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和覆被生态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解西北内陆干旱地区LUCC(Land-use and land-cover change)的时空变化特征和驱动力机制,以乌鲁木齐为例,选取2004、2008和2013年的土地利用及统计年鉴数据,从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幅度变化、土地利用速度变化、土地利用程度变化4方面探讨分析3个时期LUCC的转移变化情况和规律;并在此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从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以及政策法规因素3方面进行了土地利用变化驱动机制分析。结果表明:3个时期中,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以牧草地、耕地和林地为主,园地、林地和水域面积减少最多,耕地、未利用土地和城镇、村庄及工矿用地面积增加最多;2004—2013年间乌鲁木齐土地利用综合指数先增后减,土地利用由发展期转变为调整期;影响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驱动因素主要有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以及政策法规因素,其中社会经济驱动因素主要为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产业结构调整2方面。  相似文献   

2.
基于重庆市主城区自然及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利用SPSS软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引起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人口增长、工业化和城镇化、人民生活水平等因素是引起主城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并提出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滁州市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地利用变化是全球变化研究的核心与热点问题,驱动力研究则是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的难点和重点.本文以安徽省滁州市为例,在分析其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特征的基础上,对影响滁州市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子进行了定性分析和定量验证.研究表明,影响滁州市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社会经济因子是固定资产投资、农业生产技术、人口尤其是农业人口及经济利益.同时建立了土地利用变化驱动机制模型,并提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
研究经济欠发达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可以科学指导该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白城市为例,分析了2009~2014年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动态变化、程度变化,并借助SPSS平台采用主成分分析,寻找影响多年来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因素。研究表明,白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为经济发展、产业机构调整、农业发展及人口变化。  相似文献   

5.
常熟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专题数据分析了常熟市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和2000年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并对其驱动力因子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常熟市以耕地为主的土地资源供求失调,人增地减趋势明显,且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土地利用程度不断加深,人口、经济、农业结构调整、政策和交通是影响常熟市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6.
土地利用变化研究是目前全球变化研究的前沿课题,而土地利用变化的自然和社会驱动力研究对解释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和建立土地利用变化预测模型起关键作用,因而成为研究的焦点.同时,应把分析社会经济因素对土地利用变化的作用置于重要位置.本文以重庆市为例,对重庆市建设用地变化及社会经济驱动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影响重庆市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社会驱动力因素有经济发展、城镇化和工业化、政治经济政策等因子.  相似文献   

7.
汝城县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方  张慧翀  张淳 《河北农业科学》2009,13(11):103-105
利用湖南省汝城县土地详查资料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运用土地利用动态指数和程度分析方法,研究1996~2005年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分析土地利用变化数量、速度和程度,探讨土地变化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社会经济、人口和城镇化水平以及政策与机制等是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8.
内江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依据内江市2002年和2006年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对土地面积变化幅度、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和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指标进行计算,分析了内江市土地利用类型总体的变化情况以及各县(市、区)之间的土地利用变化差异。运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0.0对内江市2002—2006年的社会经济系统统计数据进行计算,定量分析并结合主成分分析方法将社会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城镇化以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的增加确定为引起内江市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通过这些驱动力因素对内江市土地利用的变化进行论述分析,从中发现驱动力与土地利用变化之间的关系以及存在的问题,结合内江市的实际土地利用变化情况,提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对策和建议,从而实现内江市社会、经济和环境之间的和谐、稳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王涛  彭笃明  李德一 《甘肃农业》2006,(11):285-286
随着土地利用研究的日益深入,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的转化及其驱动力机制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利用两期遥感影像,以烟台市为例,对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进行了分析,揭示了烟台市区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信息,分析了烟台市区90年代以来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过程。结果表明:1990-2000年之间的建设用地迅速增加,耕地显著减少。这一变化是人口驱动力、城镇化发展驱动力、经济驱动力、政策驱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榆中县土地利用驱动因子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兰州市榆中县为例,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从外部驱动力和内部驱动力两方面对区域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进行分析表明,榆中县土地资源利用变化主要驱动力为土地利用变化斑块距离公路、铁路、县城、乡镇中心的距离等区位因素和降水、植被盖度、坡度、高程等自然因素,即榆中县土地利用变化由外部驱动力和内部驱动力两方面共同决定。  相似文献   

11.
东江湖、水府庙水库和大通湖是湖南典型水库,以上述3个流域为研究对象,在土地利用类型遥感解译结果、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以及水质监测数据的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对研究区水质变化驱动力进行比较分析,为探究土地利用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对水库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东江湖流域的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为主,大通湖流域以耕地为主,水府庙水库流域内耕地和林地比例差异较为相似。土地利用类型和人类活动对3个水库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东江湖水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为经济因素、林地及建设用地的面积比例。水府庙水库的水质变化主要驱动力为经济因素、建设及耕地面积比例的变化。大通湖水质变化的主要驱动力是经济因素、人口因素以及建设用地面积比例变化。湖泊受污染情况是大通湖水府庙水库东江湖。  相似文献   

