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11株侧柏内生真菌的农药活性及分子生物学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别采用生长速率法和种子萌发法测定了11株侧柏内生真菌J46、J77、J80、J85、J86、J94、Y51、Y52、Y57、Y125、Y127发酵液对苹果腐烂病菌、番茄灰霉病菌等12种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活性及对反枝苋种子的除草活性。结果表明,有10株内生真菌对至少一种植物病原菌的抑制率大于50%;其中Y52、J94、Y127、J77、J46等5种内生真菌对苹果腐烂病菌的抑制率高于70%,J94、Y52、J77、J46等4种内生真菌对番茄灰霉病菌抑制率高于70% 。内生真菌对反枝苋种子幼根的生长表现出较强抑制作用,抑制率在70%以上的有8株。对筛选出的8株具有较好抑菌或除草活性的侧柏内生真菌进行了ITS 序列系统发育分析,确定其均为链格孢属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ria)。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索甘肃贝母(Fritillaria przewalskii Maxim.)内生真菌的应用价值,以甘肃贝母为材料,研究其内生真菌生物碱类代谢产物的多样性及抑菌活性。利用生物碱沉淀反应和薄层色谱技术(thinlayer chromatograph TLC)检测生物碱类成分,依据平板打孔法测定其抑菌活性,结合形态特征和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ITS)序列鉴定菌株。从甘肃贝母的健康鳞茎中分离得到13株内生真菌,其中,菌株G6能产生多种生物碱物质。但薄层色谱分析表明,菌株G6代谢的生物碱成分与川贝类生物碱并不一致。测定其抑菌活性发现,总生物碱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显著的抑制效果而对粪肠球菌的抑制作用中等。结合形态学特征及ITS序列信息,菌株G6被鉴定为镰刀菌属接骨木镰刀菌(Fusarium sambucinum)。虽然菌株G6并不能产生与寄主相同的生物碱物质,但其在新生物碱及抑菌化合物的开发利用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海岸盐沼湿地细菌抗真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开发对植物病原真菌生长有抑制作用的药源微生物,本实验采用平板稀释法从江苏大丰盐沼湿地土壤中分离微生物,并通过菌丝块法检测这些微生物代谢产物对5种植物病原真菌生长的抑制活性,进而利用柱层析分析其活性成分;结果共分离得到235株细菌,其中好氧细菌92株,厌氧细菌143株;体外活性测试结果显示有65株至少对1种测试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率在30%以上,其中好氧菌39株,厌氧菌26株。从好氧和厌氧菌株中分别选取3株和1株具有不同抗菌类型的菌株进行大批发酵,用不同的方法对发酵液吸附,分离和纯化,获得抗真菌活性组分。可见,海岸盐沼湿地土壤中蕴涵着大量的细菌种群,约有28%的细菌菌株能够产生抗真菌活性物质,其中Y6、Y156和Y96的抗真菌活性物质极性较大,值得进一步开发。  相似文献   

4.
研究药用红树植物根际土壤真菌和内生真菌次级代谢产物的抑菌活性,旨在获得有良好抑菌活性的菌株,以期寻找新型抗菌物质。以6种敏感细菌为实验菌株,采用纸片扩散法,根据观察并测量抑菌圈直径大小结果,对其代谢产物抑菌活性研究分析。从桐花、秋茄、白莲、木榄、老鼠簕中共分离得到50株真菌,其中16株真菌次级代谢产物对至少1株实验菌株有抑菌活性,占总分离菌株的30.77%,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拮抗率最高达32%。研究表明,HGC-M3-A,HGC-L3-A和HGC-QJ1-A,HGC-M3-A、HGC-L3-A、HGC-QJ1-A,HGC-TY3-A的发酵粗体物分别对对大肠杆菌,藤黄微球菌,白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HGC-QJ1-A、HGC-QY2-A、HGC-MT3-A、HGC-TY3-A、HGC-LT3-A和HGC-TT22-A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藤黄微球菌、白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均有很强的杀菌效果;HGC-L3-A、HGC-TT22sub>-A1对白葡萄球菌的杀菌浓度均为25 mg/mL;HGC-MT3-A、HGC-TT22-A1对大肠杆菌的杀菌浓度分别低至为1.56 mg/mL和3.125 mg/mL。红树根际土壤真菌和内生真菌次级代谢产物中存在着丰富的天然活性物质,可为寻找新型抗菌物质提供资源。  相似文献   

