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汤种法制作莜麦吐司面包的最佳原料配方及工艺条件,即以莜麦粉、面包粉总质量为基准(100%),莜麦粉与面包粉的质量比15∶85,汤种添加量35%,水添加量26%,鸡蛋添加量24%,植物油添加量14%,白砂糖添加量10%,酵母添加量3%,食盐添加量1%,二次发酵时间40 min,烘烤温度180℃,烘烤时间30 min,制得莜麦吐司面包的感官品质最佳。在此条件下制备的面包酸度1.6°T,水分35.1%,比容3.83 m L/g,均符合国家质量标准。莜麦吐司面包存放3 d后的硬度低于添加15%杂粮粉的其他杂粮面包,口感松软。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添加玉米软质面包的生产工艺及操作参数,探讨了玉米粉添加量、酵母用量、复合面团改良剂等因素对面包品质的影响,分析得出低糖高纤维玉米软质面包生产的适宜配方和工艺条件为:玉米粉10%,酵母2.00%,复合面团改良剂2.00%;面团调制的水温约为30℃,调制时间为10min;面包坯醒发时的温度保持在30~40℃,相对湿度保持在85%~90%,醒发时间为120~150min;烘烤面包的温度为160~180℃,时间为10~15min。  相似文献   

3.
以猴头菇粉与高筋小麦粉为主要原料,加入富硒酵母进行发酵烘焙制作猴头菇富硒面包。通过单因素试验探究猴头菇粉添加量、富硒酵母添加量、白砂糖添加量和食盐添加量对面包感官品质的影响,并基于单因素试验结果设计正交试验,得出猴头菇富硒面包最佳配方为:高筋小麦粉100 g,猴头菇粉7 g,富硒酵母1.4 g,白砂糖24 g,食盐0.7 g,黄油8 g,水60 g,改良剂1.2 g;烘烤温度设置为上火200℃,下火160℃,烘烤时间15 min。此工艺配方下制得的猴头菇富硒面包具有猴头菇特有的香气和滋味,与市面上普通的猴头菇面包相比,有机硒含量提高了96.2%,粗纤维含量提高了54.4%。通过建立模糊数学模型分析得出,顾客感官评分为80.02分,为非常满意。  相似文献   

4.
以黑木耳粉、高筋粉、白砂糖、奶粉、酵母为主要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黑木耳粉、白砂糖、奶粉和酵母等原料添加量,以及发酵时间、发酵温度对黑木耳面包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黑木耳面包最佳工艺和配方为发酵温度42℃,发酵时间2.5 h,黑木耳粉粒度100目,黑木耳粉添加量2%,白砂糖添加量6%,奶粉添加量6%,酵母添加量0.5%,黄油添加量10%;在此条件下,可制成质地均匀、表面光滑、无气孔、口感细腻、清爽、酸甜适度,且有浓郁发酵乳香的黑木耳面包。  相似文献   

5.
以面包粉、小米粉为主要原料,采用一次发酵法,研究不同添加量的小米粉、白砂糖、干酵母和面包改良剂对面包感官品质的影响;探讨了发酵温度、发酵时间、烘烤温度和烘烤时间对面包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小米粉面包的生产配方为:面包粉100%,小米粉的添加量15%,白砂糖添加量11%,干酵母添加量1.5%,改良剂添加量2.0%;最佳生产工艺为:发酵温度35℃,发酵时间80min,烘烤温度200℃,烘烤时间20min。  相似文献   

6.
时培宁  李勇  汤薇  谢倩 《保鲜与加工》2019,19(6):170-174
以洋姜、白砂糖、食盐、白酒为原辅料,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及保温试验筛选洋姜酱加工工艺。结果表明,洋姜酱在真空0.09 MPa的条件下浓缩的最佳温度为60℃,最佳浓缩时间为50 min;洋姜酱的最佳发酵时间为66 h;确定复合抗氧化剂的配方为:VC添加量0.10%,柠檬酸添加量0.8%,氯化钙添加量0.4%,在此条件下,洋姜酱的抗褐变能力最佳;发酵前洋姜酱配料添加的最佳配方为:食盐添加量5%,白砂糖添加量3%,白酒添加量1%,按照该配方制备的洋姜酱呈现米白色的酱体,具有洋姜发酵特有的风味,感官品质综合评分为95分。  相似文献   

