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鱼皮胶原蛋白提取工艺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鱼皮胶原蛋白的特性与应用、提取方法的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并对该产品研究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
以马面鱼皮胶原蛋白为原料制备可食性胶原蛋白膜。通过正交试验考查胶原蛋白添加量、乙酸浓度、干燥温度对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面鱼皮胶原蛋白的添加量对膜的性能影响显著。最佳成膜条件为马面鱼皮胶原蛋白用量0.8 g,乙酸浓度0.5 mol/L,干燥温度50℃。在此条件下,得到的可食性膜的透光率为86.0%。  相似文献   

3.
蛋白肽可以通过胶原蛋白酶解得到,其来源广泛、成本较低。胶原蛋白肽分子量小于胶原蛋白,更容易消化吸收,营养丰富,而且还有调节生理的功效,使其广泛应用在食品、医学药品和化妆品等领域,同时阐述了鱼皮胶原蛋白肽的制备、功效及应用。  相似文献   

4.
湖南省盛产有鳞鱼种水产品,淡水鱼加工行业发展迅猛。然而在鱼类加工过程中,加工副产物增加,其中鱼鳞是主要的废弃物之一,因没有得到加工利用,而造成巨大的浪费。从国内外文献中可发现,鱼鳞中许多组成成分具有特殊的功能特性,可用于多方面研究。根据鱼鳞最新研究进展,详细综述了鱼鳞的成分结构及功能特性,鱼鳞中胶原蛋白、羟基磷灰石、糖缀合物、脂肪酸及卵磷脂的提取工艺,将不同提取方法阐述对比,得到绿色环保、经济且提取效率高的方案。  相似文献   

5.
以三文鱼皮为原料,研究虾青素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性,分别从脱脂液和脱脂鱼皮中提取虾青素。单因素试验确定脱脂液中萃取剂及其料液比,脱脂鱼皮中NaOH浓度、加碱量、提取时间、中性蛋白酶加酶量、酶解温度及酶解时间,并通过正交试验进行工艺优化,研究虾青素清除DPPH·的能力。结果表明,脱脂液中加入1∶1二氯甲烷时虾青素提取率最高,脱脂鱼皮中虾青素提取的最佳条件为NaOH浓度0.3 mol/L,加碱量(m原料∶VNaOH)1∶10,提取时间18 h,中性蛋白酶加酶量350 U/g,酶解温度40℃,酶解时间7 h;虾青素清除DPPH·的能力强于VE。  相似文献   

6.
以真鳕鱼(Gadus macrocephalus)鱼皮为原料,采用酸、碱、盐和酸碱联合处理4种不同预处理方式,经酶解、过滤、脱色脱腥、冻干等工序制备胶原蛋白肽,比较不同预处理制得胶原蛋白肽的得率和灰分、盐分、金属元素含量以及氨基酸组成。结果表明,不同预处理制得的胶原蛋白肽灰分、盐分含量均为碱处理盐处理酸处理酸碱联合处理,差异均极显著(p0.01);金属元素中主要是钠离子和钙离子,占12种金属元素的95.4%以上。0.1%NaOH预处理制备的胶原蛋白肽得率、氨基酸总量及羟脯氨酸占总氨基酸的比例最高,分别为15.48%,91.87%,10.48%。因此,用碱预处理真鳕鱼皮制备的胶原蛋白肽纯度较高。  相似文献   

7.
采用碱性蛋白酶酶解鲽鱼鱼皮胶原蛋白制备胶原蛋白肽并对其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能力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分析不同酶解条件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的影响,优化得到最佳酶解工艺条件:pH 9.5,加酶量1581 U/g,底物浓度10 mg/mL,酶解时间为6 h,酶解温度60℃,最高清除率为75.51%,半数清除浓度(IC50)为7.98 mg/mL。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以鱼鳞、鱼皮及鱼鳍为原料进行预处理,提取其营养成分,然后添加到挂面中,做成一款独特的鱼胶风味挂面的加工工艺。同时对鱼胶的提取、除腥及调味进行了较深的探讨,结果显示,鱼胶挂面的光滑度及弹韧性均比一般产品更好,其口感及理化指标均达花色挂面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9.
以杂交鳢鱼皮为原料,在分析其营养价值的基础上,研究鱼皮ClO2冷杀菌技术及风味鱼皮的加工工艺。结果表明:鱼皮原料经50 mg/kg ClO2溶液浸泡10~15 min,可有效降低原始菌落的数量;采用复合天然香辛料配制成的去腥剂,可有效去除鱼皮中的土腥味;鱼皮预处理后,再经沸水烫漂15~25 s,冰水浸泡3 min,并在添加有泡椒的盐水和糟卤(按1∶1(V∶V)比例混合)腌渍液中腌渍4 h后,即得爽滑脆嫩、酸辣鲜香的风味鱼皮产品。  相似文献   