12.
分时序广东省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格局和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利用变化是全球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地利用研究也已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焦点。广东省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南大门,人口大量聚集,经济高速发展,使其成为了中国土地利用变化最为剧烈的区域之一。因此,对广东省1990—2015年时序的土地利用变化时空特征以及驱动力机制进行分阶段对比分析并揭示了变化规律,从而为日后科学管理全省土地资源提供有价值的科学信息。通过采用基于陆地卫星(Landsat)影像数据提取的广东省1990、2000、2010和2015年土地利用数据,研究广东省1990—2000年、2000—2010年和2010—2015年各时序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格局,并对驱动力机制进行分时序的分析对比。研究表明:(1)耕地总量持续减少,建设用地持续增加,且变化速度和变化剧烈程度均为先加速后减速;非人工土地利用类型中,林地总量持续减少;草地先减少后增加;水域先大量增加,后持续减少,且集中在珠三角平原区;未利用地先增后减再增。(2)各时序相比较,广东省土地利用变化在空间格局上呈现出不同的新特征:退耕还林主要集中于1990—2010年期间的粤西沿海区; 1990—2010年,建设用地集中于珠三角平原区加速扩张,而2010—2015年期间,其扩展面积大大减少且其余区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1990—2000年,水域用地在珠三角平原区大量占用耕地,而2000—2015年其被建设用地的扩张持续侵占。(3)政策因素、宏观社会经济因素和人口因素的综合作用是影响全省土地利用变化时空格局的主要原因。其中,1990—2010年,社会经济的推动和人口的大量增长加剧了全省尤其是珠三角平原区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转移。在国家宏观政策和区域发展政策的持续调控作用下,全省土地资源的利用和管理也变得越来越科学有效。  相似文献   

13.
杨洪鉴  王文茂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721-1723,1743
以胶州市为研究对象,根据1998和2008年土地利用现状数据,运用数理统计和GIS空间叠加方法,分析了胶州市10年来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变化情况,并从人口、交通、政策和经济4个方面对胶州市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0年间胶州市耕地、园地呈减少趋势,城镇工矿用地、交通水利及其他用地呈增加趋势,其中耕地的减少和城镇工矿用地的增加十分显著;主要转移方向包括耕地转化为建设用地,未利用地转化为耕地、其他农用地等;土地利用变化主要受人口、交通、政策和经济等人为驱动力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变化是影响景观格局动态的两个主要因素。气候变化作为一个重要的自然环境因子,在一定程度上作用于自然植被的分布,进而产生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由于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社会驱动力作用下,土地利用变化将使得景观格局的变化更为复杂。该文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驱动力的研究进展及研究热点进行了综述,并从定量评估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变化的角度,回顾了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模型研究进展,最后分析和展望了当前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相关研究的不确定性及未来发展方向。为景观格局变化对珍稀濒危动物栖息地的影响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基于遥感的临安市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浙江省临安市为研究区,利用1991年、1998年和2007年3期遥感获取资料和地形图,对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动态度以及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转移变化进行探讨分析,并结合自然、社会经济和制度等因素分析了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结果表明:临安市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表现为耕地锐减,建设用地大幅增加,林地小幅减少,水域略增。研究区土地利用程度、动态度以及各土地利用类型的转移程度差异较大。图1表4参11  相似文献   

16.
以重庆市为例,运用重庆市1998~2010年统计年鉴中土地利用数据以及重庆市各类用地指标,分析了土地利用变化数量、速度,并以耕地为例进行主成分析,得出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是人口压力、经济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国家政策4个主要驱动因子,为重庆今后制定土地利用规划、土地保护政策以及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协调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基于RS的五陵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五陵原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进行研究,以期为该地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指导。在五陵原土地覆被分类体系的基础上,应用1964,1988,2005,2010年4期遥感影像,分析近40 a间五陵原地区土地利用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园地、城乡建设用地、道路的范围在扩大,耕地、水体、未利用土地的范围在缩小,林地面积变化不大;耕地、园地与城乡建设用地之间的转换最为频繁,大量耕地转变为园地和城乡建设用地。结合五陵原社会经济资料对其变化驱动因素加以分析,认为其主要驱动因素是人口增加、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业快速发展、农业形式改变以及政府政策的导向。  相似文献   

18.
以定州市为研究区,以1988年、2000年和2005年三期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源,在GIS技术支持下,分析了近20年定州市的土地利用变化的动态特征,结合气象、人口等数据资料,解析县域土地利用变化的自然和人文驱动力。  相似文献   

19.
黔南州1996-2008年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简称黔南州)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利用1996-2008年黔南州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和黔南州统计年鉴数据,运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选取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相关模型,对黔南州的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土地利用结构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土地利用变化速度较快,土地利用程度不高,土地利用处于调整期和发展期;人口、经济发展和政策是黔南州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20.
天津市作为京津冀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港口城市,揭示其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对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利用ArcGIS等工具,依据天津市土地利用动态度以及转移矩阵,探讨土地利用变化以及驱动力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近20年来,天津市土地利用变化显著,其中耕地和人造地表变化最为明显,耕地减少了773.21 km~2,人造地表增加了1214.50 km~2,其他土地利用类型都有不同程度的转变;(2)天津市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和政策的出台驱动着天津市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