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超声辅助乙醇溶剂法对红豆种皮中的花色苷进行了提取工艺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料液比、pH、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温度以及超声功率对红豆种皮花色苷提取效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响应面试验,进一步优化了红豆种皮色素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影响花色苷提取效果的各因素顺序为 pH>超声温度>乙醇浓度>料液比,超声功率对提取率的影响不大。超声法提取红豆种皮花色苷的最适工艺条件为: 料液比1∶34(g/mL),pH为3,乙醇体积分数30%,超声温度55 ℃,超声功率350 W。在上述最佳工艺条件下,红豆种皮中花色苷的提取效果最好,提取液中花色苷含量可达(82.35±3.28)mg/100 g。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紫薯花色苷提取方法及其稳定性,以紫薯为原料,吸光值或提取量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紫薯花色苷的提取工艺,并对花色苷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紫薯花色苷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酸醇比1∶2(V/V),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12 min,料液比1∶2(g/mL),此条件下花色苷吸光值为3.026。稳定性研究表明:花色苷对光敏感,在温度50℃以下和p H6的酸性条件下较稳定,耐还原能力比耐氧化能力强,大多数食品添加剂和金属离子Na~+、K~+、Ca~(2+)对花色苷溶液的稳定性影响不明显,但Fe~(3+)、Zn~(2+)对花色苷稳定性的影响较大。研究结果可为紫薯花色苷的提取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蓝莓花色苷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蓝莓为原料,采用溶剂萃取法提取蓝莓花色苷,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其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并以VC为对照,研究花色苷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OH)和抗油脂氧化、还原力等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溶剂法提取蓝莓花色苷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溶剂80%乙醇,液料比15∶1(m L·g-1),p H 3,温度40℃,提取70 min,蓝莓花色苷的色价最高。蓝莓花色苷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性,其抗氧化能力随浓度的增大而提高,花色苷对油脂的抗氧化能力比VC的效果稍好;花色苷的还原力低于同浓度的VC,VC的还原力是花色苷的1.7倍;0.1%和0.5%的花色苷对·OH的清除率高于相同浓度的VC,但是0.2%~0.4%浓度的VC比相同浓度花色苷的效果稍好;相同浓度下,VC对O2-·的清除能力明显好于花色苷,是花色苷的1.54倍;蓝莓花色苷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效果好于同浓度的VC,是VC的1.07倍。  相似文献   

4.
黑花生衣色素热降解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pH3.4和pH4.5条件下,对黑花生衣色素花色苷溶液的热降解进行了定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黑花生衣花色苷的热降解符合动力学一级反应规律。pH3.4条件下黑花生衣花色苷活化能Ea为84.146kJ/mol,比pH4.5条件下所需Ea(67.993kJ/mol)大。在低pH值条件下有利于黑花生衣花色苷的保存,降低温度能明显地延长黑花生衣色素的半衰期。  相似文献   

5.
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黑花生种皮中花色苷含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黑花生花色苷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为建立一个快速检测花生花色苷的方法,以黑花生和普通花生的种皮为材料,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了黑花生和普通花生种皮中花色苷的含量和主要成分。研究表明,黑花生种皮中花色苷的总含量为1.16 mg/g鲜重。在高效液相测定过程中,其主要成分在保留时间10.283 min和11.217 min 处有2个高吸收峰,它们的含量占总花色苷含量的98.3%。根据已有的研究结果,推断二者分别为矢车菊素-3-槐二糖、矢车菊素-3-接骨木二糖,其含量分别比普通花生高810倍和580倍。  相似文献   

