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应用10%阿维·除虫脲在沈阳和凤城进行了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Drury)幼虫防治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800倍液浓度杀虫效果最好,幼虫死亡率100%,1000倍液浓度幼虫校正死亡率达89%以上,防治美国白蛾幼虫效果显著,可以作为美国白蛾的无公害防治药剂使用。  相似文献   

2.
通过室内毒力测定、田间地面施药、航空施药及对非靶标生物影响等系列试验,测定环虫酰肼防治美国白蛾效果。结果表明:室内试验确定环虫酰肼1 000~2 000倍液对美国白蛾防效较好;在田间试验中确定适宜美国白蛾的防治浓度为0.90 L/hm~2;在后续的航空施药防治美国白蛾试验中,设置用药量0.75,0.90,1.05 L/hm~2 3个处理,药后14 d对美国白蛾的防效分别为91.6%,92.6%和97.6%;在对非靶标生物影响试验中,对小龙虾等水生生物相对安全。使用5%环虫酰肼悬浮剂防治美国白蛾有较好的效果,推荐使用剂量为0.75~1.05 L/hm~2。  相似文献   

3.
邳州市美国白蛾发生危害特点及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介绍了邳州市美国白蛾发生危害特点,并开展了成虫灯诱、性诱、人工和药剂防治美国白蛾试验,取得了较好的防控效果。  相似文献   

4.
天敌昆虫对美国白蛾的生物控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白蛾周氏啮小蜂对美国白蛾进行生物防治 ,取得了较好效果。在连续对 4代美国白蛾进行放蜂的防治区 ,美国白蛾的危害下降 ,而对照区美国白蛾仍造成一定的危害。放蜂区白蛾周氏啮小蜂对美国白蛾蛹期的寄生率经 2a的防治后达到 5 0 %~ 70 % ,同时由于没有施用化学农药 ,保护了其它天敌 ,各种天敌昆虫的总寄生率达到 83 2 6 %~ 95 82 %。应用灰色数学中关联度的计算方法 ,表明人工释放的白蛾周氏啮小蜂是生物控制美国白蛾的主要因子 ,但几乎不影响其它天敌昆虫对美国白蛾的寄生。各种天敌共同而有效地控制了美国白蛾的危害  相似文献   

5.
用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对美国白蛾开展了地面和飞机防治的杀虫效果试验。林间试验发现供试药剂对美国白蛾3,4龄幼虫的持效性较好,杀虫效果稳定。飞机防治试验区用药1 d后,白蛾网幕内3龄幼虫出现停食、不活跃等中毒症状;药后3 d,开始出现一定量美国白蛾3,4龄幼虫的死亡,杀虫效果在60.0%以上;药后6 d,3,4龄幼虫出现大量死亡,杀虫效果在90.0%左右;药后9 d,防治效果达到100%。因此,该药系集速效、长效于一体的新型内吸性杀虫剂,且对鱼虾和环境较为安全,可以大面积推广应用,有效防控美国白蛾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对美国白蛾的防治效果,开展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Mb NPV)防治美国白蛾试验。分别用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10亿PIB·mL~(-1)悬浮剂、10亿PIB·g~(-1)可湿性粉剂、25%灭幼脲悬浮剂3种药剂对美国白蛾一代和二代幼虫进行喷雾防治。结果表明:在防治一代美国白蛾的试验中,10亿PIB·mL~(-1)MbNPV悬浮剂250倍液对美国白蛾的防效最好,虫口减退率最高,11 d时均达到100%。在防治二代美国白蛾的试验中,25%灭幼脲悬浮剂2 000倍液的虫口减退率和防治效果明显高于其他两种试验药剂MbNPV,而两种试验药剂MbNPV的虫口减退率和防治效果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于立国 《防护林科技》2017,(12):20-21,23
为筛选岫岩地区防治美国白蛾的最佳药剂,以3龄美国白蛾幼虫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浓度梯度的3种不同类型的无公害生物源药剂的防效进行了室内筛选和林间验证试验。结果表明,3种药剂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比较而言,微生物源药剂苏云金杆菌400倍液速效性较好,但持效性较差;动物源药剂灭幼脲3号2 500倍液迟效性显著,防治效果最差;而植物源药剂苦参碱1 000倍液在速效性和持效性上综合表现最佳。  相似文献   