5.
采用滤纸片法研究了6种不同结构含氟低聚壳聚糖衍生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核盘菌、水稻纹枯病原菌、黄花枯萎病原菌、黑曲霉、青霉等7种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不同含氟低聚壳聚糖衍生物对不同微生物的抑菌活性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菌性。6种含氟低聚壳聚糖衍生物中,除了化合物5对黑曲霉没有抑菌性,其他几种化合物对7种受试菌株都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性;化合物1对大肠杆菌抑制效果较好;化合物2和化合物3对7种微生物均有抑菌性,但抑菌效果较差;化合物4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黄花枯萎病原菌抑制效果较好;化合物5对大肠杆菌抑制效果较好;化合物6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水稻纹枯病原菌、黄花枯萎病原菌抑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一株诺丽内生真菌M50的抗菌和抗肿瘤生物活性并鉴定此菌株,本研究对实验室保藏的诺丽内生真菌M50,采用ITS rDNA测序鉴定内生真菌M50;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枯草芽孢杆菌为指示细菌,采用滤纸片扩散法对其次生代谢产物的抗菌性进行测试;以新暗色柱节孢菌、辣椒疫霉、西瓜枯萎病菌和拟盘多毛孢为指示真菌,采用平板对峙法对其抑菌性进行测试;以肝癌细胞株SMMC-7721、Lewis肺癌、前列腺癌细胞株PC-3为指示癌细胞,采用MTT法对其次生代谢产物的抗肿瘤活性进行测试。内生真菌M50鉴定为Leptoxyphium fumago;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抑菌圈的大小分别为(13.16±0.22) mm、(12.06±0.31) mm、(7.89±0.17) mm和(11.05±0.22) mm;新暗色柱节孢菌、辣椒疫霉、西瓜枯萎病菌和拟盘多毛孢的抑制率分别为50.00%、18.36%、12.35%和46.91%;肝癌细胞株SMMC-7721、Lewis肺癌、前列腺癌细胞株PC-3的半抑制浓度分别为45.46μg/m L、53.33μg/m L、80.48μg/m L。说明内生真菌M50具有广谱的抗菌和抗肿瘤的生物活性。本研究为解决药源问题带来新的希望和契机,为开发诺丽新产品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濒危药用植物沙冬青内生真菌分离及其抑菌活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明濒危药用植物沙冬青内生真菌资源的多样性及其抑菌活性特征,通过组织块法对内生真菌进行了分离,并选择小麦全蚀病菌、枸杞黑果病菌、番茄灰霉病菌、黄瓜枯萎病菌、黄瓜立枯病菌5种植物病原真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4种细菌作为指示菌,采用对峙法和改进的菌块法测定抑菌活性。结果显示,从沙冬青不同组织器官中分离出41株内生真菌,根部最多,其次为叶部,茎部最少,经形态学初步分类鉴定归于5个目,6个科,19个属;有31株菌对2种或多种指示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占菌株总数的75.6%,15株内生真菌对1种或多种供试细菌指示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占分离菌株总数的36.6%,其中5株内生真菌分别对4种植物病原真菌指示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占菌株总数的12.2%,8株内生真菌对1种供试细菌指示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占分离菌株总数的19.5%, 4株内生真菌菌株即对供试植物病原真菌指示菌又对供试细菌指示菌有明显抑制作用, 抑菌范围宽,属于青霉属、束丝菌属、茎叶核菌属。濒危药用植物沙冬青具有丰富的内生真菌资源,其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8.
姬妍茹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25):303-307
研究大庆地区19种具有清热、解毒功能的野生植物对小麦赤霉病(Fusarium graminearum)等5种常见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制备参试植物乙醇提取液,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提取液对5种病原菌的抑菌活性。筛选出对至少1种供试病原真菌有65%以上抑菌效果的植物样品6种。龙葵全株提取物对所有病原真菌均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对小麦赤霉病菌抑制率为78.31%,对玉米圆斑病菌抑制率为84.87%;野亚麻根提取物对3种病原真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对玉米圆斑病菌抑制率为73.94%、水稻纹枯病菌抑菌率为72.7%。龙葵及野亚麻乙醇提取物对大部分参试植物病原真菌具有较高抑制活性;汉麻、苍耳、菊芋对5种参试病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9.
一株拮抗放线菌NMG8-2的抑菌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拮抗放线菌NMG8-2的抑菌活性,评价其在植物病害防治中的开发应用价值,对该菌株及其发酵液的抑菌活性、发酵液稳定性进行了研究。试验采用平板对峙法、抑制菌丝生长速率法和杯碟法测定拮抗放线菌NMG8-2菌株及其发酵液对18种植物病原真菌和6种细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NMG8-2菌株及其发酵液对苜蓿茄镰孢根腐病菌、立枯丝核菌等16种植物病原真菌和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马铃薯环腐棒杆菌、青枯雷尔氏菌、蜡状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5种细菌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发酵液能抑制苜蓿茄镰孢根腐病菌的分生孢子萌发和芽管伸长。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测定结果表明:该菌株发酵液的抑菌作用对碱、紫外线、高温和蛋白酶均比较稳定,但在强酸条件下稳定性较差;连续传接10代,抑菌活性仍然稳定。  相似文献   

