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对《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一书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进行述评的基础上,对中国农业经济结构与增长目标变迁、土地要素的制度变迁、妇女在农村社会经济中的地位等几个重要的社会经济问题进行探讨,对农业经济相关理论与实证问题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通过阅读费孝通先生的《江村经济》、《云南三村》、《乡土中国》等一系列专著,沿着费孝通先生的实地调查轨迹,梳理他20世纪三四十年代关于农村富民的思想,从两个视角进行了讨论:一是梳理费孝通先生总结的当时农村贫困的原因,二是总结费孝通先生提出的农村富民途径。笔者认为费孝通先生毕生从事学术研究的目的就是了解中国、志在富民。中国基本的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都植根于农村这个乡土社会,这是中国的国情。农村贫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自然原因,文化原因和社会原因;农村富民的途径有多条,其中最主要的一条是合理解决土地问题,合理分配土地使农民的问题得到解决,可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同时,还应复兴乡村工业。费孝通先生"将所有权分散,同时又将经营权集中"的思路极具前瞻性,到今天仍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转型期的中国机遇与挑战并存,战略机遇期的中国在改革开放32年后开始探索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甚或自然的协调可持续发展。自社会学家费孝通《江村经济》和《乡土中国》等著作出版后的几十年来,改革开放的苏南经济社会发展一直遵循着"苏南模式"的路线图。而围绕着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化的现实发展困境问题,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并突破苏南模式的思维以推动江苏甚或长三角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则是转型期应该深思的重点问题。以地处江苏中部地区江苏省姜堰市沈高镇的农村城镇化发展为例,探索苏中地区农村城镇化的发展之路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正>最近我把《人的现代化》一书翻出来重读,深感农民的现代化仍然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制约变量。只有实现了中国农民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才能最终建成。现阶段,农资企业必须将农民的现代化作为重要课题,倍加关注,加大投入。因为,最终现代化的农民才是农资企业最优质的市场。《人的现代化》是美国人类文化和社会心理学家英格尔斯专门探讨人的观念、人的心理状态与现代化关系的专著。书中指出:如果执行和运用现代  相似文献   

5.
在对江村已有研究的二次分析基础上,结合江村工业化的发展历程,对70多年来江村土地利用和经济结构情况进行分段梳理。研究发现,乡村工业化淡化了农民的土地情结,加强了农民理性和工具性地利用土地功能,是推动农民土地意识现代化的重要外部力量。然而,在农民土地意识的现代化过程中,也凸显了一些问题,诸如乡村工业缺乏科学技术和人力管理、农民轻视土地又不舍土地经济价值、农村历史文化和生态环境被破坏。针对性地提出要从务实推进乡村工业发展、创新土地经营机制以及加快完善国家的工、农业保障政策等3个方面进行解决。  相似文献   

6.
《管子》一书中有着丰富的农业经济管理思想,主要包括农时管理、农粮管理、农税管理、农地管理、农民管理等几个方面。从《管子》中的农业财政和农粮管理2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述其对中国当代农业改革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7.
正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广大农民要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职业农民。《新型职业农民200问》一书,顺势而为,厚积薄发,历时5年潜心研究新型职业农民发展问题,关注三农热点,回应农民关切,应运而生。该书得到袁隆平院士和农业部有关专家的高度肯定,  相似文献   

8.
"农民丰收节"是党中央特别为全体中国农民设立的伟大节日,既是广大中国农民庆祝和享受农业丰收的重要节日,也深刻体现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的国家意志。北魏时期贾思勰所创作的农学著作《齐民要术》就归纳出食为政首、要在安民、富而教之、用之以节的农业发展思想精髓。鉴于《齐民要术》在中国农业史上的重要地位,以书中涉及的山东中北部地区为例,结合文献记载,探讨"中国农民丰收节"的历史文化传承。  相似文献   

