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通过还原能力的测定和DPPH·,O_2~-·,·OH清除率的测定,体外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猴头菌多糖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在试验的3种多糖中,抗氧化能力依次为固态发酵产物多糖HeP3液体发酵菌丝体多糖HeP1发酵液多糖HeP2。  相似文献   

2.
以可可豆为原料,通过乙醇回流法提取可可碱粗提物,采用大孔树脂对粗提物进行纯化,研究可可碱粗提物及纯化物的抗氧化活性。以维C为阳性对照,从总还原能力对二苯代苦味肼基自由基(DPPH·)的清除率、对羟基自由基(·OH)清除率和对超氧阴离子(O_2~-·)自由基清除率等方面评价可可碱粗提物及纯化物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可可碱具有较高的抗氧化能力,当可可碱质量浓度为0.2~1.0 mg/m L时,其总还原能力、清除自由基的能力随着可可碱质量浓度增大而增强。  相似文献   

3.
通过体外和体内评价法分析苦杏仁油的抗氧化能力。以VC为对照进行体外抗氧化试验,测定苦杏仁油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羟自由基(·OH)的清除能力及对Fe3+的还原能力;以VE为对照进行体内抗氧化试验,将5组小鼠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的苦杏仁油,连续灌胃4周后灌注50%乙醇造成氧化损伤,6 h后摘眼取血测定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经过体外抗氧化试验证明,苦杏仁油对DPPH·、O2-·、·OH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半数清除率(IC50)分别为0.215、0.378、0.679 mg/mL,对Fe3+具有一定的还原能力;体内抗氧化试验显示,苦杏仁油可以提高小鼠血清中SOD活性并降低MDA含量,其中以0.15 mL/g mb剂量效果最佳。该研究结果可为苦杏仁油在抗氧化方面的开发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对山丹鳞茎中总黄酮的抗氧化性和抑菌性进行研究。试验利用三种体外抗氧化体系即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O_2~-)、羟基自由基(OH)清除能力和二苯基苦基苯肼自由基(DPPH)清除能力对山丹鳞茎总黄酮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综合评价,采用打孔法测定其抑菌活性。试验显示山丹鳞茎总黄酮对O_2~-的清除率为63.27%,对OH的清除率为70.36%,对DPPH的清除率为52.83%,在试验浓度范围内优于BHT的清除能力,并对9种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说明山丹鳞茎总黄酮适宜作为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和抑菌剂而广泛利用。  相似文献   

5.
鱼腥草挥发油成分分析及其抗氧化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都  刘嘉  刘辉  王辉  李俊  刘永翔 《保鲜与加工》2016,16(6):120-124
以鱼腥草挥发油为研究对象,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测定其成分和相对百分含量,并就鱼腥草挥发油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羟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的清除能力进行研究,同时与合成抗氧化剂没食子酸丙酯的抗氧化能力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鱼腥草挥发油中的主要成分为萜类化合物、酯类化合物、烯烃、醇类化合物等;鱼腥草挥发油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随浓度的升高,其抗氧化能力逐渐增强,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但其抗氧化能力低于没食子酸丙酯溶液;同等浓度下,鱼腥草挥发油对3种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由大到小为:DPPH··OHO_2~-·。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藏区牦牛乳源抗氧化肽活性,对复合蛋白酶优化工艺制取的牦牛乳酪蛋白酶解液进行体内、体外抗氧化试验。以1,1-二苯-2-苦肼基自由基(DPP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羟自由基(·OH)清除率及还原力为体外评价指标,以小鼠体重、脾脏质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G-Px)活力为动物试验评价指标。结果表明:当酶解液蛋白浓度在0~50.0 mg/mL时,对DPPH·、O2-·、·OH均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在0~30.0 mg/mL时,DPPH·清除率和·OH清除率均随着蛋白浓度的升高而提高,酶解液蛋白浓度为50.0 mg/mL时对DPPH·、O2-·和·OH的清除率分别达到66.45%±1.59%、60.40%±1.96%和46.02%±2.26%,另外还原能力也达到了1.775±0.004,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但都始终低于VC。小鼠试验结果表明,小鼠的体重及脾脏指数与对照组相比,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均有显著增加,其中脾脏指数最高增加了17.01%。与对照组相比,低、中及高剂量组小鼠血清中SOD活力与GSH-Px活力均有提升,MDA含量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因此说明牦牛乳酪蛋白酶解产物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7.
芸豆种子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水杨酸比色法分别测定了芸豆种子的黄酮类化合物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以及羟基自由基(·OH)的效果.结果表明,芸豆种子黄酮提取液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和羟基自由基(·OH)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的抑制率最高可达21.5%,对羟基自由基(·OH)的清除率为24.42%.  相似文献   