10.
为高效利用刺五加内生真菌资源,推动紫丁香苷的生产,采用HPLC法,以紫丁香苷为对照,分析内生真菌CJ7的次生代谢产物;采用琼脂糖扩散法,对内生真菌CJ7进行抑菌活性分析,并采用单因素实验及正交实验法对内生真菌CJ7发酵条件进行优选;采用形态学观察及ITS序列分析法对内生真菌CJ7进行菌种鉴定。结果表明,在内生真菌CJ7发酵液中含有紫丁香苷。抑菌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内生真菌CJ7对10种致病菌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尤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效果较为明显。经优化,CJ7的最佳发酵工艺为培养基中葡萄糖质量浓度2.5%,牛肉膏质量浓度2.0%,初始pH 7.0,装液量40%,接种量2%,培养8天,摇床转数120 r/min,发酵温度28℃。经鉴定,内生真菌CJ7为产烟曲霉(Aspergillus fumigatus)。上述研究说明,内生真菌CJ7为紫丁香苷产生菌。研究结果可为采用微生物发酵法生产紫丁香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利用在培养基中加入高浓度木霉菌代谢产物作为选择压力,通过紫外线诱变,以立枯丝核菌作为指示菌,结合平板对峙法、发酵产物平板活性测定法,选育高产抗生素木霉菌株。经初筛、复筛共得到6株对立枯丝核菌具有较强抑制作用的突变株,进一步对突变株的发酵液进行活性测定,选育出了两株遗传稳定的高产抗生素木霉突变株TD103-UV-4和TD103-UV-13,生长速度分别是出发菌株的1.86倍和1.95倍,发酵产物抑菌活性明显提高。其中菌株TD103-UV-4发酵液对立枯丝核菌的抑制率在80%以上,并且对灰葡萄孢菌等植物病原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产抗生素能力比出发菌株提高了47.1%。  相似文献   