6.
葡萄酒皮渣提取花色苷研究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葡萄资源丰富,葡萄加工业中会产生大量废弃的葡萄皮渣。葡萄皮渣中含有丰富的花色苷,具有抗氧化及保护视力等功能。因此,探索工业水平从葡萄酒皮渣中提取花色苷方法对于高效利用我国葡萄资源具有积极意义。通过概述葡萄花色苷的研究进展,包括色素的提取纯化法、分析测定方法、生理活性功能等,展望了从葡萄皮渣中提取花色苷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正交优化黄芩中黄芩苷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测定黄芩苷的含量,考察影响超声波提取黄芩中黄芩苷的各个因素,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得出超声波法提取黄芩苷的最佳工艺为料液比1∶22,乙醇体积分数60%,超声时间30 min,超声功率300 W,黄芩苷得率可达6.67%,该工艺条件下得到的黄芩苷得率稳定且高效。结果表明,超声波提取法简单快速,提取效率高,耗能少,明显优于传统提取方法,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曹婷 《中国农学通报》2018,34(30):129-135
为了寻求快速、经济地测定自然界中紫黑色作物总花色苷含量的方法,利用酸性乙醇对黑元麦、茄子、葡萄3种不同作物进行花色苷提取,并采用pH示差法和差减法2种不同的实验室方法对3种样品总花色苷含量进行留样分析再测定。结果表明,黑元麦、葡萄采用pH示差法和差减法这2种测定方法的结果精确度和准确性没有显著性差异,且样品进行留样再检测时发现,2种样品测定结果之差的绝对值均小于测定结果质量不确定度,可以说明黑元麦、葡萄花色苷实验室定量检测pH示差法和差减法均适用。茄子采用pH示差法测定值相对标准偏差为2.20%,精确度明显好于差减法;从质控图看,茄子检出值出现1次连续4个点上升的情况,说明茄子皮利用差减法测定结果准确性差;从留样再检测结果可以看出,利用差减法测定2次结果之差的绝对值为0.023 mg/g,小于测定结果质量不确定度0.011 mg/g,说明茄子花色苷pH示差法检测结果可信赖,差减法检测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9.
何首乌中二苯乙烯苷的超声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何首乌中的二苯乙烯苷成分具有明显的抗衰老、降低胆固醇和保肝作用。利用超声波技术提取制首乌中的二苯乙烯苷,可提高二苯乙烯苷成分的提取效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探讨工艺条件对超声提取二苯乙烯苷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提取二苯乙烯苷的较佳工艺条件为:制首乌粉末粒度80目、提取溶剂为体积分数90%的乙醇、料液比为(质量∶体积)1∶60、提取时间为7min。  相似文献   

10.
旨在优化‘紫加1号’嫩茎叶花色苷提取工艺,并探讨其体外抗氧化活性。采用溶剂浸提法提取‘紫加1号’嫩茎叶花色苷,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分析浸提时间、浸提温度、料液比、乙醇浓度和提取次数对花色苷提取率的影响,确定提取‘紫加1号’花色苷的最佳工艺。通过水杨酸法、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和DPPH法对‘紫加1号’花色苷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花色苷最佳提取工艺为浸提温度50℃、浸提时间2.5 h、料液比为1:100 g/mL、乙醇浓度为55%、提取2次,此条件下得率为62.34 mg/100g,接近实际值56.23 mg/100g,说明结果准确可靠。同时,‘紫加1号’花色苷对羟基自由基(·OH)、超氧基自由基(O2-·)和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有明显的清除作用,半数抑制浓度(IC50)依次为0.488 mg/mL、0.764 mg/mL和0.032 mg/mL。该法能够有效提取‘紫加1号’嫩茎叶花色苷,且获得的花色苷具有明显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1.
利用微波萃取技术和水浴法相结合的方式提取紫甘蓝中的花色苷,以浸提液吸光度为评价指标,经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优提取工艺参数,以pH值2的柠檬酸为溶剂,微波功率600 W,微波萃取时间3 min,料液比1∶10(g∶mL),60℃水浴下浸泡35 min。  相似文献   

12.
为了进一步分析葡萄所含花色苷种类及功能,为相关研究者花色苷提纯鉴定及功能性研究等提供思路,本研究系统总结了葡萄花色苷提纯、定性定量鉴定及抗氧化作用,发现葡萄花色苷资源丰富,具有很强的抑制氧化修饰作用,可以从根本上清除DPPH、O2-·、·OH、H2O2等活性自由基,同时,对脂质过氧化有较好的抑制作用,部分种类可以有效减少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疾病、肝脏损伤、急性肺损伤等疾病的发生。而在提纯方式方面,得出超声波辅助溶剂提取法具有提取率高、时间短、能耗小等优点,提取工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HPLC-MS法是葡萄花色苷定性鉴定中使用最广泛的分析方法,可以准确检测出葡萄中所含花色苷的种类、含量和比例。因此,建议在提纯鉴定过程中要综合联用溶剂提取、超声波辅助溶剂提取、酶法提纯、HPLC-MS法等提纯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13.
采用HPLC—DAD—ESI—MS法鉴定黑树莓中花色苷组分含量及其分子结构。黑树莓中花色苷的含量为90mg/100g干质量,依据保留时间、紫外光谱、分子碎片和离子碎片等信息,从黑树莓中共鉴定出4个组分,分别为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矢车菊素-3-五碳糖苷、矢车菊素-3-丙二酰六碳糖苷和一个矢车菊素衍生物。  相似文献   

14.
通过风味蛋白酶对黑芸豆蛋白进行酶解制备黑芸豆肽,并以此为主要原料研制黑芸豆肽饮料。通过响应面分析优化了黑芸豆蛋白酶酶解的工艺条件,基于正交试验优化了黑芸豆肽饮料的配方。结果表明,当酶添加量4%,酶解温度55℃,酶解时间180 min时,黑芸豆蛋白的酶解度最高,黑芸豆肽的抗氧化性最强;当黑芸豆肽添加量60%,白砂糖添加量15%,柠檬酸添加量0.03%时,黑芸豆肽饮料的口感最佳。  相似文献   

