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乙醇为提取剂,纤维素酶为酶解剂,超声波为辅助工具,对脱脂葡萄籽中的原花青素进行提取。首先,分别研究纤维素酶添加量、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和超声时间对原花青素提取率的影响;得到最佳条件分别为纤维酶添加量10 mg/g,乙醇体积分数50%,料液比1∶35(g∶mL),超声时间25 min。根据上述结果设计正交试验,进一步研究这些因素对原花青素提取率的影响。结果发现,纤维素酶添加量对原花青素提取率有显著影响,而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和超声时间对原花青素提取率无显著影响;并得出原花青素的最佳提取工艺为纤维素酶用量8 mg/g,乙醇体积分数55%,料液比1∶40(g∶mL)),超声时间20 min。以以上条件对脱脂葡萄籽进行原花青素提取试验,所得葡萄籽原花青素提取率为17.2%,比单用超声波提取法提高了17.8%。  相似文献   

2.
以蒲公英、雪梨为主要原料,研制蒲公英雪梨复合保健饮料,并探讨各因素对蒲公英浸提、雪梨汁酶解及饮料调配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蒲公英的最佳超声浸提条件为超声频率40 kHz,料液比1∶25,提取温度70℃,提取次数2次,提取时间1.5 h;雪梨汁的最佳酶解工艺为酶解时间2.0 h,酶解温度40℃,复合酶添加量0.6%,pH值3.5;饮料最佳调配工艺为雪梨汁添加量20%,冰糖添加量8%,苹果酸添加量0.15%,蒲公英浸提液添加量30%,蜂蜜添加量0.005%,制得的产品风味独特、营养丰富、质量最佳。  相似文献   

3.
巨大型蒲公英绿原酸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巨大型蒲公英为原料,采用乙醇浸提法从蒲公英中提取绿原酸,以绿原酸的含量为指标,对提取工艺中的物料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乙醇浓度等因素进行考察,研究结果表明绿原酸最佳工艺为:料液比1∶17,乙醇浓度80%,提取温度60 ℃,提取时间1.5 h。  相似文献   

4.
酶法辅助提取金柑皮总黄酮的工艺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纤维素酶辅助提取技术进行金柑皮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以NaNO2-Al(NO3)3-NaOH可见光分光光度显色法测定总黄酮含量,选用单因素试验探索料液比、温度、乙醇浓度、酶量和提取时间对金柑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正交试验对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提取效果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乙醇浓度>温度>料液比> 酶用量>提取时间,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是70%,料液比1:35,酶用量75 U/mL、温度50℃,提取时间100 min,提取率为1.39%,平均回收率103%。.  相似文献   

5.
桑黄多糖是桑黄子实体中的主要有效成分。对木瓜蛋白酶酶解辅助提取桑黄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首先研究了酶添加量、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料液比对桑黄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得到了最优的酶解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料液比都对提取率有明显影响,且在所选取的范围内有最大值。在酶添加量为0.3%的基础上,最优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40 min,提取温度50℃,料液比1∶40(g∶m L)。在此条件下桑黄多糖的提取率可达到1.52%。  相似文献   

6.
蒲公英中含有的绿原酸具有抗菌消炎等多种活性。以蒲公英为原料,采用超声波法提取绿原酸,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提取蒲公英中绿原酸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蒲公英粉碎度60~80目,料液比1∶30(g/mL),超声功率198 W,乙醇浓度60%,提取时间60 min,超声温度80℃,在此条件下粗品绿原酸提取率达到1.803%。超声波法提取的绿原酸提取率(1.803%)显著高于热水浸泡法(1.257%)和冷浸法(0.984%)(P0.05)。  相似文献   

