阶段。从80年代初至今是茶机蓬勃发展的第三阶段。茶机的规格品种已达100多种,生产更趋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各种名优茶机,程控揉捻机、静电拣梗机,节能除烟焦味热风炉应运而生。后起之秀绍兴茶机总厂、富阳茶机总厂、临安茶机厂、衢州茶机厂等通过开发创新在产值、利润、品种等方面渐露头角。但通观茶机行业全局,我省茶叶机械在产品档次、技术含量上层次还比较低,生产经营方式比较陈旧,效益较低,下面将日本最大的川崎茶机公司与我国最大的茶机厂杭州茶机总厂在生产经营上的方式作一些比较与探索。  相似文献   

16.
眉茶是我国主要出口茶类,年外销量约150万担。近年来国际市场需求殷切,价格亦较坚挺。出口眉茶主产于浙、皖、赣,现在,四川、湖南等省也有所发展。特别是乡镇企业的茶厂,眉茶生产发展更快。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为了配合外销眉茶生产的需要,拟在1988年12月13~23日举办“外销眉茶加工技术培训班”。学习内容: 1.眉茶精制技木; 2.眉茶(长炒青)初制技木; 3.眉茶拼配实习; 4.眉茶初、精制茶机性能与组  相似文献   

17.
对外开放,引进先进技术,加速技术改造,是促进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步伐的有效途径之一。自70年代以来,我路先后从日本引进了多条煎茶生产流水线,产品全部销往日本,开拓了新的绿茶市场,创汇效果显著。同时,也促进了我国制茶工业的发展和制茶机械工业的技术进步,如传动设备是的“无级变速器”已在我国各种茶机是广泛应用,简化了传动结构,降低了茶机造价;根据精揉机的作业原理,研制出了茶叶整形机,使我国扁形绿茶和针形绿茶的生产,从传统的手工操  相似文献   

18.
我国茶叶机械化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我国茶叶机械化发展现状与特点我国茶叶机械,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80年代行业规模初步形成。此后企业体制改革和名优茶生产的快速发展,改变了茶机行业的格局,促进了名优茶机械的快速发展,使整个行业显现出新的形势和特点。1.经过重组、改制,以龙头企业为主的茶机行业格局基本形成经过多年努力,20世纪80年代,一个以生产大宗茶加工机械为主、初具规模的茶机行业初步形成。当时,我国有专业茶机制造厂60余家,其中部、省(市、自治区)定点茶机专  相似文献   

19.
茶叶是我县主要经济作物,随着茶叶生产的发展,初制茶厂不断增加。全县现已有682个茶厂,5348台茶机,每年担负4000吨茶叶的加工任务。茶厂经营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县茶叶生产的发展。在全国经济体制改革浪潮中,我县茶区随着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建立,茶厂也建立起了经营生产责任制,  相似文献   

20.
王国海 《中国茶叶》2006,28(6):34-35
蒸青茶类主要有蒸青条茶、蒸青碎茶与蒸青碾茶几大类。前两类茶的加工设备国内已有生产,而蒸青碾茶成套设备目前国内无厂家生产,当前虽有几家中外合资企业已从日本进口四五条流水线,但设备单价为30万美元左右,国内茶厂多无力购买,使该项技术难以国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