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分别用5种浓度的八字地老虎核型多角体病毒(Xc-nNPV)悬液接种2龄八字地老虎幼虫和2龄甘蓝夜蛾幼虫。结果表示,两者的LG_(50)和 LT_(50)相差不大,可见Xc-nNPV对两者的毒力和潜伏期相当。用感染Xc-nNPV后致死的甘蓝夜蛾幼虫体内分离的病毒回接2龄八字地老虎幼虫,发现这一病毒对八字地老虎幼虫的毒力不高。  相似文献   

2.
苏云金杆菌对小地老虎的毒力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叶片浸蘸法测定4株苏云金杆菌菌株对小地老虎1龄幼虫的毒性,毒力回归式分别为Y=11.6361+22.3665X、Y=3.0746+15.5579X、Y=8.0400+23.5295X、Y=7.3409+18.2990X,Bt对小地老虎1-3龄幼虫的毒杀效果随幼虫期上升呈显著下降,Bt处理龄幼虫的死亡率仅在0-5.00%,与对照无显著差异。经初步观察,受测菌株对小地老虎有一定的亚和死效应,表现在  相似文献   

3.
小郑蛾斯氏线虫对小地老虎的侵染性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室内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温度,不同线虫剂量对小地老虎幼虫的侵染力不同,在22-27℃温度内,线虫侵染力最强;在同一温度下,线虫剂量越大,小地老虎幼虫死亡率越高,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种施放线虫方法毒饵法和浇灌法防治小地老虎效果均比喹硫磷好;毒饵法(线虫剂量为40000条.株^-1)防治小地老虎的田间平均防治效果可达68.53%。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观察了Steinernema carpocapsae线虫的两个品系Agriotas 和Beijing不同浓度及不同的施药方法对光肩星天牛,杨十斑吉丁虫幼虫的防治效果。田间试验表明;对光肩星天牛,Beijing吕系的作用效果优于A24品系,以注射浓度7500条/ml为佳,幼虫孔减退率达86.4%。  相似文献   

5.
小卷蛾斯氏线虫对小地老虎的侵染性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室内试验结果表明 ,不同温度、不同线虫剂量对小地老虎幼虫的侵染力不同 .在 2 2 - 2 7℃温度内 ,线虫侵染力最强 ;在同一温度下 ,线虫剂量越大 ,小地老虎幼虫死亡率越高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 ,2种施放线虫方法毒饵法和浇灌法防治小地老虎效果均比喹硫磷好 ;毒饵法 (线虫剂量为 4 0 0 0 0条·株 -1)防治小地老虎的田间平均防治效果可达 6 8.53%  相似文献   

6.
室内试验表明,昆虫病原线虫Steinernemacarpocapsae种的A24品系和Heterorhobditidbacteriophora种的H06品系对东北大黑鳃金龟HolotrichiadiomphaliaBates的幼虫均有一定的侵染力.剂量为580条/cm2A24品系进行土壤表面喷洒时.蛴螬的校正死亡率为76.18%;而剂量仅为120条/cm2的H06品系,蛴螬的校正死亡率为100%,且后者侵染速度明显快于前者.  相似文献   

7.
八字地老虎核型多角体病毒对6种夜蛾科害虫有侵染性,根据害虫感受性的高低顺序为:甘蓝夜蛾,警纹夜蛾〉黑三条夜蛾〉朽木夜蛾〉粘虫〉三角夜蛾。Xc-nNPV能够感染八字地老虎幼虫的体壁,脂肪体,气管基质,血细胞的睾丸被膜,而在马氏管,丝腺,消化管,腹神经索和肌肉组织中未发现有多角体的增殖;虫龄影响病毒产量,虫龄高平均每头幼虫的病毒产量越高,以3龄幼虫的病毒总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8.
八字地老虎核型多角体病毒(Xc-nNPV)对6种夜蛾科害虫有侵染性,根据害虫感受性的高低顺序为:甘蓝夜蛾、警纹夜蛾>黑三条夜蛾>朽木夜蛾>粘虫>三角夜蛾。Xc-nNPV能够感染八字地老虎幼虫的体壁、脂肪体、气管基质、血细胞和睾丸被膜,而在马氏管、丝腺、消化管、腹神经索和肌肉组织中未发现有多角体的增殖;虫龄影响病毒产量,虫龄越高平均每头幼虫的病毒产量越高,以3龄幼虫的病毒总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9.
从东北大黑鳃金龟(HolotrichiadiomphaliaBates)成虫体中分离出一株球孢白僵菌Beauveriabasiana(Balsamo.)Vuil.。室内试验表明,它对金龟子的感病率为61.3%,2龄蛴螬的最高死亡率为53.3%。该株球孢白僵菌对东北大黑鳃金龟2龄幼虫的毒力略大于绿僵菌Metarhiziumanisopliae(Metch.)Sor.(45.6%),明显大于卵孢白僵菌B.brongniarti(Saccardo)Petch(20%)  相似文献   

