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提高薏米蛋白的提取得率,确定提取pH、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对蛋白提取率的影响,进一步得到薏米蛋白SDS-PAGE电泳图谱。采用碱法提取薏米蛋白,通过响应面回归分析,得到碱法提取薏米蛋白的优化工艺条件并且进行SDS-PAGE凝胶电泳分析薏米蛋白电泳图谱。结果表明,碱法提取薏米蛋白的优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为1:11.8,提取时间4.93 h,提取温度为35℃,提取pH 10.47。在最优条件下,薏米蛋白提取率达到43.94%。薏米蛋白SDS-PAGE凝胶电泳分析,薏米蛋白电泳图谱共分离出2条蛋白亚基条带,较大薏米蛋白亚基分子量143 kD,较小薏米蛋白亚基分子量为85 kD。通过响应面碱法提取薏米蛋白,提取率明显提高,采用SDS-PAGE法对薏米蛋白进行分析,为构建薏米蛋白质指纹图谱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鹰嘴豆蛋白提取工艺优化及亚基组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鹰嘴豆为原料,采用碱溶酸沉法提取鹰嘴豆蛋白,考察料液比、碱溶pH、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四个因素对蛋白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鹰嘴豆蛋白提取的最佳条件,并利用SDS-PAGE凝胶电泳对鹰嘴豆蛋白进行亚基组成分析。结果表明,鹰嘴豆蛋白提取的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10(g/mL),碱溶pH 10.0,提取时间82 min,提取温度30℃,在此条件下,鹰嘴豆蛋白提取率可达83.29%,鹰嘴豆蛋白其分子质量主要分布在157、75、52、48、37、28、18 kDa七个区域。此研究结果可为鹰嘴豆蛋白工业化生产和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以新鲜米糠为原料,采用碱法、酸法、盐法分步对米糠蛋白进行复合提取。在提取过程中,以蛋白质提取率为指标,确定料液比、pH值、温度、时间对米糠蛋白提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这3种方法各自提取蛋白的最佳工艺,最后依次采用碱提、酸提、盐提的最佳工艺条件分步对米糠蛋白进行提取。结果表明,碱法提取新鲜米糠蛋白最佳工艺条件:时间2.5 h,pH值12,温度30℃,料液比1∶11,提取率为34.49%;酸法提取新鲜米糠最佳工艺条件:时间3 h,pH值0.05,温度35℃,料液比1∶11,提取率为25.88%;盐法提取新鲜米糠蛋白最佳工艺条件:NaCl浓度0.6 mol/L,温度35℃,料液比1∶11,提取率为15.66%。复合法提取新鲜米糠蛋白总提取率达60.12%。  相似文献   

4.
以大蒜为研究对象,以大蒜中总黄酮的提取率为衡量提取工艺的指标,探讨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超声时间、超声功率4个因素对大蒜中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中心组合法设计试验方案,以总黄酮提取率为响应值,建立数学模型并验证得到大蒜总黄酮提取工艺的优化组合为乙醇体积分数58%,超声时间40 min,液料比45∶1,超声功率350 W,此条件下总黄酮的提取率为2.132 mg/g。与有机溶剂提取法相比,超声辅助法提取大蒜总黄酮的提取率较高,响应面中心组合法可以优化提取工艺条件,为大蒜中总黄酮的提取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紫色甘薯花青素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超声波辅助提取紫色甘薯花青素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以花青素的提取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对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在分析了各因素的显著性和交互作用后,得出超声波辅助提取紫色甘薯花青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提取时间40 min,提取温度75℃,液料比10∶1,在此条件下,所得花青素提取率为1.70%。  相似文献   

6.
通过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分析对白芸豆醇溶蛋白提取工艺进行优化,进而探究酶解前处理对醇溶蛋白提取效果的影响。由单因素试验结果可知,乙醇体积分数70%,料液比1∶10,浸提温度30℃和浸提时间3.0 h时,分别获得最高提取率;响应面试验优化得到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乙醇体积分数70%,料液比1∶9.2,浸提温度32℃,浸提时间2.9 h,此时醇溶蛋白的提取率为1.78%。经纤维素酶和复合酶处理后,蛋白质得率均小于未加酶组。  相似文献   

7.
对雪燕水溶性多糖的超声辅助提取工艺进行了响应面法优化研究。以水为提取剂,在雪燕粉末充分溶胀的基础上,考查超声提取温度、超声时间、料液比等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eken试验设计方案,以水溶性多糖提取率为指标,响应面法优化得到的超声辅助提取雪燕水溶性多糖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提取温度46℃,超声时间0.74 h,料液比1∶266(g∶m L)。在该条件下进行试验,雪燕水溶性多糖实际产率为67.39%±0.53%,与模型预计结果 68.91%的相对误差为1.56%,所建模型与采用的优化方法可靠,适用于雪燕水溶性多糖的超声波辅助提取。  相似文献   