12.
为给菌株XZG-11粗提蛋白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硫酸铵分级盐析法分离抗菌蛋白,通过抑菌圈测试法检测其对植物致病真菌和细菌的抑菌活性,并对其生物稳定性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粗提抗菌蛋白对番茄青枯病假单胞菌的抑制效果最强,同时对茄子早疫病菌、番茄灰霉病菌、西瓜枯萎病菌、赤霉菌、镰刀霉菌也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革兰氏阳性菌如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均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同时还对革兰氏阴性菌如大肠杆菌、绿脓假单胞菌也具有显著抑制作用。抗菌蛋白在pH5.0~11.0范围内较稳定;在80℃以下,热稳定性好,对RNA酶不敏感,对蛋白酶K和胰蛋白酶敏感。菌株XZG-11粗提抗菌蛋白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对植物病原真菌和细菌具有广谱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3.
裂蹄木层孔菌发酵产物抑菌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裂蹄木层孔菌发酵产物对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活性。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裂蹄木层孔菌不同发酵时间的产物对7种供试病原菌的抑制作用,将裂蹄木层孔菌的发酵产物进行不同的处理,分级纯化抑菌活性多糖,比较其抑菌活性。结果表明:裂蹄木层孔菌发酵产物对7种病原菌均有抑制作用;发酵时间为20天的裂蹄木层孔菌发酵产物对杨树烂皮病的抑制率最高;裂蹄木层孔菌发酵产物的主要抑菌活性物质存在于发酵上清液醇提物中;醇沉级别为30%(浓度为50 mg/mL)醇提物中的多糖对病原菌的抑制率为供试醇沉级别中最高。说明裂蹄木层孔菌含有抑制病原菌的有效成分,具备成为新型生物农药的潜力。  相似文献   

14.
易晓华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24):382-385
摘 要:在对从除虫菊中分离到的内生真菌进行抑菌活性系统筛选的基础上,对其中活性较高的Y1 (Pestalotiopsis sp.)菌株进行了抑菌活性测定。其发酵液10倍稀释液和菌丝丙酮提取物对玉米大斑病菌 Exserohilum turcicum等 6种供试植物病原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分别在85. 2%~95.1%之间和40%~80%之间,其 5倍稀释液对番茄灰霉病菌 Botrytis cinerea和苹果炭疽病菌 Glomerella cingulata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均大于 82%。活体生测结果表明,该发酵液对番茄灰霉病,辣椒疫霉病和黄瓜霜霉病的保护效果大于 55%,治疗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大丽轮枝菌拮抗细菌的分离与抗菌物质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黄萎病发病棉田未发病棉株根际土样中分离芽孢杆菌,利用对峙培养法对大丽轮枝菌进行平板拮抗实验,筛选出6株对大丽轮枝菌有拮抗作用的芽孢杆菌,其中3株菌发酵代谢产物具有抗菌活性。S4-3菌株发酵液滤液经100℃、30min热处理丧失抗菌活性,发酵液氯仿抽提物不具有抗菌活性,发酵液硫酸铵沉淀物有抑菌活性,但经蛋白酶处理后活性丧失,认为S4-3菌株抑菌活性物质是蛋白质。而菌株S4-5发酵液经100℃热处理后还有较高的抗菌活性,发酵液氯仿抽提物也具有抗菌活性,但硫酸铵沉淀物对病原菌无抑制作用;S5-6菌株发酵液滤液经100℃热处理丧失抗菌活性,硫酸铵沉淀物也不具有抗菌活性,而发酵液氯仿抽提物有抗菌活性,因此认为S4-5和S5-6菌株产生的抑菌物质不是蛋白质类。  相似文献   

16.
旋覆花提取物对6种植物病原真菌抑制作用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试了采于河北承德的旋覆花根、茎、叶、花及全草的乙醇提取物以及花的提取物的4种溶剂萃取组分对黄瓜白粉病菌、黄瓜霜霉病菌、黄瓜炭疽病菌、黄瓜灰霉病菌、番茄早疫病菌、番茄叶霉病菌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旋覆花各部位的粗提物对6种供试真菌都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花部抑制作用较强。花部粗提物对黄瓜霜霉病菌Ec50值为5.48mg/mL,12.5mg/mL的抑制率达88.89%。在花部粗提物的4种溶剂的萃取组分中,氯仿萃取组分的抑菌活性比其他3种溶剂萃取组分高。  相似文献   

