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4 毫秒
1.
多酚氧化酶是植物体内酶促褐变的关键酶。为筛选安全无毒、处理简单的多酚氧化酶抑制剂,以苦荞茎叶乙醇提取物、水提取物、磷酸盐缓冲液提取物为褐变抑制剂,研究其对黑美人马铃薯多酚氧化酶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3种提取物均对马铃薯多酚氧化酶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当抑制剂体积为120μL时,酶活抑制率分别为70.14%、73.38%、84.53%,表明磷酸盐缓冲液提取物的抑制效果最佳。对3种提取物中总黄酮、蛋白质含量进行定量,结果表明磷酸盐缓冲液提取物中不仅具有较高含量的黄酮类物质,同时蛋白质含量也较高,推测磷酸盐缓冲液提取物抑制效果最好的原因就在于此。研究结果可为探寻马铃薯多酚氧化酶的天然抑制剂和马铃薯深加工过程中褐变控制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促进通辽地区荞麦产业发展,对14个不同生态地区的42个甜、苦荞品种进行3a试验研究,调查其生育期、农艺性状及产量。结果表明:在通辽地区种植的甜、苦荞品种生育期应控制在100d以内,才能保证正常成熟,参试甜荞品种蒙0530、赤甜荞1号和通荞1号与对照(CK)产量接近。苦荞品种中,增产率最高的为苦荞1307-893,产量为3 278.10kg·hm-2,平均增产1 543.5kg·hm-2,其次为黔苦5号、黔苦6号、六苦04号分别比对照增产1 063.35、689.40、295.65kg·hm-2,与对照产量接近的有云荞2号(1 878.60kg·hm-2)、晋苦荞2号(1 814.25kg·hm-2)、晋苦荞6号(1 752.60kg·hm-2)、川苦荞3号(1 664.55kg·hm-2)、酉苦1号(1 579.65kg·hm-2),这些甜、苦荞品种高产、稳产、综合农艺性状较好,均适合在通辽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3.
甘薯不同垄宽条件下的滴灌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不同垄宽条件下对甘薯品种"黔紫薯1号"进行了滴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覆膜处理有利于甘薯的茎叶生长和结薯;滴灌1~2次可以促进甘薯地上部茎叶的生长;在甘薯生长中期(8月上旬)滴灌1次可以增加单株结薯数,提高单株薯块产量;单垄(垄宽110 cm)双行栽植,并在8月上旬滴灌1次的增产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在不同垄宽条件下对甘薯品种"黔紫薯1号"进行了滴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覆膜处理有利于甘薯的茎叶生长和结薯;滴灌12次可以促进甘薯地上部茎叶的生长;在甘薯生长中期(8月上旬)滴灌1次可以增加单株结薯数,提高单株薯块产量;单垄(垄宽110 cm)双行栽植,并在8月上旬滴灌1次的增产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采用同异分析法对引进的苦荞品种(系)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苦荞04-46的综合性状最好,其次是当地苦荞(CK)、西荞2号、六苦2081、川荞1号、晋荞麦1号等,黔苦5号的综合性状最差。可见同异分析法的评价结果与田间鉴评结果基本一致,而且同异分析法运算简便,结果全面客观,可在苦荞品比试验中应用。  相似文献   