7.
通过一次发酵法,以感官品质为指标,研究发酵型灵芝全麦面包的加工工艺及配方。通过正交试验,得到影响发酵型灵芝全麦面包的主次因素为发酵型灵芝粉添加量酵母添加量黄油添加量白砂糖添加量;发酵型灵芝全麦面包的最佳配方为高筋粉添加量94 g,发酵型灵芝粉添加量6 g,白砂糖添加量8 g,黄油添加量20 g,高糖酵母添加量1.2 g,食盐添加量0.8 g,面包改良剂添加量0.3 g。在此工艺下制得的发酵型灵芝全麦粉面包气孔均匀、色泽光亮,且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  相似文献   

8.
将枇杷干叶打磨成粉,添加到高筋小麦粉中制得枇杷叶粉保健面包。通过Plackett-Burman设计、最陡爬坡试验及响应面法优化试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首先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对影响枇杷叶粉面包品质的七个因素进行评价,筛选出具有显著效应的四个因素:枇杷叶粉添加量、白砂糖添加量、酵母添加量和上火焙烤温度;用最陡爬坡路径逼近最大感官得分;采用响应面法确定枇杷叶粉保健面包的最佳工艺为:高筋小麦粉100 g,枇杷叶粉添加量4.36 g,白砂糖添加量26.32 g,酵母添加量1.33 g,食盐添加量1.2 g,鸡蛋添加量12 g,黄油添加量10 g,纯牛奶添加量50 g,上火焙烤温度190℃,下火焙烤温度170℃,焙烤时间30 min。采用该工艺生产的枇杷叶粉保健面包色泽均匀,呈淡绿色,面包组织紧密有弹性、耐咀嚼,风味口感俱佳,产品感官评分为94分。  相似文献   

9.
以北方常见蔬菜为原料,研究泡菜制作中CaCl2添加量、食盐质量分数、白砂糖添加量、发酵时间等因素对泡菜品质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筛选最佳配比,确定泡菜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即CaCl2添加量为0.10%,食盐质量分数为6%,Na2CO3添加量0.20%,白砂糖添加量为10%,发酵时间为99 h,发酵温度为20℃,并对泡菜的感官、微生物、理化3方面进行检测。泡菜采用真空包装法,700 W微波杀菌60 s,在20℃可贮藏长达34 d。  相似文献   

10.
为制取高品质的猕猴桃格瓦斯饮料,以猕猴桃和面包为主要原料,以感官评价为主要指标,发酵时间、发酵温度、猕猴桃汁添加量为主要影响因素,设计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猕猴桃格瓦斯生产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影响猕猴桃格瓦斯品质的主要因素为猕猴桃汁添加量;最佳工艺条件为发酵时间20 h,发酵温度20℃,猕猴桃汁添加量30%。  相似文献   

11.
以尖椒、生姜为主要原料,经乳酸菌发酵后与蜂蜜等调配成为功能性饮料。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确定尖椒汁(质量分数80.0%)的最佳发酵条件为:接种量2.3%,白砂糖添加量3.0%,食盐添加量1.5%,发酵温度25℃,发酵周期8 d。生姜汁(质量分数80.0%)的最佳发酵条件为:接种量2.0%,白砂糖添加量4.0%,食盐添加量0.8%,发酵温度30℃,发酵周期12 d。乳酸菌发酵尖椒、生姜蜜汁饮料产品的最佳配方为:尖椒发酵液9.0 g,生姜发酵液8.0 g,蜂蜜5.0 g,白砂糖3.0 g,柠檬酸0.08 g,稳定剂(海藻酸钠与CMC-Na质量比为1∶1)添加量0.15%。  相似文献   

12.
为满足多样化、营养型食品需求,拟开发一种新型藜麦杂粮面包。以感官评分、比容、酸度和质构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面包配方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以藜麦粉和面包粉为基重,最佳工艺配方为藜麦粉添加量12%,面包改良剂添加量0.35%,白砂糖添加量8.75%,酵母添加量1%,食盐添加量1%,甜蜜素添加量0.20%,鸡蛋添加量5%,黄油添加量3%,水添加量43%。此时,藜麦杂粮面包感官评分93分,酸度4.20°T,比容3.96 m L/g,硬度13.83 N,弹性17.87 mm,咀嚼性102.47 m J。  相似文献   

