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要想发挥不同药物的应用价值,就要对药物的药理和生物学活性有明确的认知,从而确保能发挥其实际价值。其中,青蒿素类药物能有效应用在抗肿瘤等临床治疗工作中,发挥其药物价值。本文简要分析了青蒿素类药物,并对青蒿素类药物的生物学活性应用路径展开讨论,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阿维菌素及其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阿维菌素及其衍生物的最新研究进展,阐明了阿维菌素类药物的作用机理,对目前阿维菌素类药物剂型的开发、育种和代谢工程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也有很大提高,针对现在世界上农药新剂型,研讨并探讨了农药加工工业所面对的问题,对我国农药剂型加工工业的发展前景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4.
青蒿,又名吞蒿、草蒿、黑蒿等,菊科艾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其性寒味苦,是我国传统中药,其有效成分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特效药。随着市场对青蒿素需求量的日益增加,对青蒿的研究也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5.
《天然产物分离》2007,5(1):15-15
长期以来,我国在青蒿素产品的初级原料方面拥有绝对的资源优势,是世界市场青蒿类药物原料的主要生产者和提供者。我国掌握着占全世界九成的青蒿素原料和主要的知识产权资源。自世界卫生组织将青蒿类药物确定为抗疟药品后,许多地方将青蒿种植业作为农民致富和发展当地经济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黄花蒿是我国的传统中药具有抗疟疾消炎杀菌抗癌等作用,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在世界范围内 具有极大的市场。随着市场对青蒿素类药品需求量的日益增多及野生黄花蒿的逐渐匮乏, 如何获得优质高产的黄花 蒿品种,提高人工栽培黄花蒿的生物量及青蒿素含量成为了研究热点对黄花蒿的生物学特征,影响其生物产量和 青蒿素含量的因素,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及最新进展等进行综述为黄花蒿的人工种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中国农业信息》2003,(8):38-38
在经常使用的农药剂型中以乳油、可湿性粉、胶悬剂、水剂等较为常见,这些剂型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能发挥较好的作用。但随着人类对环保的日益重视,对使用农药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因而这些剂型又有其相应的局限性。为此,专家们在不断追求探索更高效、更安全、更环保的农药新剂型,而干悬浮剂(DF)便是较成功的一种。总的来说,它具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8.
青蒿素是治疗疟疾最重要且最具影响力的一类药物。自发现青蒿素以来,国际上在研究这种非凡的植物化学药物及探明其独特的化学和药理特性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现今,虽然青蒿素及其衍生物仍然是抗疟的支柱药物,但青蒿素在其他疾病中也有极大应用。文章论述抗生素的发展过程、应用现状以及未来青蒿素替代抗生素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正由于青蒿的生物特性,恶劣的气候条件能刺激细胞中的叶绿体大量释放单线态氧,所以在生态环境条件越极端的地区,当地青蒿中的青蒿素产量越高。我国四川酉阳地区武睦山脉生长的青蒿所含有的青蒿素比其他地区高出10倍以上。高产青蒿素的青蒿是我国独有的"土特产",中国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青蒿素原料出口国。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以农药水分散粒剂为代表的新型环保剂型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其制备技术也逐渐成为热点。该文介绍了农药水分散粒剂的特性、组成和国内外发展现状,并对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开发青蒿素类化合物新的生产方法。[方法]从青蒿中分离出一株产青蒿素类化合物的内生真菌IS928,采用单因素试验法研究了液态发酵生产青蒿素类化合物合适的培养基,包括碳源、氮源、无机盐等对其产量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法对发酵培养基进行了优化。[结果]适宜培养基配方为:蔗糖3.15%,酵母粉2.27%,KH_2PO_40.254%,MgSO_4·7H_2O0.173%,NaCl0.05%,得到青蒿素类化合物产量平均值为17.19 mg/L。[结论]该研究为青蒿素类化合物发酵生产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首选药物,主要从黄花蒿(Artemisia annuaL.)中提取,然而黄花蒿在生长过程中会向周围环境分泌青蒿素.为正确评估青蒿素对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成分——外生菌根真菌的影响,试验以重庆地区有代表性的两株外生菌根真菌——褐环乳牛肝菌(Suillus luteus)Sl 8和松乳菇(Lactarius delicious)Ld3为材料,研究了青蒿素对菌丝生长,H+和有机酸分泌,以及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青蒿素,外生菌根真菌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菌丝生物量降幅高达26.89%(Ld3)和89.13% (Sl 8);Ld3分泌H+和草酸的能力增强,而Sl8分泌量下降.随着青蒿素浓度的增加,菌丝的N、P、K含量及吸收量显著减少.当培养基中青蒿素达到80 mg/L时,Ld3的N、P、K吸收量比不加青蒿素的处理分别降低了50.55%、46.30%和42.28%;Sl8几乎丧失对N、P、K的吸收能力.说明青蒿素不同程度地抑制了外生菌根真菌的生长和养分吸收,但对H+和草酸的分泌作用因菌株不同而异.  相似文献   

13.
