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多年来,我省农民一直沿用一季种粮、集中售粮的方式,加之农民安全储粮意识淡薄、储粮条件简陋、储粮方式原始、储粮技术落后,导致农户庭院储存粮食损失严重。据测算,我省玉米损失损耗在11%以上,水稻在5%以上,也就是说,每年损失损耗玉米22亿公斤、水稻2.5亿公斤,损失损耗超过25亿公斤,直接经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储粮损失对中国农户粮食储备决策的影响,更好地发挥农户储备对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作用,利用中国23省1 199户农户的调研数据,将储粮损失引入农户储粮决策模型,并运用分位数回归方法研究储粮损失对农户储粮规模的影响。为了克服模型中潜在的内生性问题,本研究选取农户所在地年均降雨量和晾晒环节是否出现恶劣天气作为储粮损失的工具变量。结果表明:第一,储粮损失与农户储粮数量显著负相关,预期储粮损失越大,农户储粮规模将会下降;第二,储粮损失的系数绝对值呈下降趋势,表明储粮损失对储粮数量大的农户影响较小,受储粮损失影响较大的是中小规模农户。第三,粮食产量、市场发育程度、收入水平、牲畜饲养情况、节约意识等因素对农户储粮数量产生显著影响。因此,政府应推广先进的储粮技术及减损方法,帮助农户减少储粮损失,实现藏粮于技、藏粮于民。  相似文献   

3.
正为了进一步提升农民科学储粮意识,10月18日,我省在松原市举行农户安全储粮现场观摩会。自2007年启动农户科学储粮专项建设以来,我省已累计建设农户科学储粮仓46.9万套,部分市县农户庭院粮食全部实现了立体储存,粮食产后减损效果十分明显。观摩会上,农户参观科学储粮仓、"搭栈子"  相似文献   

4.
<正> 目前农户家庭储粮已成为我国粮食储存中的主要组成部分,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国农村储粮占总产的70%,不但缓解了车库储粮的紧张状况,而且为农民改善生活、以丰补歉、发展养殖业提供了方便。但是由于农户的储粮设施比较简陋,保粮技术知识缺乏,因此虫蛀、鼠咬、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甘肃省农户科学储粮的现状及问题,在藏粮于民背景下对引导甘肃省农户科学储粮、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提供对策建议。【方法】在对甘肃省4市的1420个种粮农户展开调研的基础上,进行调研地粮食生产现状、农户存粮现状、农户科学储粮仓现状的数据分析。【结果】研究总结出农户储粮存在的储粮意识、存粮数量、政策扶持、粮食产后服务体系等问题。【结论】基于以上农户储粮问题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展战略,从加强储粮技术宣传推广、改善农户储粮条件、建立健全规范化管理体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等方面提出引导农户科学储粮、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当前,农户为满足家庭成员口粮及种养殖业需要而大量储存粮食,是我国粮食存储的主力军。但由于农户储粮装具简易,鼠害、虫害、霉变严重,储粮知  相似文献   

7.
吉林省是一个农业产粮大省,在全国的粮食储量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农户的储存不当,每年粮食都损失巨大。加强农户粮食产后管理,努力减少粮食产后损失,向管理要效益,既利国利民,又意义重大。开发新型的农户储粮仓,推广农户科学储粮技术,是减少粮食产后损失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8.
农户安全储粮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粮食产量的增长和粮食购销体制的变化,农户储粮已成为粮食储藏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户储粮分散在干家万户,由于缺乏安全储粮技术,损失十分惊人。据调查,一般农户储粮损失为10%,个别地区高达30%。农户储粮大多为原粮,主要是小麦、玉米和稻谷。储存过程中主要存在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述了当前农户储粮现状及农户储粮损失的原因,并提出了开展农户科学储粮的建议,以期提高农户科学储粮意识、促进农民减损增收。  相似文献   

10.
由于受农村储粮条件和保管技术等限制,广大农户储粮损失严重。威海市粮食部门抓住国家实施农户科学储粮工程机遇,争取专项补助资金,筹措配套资金,落实有效措施,深入推进农户科学储粮建设,截至目前,累计加工发放示范仓4.08万个,年可为农民减少粮食产后损失2000多吨。  相似文献   