8.
美国白蛾是外来入侵生物,为食叶害虫。近年来在辽宁省葫芦岛市美国白蛾的虫害发生比较频繁且危害面积广,直接影响葫芦岛市林业建设生产工作。本文使用两种无公害药剂防治美国白蛾。结果表明:1.8%阿维菌素乳油和Bt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对1~2龄的幼虫都有非常好的防治效果。对3~6龄幼虫,Bt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的防效优于1.8%超级阿维菌素乳油。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索生物药剂对美国白蛾的防效,本试验选用HycuNPV与BT复配,在湖北大悟县开展美国白蛾幼虫喷雾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用单一HycuNPV防治第一代美国白蛾幼虫施药7、10、13 d后校正死亡率分别为26.71%、67.96%、99.88%。用单一HycuNPV防治第三代美国白蛾幼虫施药7、10、13、15 d后校正死亡率分别为17.3%、40.67%、80.33%、91.67%。HycuNPV与BT复配防治美国白蛾第一代幼虫施药7、10、13 d后校正死亡率分别为66%、95.44%、99.88%。HycuNPV与BT复配防治美国白蛾第三代幼虫施药7、10、13、15 d后校正死亡率为43.33%、76.67%、91.33%、96%。均说明HycuNPV与BT复配致死速度快,明显快于单一HycuNPV。防治第一代与第三代美国白蛾幼虫试验结果一致,但防治第一代效果更好。HycuNPV与BT复配,增效作用明显,还可显著降低防治成本。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美国白蛾幼虫的室内药力测定、野外防治试验、残效期测定,将5种生物制剂药剂与化学药剂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进行了比较,在虫害不同发育阶段,可选用不同的药剂进行防治。另外,经过对美国白蛾天敌进行调查,发现了当地12种美国白蛾天敌,摸清了他们的生活习性。  相似文献   

11.
在邳州市进行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药剂室内筛选及田间飞防试验,测试飞防喷洒质量。室内测试结果为,24%甲氧虫酰肼悬浮剂3000倍液,10%虫螨腈悬浮剂1500倍液,20%虫酰肼悬浮剂3000倍液防治美国白蛾幼虫药后5 d的防治效果分别为100%,48.3%,83.2%。田间飞防试验结果表明:4个药剂处理防治美国白蛾幼虫药后7 d的防治效果均达到99%以上,24%甲氧虫酰肼悬浮剂具有较高的靶标选择性,且速效性较好,对3龄以上幼虫具有极好的击杀作用;10%虫螨腈悬浮剂+20%虫酰肼悬浮剂有较强的击倒特性;25%灭幼脲悬浮剂+20%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具有较好的击杀效果,但灭生性较强,靶标选择性差;25%灭幼脲悬浮剂+5.7%甲维盐微乳剂对3龄以上幼虫速效性较差。建议美国白蛾防治中优先推广使用甲氧虫酰肼,如考虑用药成本,建议使用虫酰肼和虫螨腈组合。  相似文献   

12.
无公害药剂防治美国白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白蛾是主要食叶害虫,近几年来在辽宁省北宁市大面积发生,平均每年发生面积2666.7hm2,最高虫口密度475头/株,平均虫口密度为37.5头/株,危害相当严重,直接影响北宁市林业建设,且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美国白蛾产生的高毒污染,已成为社会的一大公害。为有效防治美国白蛾,开展了无公害绿色新型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用碧绿1%苦参碱可溶性液剂1200倍液进行人工喷雾防治,效果可达94.4%以上。  相似文献   

13.
伏虫隆(Nomolt)属于昆虫生长调节剂,是当前协调综合治理较为理想的药剂。为了验证其对害虫的控制作用,于1987年,分别对美国白蛾和赤松毛虫进行了室内和林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对美国白蛾1~2龄幼虫,室内试验有100%的杀灭效果;对赤松毛虫的林间防治效果达84%。本文仅就赤松毛虫的防治试验总结如下。1 试验地点于1987年7~10月,在铁岭县李千户林场的11年生人工赤松林内选设试验地。  相似文献   