10.
明胶是一种重要的功能性生物聚合物,不仅可以从陆地动物的皮肤和骨头中提取,还可以从鱼类和昆虫中获得。现已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中,以提高食品的弹性、一致性和稳定性。近年来,研究人员已对海洋资源的明胶提取方法进行大量改良研究,从鱼皮中获得的明胶成为宗教人群(穆斯林与犹太教)可以接受的产品。明胶提取常用的2种方法为酸和碱过程,分别生产A型和B型明胶。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鱼鳞的综合利用价值和实现水产加工业的可持续发展,用罗非鱼鱼鳞提取胶原蛋白,以胶原蛋白、木糖醇、食用胶凝剂和柠檬酸等为原料开发凝冻休闲食品。通过试验优化工艺参数、操作要点,确定原料的最佳添加量为胶原蛋白3.0%,木糖醇5.0%,卡拉胶0.4%,柠檬酸0.2%,甜蜜素0.056%,所生产出的鱼鳞胶原蛋白凝冻休闲食品风味独特、爽口、营养全面且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金线鱼鱼皮抗冻蛋白的热稳定性,采用多孔变性淀粉对金线鱼鱼皮抗冻蛋白进行包埋,对其包埋工艺和热稳定性进行研究。分别研究多孔变性淀粉壁芯材比、包埋温度和包埋时间等对金线鱼鱼皮抗冻蛋白包埋率的影响,并对其热滞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多孔变性淀粉包埋金线鱼鱼皮抗冻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壁芯材比为30:1、包埋温度为39℃、包埋时间为120 min,在此条件下,包埋率可达(85.12±1.10)%。各因素对抗冻蛋白包埋率的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包埋温度壁芯材比包埋时间;热稳定性分析表明,多孔变性淀粉对抗冻蛋白起到了保护作用,提高了抗冻蛋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胶原蛋白是生物体内的一种重要蛋白质,水产胶原蛋白是其中一种。水产胶原蛋白比陆生动物胶原蛋白的安全性更高,同时水产胶原蛋白具有优良的理化特性和生理活性功能。对水产胶原蛋白的研究现状、开发优势及前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以罗非鱼鱼鳞胶原蛋白和绿茶提取物为原料制备胶原蛋白和胶原蛋白/GTE涂膜,研究了膜对圣女果保鲜效果的影响,测定了圣女果的失质量率、腐烂率、褐变强度、多酚氧化酶活性。结果表明,胶原蛋白/GTE涂层能有效减少圣女果的失质量和腐烂率,抑制果实褐变,降低多酚氧化酶活性。因此,胶原蛋白/GTE涂层对圣女果的保鲜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胶原蛋白是生物体内的一种重要蛋白质,水产胶原蛋白是其中一种。水产胶原蛋白比陆生动物胶原蛋白的安全性更高,同时水产胶原蛋白具有优良的理化特性和生理活性功能。对水产胶原蛋白的研究现状、开发优势及前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胶原蛋白膜由于具有许多优良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而得到广泛应用,但也存在热稳定差的问题,环境温度、湿度的变化均会导致膜的机械性能、亲水性和阻隔性发生改变。如何对胶原蛋白膜进行改性,提高其性能稳定性成为研究的热点。结合近年来关于胶原蛋白膜改性的研究报道,阐述胶原蛋白膜改性的主要技术手段及其改性效果,展望胶原蛋白膜改性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即食水产品的发展现状,通过对即食水产品加工工艺的综述,进一步研究了即食水产品的发展趋势,从即食水产品安全化、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管理、栅栏技术、即食水产品营养健康化4个角度展开论述,并对我国即食水产品的发展进行展望,提出引入国外先进技术、研发特色产品、加大质量监管力度等措施,以期为即食水产品的开发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8.
水产品中农药残留检验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水产品生产和消费大国,水产品已经成为我国居民获取动物蛋白质的重要来源之一,但是大量不规范使用农药使得农作物和水源被污染,被污染的农作物和水源再将残留的农药富集到水产品中,从而造成水产品中农药的残留。水产品的质量安全对国民身体健康至关重要。本文着重介绍水产品农药残留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突出分析水产品中农药残留的前处理方法。通过比较,认为采用乙腈作为提取剂的固相萃取前处理方法及气相色谱检测方法更能有效检测水产品中的农药残留物质。  相似文献   

19.
中国鲜活水产品市场增长迅猛,但产销地域差别明显,长距离运输需求显著。镇静剂能够抑制机体的新陈代谢,降低鲜活水产品应激反应,其被应用于水产品运输、繁育和手术等环节,以提高水产品的成活率。但是镇静剂在水产品中广泛使用而可能导致的残留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内外研究人员的关注。本文对水产品中镇静剂残留检测技术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对水产品中镇静剂的类型及使用规定进行了介绍,分析并总结了近10年来水产品中镇静剂类药物的检测研究进展。论述了水产品中镇静剂残留检测样品前处理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和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进展,归纳了相关方法的优缺点,并对其发展做出展望。在目前研究的基础上,未来应在新型简单、高效样品前处理方法方面开展更深入的研究,为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海蜇皮的营养成分,分别采用胃蛋白酶法和柠檬酸法提取海蜇皮胶原蛋白。结果表明,海蜇皮中总糖质量分数为0.6%,蛋白为1.1%,呈味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59.1%,色氨酸是海蜇皮的第一限制氨基酸。胃蛋白酶法提取条件:pH值2,胃蛋白酶质量分数4.5%,时间54h,料液比为1:2,提取率为32.76%;柠檬酸法提取条件:柠檬酸浓度0.4mol/L,时间78h,料液比1:3,提取率为18.7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