9.
书讯     
由庞敦之同志编写的《二十一世纪中国农业产业化走势》一书,日前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发行。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在当前经济条件下,实现农业增长方式和经营方式根本转变的一种有效形式,是我国继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和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之后中国农民创造的一种新的农业生产经营方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发展农村经济为基础,提高、改善农民生活水平为目标,致力于丰富农村文化、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这种简单标准化的、便于管理的模式真正适合全国各地吗?从詹姆斯C.斯科特的《国家的视角》一书出发,分析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一些亟待改善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一、加强组织领导,形成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强大合力 为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荥阳市党委和政府把其作为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和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作为当前三农工作的一件大事来抓,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层层建立目标责任制,实行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强化措施,积极推进.市主要领导经常深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进行调查研究,协调解决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并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认真研究制定相关优惠扶持政策,出台了《荥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意见》、《荥阳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标准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进行引导和规范.  相似文献   

12.
<正>编者按在上一期的新春走基层特别报道中《中国农资》记者对家乡特色农产品的流通模式进行了调研,本期记者将把镜头聚焦到谁来种地,该种什么,怎么种,如何才能安心种地等问题。记者发现,不论是农民还是农资经销商,他们都在急于解决种地不赚钱的问题,不论是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还是种植结构的调整、农资企业的转型,"求变"的心声越来越强烈,顺应了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农业供给侧结构调整+改革"新形势。  相似文献   

13.
德国总理默克尔访华期间,与来自中国民间的一些人士见面聊天,其中包括《中国农民调查》一书的作者春桃、陈桂棣。《炎黄春秋》第8期刊登春桃的文章,回忆了那次访谈过程。摘登如下。  相似文献   

14.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7):235-238
新常态下,我国农村是城市建设的坚强后盾,只有城乡的共同协调发展,才能真正实现民主富强的中国梦。立足于当下的社会热点——"三农"问题,从和谐农村的建设、现代农业的发展、新型农民的培育这三大方面去探索我国新农村的发展道路。其中,和谐农村的建设涉及农村经济、农村文化、农村政治、农村社保等方面。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推进农村电子商务、推广农业物联网。新型农民的培育离不开农村教育的改革与农村法治建设。"三农"问题的妥善解决,将直接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增长。因此,研究这一问题,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长期积累而未妥善解决的村级债务问题又集中凸现出来。这虽然是个老问题,但却是导致村级公共服务功能萎缩、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影响农村稳定的突出问题。结合本人在清理化解村级债务具体运作中遇到的问题,浅谈自己的一点认识。一、债权债务清理工作目标债权债务清理工作目标总的是"两清楚、两锁定、两到位"。即债权债务、集体资产清理清楚,债务形成的原因分析清楚;债权债务公示后,经债权债务人确认分别签订《村级债权核定书》、《村级债务核定书》,最终锁定债权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是幅员辽阔的大国,也是农业大国,农业经济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经济的发展能助力农民富裕,能实现农村繁荣。在我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依旧是影响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国家的重要工作。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引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促进农村和农民全面进步,能有效解决目前存在的矛盾,能促进农村经济稳定健康发展,为乡村振兴,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正>1967年,当法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孟德拉斯《农民的终结》一书出版之时,法国学术界曾对这一命题感到震惊。法国是欧洲传统的农业大国,这样的农业大国却面临农民文明的终结,不能不在人们心理上产生巨大的冲击。但是20年后的1987年,当《农民的终结》在法国再版时,几乎没有人再对孟德拉斯提出命题的质疑了。今天的中国,似乎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利用《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1993年——2006年十四年相关数据,在对农民教育与经济的发展进行回归性分析的基础上,对农民教育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进行了实证计量。研究发现,农民教育对经济发展有着明显的贡献作用,农民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和国家对农民教育投入的上升都会拉动经济的增长,应加快农民继续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 据《经济晚报》报道:在越南老街甘塘,有一座商人常来常往、各种满载货物的车辆繁忙进出的小院,这就是被越南农民称为"福神"的江西省农民在越设立的第一家常驻贸易机构——中国安远鹤仔农民办事处。办事处从去年7月开业以来,已带动200多个农民进入越南、老挝、  相似文献   

20.
<正>1967年,当法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孟德拉斯《农民的终结》一书出版之时,法国学术界曾对这一命题感到震惊。法国是欧洲传统的农业大国,这样的农业大国却面临农民文明的终结,不能不在人们心理上产生巨大的冲击。但是20年后的1987年,当《农民的终结》在法国再版时,几乎没有人再对孟德拉斯提出命题的质疑了。今天的中国,似乎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