8.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玉米胚芽蛋白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在稀碱条件下玉米胚蛋白的提取工艺,通过单因素实验,选取实验因素与水平,根据Box-Benhnken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原理,采用3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分析(RSA)法,建立了预测蛋白质提取率的数学模型,优化了蛋白质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玉米胚蛋白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水料比为11mL/g,pH值为8.7,温度为46℃,在最优条件下提取90min,蛋白质提取率可达58.46%。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水茄叶片总皂苷的提取率,本试验优化水茄总皂苷的提取工艺。以水茄叶片总皂苷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对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响应面试验设计,对水茄叶片总皂苷的超声辅助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80.30%,料液比1:15.06 (g/mL),提取时间95.56 min,提取温度62.29℃,在此条件下,水茄叶片总皂苷的理论提取率为38.82%,且响应面模型拟合性良好、预测性良好、操作可信。响应面法优化的水茄叶片总皂苷超声提取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0.
以新鲜牛蒡根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牛蒡根中总黄酮,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探讨料液比、提取温度、乙醇体积分数和提取时间对牛蒡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的牛蒡根总黄酮超声波法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61%,料液比1∶23 (g∶m L),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59 min,在此条件下总黄酮提取率为27.96 mg/g。  相似文献   

11.
以黑玉米皮为原料,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法提取水溶性膳食纤维的工艺参数,得出最佳工艺条件:提取时间为32 min,料液比为1∶11,提取温度为60℃,超声波功率为700 W,此条件下提取的膳食纤维提取率最高,为53.8%。  相似文献   

12.
以玉米黄粉为原料,利用超声-微波协同技术提取玉米黄粉中的叶黄素。采用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试验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优化后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十二烷基硫酸钠含量0.9%,微波功率345 W,料液比8∶14 (g∶m L),提取时间16 min,提取温度38℃,在此条件下叶黄素的提取率为9.30%±0.11%,为玉米黄粉提取叶黄素的工业化生产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花生红衣多酚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响应面法对提取花生红衣多酚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根据中心组合设计原理,采用4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依据回归分析确定最优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其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时间25min,超声功率492W,料液比90.5:1,乙醇体积分数55.8%。采用该工艺条件,花生红衣多酚的提取率为7.88%。通过响应面法得到一个能较好预测试验结果的模型方程。  相似文献   

14.
响应面优化超声辅助法提取杜仲叶中绿原酸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声波辅助技术对杜仲叶中的绿原酸进行提取,研究不同提取条件对杜仲叶中绿原酸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响应面试验优化杜仲叶绿原酸提取最佳工艺为:液料比16∶1(mL/g),乙醇浓度50%,浸提时间20 min,溶剂pH为5,浸提3次,在此条件下绿原酸提取率为6.338%。  相似文献   

15.
以巴旦木粕蛋白质提取率作为衡量指标,利用碱溶酸沉法提取巴旦木粕蛋白质。用单因素试验考查料液比、加热温度、加热时间及p H值对巴旦木粕蛋白质提取率的影响,利用数学模型,确定最佳工艺。结果表明,巴旦木蛋白的等电点为4.0;其最佳工艺条件为p H值9.0,料液比1∶22(g∶m L),加热温度48.2℃,加热时间59.2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巴旦木蛋白提取率可达58.67%。  相似文献   

16.
以隆子紫青稞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优化试验设计,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并计算紫青稞色素的提取率。结果表明,紫青稞色素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0%,料液比1∶10(g∶mL),提取温度65.84℃,提取时间1 h,盐酸调节pH值1.0,在此条件下紫青稞色素提取量为1.43 mg/g。  相似文献   

17.
普洱茶茶多糖的提取工艺的响应面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了解决普洱茶茶多糖的提取工艺中参数设定的问题,采用单因素试验分析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料液比这3种主要因素对茶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利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确定了普洱茶茶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为:料液比为1:17,浸提温度为80℃,浸提时间为78.5 min,茶多糖得率为12.72%。采用响应面法分析法对普洱茶茶多糖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可行,茶多糖的提取率增加明显。  相似文献   

18.
以花生粕为原材料,研究氯化钠浓度、pH值、料液比、浸提时间和浸提温度对花生水溶性蛋白的提取率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研究盐辅助法提取花生粕蛋白的最优提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在料液比为1∶19,Na Cl浓度为0.17 mol/L,浸提温度为58℃,浸提时间为42 min,pH值为9.86时,花生粕蛋白提取率最高,为39.33%。  相似文献   

19.
采用超声波辅助碱法提取小麦麸皮中的淀粉,优化超声条件,以提高淀粉的提取率。试验结果表明,最佳超声条件为固液比1∶15,pH值11,超声时间30 min,超声功率450 W。此时,小麦麸皮淀粉提取率为90.97%,比单纯碱法提取淀粉的提取率提高了10.10%,小麦麸皮淀粉为白色粉末状。  相似文献   

20.
以灵芝蛋白质的提取率为指标,考察液料比(V/W)、时间、温度及p H值对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方法确定灵芝蛋白质的最优提取工艺。结果表明,灵芝蛋白质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液料比(V/W)120∶1,温度50℃,p H值10,时间60 min,沉淀p H值3,在此优化工艺下灵芝粗蛋白的实际提取率达39.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