农药新剂型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随着人们对保护环境的重视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国内外农药的剂型正朝着水基性、粒状、缓释、多功能省力化的方向发燕尾服。一些安全、经济、省力的剂型正在研究并已有应用,它们将代替那些污染大、毒性高、用量大的剂型。目前,我国的农药剂型研究比较落后。老剂型乳油(EC)和可湿性粉剂(WP)两者占总制剂量的70%-80%,而且剂型比较单一。造成石油资源的大量浪费,且严重污染环境。本文对新剂型乳剂、微乳剂、悬浮剂、水剂、悬乳剂、水分散颗粒剂、缓释剂和片剂的研究进展作简要的介绍,为今后我省的农药剂型发展提供借鉴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世界上农药新剂型,研究并探讨了农药加工工业所面临的问题,对我国农药剂型加工工业的发展前景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5.
[目的]综述青蒿素提取与检测工艺的研究进展。[方法]从青蒿素的理化性质及来源、提取方法与检测技术3方面来对青蒿素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结果]青蒿素为无色针状结晶,易溶于有机溶剂;青蒿素提取方法主要有传统有机溶剂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微波萃取法和超临界流体萃取法;青蒿素检测技术主要有紫外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检测法等。[结论]为研究者能更好地研究青蒿素,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6.
廖巧  龙世平  杨春贤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8):13736-13739
[目的]综述青蒿素提取与检测工艺的研究进展。[方法]从青蒿素的理化性质及来源、提取方法与检测技术3方面来对青蒿素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结果]青蒿素为无色针状结晶,易溶于有机溶剂;青蒿素提取方法主要有传统有机溶剂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微波萃取法和超临界流体萃取法;青蒿素检测技术主要有紫外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检测法等。[结论]为研究者能更好地研究青蒿素,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7.
小菜蛾性信息素剂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制出了1种小菜蛾性信息素的新剂型。该新的剂型是以食用油为介质,200μL塑料离心管为性信息素的载体。该种剂型小菜蛾性信息素的含量在50μg时诱蛾效果最好。介质不同时,其诱蛾效果也不同,其中以花生油和蜂蜜作为介质时,诱蛾效果最好。性信息素剂型中加入抗氧化剂BHT和PRG能分别提高83.08%和50.25%的诱蛾量。在田间持续1个多月的诱蛾试验结果表明,新的剂型PLG小菜蛾诱捕率比目前常用的硅橡胶剂型提高了17.41%。研究结果表明适宜的食用油对小菜蛾性信息素具有相当强的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18.
云南栽培黄花蒿最佳采收期确定及干燥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花蒿是我国传统中药,从中提取的青蒿素是抗疟疾的特效药。研究了黄花蒿不同生育时期的青蒿素含量及不同干燥方式对青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云南栽培黄花蒿的最佳采收期为花芽分化期,最佳干燥方式为自然晾晒。  相似文献   

19.
青蒿素目前是全球最为有效的抗疟药物,介绍了青蒿素的发现及其发展,阐述了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目前集中研究的三个方面: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综合利用;青蒿素提取方法、成分分离、鉴定、青蒿素合成、半合成、衍生物、类似物合成及药理、临床等全方位的研究;提高青蒿素产量。结合前两个内容,根据安康的区域条件,提出了安康青蒿种质资源评价暨优良种质选育的必要性及其意义,进行安康青蒿种质资源评价暨优良种质选育,顺应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国家产业法发展政策,符合陕西省陕南中药产业发展规划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野生黄花蒿生物量及青蒿素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合理利用黑龙江地区的黄花蒿资源,对黑龙江野生黄花蒿各时期的生长状态指标--株高、冠幅、鲜质量等进行了观察,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了青蒿素含量,研究了黄花蒿生物量变化与青蒿素含量的相关性,比较了黑龙江各地区野生黄花蒿中青蒿素含量的差别以及青蒿素在植株中各部位的分布.结果表明:各生物量指标在7月中旬增长较快,现蕾期(7月25日)达到最大;生物量的高峰期与青蒿素含量最高时期一致,均为现蕾期,此时期为黄花蒿的最佳采收期;青蒿素含量受地域影响较大,牡丹江市磨刀石镇黄花蒿青蒿素质量分数较高,为937.78μg/g;青蒿素在植株各部位含量差异较大,叶片含量分别为主茎和小枝的18倍和50倍左右,即叶片为青蒿素主要产生部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