11.
阿土伯 《农家致富》2011,(13):46-47
目前我国的粮食,极大多数均由农户自己储存、保管。据调查,我国粮食产后(储存)损失高达15%,而农户储粮由于缺乏科学的储藏知识和手段,损失达5%~30%。另外,在储藏中不合理使用化学药剂不仅造成营养品质降低,而且引起粮食农药残留,像有的农户为了省钱和提高防虫效果,在晾晒时直接将农药(甚至剧毒  相似文献   

12.
农村常见储粮害虫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作为重要的战略物质,与老百姓的生活和国家的稳定有着密切的关系,党和政府历来都非常重视粮食安全储备问题。然而,由于国家粮食储备能力有限,库容不足,使每年生产的粮食大约70%~80%分散储存在农民家中。但由于我国农村储粮设施简陋、储藏条件差、储粮技术落后、缺乏科学管理手段等原因,粮食受虫蚀、霉变、鼠害、畜禽糟蹋等造成的损失较为严重,这正是我国粮食产后损失的最主要的环节。据报道,储粮害虫造成的损失占农村储粮总损失的10%~30%,损失相当严重。本文介绍几种适合农村使用的储粮害虫防治技术,以期对提高农村储粮害虫防治水平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一、研究目的随着商水县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粮食连年丰收,农民储粮逐年增加。但由于农户储粮条件差、技术落后,有利于仓储害虫滋生繁殖,危害损失非常严重。为了研究不同储粮害虫发生规律,  相似文献   

14.
阿土伯 《当代农业》2011,(13):46-47
目前我国的粮食,极大多数均由农户自己储存、保管。据调查,我国粮食产后(储存)损失高达15%,而农户储粮由于缺乏科学的储藏知识和手段,  相似文献   

15.
<正>由于农村粮食产后处理技术和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受鼠害、虫害和霉变等因素的影响造成粮食大量损失,并且粮食品质下降严重,对我国粮食质量安全和食品安全带来很大隐患。据媒体报道,今年年初佳木斯桦南地区玉米霉变多发,市场生霉粒超标玉米占10%以上,霉变5%以内好粮十分难求。当地农户干玉米年后价格每斤0.64元,而生霉多的只能卖4角多,粮食霉变严重影响了农户收入。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同时也是储粮大国,特别是农户储粮数量巨大。近年来,  相似文献   

16.
谈如何减少农村储粮损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省是农业大省,稻谷是我省的大宗农产品,仅稻谷(早、中、晚稻)的年产量就高达175亿公斤,除满足省内消费外,每年还可向外提供50亿公斤左右的商品粮。粮食增产是好事,同时也给粮食储藏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为这么多的粮食,国库储粮仅占少量,有近四分之三的粮食掌握在农民手中,农户储粮条件差,技术落后,粮食在储藏期间的损失相当严重。据有关报道,农户储粮损失率在5-10%。我省曾调查17个县市区147个乡镇的357户农户,储粮平均损失率为4,37%。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是粮食主产区,也是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每年,粮仓环境监控不到位给粮食存储企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为此,基于物联网技术开展粮仓智能监控系统建设研究,通过采集传感器信息监控粮仓存储环境,系统具有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数据查询输出、监控预警和专家系统等功能。粮仓智能监控系统可以实时查看粮仓监测数据,并对环境进行适当的调节,能够实现高效率、高可靠性和自动化监控,提高粮仓精准管理和智能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18.
基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粮食安全新战略,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确保粮食供给的首要任务。本文首先分析河南省粮食生产现状及所存在问题,强调注重粮食安全对河南省战略定位的重要性,以此引出对河南省粮食安全的思考。要从"地"角度入手,严守耕地保护红线,提高耕地质量,努力实现耕地可持续利用。要做到以上几点就需要加强财政对农业科技投入力度,加大对品种、栽培技术的研发,提高农业机械化、智能化,通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提高农民素质,稳固河南作为全国粮仓的地位,为全国粮食安全做贡献。  相似文献   

19.
<正> 80年代以来,农户贮粮普遍增多,但因仓贮设备简陋,加之仓虫防治工作跟不上,导致贮粮害虫发生危害十分猖獗,每年大约有10%左右的粮食葬于虫口,使农民辛勤劳动的成果遭受巨大损失,出现严重的“贮粮难”问题。为了澄清我省农民在贮粮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搞好产后服务提供科学依据,河南省植保植检站于1990年采取重点抽查、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减少粮食产后损失的意义及其巨大潜力,提出农户科学储粮专项建设工程措施,以期减少粮食损失,增加粮食有效供给和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