10.
Bt乳剂防治灰茶尺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IU/μlBt乳剂防治灰茶尺蠖,室内试验结果,80倍液防治1 ̄4龄幼虫效果达80%;田间试验,70倍液防治1 ̄5龄(4 ̄5龄所占比例较大)幼虫效果在80%左右;以防治1 ̄3龄幼虫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昆虫病原线虫防治稻水象甲幼虫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室内测定了昆虫病原线虫(S.feltiaeOtio)对检疫性害虫——稻水象甲幼虫的致死中量(LC50,LC90)和致死中时间(LT50,LT90),旨在为大规模应用昆虫病原线虫防治稻水象甲提供理论依据。将TDM模型引入试验结果的分析中,得出了昆虫病原线虫防治稻水象甲幼虫的TDM模型以及LC50、LC90与LT50、LT90。S.feltiaeOtio对于稻水象甲幼虫剂量效应β值为1.22,在接种后第3~12d,S.feltiaeOtio不同时间段的LC50分别为115.57×106、30.48×106、12.60×106、7.27×106、3.14×106IJ/m2;不同时间段的LC90分别为1123.03×106、296.23×106、122.48×106、70.69×106、30.52×106IJ/m2。在0.1×106~0.8×106IJ/m2的浓度范围内,LT50的估计值范围为3.41~1.26d;同样,模型还给出3个高浓度处理的LT90值,即在0.4×106~1.6×106IJ/m2的浓度范围内,LT50的估计值范围为4.73~2.75d。  相似文献   

12.
不同品系昆虫病原线虫对大蜡螟羧酸酯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冰  从斌  刘亚臣  付海滨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7):1393-1393,1396
对不同品系昆虫病原线虫对大蜡螟(Galleria mellonella)5龄幼虫处理12 h的羧酸酯酶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供试的5种品系线虫中,NC34处理的大蜡螟-αNA羧酸酯酶活力最高,是CK的2.047倍;其次是Otio品系的处理,为CK的1.965倍。-βNA羧酸酯酶活性以Otio处理的酶活力最高。由此可见,不同品系昆虫病原线虫对大蜡螟羧酸酯酶活性的影响存在着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3.
田间试验对比了两种杀虫剂对河北邯郸市临漳地区韭菜韭蛆(Bradysia odoriphage)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施用昆虫病原线虫制剂和毒死蜱15 d后均能有效防治韭蛆,明显降低韭菜被害株率,保苗效果相同;施用昆虫病原线虫制剂和毒死蜱30 d后,昆虫病原线虫制剂被害株率低于毒死蜱,二者差异显著,昆虫病原线虫在长时间内保苗效果优于毒死蜱。结果表明,昆虫病原线虫制剂防治韭蛆优于毒死蜱,可以作为防治韭蛆的新药剂。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夜蛾斯氏线虫侵染黄粉虫后虫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力变化.结果表明:接入线虫后,黄粉虫体内的SOD活力显著上升,其中侵染时间为16h时,3种线虫剂量处理的黄粉虫体内SOD活力达到最大值,均显著高于对照,之后开始下降,且线虫剂量越大,下降越快.接种线虫后,各处理黄粉虫体内POD活力侵染时间为8h时,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24h以后的黄粉虫体内POD的活力开始显著下降,对照仍保持上升趋势.接种线虫后,各处理黄粉虫体内CAT活力先上升后下降,接线虫后8~32h,100头线虫剂量处理组的虫体内CAT活力均极显著高于对照(P0.01),侵染时间为40h后,虫体内CAT活力反而极显著低于对照(P0.01).表明黄粉虫在昆虫病原线虫侵染的初期具较强的防御能力,16~32h以后防御能力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5.
在室内测定了斯氏线虫对进境原木上的检疫性害虫——双钩异翅长蠢的致死中量和致死中时间,旨在为大规模应用斯氏线虫检疫处理双钩异翅长蠢提供理论依据。将TDM模型引入试验结果的分析中,得出了双钩异翅长蠢幼虫和蛹的TDM模型以及LD50与LT50。72h后双钩异翅长蠢老幼虫的TDM模型为:Pij=1-exp[-3.0514 2.02721g(di)],LD50为1.3244(条线虫/头),LT50为1.2385d。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延长,LD50都逐渐减少,这是因为随着时间的延长,增加了斯氏线虫与双钩异翅长蠢接触的机会;随着线虫剂量的增加,LT50逐渐减少,即线虫剂量增加,幼虫死亡50%所需的时间就少。  相似文献   

