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不同产地葛根的HPLC指纹图谱及质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黎  高苏亚  李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8):10782-10784,10801
[目的]建立简单可行的葛根药材质量评价新方法。[方法]在进行方法学考察的基础上,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法分析不同产地葛根的指纹图谱,并采用相似度分析对不同产地的葛根药材进行了质量评价。[结果]测定了不同产地葛根药材中葛根素和大豆苷元2种有效成分的含量。不同产地的葛根药材质量差异较大,通过指纹图谱研究及相似度分析可以从整体上对葛根的质量进行评价。[结论]HPLC指纹图谱分析法可以为葛根药材的质量鉴别与质量控制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葛根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葛根资源种类、分布情况、正伪品的鉴别及综合开发利用情况进行了综述,针对目前葛根产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展望,为葛根资源充分利用和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农家致富》2006,(5):15-15
葛根,是国家卫生部正式认定的药食同源植物,素有“亚州人参”、“金葛”之称,已日益成为新世纪药材,对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管类疾病以及防癌抗癌等有很好的疗效和功效,葛根还具有良好的解酒、解毒、消炎等作用。经常食用葛根能增强人体免疫力、美容减肥、祛病强身、延年益寿。  相似文献   

4.
以云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不同地方葛根(Pueraria edulis)为材料,通过乙醇冷凝回流和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提取葛根药材中总黄酮,探究不同提取方式对不同地区葛根药材总黄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云南省葛根最佳提取时间均为20 min,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葛根最佳提取时间均是30min;冷凝回流提取法中葛根黄酮的得率相对较好;冷凝回流提取法中云南省产葛根总黄酮含量最高,平均含量为0.255 7%,广东省葛根总黄酮平均含量最低为0.210 8%。  相似文献   

5.
葛根营养极其丰富,是食用、医药、保健品、饲料(畜禽养殖)等行业的优良原料。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营养保健功能的葛根饮料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我国诸多学者对葛根的研究做出了贡献,对葛根饮料做了大量研究。本文对葛根在饮料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葛根饮料新产品的开发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南鹤虱(Daucus carota L.)、肉豆蔻(Myristica fragrans Houtt.)、小茴香(Foeniculum vulgare Mill.)3种市场常见的易掺伪的果实种子类药材进行调查及鉴别研究,为市场此类药材的鉴别及监管提供参考。[方法]收集种子类药材的正品及其伪品,采用性状鉴别和微性状鉴别种的方法对正品及伪品的特征进行比较,分析总结正品药材与伪品的鉴别要点。[结果]得出药材正品与伪品的区别方法,并拍摄鉴别特征的图片。[结论]除采用传统性状鉴别方法外,还采用微性状鉴别方法,可为3种果实种子类药材的鉴别及市场监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葛根是一种既具食用价值又具药用价值的植物。本文从葛根种质资源开发及利用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结合葛根种质资源的筛选、栽培、繁育及其价值的开发提出有关策略,并针对葛根种质资源产业化发展的利用做出研究,旨在通过质量评价、品种选育、技术提升等手段,发挥葛根的药用与食用价值,实现葛根种质资源的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8.
脑心安片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脑心安片的质量标准。对脑心安片中丹参、葛根、川芎药材采用薄层色谱法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本品三七中所含三七皂苷R1和人参皂苷Rg1、Rb1进行定量检测。薄层鉴别阴性无干扰,具有良好鉴别特征;R1、Rg1和Rb1分别在0.18~1.66μg、0.606~5.454μg和0.576~5.193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37%、103.64%和98.14%。建立的方法专属性强、重复性良好,为脑心安片的质量检测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食用植物油掺伪情况时有发生,原因之一是缺少有效的鉴别技术,从而较难发现并认定掺伪行为。国内外对食用植物油掺伪鉴别技术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文章对这些成果进行了综述,并对食用植物油掺伪鉴别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旨在为食用植物油掺伪鉴别新技术的开发及食品安全监管提供理论参考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成晓梅  魏屹  彭创业  丁雪娇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0):10727-10728
[目的]对峨眉桃叶珊瑚果实进行系统的生药学研究,为开发利用该药材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别对峨眉桃叶珊瑚果实进行原植物鉴别、性状鉴别、显微鉴别、薄层色谱鉴别研究。[结果]原植物、性状、显微、薄层鉴定方法能够很好地鉴定峨眉桃叶珊瑚果实。[结论]这些方法简便易操作,可作为该药材定性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浙江道地药材的质量影响因素和品质评价技术进行了综述,对浙江道地药材明显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分析,并对后续的开发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浙江道地药材的真伪优劣的鉴别技术开发、浙江道地药材的质量提升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2.
为金铁锁药材的鉴别和质量控制提供依据,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产地10批金铁锁药材,运用计算机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表明:根据最佳色谱条件获得金铁锁药材3个比较明显且稳定的特征图谱峰,建立了金铁锁药材HPLC-DAD色谱特征图谱;标示出3个共有峰,以峰2为S峰,各峰与其相对保留时间值为0.62、1.0和1.24。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稳定、准确、可靠,可应用于金铁锁的鉴别和质量检测。  相似文献   

