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有效助推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扶贫工作的开展有助于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主要通过退耕还林工程来实现。在提升农村经济水平的同时保护农村生态环境,需要在退耕还林工程开展与有效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中找到一个平衡点。基于此,本文详细探讨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有效助推精准扶贫工作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2.
文章根据中央"精准扶贫"的要求,即在现有扶贫政策基础上,结合具体地域的发展形势进行探讨,为促进能源和环境保护,保证生态扶贫工作的有效开展及农村经济的良好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中央对我国西部地区的扶贫力度持续加大,扶贫工作成效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本文结合西峰区精准扶贫工作现状,从西峰区精准扶贫工作的基本背景出发,通过研究西峰区精准扶贫中的劳务输出情况,结合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精准扶贫工作发展要求和西峰区实际经济发展情况,对下一步工作中西峰区精准扶贫工作在深入开展开展劳务输出方面进行了深入思考,并提出了相关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4.
甘肃省是我国人口大省之一,贫困人口较多,扶贫任务较重。为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应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建立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建设美好新甘肃。本文就发展林下经济助力林农增收脱贫的策略进行简要分析,仅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5.
生态扶贫是精准扶贫战略的具体方式之一,也是国家扶贫任务的组成部分,在扶贫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分别梳理生态扶贫实践的经验与不足,论述在新的历史时期精准扶贫和生态扶贫是有机结合的关系。在此种关系下形成的是生态扶贫的新模式——精准生态扶贫,进一步阐述了精准生态扶贫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6.
实施发展精准扶贫政策对于我国现阶段国内人民生活水平以及综合国力的提升具有很深远影响,切中精准扶贫政策关键点则是更好落实扶贫攻坚工作的重要一环。本文结合河北省各落后地区的发展现状以及国家整体扶贫政策的战略布局,从六个精准、四个施策、五种渠道进行剖析,对精准扶贫的路径和政策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结合精准扶贫政策,认为畜牧业在精准扶贫政策中具有重要地位,在精准扶贫过程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分析了贫困地区发展畜牧业的优势和不足,提出精准扶贫政策下的畜牧业发展措施,强调要因地制宜,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以科技理念提升养殖技术,加强资金投入使用与管理机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防疫工作,拓展互联网销售渠道,通过加强农民环保观念促进科学生态养殖。最后进一步展望了畜牧业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背景下,随着农村精准扶贫工作的不断完善与推进,对于农村金融扶贫工作也提出新要求,强调精准扶贫中农村金融扶贫作为重要手段,需要结合生态经济的相关建设要求,加强农村金融扶贫工作与生态经济发展工作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生态经济理念,在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方面的作用,不断解决农村金融扶贫工作的问题和不足。基于此,本文从生态经济视角下农村金融扶贫工作机遇方面出发,提出生态经济视角下农村金融扶贫工作遇到的阻碍,以及探索生态经济视角下农村金融扶贫工作的策略,以期促进扶贫工作的有效发展,充分发挥生态经济对于农村金融扶贫工作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结合笔者对长青保护区精准脱贫、生态扶贫工作的研究,首先介绍了精准扶贫社区的概况,之后总结了精准扶贫的具体措施,以期为精准扶贫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北方农牧交错带是我国生态环境和经济基础极为脆弱的地区,配合国家扶贫政策及生态环境保护措施进行的生态移民是积极而有效的尝试.国内外学者对于生态移民有着大量的研究,通过对国内外大量文献的回顾,对生态移民扶贫研究进行了梳理.研究认为,生态移民能有效地解决北方农牧交错带的贫困问题,减轻生态环境的压力,但在国内实践中,生态移民却遇到了很多挑战.  相似文献   

11.
省际边缘区"边缘-贫困"的经济特性使其整个精准扶贫战略的难点区域,贫困程度深、扶贫任务重、攻坚难度大。省际边缘区精准扶贫工作不仅要关注贫困人口的收入问题,对生态环境保护应更为关注。绿色发展理念为省际边缘区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基于对河南省南阳市的分析发现省际边缘区精准扶贫中存在识别困难、区域竞争、认识不够、产业缺乏以及资金匮乏等问题,提出要提高生态扶贫参与意识,绿色扶贫环境构建;实现区域的统筹协调,共同推进区域减贫;充分利用优势资源,牢记坚守生态底线,避免陷入"资源枯竭型贫困"陷阱。  相似文献   

