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景石作为园林造景的重要元素之一,以自然山水为蓝本,加以艺术提炼,用人工再造的方式,在有限的小区范围内,再现自然山水之美又不落人工斧凿的痕迹。本文对景石的种类及不同的布置方法进行论述,探讨现代造园立石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园林和现代园林景观在历史空间上有紧密的连续性,同时又各有独到之处,寻找中国传统园林与现代风景园林的结合显得尤为必要。文章提出:园林景观应借鉴传统园林的自然山水追园手法和传统园林的造园要素,结合现代人们对景观的需求,充分考虑景观要素、建筑、植物等各方面的平面及空间关系。  相似文献   

3.
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自然美是真正的大美,是一切美的来源。园林是诗意自然,拥抱园林,寄情山水,是现代人的理想与追求。在钢筋水泥的城市中,自然的气息越来越多地被剥夺,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让人们渴望通过园林回归自然。  相似文献   

4.
山石造景在我国造园史上有着很重要的地位,经过历代匠师的艰苦创造和几千年的经验积累,假山叠石业已成为中国园林中最富表现力和最有特点的艺术形象。景石在现代园林景观中的作用也是特别重要的,它对于中国园林,就像雕塑对于西方园林一样同等重要。本文主要针对景石在现代园林景观中的设计与应用作简单论述。  相似文献   

5.
中国人自古就尊重自然,往往能够从自然中感悟美、感悟设计,有些设计理念是在我们现代来说都感到惊叹的,所以,园林山水设计在当代的园林设计当中举足轻重,也是我们园林艺术研究中关注的一个焦点。本文主要从三个层面上探讨园林山水设计。  相似文献   

6.
陈丽洁 《现代园艺》2013,(19):57-58
枯山水是日本古典园林体系当中最具特色的园林形式,受到世界各国的追捧,在现代庭院景观中尤为盛行。本文简述枯山水园林的发展和特点,从设计原则和设计要素出发,讨论日本枯山水艺术在现代庭院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张顺涛 《花卉》2019,(24):139-140
"枯山水"是一种具有浓厚和风的造园艺术,属于日本古典园林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别致的美感受到了各国民众的喜爱,在很多国家的景观设计中有着广泛应用.在中国现代园林中,枯山水的应用也非常之多,有城市公园、居住小区和室内空间等,极大程度提升了人们的精神生活质量.基于此,本文就简单探究了枯山水在中国现代园林中的创新应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梁桂贤 《花卉》2019,(12):66-67
风景园林中的景石是点缀园林景观的重要因素,当前在我国园林的建造过程中,景石因素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如古典园林中的假山奇石,或是现代化园林中的石头雕塑等,都是风景园林景石应用的典型代表。将景石应用在园林景观中不仅能够丰富整个园林的景观构造,还能够使得园林具有更深的意境。以此为基础,本文就景石的内涵、风景园林中景石的布置手法及景石布置的难点进行了简要分析,以期为优化我国风景园林中的景石布置起到参考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典园林是指以北方皇家园林和江南私家园林为代表的山水园林形式,在世界园林发展史上独树一帜,是全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我国古典园林特点的形成,是由于当时政治、经济、地理、文化等诸多复杂因素共同制约和影响的结果。同时,在传统"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和"师法自然"自然观等因素的影响下,形成我国古典园林不同于世界其他园林体系独特的园林艺术风格。比较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的目的在于,探索如何将传统造景手法应用于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为我国的现代景观设计提供方法借鉴,开辟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刘姝瑛 《现代园艺》2011,(21):58-59
中国园林造园原则主要有:"因地制宜、顺应自然;山水为主、双重结构;有法无式、重在对比;借景对景、引申空间"。具体地讲,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有:抑景、借景、添景、夹景、框景、对景、漏景等。设计内容包括:筑山、理池、植物、建筑、书画等。中国园林在造园构景中运用多种手段来表现自然,以求得渐入佳境、小中见大、步移景换的理想境界,以取得自然、淡泊、恬静、含蓄的艺术效果。现将古典园林的美学思想对现代园林设计的影响总结有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典园林造景艺术是一种以模拟自然山水为目的,把自然或经过人工改造的山水、植物和建筑物,按照一定的审美要求组成的建筑综合艺术。欣赏、学习、研究古典园林造景艺术,并灵活运用在现代景观设计中,让古典园林造景艺术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得以传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典园林闻名于世,讲究的是取于自然又高于自然,在世界园林体系中属于自然山水式园林,中国园林在各国得到传播发扬。18世纪以后产生了以自然为基础设计的英国园林,与中国自然山水园林不同,它属于自然风景园林,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对于欧洲影响很广,成为了园林主流派。浅析中国自然山水式园林与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异同,以供相关人士参考与交流。  相似文献   

13.
滕富军 《中国园艺文摘》2013,(7):127-128,30
水景在园林中具有巧于因借与灵活的特性,在园林景观中能起到协调水景变化以及组织空间的作用,带给游客以明确的方向感。文章从假山景石点缀、亭台小品搭配以及应用水生植物等的视角对园林依水景观的设计方法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4.
唐代是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史上的全盛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学与绘画的发展比起魏晋南北朝有了长足的进步,以王维为代表的盛唐山水田园诗派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田园诗与山水诗的延续,山水画则是出现于隋代而兴盛于唐代;园林发展较之魏晋南北朝亦有诸多改变。本文试图通过对部分唐代山水画的鉴赏以及对画论的品读,分析唐代山水画作与画论对唐代园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景观环设计中,自然景石作为造景的重要元素之一,在景观设计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论述了自然景石在石材特性,空间布局,设计作用等方面,分析了景石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天人合一"为生态设计的主要哲学思想基础,以《园冶》、《长物志》和《闲情偶寄》为主要设计理论基础,结合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实例,从园林选址、园林山水、园林植物、园林建筑4个方面探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生态设计,以期对现代景观设计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7.
园林的历史发展可谓源远流长,世界各国园林具体的形式虽有不同,但共同的目的就是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进行植物栽培与建筑的布置,从而构成一个供人们观赏、游憩的环境。本文针对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后工业时代以及现代世界园林的发展特征作了系统的总结。  相似文献   

18.
人们自古以来就有着亲近自然、追逐山水的欲望。"高山流水,小桥人家"是古代人们所追逐的。古人描绘山水,便出现了山水画;古人创造山水,便出现了中国古典园林。中国山水画与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和发展有着密切联系,两者的创作一脉相成。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相互作用,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格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9.
园林是在一定的范围内,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的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与建筑,从而构成一个可供人们观赏游玩的环境。创造这样一个环境的过程成为园林设计,也就是人们所称的"造园"。园林的规模大小不一,内容也有繁有简,但都是包含着五大基本的要素:地形、植物、建筑、广场道路及园林小品。  相似文献   

20.
陈鸿虹  丁朕 《花卉》2019,(20):69-70
中国古典园林在全球的园林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称作世界园林之母。日本的枯山水园林艺术,是日本古典园林精华的体现。中国古典园林与日本枯山水,二者虽然同属于一个园林体系,因地理、历史、以及人文的关系有着一定的联系和不同。探讨中国古典园林与日本枯山水之间的不同,提炼二者的精华并学习对于中国的园林艺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