17.
《种子》2021,(5)
从贵州野生小白及植物根部分离并筛选出一株具有广谱抗病活性的内生菌,编号为GZFJ 015,毛壳属(Chaetomium sp.)真菌。为探明该试验菌株对香菇和灵芝在仿生态栽培中菌棒病原菌的抑制活性,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菌株GZFJ 015发酵液对不同食用菌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及室内毒力,并进一步研究温度和酸碱度对发酵液抗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内生菌GZFJ 015发酵液对香菇病原菌XG 1、XG 2、XG 3及灵芝病原菌LZ 1、LZ 2、LZ 3菌丝生长均具有抑制作用,其中LZ 2效果最显著(p0.05),达85.1%,其余病原菌抑制率则在66.4%~83.8%范围内;发酵液毒力有效中浓度EC_(50)值依次为11.84、77.91、6.28、29.65、13.72、48.23 μL·mL~(-1),对病原菌XG 3、LZ 1、XG 2和LZ 3毒力效果优于对照多菌灵。并且,发酵液的抑菌活性在80℃以下和pH值为6.0~11.0范围内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18.
金龟子绿僵菌对棉花枯萎病菌的拮抗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虫生真菌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对棉花枯萎病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ium f.sp.vasinfectum)的拮抗作用及其机制。对峙培养结果表明,金龟子绿僵菌的3个供试菌株对3株枯萎病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以Ma55抑制效果最好。在培养基中加入Ma55不同浓度的孢子悬浮液,当浓度为3.25×106 cfu.mL-1时,5 d后,对3株枯萎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均超过70%。Ma55液体振荡培养20 d获得的无菌发酵液对3个枯萎病菌菌株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分别达到59.86%、56.99%和57.09%,对它们的分生孢子产生及分生孢子萌发也都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显微镜观察未发现金龟子绿僵菌与棉花枯萎病菌菌丝间有重寄生现象。上述结果显示,金龟子绿僵菌对供试棉花枯萎病菌的拮抗机制主要是营养竞争、空间竞争及抗生作用。  相似文献   

19.
研究座壳孢抗旱菌株Jos009的胞外代谢产物对食品污染菌黄曲霉的抗菌活性。利用体视显微镜观察子座的形状和颜色,以及通过切片方法获得各菌孢子大小和侧丝长度的详细数据来鉴定该菌株。提取Jos009的胞外代谢产物,并利用滤纸片法测定该菌胞外代谢产物对黄曲霉菌的抑制作用。从福建省建瓯市柑桔园采集到一株座壳孢菌株Jos009,通过分析其子座形态和分生孢子、侧丝等数据,可以鉴定Jos009是扁座壳孢(Aschersonia placeta Berk.et Br.)。其胞外代谢产物能明显抑制黄曲霉菌的生长,抑菌圈直径达17 mm。该菌在控制黄曲霉方面有良好的应用潜力,进一步研究很有可能从中分离到具有抑制黄曲霉的活性物质,将为防控黄曲霉菌污染,保障民生,提供候选药物资源。  相似文献   

20.
银杏外种皮系统溶剂提取物,是指用各种有机溶剂系统对银杏外种皮甲醇提取物进行分离而制出不同溶剂的提取物。用这些提取物分别对多种食品污染菌和致病菌进行抑菌性研究。实验研究表明,银杏外种皮提取物对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酵母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和绿脓杆菌等25种菌类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这种作用不仅对浅部的真菌,而且对深部的真菌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体积分数为0.1%的白果酸抑制真菌的有效率达90%,而体积分数为0.5%的克霉唑抑制真菌的有效率仅为68%,同时该提取物对各种革兰氏阴性和阳性细菌也均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