16.
应用扩展的均匀设计 ,探讨菜田不同黄曲条跳甲幼虫基数、斯氏线虫 (A2 4 品系 )施用量和不同施用条带等条件下线虫对黄曲条跳甲种群控制效果 .结果表明 ,黄曲条跳甲幼虫基数的大小和线虫施用条带是影响控制效果的主要因素 .而在这几个因素中 ,在线虫一定施用量范围内 ,线虫数量的作用并不是主要因素 .同时建立了控制效果随这些因素变化的动态模型 .通过对模型的分析和模拟 ,建立了田间不同条件下线虫的定量化应用技术 .  相似文献   

17.
为了筛选出适宜邯郸地区防治韭蛆的速效、安全农药,以奈玛昆虫病原线虫制剂和辛硫磷为材料,开展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设置的0~30 d内,奈玛昆虫病原线虫制剂的药效持续上升,保苗效果最高可达90.79%;而辛硫磷见效非常快,药后5 d保苗效果即可达77.96%,最高可达85.01%。这说明辛硫磷可替代毒死蜱作为韭蛆防治的速效药剂,而奈玛昆虫病原线虫制剂可作为防治韭蛆的持效药剂。  相似文献   

18.
为筛选出抗干燥能力较强的昆虫病原线虫,采用小空间控制饱和盐液法测定了10个昆虫病原线虫品系的抗干燥能力,结果表明:不同昆虫病原线虫品系抗干燥能力不同.在25℃、相对湿度50.5%的小空间控制器中处理9 h后,Steinernema carpocapsae GA品系的存活率最高,达到75.1%,且复苏后线虫对大蜡螟致死率...  相似文献   

19.
运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得出,线虫 Steinernema feltiae 的 Beijing 品系对大蜡螟(Gal-leria mellonella)的致死率与其侵入率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且为双曲线关系,相关指数 R=0.89。通过求该双曲线的最大曲率点坐标,给出了一个衡量 Beijing 品系的线虫毒力高低的标准:只要线虫的侵入率能达到7.39%,就认为它属于毒力较高的线虫。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昆虫病原线虫生物防治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综述了国内昆虫病原线虫的优良品系筛选,防治对象,田间侵染力,耐药性方面的研究。我国已筛选出多个线虫品系,用于田间防治,近期发现小杆科和双胃科的线虫有生防价值。国内研究集中于小卷蛾线虫,芜菁夜蛾线虫和异上杆线虫对40多种害虫的防治,田间防效达70%以上。线虫施用技术,生活习性及搜索方式直接影响其侵染力。应用保湿剂,抗干燥剂及干燥脱水等技术为线虫的储运和防治食叶害虫提供了方便。低毒化学农药不影响线虫的存活和田间侵染力,可以混合使用。我国还应进一步开发利用丰富的线虫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