13.
庞小刚  刘慧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5):17144-17145,17149
蝎子具有多种化学成分及营养活性物质,在药用和食用上都具有较高的价值。我国蝎子资源丰富,种属众多,在农业养殖和医药开发上利用全蝎的历史悠久。但是,长期以来却缺乏质量标准和道地药材的种属保护意识。这阻碍了全蝎的养殖和科学利用,阻碍了中药现代化的进程。综述了蝎子的概况以及在其分类鉴别工作中取得的成果,以期为后续的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  相似文献   

14.
多种淀粉颗粒的扫描电镜下的形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聂丹 《安徽农业科学》2014,(33):11863-11865
[目的]比较分析多种淀粉颗粒的扫描电镜下的形态.[方法]利用扫描电镜对部分天然保健功能类食用淀粉进行观察,根据不同种类淀粉在扫描电镜下特征的差别,分别对每一种淀粉颗粒在扫描电镜下的形态特征进行归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发现,几种市面上宣称有保健功能类的食用淀粉如百合淀粉、葛根淀粉、桄榔淀粉、绿豆淀粉及马蹄淀粉,它们的形态分别为扁平三角形、粘连多面体型、梨形、肾形及卵圆形,与价格较低廉的日常食用淀粉如红薯淀粉、马铃薯淀粉、木薯淀粉、豌豆淀粉、小麦淀粉和玉米淀粉的形态及大小仍是有所区别,在扫描电镜下观察能较直观地反映出差别.[结论]研究可为天然保健功能类食用淀粉的鉴别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山药药材中的重金属及SO2进行检查,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Nemerow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药材药用和食用安全性。结果表明,所检山药药材除无硫制品外大部分药材SO2残留较高,处于警戒和轻度污染状态,现行中药材标准对于保障山药药用安全仍存在差距;多数山药相对于食用标准处于中度和重度污染,山药药材作为食用来源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6.
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a(Thunb.)Breit.的块茎。半夏常见混伪品有虎掌、天南星、水半夏、白附子、滴水珠及小芋儿等。本文从基源植物鉴别、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4方面对半夏及其常见混伪品进行了比较,以期为解决半夏药材混用问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陆海琳  吴怀恩  郭敏  方兔慧  蔡毅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674+21700-21674,21700
分别采用性状、显微、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对毛老虎进行了鉴别。结果得出了毛老虎的药材性状、显微鉴别特征及紫外-可见光谱吸收特征,该研究为其质量标准的制定及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治疗奶牛胎衣不下的中兽药宫衣净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该酊剂中的中药材进行定性鉴别,确定该酊剂中葛根、红花、急性子和川牛膝的薄层鉴别方法。[结果]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色谱斑点分离较好,该鉴别方法能够有效鉴别葛根、红花和急性子。[结论]该试验中所建立的TLC方法简单、易操作、专一性强、重复性好,可为宫衣酊剂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近红外光谱法对食用植物油品种的快速鉴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食用植物油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一种用近红外光谱技术鉴别食用植物油品种的方法。分别采用系统聚类法、主成分分析法、BP人工神经网络法进行了4个常用品种食用植物油的鉴别研究。结果表明,系统聚类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均只能鉴别出4种植物油中的大豆油和花生油,不能识别玉米油和芝麻油,鉴别率仅为31.2%;利用BP人工神经网络法将60个校正集样品的11个主成分数据作为BP网络输入变量,建立的3层BP人工神经网络鉴别模型对4种植物油品种的鉴别效果最优,鉴别率为100%,表明BP人工神经网络法具有很好的分类和鉴别常用食用植物油品种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不同产地贵州民族药透骨香的叶片进行鉴别比较研究。[方法]对透骨香药材进行了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结果]不同产地透骨香叶的性状特片、显微特片差异不明显;薄层色谱鉴别可见明显的蓝色荧光斑点。[结论]为拟定透骨香药材质量标准的提高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