7.
以青龙衣为原料,利用超声辅助纤维素酶法对青龙衣多糖的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探究了粉碎粒度、料液比、纤维素酶添加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和超声功率对青龙衣多糖提取量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Design Expert 10.0.3.1进行试验设计和曲面响应法对最佳多糖提取条件进行优化,构建预测模型的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结果表明,青龙衣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3,超声时间44 min,超声温度48℃,酶添加量1.55%。在该条件下青龙衣多糖实际提取量达到9.43±0.31 mg/g。超声辅助纤维素酶法提取青龙衣多糖的工艺条件简便、提取量高,为实际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酶法提高蓝莓果花色苷与总酚溶出率的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纤维素酶、果胶酶以及复合果汁酶对蓝莓果浆的酶解效果,确定果汁酶具有最佳的提高花色苷及总酚溶出率的能力。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确定最佳酶解条件为酶添加量0.2 g/L,酶解温度60℃,酶解时间60 min。经酶解后的蓝莓果清汁中花色苷质量浓度达到410 mg/L,花色苷的提取率达到14.1%,较未经酶处理蓝莓果清汁中花色苷的提取率提高了2.17倍;总酚质量分数达到175.1 mg/100 g,提取率达到21.8%,较未经酶处理蓝莓果清汁中总酚的提取率提高了1.95倍。  相似文献   

9.
以干巴菌子实体为原料,研究复合酶提取干巴菌多糖的最优工艺。在对比六种常用水解酶性能的基础上,采用单形重心混料设计对遴选出的复合酶的组成进行优化,得到纤维素酶、真菌漆酶及中性蛋白酶最佳配比为0.372∶0.428∶0.200。在复合酶添加量4%、料液比1∶50(mg/L)、酶解p H 5.5、提取温度55℃的条件下提取4.0 h,干巴菌多糖提取率可达5.07%。复合酶解法的提取效果明显优于热水提取法和单酶提取法。  相似文献   

10.
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柿子酶法提取多糖进行工艺条件的优化,分别考查最佳酶品种、酶添加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料液比对提取柿子多糖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脱色率为评价指标,确定了木瓜蛋白酶提取多糖效率最高,最佳工艺为酶添加量25%,料液比1∶20,酶解温度55℃,酶解时间2.5 h,此条件下得到的实际多糖提取率为81.29%。确定酶法提取柿子多糖高效可行,可为柿子多糖的研究与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以圣女果果肉为提取原料,采用有机溶剂浸提法提取圣女果果肉色素。利用单因素试验,研究提取温度、提取质量分数、提取时间、料液比对圣女果果肉色素提取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可知,圣女果果肉色素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40℃,提取液质量分数90%,提取时间1 h,料液比1∶1(g∶mL)。  相似文献   

12.
通过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分析对白芸豆醇溶蛋白提取工艺进行优化,进而探究酶解前处理对醇溶蛋白提取效果的影响。由单因素试验结果可知,乙醇体积分数70%,料液比1∶10,浸提温度30℃和浸提时间3.0 h时,分别获得最高提取率;响应面试验优化得到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乙醇体积分数70%,料液比1∶9.2,浸提温度32℃,浸提时间2.9 h,此时醇溶蛋白的提取率为1.78%。经纤维素酶和复合酶处理后,蛋白质得率均小于未加酶组。  相似文献   

13.
为充分利用金针菇资源,提升其采后价值,以金针菇根为试材,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胶体磨辅助酶法提取金针菇根蛋白质的工艺条件。得到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胶体磨磨齿间隙20μm,纤维素酶添加量40 mg/g,液料比10∶1(m L/g),酶解时间100 min,金针菇根蛋白提取率为1.326%。胶体磨辅助酶法提取金针菇根蛋白操作简单,提取条件温和,便于工业化生产,具有实际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利用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法优化纤维素酶辅助提取山竹果皮中原花青素的工艺,从而提高原花青素的提取率。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出纤维素酶用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和提取时间4个主要因素,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计划,建立山竹果皮原花青素提取得率的二次回归方程,得到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纤维素酶添加量14%,乙醇体积分数80%,酶解温度59.5℃,酶解时间39 min,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30 min,山竹果皮原花青素在此提取条件下的理论提取率为25.52%,实际提取率为25.43%,两者相较,仅存在0.35%的误差,说明此二次多项数学模型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与没有添加纤维素酶的实际提取率17.38%相比,山竹果皮中原花青素的提取率提高了约8%。  相似文献   