8.
以薏苡仁为原料,研究薏苡仁多糖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羟基自由基(·OH)及DPPH自由基的抗氧化清除能力。将VC的抗氧化能力作为参照,研究多糖质量浓度与抗氧化能力的关系。结果表明,当质量浓度为5 mg/m L时,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羟基自由基(·OH)以及DPPH自由基的抗氧化清除能力分别为44.81%,10.12%,29.25%,且随着薏苡仁多糖质量浓度的增加其抗氧化能力越强。  相似文献   

9.
地鳖提取物制备和体外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研究地鳖不同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分别通过蛋白酶水解、水提法制备地鳖多肽、多糖和水提物,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Fe2+-邻二氮菲法和分光光度法分别检测地鳖不同提取物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羟自由基(OH·)和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DPPH·)的清除,分光光度法分别检测红细胞氧化溶血和肝脏线粒体肿胀吸光度值,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测定小鼠不同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地鳖多肽、地鳖多糖,地鳖水提物组对O2-·、OH·和DPPH·三种自由基的清除率显著低于阳性对照组,随着提取物浓度的升高对自由基清除率增加;随着地鳖三种提取物浓度提高红细胞溶血吸收值比溶血组显著降低,地鳖水提物组红细胞溶血率明显低于地鳖多肽和多糖组。地鳖多肽组肝脏MDA生成抑制率最高,地鳖多糖组肾脏MDA抑制率高于地鳖多肽和水提物组,随着地鳖提取物浓度提高各组织中MDA生成抑制率升高;随着反应时间延长地鳖提取物组肝脏线粒体吸光度值高于肿胀对照组。地鳖多肽、多糖和水提物有效的清除三种自由基,抑制红细胞溶血和肝脏线粒体肿胀,保护肝肾组织氧化损伤,具有一定程度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0.
蓝莓花色苷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蓝莓为原料,采用溶剂萃取法提取蓝莓花色苷,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其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并以VC为对照,研究花色苷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OH)和抗油脂氧化、还原力等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溶剂法提取蓝莓花色苷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溶剂80%乙醇,液料比15∶1(m L·g-1),p H 3,温度40℃,提取70 min,蓝莓花色苷的色价最高。蓝莓花色苷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性,其抗氧化能力随浓度的增大而提高,花色苷对油脂的抗氧化能力比VC的效果稍好;花色苷的还原力低于同浓度的VC,VC的还原力是花色苷的1.7倍;0.1%和0.5%的花色苷对·OH的清除率高于相同浓度的VC,但是0.2%~0.4%浓度的VC比相同浓度花色苷的效果稍好;相同浓度下,VC对O2-·的清除能力明显好于花色苷,是花色苷的1.54倍;蓝莓花色苷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效果好于同浓度的VC,是VC的1.07倍。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玉米须多酚抗氧化和抑菌活性,本研究利用清除1,1-二苯基-2-苦肼基(DPPH·)和羟基自由基(·OH)法评价其抗氧化活性,采用滤纸片法测定其抑菌活性。结果显示,玉米须多酚对DPPH·和·OH的清除率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呈一定的量效关系。在试验浓度范围内,玉米须多酚对DPPH·和·OH的最大清除率分别为88.6%和91.2%,强于BHT的清除率。玉米须多酚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大肠杆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表明玉米须多酚具有作为抗氧化剂和抑菌剂应用的前景。本研究为玉米须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以秋葵为试材,对秋葵微粉的制备工艺及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试验以秋葵微粉体外抗氧化能力(·OH清除率、O2·清除能力、抑制脂质过氧化能力、还原力、ABTS+·清除率、DPPH·清除率、总抗氧化力)作为指标,秋葵果荚长度、秋葵微粉溶液浓度、干燥时间、干燥温度、秋葵粉筛分目数为因素变量,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各因素与体外抗氧化能力的关系;基于响应面分析,对秋葵微粉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并研究了各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结果表明,秋葵果荚长度对ABTS+·清除率的影响最大,其他依次是干燥温度、干燥时间、秋葵微粉溶液浓度、秋葵粉筛分目数;当筛分目数150目,果荚长度6.00~7.99 cm,微粉溶液浓度4.9 mg/mL,干燥时间7 h,干燥温度50℃时,秋葵微粉对ABTS+·的清除率最高,为70.091%。  相似文献   

13.
以芒果皮渣为原料,采用热水浸提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芒果皮渣多糖的提取工艺,同时分析芒果皮渣多糖的最佳沉淀条件,并利用清除ABTS+·、DPPH·和·OH能力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芒果皮渣多糖的最佳提取及醇沉工艺条件为:浸提温度98℃,浸提时间4 h,料液比1∶40(g/mL),在此条件下芒果皮渣多糖提取率为9.29%。芒果皮渣多糖最佳醇沉工艺为:浸提次数3次,浸提液浓缩5倍,4倍体积95%乙醇醇沉6 h。体外抗氧化试验表明,芒果皮渣多糖对ABTS+·、DPPH·和·OH均有一定的清除效果,随着芒果皮渣多糖质量浓度的增加清除能力逐渐增强,当多糖浓度为1.0 mg/mL时,其对ABTS+·、DPPH·和·OH的清除率分别达到42.58%、92.37%和41.59%,此时还原力为1.49。  相似文献   