6.
进行冀北承德坝上及接坝地区2015年燕麦与荞麦新品种引进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初步筛选出燕麦品种8个,分别为坝莜13号、坝莜8号、坝莜12号、坝莜14号、坝莜10号、白燕2号、坝莜9号、坝莜3号;初步筛选出甜荞品种12个,分别为丰甜1号、通荞1号、定甜2号、榆荞4号、信农1号、赤甜1号、TQ08-06(榆荞-5)、荞杂2号、通荞2号、北早生、晋甜E09-2、改良1号;初步筛选出苦荞品种9个,分别为赤苦荞2号、赤苦荞1号、ZNQ028、云荞1号、晋苦荞6号、定引1号、黔苦5号、西苦1号、通苦荞1。这些品种的适应性和表现有待于下年度进一步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7.
小麦籽粒多酚氧化酶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采用3种不同方法提取21个小麦品种籽粒的多酚氧化酶(PPO),以综合研究不同的提取方法与其活性的关系,结果显示:在3种提取方法中,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提取全麦粉PPO的活性平均值和变异系数最高,分别为57.2 U/(g.min)和77.7%;而用磷酸盐提取全麦粉PPO活性平均值为19.6 U/(g.min),变异系数为59.6%,低于前者。用磷酸盐提取完整籽粒的PPO活性平均值及变异系数最低,分别为5.1 U/(g.min)和16.7%。简单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分别用磷酸盐和SDS提取全麦粉PPO活性的相关性最好,相关系数达0.954;其次是磷酸盐提取的完整籽粒和SDS提取全麦粉的PPO活性的相关性,其相关系数为0.925;最小的是用磷酸盐分别提取完整籽粒和全麦粉PPO活性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877。相关性均达极显著水平。同时研究了磷酸盐和SDS分别提取PPO活性的时间特性,结果表明:对于PPO活性差异较大的品种,其活性曲线的差别也较大;对于同一品种,这2种方法提取的PPO活性面积(活性曲线下包含的面积)也差异明显。上述说明磷酸盐缓冲液中加入SDS可有效地改善PPO的提取效果;不同品种、不同的提取方法,PPO的活性曲线也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
黔苦7号是以威宁地方品种冷饭团为亲本,采用单株选择法系统选育而成的苦荞新品种,综合抗性和适应性强。探明黔苦7号在威宁地区的合理播期,为完善黔苦7号的高产栽培配套技术提供支撑,进行黔苦7号不同播期(4月20号、4月27日、5月4日、5月11日、5月18日、5月25日)的种植试验,考察不同播期黔苦7号的生育期、农艺性状和产量。结果表明:黔苦7号不同播期的生育期为68~84 d,并随播期的延后而缩短;株高为87.6~111.4 cm,处理4(5月11日播种)最高,处理5(5月18日播种)最低;分枝数为2.6~3.2个,处理5最多(5月18日播种);节数为10.2~13.8节,处理4最多(5月11日播种),处理1(4月20日播种)最少。产量为73.37~226.78 kg/667m2,处理2(4月27日播种)最高,处理6(5月25日播种)最低,处理2至处理6(4月27日及之后播种)的产量依次减少。黔苦7号在威宁县地区的合理播期为4月20日至5月4日,即4月下旬至5月上旬,可实现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9.
通过试验统一鉴定评价冀北坝上地区18个荞麦品种的农艺性状、经济性状,为生产上规模化栽培示范和广泛推广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甜荞品种日本大粒荞、赤峰1号、北早生、定甜2号、丰甜1号建议继续进行试验;苦荞品种西荞1号、黔苦3号、川荞1号、苦荞04-46、黔苦5号综合表现优异,适宜在冀北坝上地区以及同类型区种植。  相似文献   

10.
以耐旱型苦荞(迪庆苦荞)和旱敏感型苦荞(黑丰一号)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人工控水试验,研究了干旱胁迫与复水对不同耐旱型苦荞品种的生理及形态指标的影响,为苦荞的抗旱稳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显著影响了苦荞生长,表现为株高、茎粗、叶面积、茎叶干重、根系体积、根系表面积、根系平均直径、根系干重、根系活力、根系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花期复水后影响得到缓解,表现为各项指标均有所恢复。其中,茎叶干重恢复最佳,干旱胁迫下的迪庆苦荞与黑丰一号相比,茎叶干重增加了54.81%,复水处理与干旱处理相比,迪庆苦荞和黑丰一号分别显著增加了83.78%、47.28%。根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丙二醛含量、迪庆苦荞的根系可溶性糖含量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处理。干旱胁迫下苦荞叶片生长素(indole-3-acetic acid,IAA)含量显著降低,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含量显著升高,复水处理与干旱胁迫相比,迪庆苦荞和黑丰一号的IAA含量分别显著增加了25.50%、21.19%,ABA含量分别降低了20.15%、18.18%,表明复水有效地缓解了干旱对内源激素的影响。干旱抑制了苦荞的生长,但复水使两个品种的苦荞均产生了等量补偿效应和部分补偿效应,且耐旱品种(迪庆苦荞)的恢复程度比旱敏感品种(黑丰一号)更好。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不同品种甘薯营养成分和生物活性的差异和相关性,以浙江省常见的不同肉色(紫色、橘色、黄色、白色)甘薯品种为材料,测定甘薯的营养成分含量(干物质、还原糖、可溶性糖、淀粉、可溶性蛋白、类胡萝卜素、花色苷、多酚)和生物活性[清除DPPH?能力、抑制胰蛋白酶活性能力、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并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农技服务》2019,(9):18-19
为筛选出适宜六盘水地区种植的苦荞品种,2014~2016年对各地引进的13个(对照九江苦荞)苦荞品种(系)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所有参试品种(系)中,酉苦1号、晋苦荞2号、六苦04号、苦荞1307-893和云荞2号产量分别为124.06公斤/亩、115.69公斤/亩、113.61公斤/亩、112.65公斤/亩和110.20公斤/亩,分别比对照增产19.49%、11.42%、9.42%、8.49%和6.14%,其他性状较优。初步说明,酉苦1号、晋苦荞2号、六苦04号、苦荞1307-893、云荞2号适宜六盘水市种植推广。其余品种均较对照减产,建议淘汰。  相似文献   