13.
以绿豆沙加工过程产生的绿豆水作为面包加工过程中的和面用水,将其进行综合利用。正交试验结果表明,绿豆水面包的最佳配方为绿豆水添加量55%,活性干酵母添加量3.0%,面包改良剂添加量0.3%,白砂糖添加量20%;最佳制作工艺为醒发时间2 h,醒发温度40℃,烘焙温度200℃,烘焙时间22 min。  相似文献   

14.
根据普通面包制作的基础配方,在原料中加入凤梨浆制作出的面包,具有凤梨的风味,并有营养和保健功能。以凤梨浆添加量、牛奶添加量、白砂糖添加量和发酵总时间为考察因素,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凤梨甜面包的最佳制作工艺。结果表明,凤梨浆添加量40%,牛奶添加量150 mL,白砂糖添加量80 g,再配以鸡蛋和黄油等原料经酵母发酵和醒发共计120 min,可制作出营养丰富、色泽诱人、口味香甜、风味独特的凤梨甜面包。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黑米小麦粉馒头冷冻面团品质,以馒头感官评价为指标,研究黑米小麦粉馒头面团的被膜处理、辐照处理、酵母用量、冻前发酵时间、蒸前醒发时间、不同组合的添加剂对黑米小麦粉馒头冷冻面团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粉馒头面团被膜处理、酵母用量为1%,冻前发酵时间为1 h,蒸前醒发时间为45 min,添加剂为羧甲基纤维素钠(CMC)0.075%,抗坏血酸(VC)0.21%,单甘脂(GMS)0.35%可以得到品质良好的黑米小麦粉冷冻面团。  相似文献   

16.
以小麦粉为主要原料,加入咖啡果茶粉制作咖啡果茶面包。以面包感官评分为考查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法优化咖啡果茶面包的制作工艺,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咖啡果茶粉添加量3%,白砂糖添加量16%,酵母添加量1.5%。按此配方制作的面包体积膨松、松软细腻,具有咖啡果茶的独特风味。  相似文献   

17.
为丰富饼干种类,对以低筋面粉为主要原料,添加马铃薯雪花粉制作马铃薯苏打饼干的工艺进行研究。以感官评分作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考察马铃薯雪花粉添加量、黄油添加量、酵母添加量和烘烤时间对马铃薯苏打饼干感官品质的影响,确定马铃薯苏打饼干的最优制作工艺参数。结果表明,以100 g面粉为基准,马铃薯雪花粉添加量12 g,水油面团中黄油添加量20 g,酵母添加量2.2 g,其他原料为:高筋面粉20 g,低筋面粉80 g,白砂糖3.5 g,食盐1.6 g,奶粉2 g,鸡蛋液10 g,小苏打0.5 g,碳酸氢铵0.2 g。马铃薯苏打饼干经两次发酵后,上下火220 ℃烘烤13 min。按照最优工艺参数及相关工艺流程制作的马铃薯苏打饼干表面呈浅褐黄色,口感硬脆细腻,组织结构清晰,发酵香味及马铃薯特征风味浓郁。该试验为马铃薯雪花粉应用于休闲食品的研发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单因素试验确定的食盐添加量(A)、发酵温度(B)、发酵时间(C)、接种量(D)各较优化工艺参数的基础上进行4因素3水平正交实验,以pH值为指标,并兼顾产品品质,综合分析后确定4因素最佳工艺条件为:A1B2C2D3,即采用食盐添加量为2%,发酵温度为30℃,发酵时间为22 h,清酒乳杆菌3%接种量.  相似文献   

19.
为了扩展苹果的用途、增加面包的营养和种类、满足消费者对方便主食食品的需求,选用一次发酵法,以面包粉、水、食盐、酵母为基础原料,添加苹果汁及其他辅料制作苹果汁营养面包。以感官评价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苹果汁营养面包的最佳原料配方为高筋粉用量100 g,苹果汁用量6 g,白砂糖用量15 g,酵母用量3 g,食盐用量1.5 g。该工艺参数下制作的面包内部组织柔软细腻、纹理结构和口感较好。  相似文献   

20.
以黄秋葵嫩果为主要原料,研究酸辣爽脆黄秋葵泡菜。以感官评价为标准,研究白砂糖添加量、泡菜盐添加量、发酵温度及发酵时间对黄秋葵泡菜品质的影响,并通过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建立黄秋葵泡菜制作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黄秋葵泡菜发酵最佳工艺条件为白砂糖添加量3%,泡菜盐添加量6%,发酵温度25℃,发酵时间4 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