14.
以南瓜籽为试材,测定了南瓜籽植物甾醇对自由基(DPPH.和OH.)的清除作用、对猪油氧化的抑制作用及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南瓜籽植物甾醇可有效清除自由基,且对自由基的清除效果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强。质量浓度为3 mg/mL时,对DPPH.清除率为46.2%,IC50=3.715 mg/mL;对OH.清除率可达72.6%,IC50=1.560 mg/mL。对猪油的氧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且与柠檬酸、VC和VE有协同抗氧化作用,其中与VE的协同增效效果最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均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当质量浓度达到3.0 mg/mL时可以完全抑制供试菌的生长。  相似文献   

15.
以虾夷扇贝裙边为原料,采用复合蛋白酶进行酶解,研究糖胺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酶解虾夷扇贝裙边提取糖胺聚糖的最优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3.0 h,酶添加量0.8%,提取温度50℃,料液比1:2,糖胺聚糖提取率为1.27%。体外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提取的虾夷扇贝裙边糖胺聚糖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可清除·OH,O_2~-·,DPPH·,其清除能力与浓度具有显著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6.
本实验对山丹鳞茎中总皂苷的抗氧化性和抑菌活性进行研究。实验利用三种体外抗氧化体系即羟基自由基(OH)清除能力、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O2-)和二苯基苦基苯肼自由基(DPPH)清除能力对山丹鳞茎总皂苷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综合评价,采用滤纸片法测定其抑菌活性。实验表明:在实验浓度范围内,其对OH的清除率为59.68%,O2-的清除率为40.58%,对DPPH的清除率为76.06%,并对10种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说明山丹鳞茎总皂苷适宜作为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和抑菌剂而广泛利用。  相似文献   

17.
不同干燥处理对马齿苋总酚含量及其抗氧化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采用热风干燥法、真空微波干燥法和真空冷冻干燥法处理马齿苋,测定马齿苋粉甲醇提取液的总酚含量、总抗氧化能力、还原能力、DPPH·清除能力、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研究不同干燥方法对马齿苋粉总酚含量和抗氧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真空冷冻干燥法制得的马齿苋干粉样品中总酚含量显著高于真空微波与热风干燥样品;不同的干燥方法对马齿苋粉的抗氧化性有明显影响,真空冷冻干燥法制得的马齿苋粉甲醇提取液的总抗氧化能力、还原能力、DPPH·与羟自由基清除能力显著高于真空微波和热风干燥法制得的马齿苋粉(P0.05),但真空冷冻干燥样品与真空微波干燥样品对O_2~-·的清除率无显著差异,综合考虑产品品质与加工成本,采用真空微波干燥法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8.
研究不同溶剂对高粱米糠提取物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以80%的乙醇、甲醇、丙酮为溶剂在60℃水浴条件下分别提取高粱米糠提取物,并对所得提取物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评价。结果表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其抗氧化活性与体积分数呈正相关;3个品种对Fe3+的还原能力、OH自由基及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为乙醇甲醇丙酮。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米渣酶解制备抗氧化肽的反应效率,采用超声预处理米渣。以酶解液对1,1-二苯基-2-苦基苯肼(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作为评价指标,研究超声功率、超声时间、超声温度对米渣酶解产物抗氧化活性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得出超声预处理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150 W,超声时间15 min,超声温度50℃。在最佳条件下,酶解液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75.41%,抗氧化肽的得率为35.55%。与未经超声预处理比较,抗氧化肽得率提高了39.86%,酶解液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OH清除力和还原力吸光度的增长率分别为54.06%,64.87%和82.27%。  相似文献   

20.
龙眼果皮酶促褐变产物的提取、稳定性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董乐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28):174-181
为了研究龙眼果皮酶促褐变产物的最佳提取工艺、稳定性和抗氧化活性,以样品中总蒽醌含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法,考察乙醇的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4个因素对应用回流法提取褐变产物的影响,探讨提取龙眼果皮中酶促褐变产物的最佳工艺条件。采用分光光度法对褐变产物的稳定性和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回流法提取酶促褐变产物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为70%,提取时间为8 h,料液比为1:2,提取温度为40℃。在试验温度范围内,酶促褐变产物比较稳定;但对光照比较敏感,尤其是在紫外光下稳定性较差;在酸性条件下的稳定性比在碱性和中性条件下好;在4种不同种类添加剂影响下,其稳定性均变差。体外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龙眼果皮总蒽醌浓度为9.55 μg/mL时,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清除率为74.1%;浓度为4.55 μg/mL时,羟基自由基(?OH)清除率达81.6%;浓度为6.70 μg/mL时,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清除率达86.1%。回流法可提取龙眼果皮中酶促褐变产物。温度对酶促褐变产物稳定性影响不明显,光照、pH、食品添加剂因素影响其稳定性。酶促褐变产物具有一定的清除DPPH?、?OH和?O2-自由基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