12.
现阶段,我国积极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先后提出文化扶贫、教育扶贫、产业扶贫、旅游扶贫等方针政策,其中,旅游精准扶贫是近年来随着乡村旅游的繁荣发展提出来的一项新政策和乡村振兴手段,就我国的民族地区而来,其经济发展中存在很多的限制性因素,因此民族地区是旅游精准扶贫的重点对象,对此,开展民族地区的精准扶贫工作对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维护多民族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就民族地区旅游精准扶贫工作来看,注重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是必经之路,对于提升整体旅游精准扶贫工作效率具有突出作用。本文主要介绍了旅游扶贫的内涵以及其和特色文化之间的关系,结合民族地区旅游精准扶贫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探究特色文化产业助力民族地区旅游精准扶贫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3.
2016年7月至2017年2月对长青自然保护区精准脱贫生态扶贫项目进行研究,基本掌握了精准脱贫生态扶贫的关键点,包括建立组织机构及生态扶贫队伍、精准识别贫困户、分析致贫原因、制定帮扶项目实施细节和加强项目资金管理等,为长青保护区打赢生态扶贫攻坚战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结合文献资料与扶贫工作实践,就增强呼伦贝尔沙区生态保护、发展林业精准扶贫进行分析,阐述了林业在呼伦贝尔沙区精准扶贫工作中的地位,就呼伦贝尔实际情况提出了沙区林业生态建设与扶贫开发相结合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其中扶贫工作是这一阶段的核心任务,打赢脱贫攻坚战,精准帮扶是关键。新常态背景下,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扶贫工作。无棣县自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各级有关部门推进工作,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深入推进"润灌"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部署,有效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本文主要探讨了新常态下构建精准扶贫工作机制的有效途径,以期有效提升精准扶贫工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时代的不断进步,我国相关的管理部门对于扶贫工作的进行也是有了更深一步的关注,但就之前的扶贫工作情况而言,其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相关的扶贫工作也没有达到人们预想中的效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新时期国家解决发展过程中各种矛盾的有效途径,同样对于扶贫工作的进行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扶贫领域开展供给侧改革,可以说其是时代的发展的重大创新、重大进步,也是落实党和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有效措施。精准扶贫作为现阶段我国扶贫工作的基本方针,如果能够将其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有效地融合、互补,那么必然能够更加有效地实现贫困地区以及贫困人口的精准脱贫,进而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极大程度的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文章对广元市林业精准扶贫实践的实施举措与成效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深化林业改革、发展林业特色产业、实施生态保护建设、开展科技服务与推广、定点帮扶是当地促进林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主要举措。同时研究也发现,林业精准扶贫面临着生态就业战果有待提升、林业产业发展水平不高等问题,提出了继续实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持续推进林业产业提质增效、加强林业科技帮扶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如何发挥乡镇干部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将精扶贫工作和基层党组织进行有效结合是现阶段我们需要重点研究的工作。乡镇干部群体是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基础环,其工作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精准扶贫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聚焦精准扶贫,就需要发挥好乡镇干部的政治和服务职能,结合地区发展特点,强化重点建设,落实好各方责任,引导地区党员干部和党组织将主要工作精力和时间投入到精准扶贫工作的主战场中,而致力于扶贫攻坚,加快地区经济转型,提升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首先分析了叶城县精准扶贫工作开展现状,然后论述了发挥乡镇干部作用的途径,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更好提升扶贫工作质量有一定助益。  相似文献   

19.
结合精准扶贫的要求,以福建省寿宁县凤阳镇为例,针对凤阳镇实施精准扶贫的成效,分析凤阳镇的贫困原因、实施精准扶贫的基础条件,以及精准扶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凤阳镇实际,提出加大扶贫投入力度,扶贫内容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提升群众自我发展意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农业科研单位是科技精准扶贫工作的主力军之一,对推进我国区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有重要的作用。笔者对肇庆市莫村镇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结合肇庆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科技项目精准扶贫模式进行了探讨与分析,并提出了做大做强科技项目精准扶贫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