15.
以荠菜为原料、乙醇为提取剂,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查了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及料液比对硫苷提取率的影响,并研究了提取硫苷的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硫苷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70%,料液比1∶25,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30 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硫苷提取率为56.2 mg/g;硫苷质量浓度为0.4 mg/m L时,对DPPH·的清除率为94.2%。荠菜中的硫苷具有很好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6.
以三文鱼皮为原料,研究虾青素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性,分别从脱脂液和脱脂鱼皮中提取虾青素。单因素试验确定脱脂液中萃取剂及其料液比,脱脂鱼皮中NaOH浓度、加碱量、提取时间、中性蛋白酶加酶量、酶解温度及酶解时间,并通过正交试验进行工艺优化,研究虾青素清除DPPH·的能力。结果表明,脱脂液中加入1∶1二氯甲烷时虾青素提取率最高,脱脂鱼皮中虾青素提取的最佳条件为NaOH浓度0.3 mol/L,加碱量(m原料∶VNaOH)1∶10,提取时间18 h,中性蛋白酶加酶量350 U/g,酶解温度40℃,酶解时间7 h;虾青素清除DPPH·的能力强于VE。  相似文献   

17.
为了优化复合酶提取黑松松针多糖的工艺,并考察其抑菌性,根据松针粉的结构特点选取纤维素酶、果胶酶高效提取黑松松针多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对这两种酶提取松针多糖的条件(液料比、酶添加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pH)进行优化。根据优化后的工艺条件,建立了双酶复合提取黑松松针多糖的工艺,且证实分步加酶法提取的多糖得率较高,即:液料比20∶1(mL/g),酶解温度50℃,pH 6.5,先添加2.5%纤维素酶,酶解时间2 h,后添加1.5%果胶酶,酶解时间1.5 h。此条件下得到的黑松松针多糖得率达6.17%,远高于单酶提取效果。松针多糖对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有较好的抑菌效果。该方法简便,可用于提取黑松松针多糖,为松针的开发利用提供技术基础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应用热水提取法、酶解法、超声波提取法3种方法,从半叶马尾藻中提取多糖,以多糖提取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优化实验分别确立提取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热水提取法的最佳工艺为:水浴温度85℃,pH值2.0,水浴时间5h,料液比1:30;酶解提取法的最佳工艺为:酶解温度50℃,时间2.5h,酶用量l%,pH值4.8,料液比1:30;超声波提取法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时间30min,温度80℃,功率300W,pH值2.0,料液比1:30。3种工艺的多糖提取率分别为:热水提取法4.50%,酶解法6.13%,超声波法10.55%。  相似文献   

19.
以提取菱角淀粉后的离心液为原料,采用蛋白酶酶解的方法制备菱角多糖,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进行提取条件优化。试验结果显示,蛋白酶添加量0.018%,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2 h,酶解pH值5时,菱角多糖提取率12.65%,其中蛋白质残留率为1.08%,菱角多糖质量浓度1.5 mg/m L的羟基自由基清除率为56.8%。  相似文献   

20.
为了增加鲍鱼副产物(内脏)的利用程度,防止其污染环境并提高鲍鱼产物的附加值。以鲍鱼脏器为原料,以鲍鱼内脏鱼油提取率为指标,采用有机溶剂辅助酶解法提取鲍鱼内脏鱼油,考查了料液比、酶解温度、酶解pH值、酶的添加量和酶解时间对鲍鱼内脏中鱼油提取率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优化了酶解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胃蛋白酶、碱性蛋白酶、胰蛋白酶、中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均可不同程度地提高鲍鱼内脏鱼油的提取率,其中最高的提取率为木瓜蛋白酶酶解,提取率达到了18.44%。同时,通过正交试验分析得出最佳酶解提取的条件为酶解料液比1∶1,酶解温度55℃,酶添加量1.5%,酶解时间4 h,酶解pH值7时,鲍鱼内脏鱼油的提取率可达18.93%。研究结果为鲍鱼脏器油脂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必要的基础参考依据,同时也为鲍鱼内脏鱼油的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提供了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