14.
铜陵市义安区是我国沿江流域美国白蛾疫情区域,为控制美国白蛾蔓延危害,2015年9月,飞防公司对义安区美国白蛾进行了飞机施药防治。通过对飞防区域的科学规划、甄选安全高效的药剂、划分不同药剂使用区域、因地制宜选用喷洒设备,并对飞机喷施进行实时监控,美国白蛾当代虫口减退率达89.8%,持续控制效果良好,到第2年第2代有虫株率0.5%,叶片保存率95%,未引起任何次生灾害,为长江流域飞机防控美国白蛾提供了示范模式。  相似文献   

15.
几种药剂对美国白蛾的毒力测定和防效对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几种药剂防治美国白蛾3龄幼虫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野外防治试验和野外残效期测定,7种药剂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0.12%藻酸丙二醇酯对美国白蛾3龄幼虫的毒性最强(LC50=0.053 5 mg/L),其它依次为0.38%苦参碱(LC50=0.259 mg/L)、1.2%烟碱.苦参碱(LC50=0.574 mg/L)、1%甲维盐(LC50=0.78 mg/L)、1.8%阿维菌素(LC50=1.38 mg/L)、4.5%高效氯氰菊酯(LC50=2.58 mg/L)、5%桉油精(LC50=3.85 mg/L);野外防效试验的10种药剂对美国白蛾3龄幼虫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最终死亡率均达到100%,药后12 h高效氯氰菊酯致美国白蛾3龄幼虫死亡速度最快,其次为烟参碱、桉油精、苦参碱、藻酸丙二醇酯、阿维菌素、甲维盐,3种仿生物制剂中5%杀铃脲击倒速度较慢;残效期以仿生物制剂类最为显著,3种仿生物制剂类残效期均为49d以上,其次为高效氯氰菊酯达到14 d左右,残效期最短的有1%甲维盐、5%桉油精、1.2%烟碱.苦参碱、0.38%苦参碱、1.8%阿维菌素和0.12%藻酸丙二醇酯均为7 d左右。为防止美国白蛾对单一药剂产生抗药性,多种药剂应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16.
2008年,应用新一代植物源杀虫剂木烟碱囊水悬浮剂对美国白蛾、杨扇舟蛾、落叶松毛虫3种有代表性的森林害虫幼虫做防治药效试验研究.证明该药对3种害虫幼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用药量600g/hm2~999g/hm2防治效果可达88.4%~100%.速效性优于苦参素.由于囊皮保护,持效性较好,达到10 d以上.可以进行低容量喷雾防治.  相似文献   

17.
2014年6月在辽宁省葫芦岛市和营口市应用10%虱螨脲悬浮剂开展美国白蛾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有效成分含量为50,100,150 mg/kg的10%虱螨脲悬浮剂7 d后对美国白蛾的防治效果均达到98.8%以上,且两试验地之间,有效成分不同含量之间防治效果无显著差异;但明显优于对照药剂25%灭幼脲悬浮剂有效成分含量为125 mg/kg的防效。建议生产上采用有效成分含量50 mg/kg的10%虱螨脲悬浮剂防治美国白蛾。  相似文献   

18.
津、冀美国白蛾无公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美国白蛾无公害防治技术进行了试验、示范,对不同防治方法的防效及成本进行了对比,评价出其优缺点。美国白蛾无公害防治技术应以仿生药剂防治为主,人工、物理、生物防治为辅。  相似文献   

19.
鞍山地区美国白蛾生物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苏云金杆菌防治美国白蛾,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药剂对不同虫龄幼虫防治效果有差异,对低龄幼虫防效明显,而对老龄幼虫防效较差。Bt 300~1 000倍液对美国白蛾1~2龄幼虫防效为100%~99.83%,Bt 300~800倍液对3~4龄幼虫防效为99.85%~95.99%,Bt 300~1 200倍液对5~7龄幼虫防效不很理想。采用白蛾周氏啮小蜂防治美国白蛾1代幼虫防效为58.16%,2代幼虫防效为76.54%,而且虫口密度越小,防治的效果越明显,因此认为,释放白蛾周氏啮小蜂防治美国白蛾适合疫情发生较轻的林分。  相似文献   

20.
苏云金杆菌869(Bt869)菌株经形态特征、生理生化和血清型鉴定为库斯达克(Kurstaki)变种的一个新菌株。利用Bt869菌防治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Drury)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试验表明用其防治不同龄期的幼虫,具有防效高、杀虫速度快和药效稳定等特点。对天敌无害,对人畜安全,又不污染环境,防治美国白蛾有自己的特色,是很有发展前途的生物杀虫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