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贵州拥有丰富的森林生态旅游资源,旅游业是全省重点发展产业之一,但目前对全省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却缺乏科学的全局性定量评价.为此,2006至2008年间对贵州省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级森林公园的森林生态旅游资源进行调查,并根据贵州生态旅游特点,采用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专家打分法建立了特定的定量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结果显示贵州国家级森林公园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可评定为普通级和优良级两大类,缺乏特级。资源区,其中:普通级森林旅游区共19个(68%),优良级森林旅游区共9个(32%),而优良级中仅有至三级森林旅游区,缺乏四级森林旅游区.运用最终评价指标权重结果与评价得分结果,对全省重点自然保护区与森林公园的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与问题进行了分析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乌龙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对乌龙国家森林公园的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综合评价,在生态旅游开发层次与空间布局等方面。提出了一条适合于乌龙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旨在为国内森林公园的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森林公园生态旅游产品开发类型及其开发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森林公园旅游开发,特别是生态旅游开发相关理论与实际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分析森林公园生态旅游产品开发类型出发,详细论述了森林公园生态旅游项目开发原则。  相似文献   

4.
赵旭阳  刘立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5):3768-3770
生态旅游资源是生态旅游活动得以实现的物质基础,滹沱河岗黄区湿地具备多种生态旅游资源类型,正确评价其功能对于合理开发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尤其滹沱河岗黄区湿地这类地处城市周边地区的湿地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对滹沱河岗黄区湿地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定性和定量评价,并针对评价结果给出了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5.
云南磨盘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质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卢双珍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2):5134-5136
[目的]了解磨盘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的质量状况。[方法]利用《GB/T18005-1999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中的评价方法,通过生态旅游资源质量评价、区域环境质量评价、旅游开发条件评价和综合资源质量等级评价对云南磨盘山国家森林公园的生物资源、水文资源、地文资源、天象资源和人文资源进行评定研究,进而了解磨盘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的质量状况。[结果]磨盘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质量等级评定的总得分为44.42分,达到《GB/T18005-1999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中规定的一级标准。[结论]磨盘山国家森林公园的生态旅游资源具有很高的资源价值和旅游价值。  相似文献   

6.
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贤春  刘晓琴  陈瑶  胥晓  贾文君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375-12378
在实地勘察该区域生态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将其生态旅游资源按风景资源质量、区域环境质量和旅游开发条件3个部分进行评价,其中对生态旅游风景资源质量采取灰色统计法进行评分,生态旅游区域环境质量和旅游开发条件则由专家直接赋分。结果表明,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总分值为39.105分,达到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中规定的二级标准,具有极高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7.
山野型森林公园作为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落实到山林乡野的重要表现形式,是未来森林公园发展的方向之一。以广东省肇庆市四会奇石河森林公园总体规划项目为例,从生态学、景观学角度出发,力求将山野型森林景观资源与生态旅游相结合,探析产业、生态、旅游三位一体的森林公园规划,为肇庆市森林公园的旅游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聂瑀  莫斌 《吉林农业》2014,(15):64-65
本文对龙峡山森林公园旅游资源进行了定性与定量评价,评价结果为:龙峡山森林公园旅游资源评价的最终分值为7.17,开发潜力为II级,有利于森林公园良性开发,应注意在开发过程中对重点资源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9.
目前人们进行生态旅游的同时对人文景观也越来越重视,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人文景观丰富,合理利用将大大提高景观质量。森林公园以自然景观为主,笔者以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为例,对其人文景观资源进行调查及评价,分析该地区民族文化利用的特点,并针对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存在的问题,提出森林公园建设中要重视人文景观资源的保护,要突出地方独特的民族文化,重视旅游产品多样性的开发。  相似文献   

10.
乌拉山国家森林公园是内蒙古西部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其旅游业正处于规划起步阶段,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是旅游开发前的重要步骤。运用层次分析法从旅游资源、基础条件和区域特性三方面构建了1个包含21个指标的评价体系,对公园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进行了定量评价,评价得分为7.832 5分,开发潜力为Ⅰ级。利用SWOT分析对旅游资源开发潜力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了定性分析。对乌拉山森林公园的旅游开发提出4点建议:1) 旅游发展保护优先,保护与开发相结合;2)发展旅游,首先要加强公园基础设施建设;3)发挥景观资源优势,突出森林生态旅游特色;4)分阶段逐步开展。  相似文献   