13.
苦荞发芽过程中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苦荞不同发芽时期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规律,为苦荞的综合利用及相关功能性产品的开发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分别对黔苦5号、沽源苦荞、西荞1号、川荞1号4个苦荞品种种子发芽0,3,6,9,12 d的游离氨基酸进行定量检测,分析氨基酸间含量变化的相关性;通过主成分分析,判断发芽过程中氨基酸总量发生变化的主要特征氨基酸;应用聚类分析,研究游离氨基酸的变化规律。【结果】苦荞发芽前后游离氨基酸含量变化较大,发芽12 d后,黔苦5号、沽源苦荞、西荞1号、川荞1号总氨基酸含量分别由发芽前的5.40,5.31,4.03,3.82 mg/g增加至16.26,19.27,17.91,15.79 mg/g;苏氨酸、谷氨酸和亮氨酸含量变化与多种氨基酸呈相反趋势,丝氨酸、天冬氨酸等9种氨基酸是苦荞发芽过程中含量发生变化的主要特征氨基酸,发芽6,9,12 d时4种苦荞芽的氨基酸含量不能明显区分。【结论】苦荞发芽前后氨基酸变化较大,可根据产品需要选择发芽时间。  相似文献   

14.
采用旱地小区试验,研究了Cd污染土壤中甘薯吸收累积Cd的品种差异,探讨了甘薯吸收累积Cd的相关机理.结果表明,甘薯品种间不仅生物量差异较大,对Cd的吸收累积能力也不同,8个品种的地上部茎叶生物量(DW)在4 594.9~8 232.2 kg·hm-2,鲜样Cd含量范围为0.032 9~0.057 4 mg·kg-1;地下部块根生物量(DW)在7 809.0~14 269.7 kg·hm-2,鲜样Cd含量范围为0.002 2~0.011 0mg·kg-1,茎叶Cd含量明显高于块根,但均未超过国家食品中污染物限值标准(GB 2762-2005)(根茎类蔬菜<0.1 mg·kg-1).而与无公害蔬菜质量标准(GB 18406.1-2001)进行比较(<0.05 mg·kg-1),有3个甘薯品种(心香、湘薯15、泉薯9号)的茎叶Cd含量超标.因此,轻度Cd污染土壤种植的甘薯其茎叶可能存在摄食健康风险,而块根基本无风险,若将Cd污染土壤改制种植甘薯,必须妥善处理其地卜部茎叶.  相似文献   

15.
为探明不同荞麦品种在内蒙古赤峰地区的栽培表现,扩大选择更适合谊区荞麦的栽培品种.通过研究16个引进荞麦品种及2个当地品种在赤峰地区的栽培的农艺性状及产量等,结果表明赤峰1号和北早生可以作为甜荞优良品种引进,西荞1号、苦荞04-46和黔苦3号可作为苦荞推广品种在赤峰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6.
多效唑对苦荞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苦荞品种‘威苦1号'和‘黔苦6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的多效唑(PPP_(333))对苦荞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多效唑处理对苦荞产量有一定的影响,适宜浓度的外源多效唑喷施苦荞可提高产量,两苦荞品种均以多效唑处理质量浓度130 mg/L时产量达到最高;通过对其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分析与相关分析表明,经不同浓度多效唑处理后,苦荞农艺性状中株高对产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主茎分枝数和主茎节数。  相似文献   

17.
为筛选出适合贵州甘薯栽培的品种,以宁紫薯1号和徐薯22为对照品种,综合评价筛选了11个甘薯新品种。结果表明:紫心甘薯品种川紫薯6号和黄心甘薯品种黔薯8号鲜薯产量显著高于对照品种,且结薯习性较好,适宜在贵州推广种植;品种渝薯15和13-4-59鲜薯产量较对照增产不明显,但2个品种干物率和薯干产量都较高,可作为淀粉型品种在贵州推广种植;其余品种各有特色,如1386-4茎叶产量高,南紫薯018薯肉深紫色,花青素含量高,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宁夏丘陵地区苦荞引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宁夏丘陵地区苦荞引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塘湾苦荞、凤凰苦荞、榆6-21、九江苦养、威黑4-4、滇宁1号等6个品种生育期适中、抗逆性强、丰产性好,比当地主栽品种固原苦荞增产明显;威93—8和凉荞1号2个品种较当地主栽品种固原苦养减产不显著,可能是误差引起的。  相似文献   

19.
通过在香格里拉市建塘镇对8个苦荞品种(系)进行旱地试验结果表明,参试的8个苦荞品种(系)中,迪苦2号、六苦2017、云荞3号3个品种综合表现较好,适宜在迪庆州高寒藏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0.
用GGE双标图分析苦荞品种的产量稳定性及试验地点相似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更准确有效地分析苦荞品种适应性,筛选优良苦荞品种和评价试验地点,为苦荞品种推广应用和区域试验试点的科学布局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变异分析和GGE双标图对国家区域试验中第8轮苦麦区域试验的生育期、株高、主茎分枝数、主茎节数、千粒质量及产量进行分析。【结果】(1)参试品种(系)在生育期、株高、主茎分枝数、主茎节数4个性状上的平均值表现为北方高于南方,而千粒质量和产量的平均值表现为南方高于北方。参试品种(系)间各个性状的变异小,稳定性较好,但类型不丰富。(2)南、北方各有其适宜的高产稳定品种。云荞67、昭苦2号、西苦7-3为适宜于南方的高产稳产品种;西农9940、凉苦-4和威苦02-286为适宜于北方的高产稳产品种。【结论】利用GGE双标图可以对试验地点分组,但对于试验点的评价和取舍要结合地理环境条件进行客观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