15.
对紫甘薯原料进行蒸汽爆破预处理,采用溶剂提取法制备紫甘薯花色苷并采用大孔树脂进行纯化,全波长扫描结果表明,蒸汽爆破处理后紫甘薯花色苷的最大吸收波长由531 nm变为527 nm。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结果表明,对爆破和未爆破处理的紫甘薯提取所得的均为花色苷,但各组分的相对含量不同。紫甘薯花色苷的体外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一定范围内花色苷的抗氧化性与质量浓度呈正比。蒸汽爆破预处理后,紫甘薯花色苷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羟自由基清除能力有一定的提升,而还原力基本不变。采用牛津杯法检测紫甘薯花色苷的抑菌性,结果表明紫甘薯花色苷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沙门氏菌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最小抑菌质量浓度(MIC)分别为0.125,0.25,0.25,0.062 5 mg/mL。  相似文献   

16.
花色苷是一类大量存在于植物细胞液中的类黄酮类化合物,对人体有非常重要的生理功能和医疗保健价值,越来越符合现代人的养生保健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开发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系统地综述了花色苷的抗氧化、抗癌抗突变、减肥、改善视力、延缓衰老等功能特性,以及有机溶剂提取、水提取、酶法提取、微波辅助提取、双水相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高压脉冲电场辅助提取等一系列提取技术,旨在为花色苷类食品的生产与研发起到积极的促进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优化热水浸提红凤菜花色苷的提取工艺,以2组不同预处理的新鲜红凤菜叶片为试材,研究不同提取温度—时间组合对花色苷提取物色价和总酚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升高时完整叶片和剪小块叶片的花色苷提取物的总酚含量都下降;完整叶片的提取物色价随之提高,而剪小块叶片的提取物色价随之下降。为获得较高的色价和总酚含量,完整叶片的最优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95℃,提取时间90 min,剪小块叶片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65℃,提取时间180 min。  相似文献   

18.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分析温度、光照、pH及蔗糖质量浓度4个因素对花色苷稳定性的影响;为提高花色苷的稳定性,研究以海藻酸钠为壁材,CaCl2和壳聚糖为固化剂,制备花色苷微胶囊的工艺配方。结果表明,花色苷稳定性降低(以花色苷质量分数低于30%为限)的临界条件分别为:40℃、室内光、pH 3.0、蔗糖质量浓度100 mg/mL,其中温度对其稳定性的影响最大;花色苷微胶囊的最佳制备工艺为:使用针头孔径为0.70 mm的注射器,芯壁比1∶4(V/V),海藻酸钠质量浓度30 mg/mL,CaCl2质量浓度20 mg/mL,壳聚糖质量浓度15 mg/mL,该工艺条件下制备的花色苷微胶囊呈球状,表面光滑,包埋率为91.54%。  相似文献   

19.
糯玉米籽粒色素积累规律与营养特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糯玉米色素,以西星黄糯6号、西星赤糯1号、紫糯208、西星黑糯1号为材料,测定籽粒发育过程中类胡萝卜素和花色苷含量的变化及成熟期营养物质的含量,分析籽粒色素含量与营养特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籽粒发育,糯玉米类胡萝卜素与花色苷含量呈单峰曲线变化。品种间比较,成熟期时花色苷和色素含量表现为西星黑糯1号紫糯208西星赤糯1号西星黄糯6号,类胡萝卜素含量则表现为西星黄糯6号西星赤糯1号紫糯208西星黑糯1号。相关分析表明,花色苷和色素含量与粗淀粉、粗脂肪、葡萄糖和蔗糖含量呈正相关,与粗蛋白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呈负相关;类胡萝卜素与各营养物质之间的关系恰好相反。可见,糯玉米籽粒颜色越深,色素和花色苷含量越高,类胡萝卜素含量越低,糯玉米籽粒色素与其营养特性之间存在非常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蓝莓花色苷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花色苷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功能性水溶色素,它作为具有重要生理活性的天然着色剂应用于食品、药品及化妆品当中。近年来,蓝莓因富含花色苷而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笔者系统论述了蓝莓花色苷的结构种类,不同蓝莓品种的含量,pH、金属离子和其他因子对其稳定性的影响及传统溶剂提取与辅助分离技术等相关研究进展,认为其结构稳定性是制约蓝莓花色苷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提出深入研究花色苷降解机制的同时应开展提高其稳定性及综合加工利用等尝试,为进一步开展蓝莓等富含花色苷的越橘类浆果加工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