11.
目前人们进行生态旅游的同时对人文景观也越来越重视,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人文景观丰富,合理利用将大大提高景观质量。森林公园以自然景观为主,笔者以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为例,对其人文景观资源进行调查及评价,分析该地区民族文化利用的特点,并针对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存在的问题,提出森林公园建设中要重视人文景观资源的保护,要突出地方独特的民族文化,重视旅游产品多样性的开发。  相似文献   

12.
子午岭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与开发利用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子午岭自然保护区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独特的自然风光和罕见的人文景观,符合当前人们“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需求,是开展生态旅游的理想地域。在对子午岭自然保护区进行详细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按照《森林公园规划规范》中的相关规定,对这一区域的旅游资源与发展条件进行了科学评价和分析,为保护区加强自然资源保护、合理开展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评价结果认为,子午岭自然保护区景观资源及开发条件总评价值为44.24分,符合一级森林公园标准,且开发条件较为优越。  相似文献   

13.
帽儿山森林公园旅游资源与评价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对帽儿山森林公园旅游资源分类概述的基础上,结合帽儿山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的实际状况,制定了定性与定量评价体系。定性评价采用“三三六”评价方法,定量评价采用层次分析法。帽儿山旅游资源的综合的评价结果为中级,说明帽儿山旅游资源具有开发潜力。对公园的开发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王健祥  罗国涛  雷启义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9):10298-10299,10302
大型真菌虽广泛分布于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之中,但大型真菌是生态旅游中未被挖掘的资源。笔者探讨了大型真菌资源在生态旅游中的应用价值,分析了大型真菌在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大型真菌旅游资源在生态旅游中可持续利用的对策,以期开启生态旅游中的国内大型真菌资源价值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于洪雁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1613-1614,1648
基于生态旅游角度分析黑龙江省的生态旅游资源,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综合评价法、模糊赋值法对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深入剖析,从而构建生态旅游的产品体系。旨在为黑龙江省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促进该区域生态旅游的深度发展。  相似文献   

16.
森林公园的建立是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策略。南江县米仓山气候独特,地理条件良好,建成森林公园,前景广阔。本文以南江县米仓山森林公园外业采景调查为基础,对公园风景资源进行定性与定量评价,并据此提出公园开发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7.
黎森  王娜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8043-18045
指出风景资源是森林公园吸引游客的根本,客观正确的风景资源评价是确定森林公园开发方向的基础。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首先对柳州市君武森林公园的风景资源进行定性评价,总结出其森林景观特色鲜明、品位较高,林间景象缤纷多彩,山水地貌景观组合良好以及森林生态环境质量优良的特点,进而采用《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GB/T18005-1999)国家标准,对柳州市君武森林公园的风景资源进行定量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君武森林公园的开发价值,突出了其森林美学、科普教育、康疗保健、旅游文化以及旅游经济价值,以期为君武森林公园开发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青海北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对北山森林公园旅游资源详细调查,按照我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方法,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这一区域的旅游资源与发展条件进行了科学评价和分析.评价结果认为,北山国家森林公园景观资源及开发条件总评价值为45.32分,符合一级森林公园标准,且开发条件较为优越.  相似文献   

19.
喀纳斯景区生态旅游资源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振兴  张永福  杨涵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23):161-163,175
结合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从生态旅游资源价值、旅游开发条件、旅游条件3个方面16个评价因子构建综合评价模型,对喀纳斯景区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综合定量评价,对这一区域的旅游资源与发展条件进行了系统评价和分析,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旨在更好的规划、开发和管理该区生态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20.
在概述红河谷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的基础上,运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资源的质量进行综合评价,采用SWOT分析法对公园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条件进行分析,得知旅游资源自身的吸引力因素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的开发原则和项目设计,并对森林公园观光游览区的开发建设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