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对近年来山西省晋南地区红富士苹果采后贮藏过程中出现的风味品质下降、虎皮病、果肉果心褐变、耐贮性下降等问题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采收与采后环节引起红富士苹果贮后品质劣变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2.
鲜切菜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鲜切蔬菜因具有新鲜、方便、营养等优点深受人们青睐,但其在贮藏过程中常常伴随着品质变化,归纳了鲜切菜在贮藏加工过程中出现的褐变、果实软化、腐烂等问题。分析了鲜切菜在贮藏过程中的外观品质变化、营养品质变化以及微生物生长繁殖导致的品质变化的内在机理。总结了鲜切菜贮藏保鲜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并综述了冷杀菌、控温贮藏、气调保鲜包装贮藏、褐变抑制剂和保鲜剂处理、涂膜与包装技术和切割技术在提高贮藏保鲜过程中鲜切菜品质方面应用的研究进展。随着这些技术的应用,鲜切菜在贮藏保鲜过程中的品质将得到保障。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桃果实的采后贮藏特性及贮运中容易出现的软化、低温伤害、果肉褐变与絮败、风味丧失及腐烂等品质劣变发生机理的研究进展,从低温、气调、冰温、减压、变温贮藏和外源物质处理等多方面介绍了其预防技术的研究现状,并展望了桃果实保鲜技术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高能电子束辐照对鲜切牛蒡贮藏品质和褐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别采用0.5、1.0 kGy剂量的电子束处理牛蒡鲜切片,测定分析其在(3±1)℃温度下贮藏8 d期间生理和品质的变化,研究不同剂量高能电子束辐照对鲜切牛蒡贮藏品质和褐变的影响。结果表明:高能电子束辐照处理能明显延缓鲜切牛蒡贮藏过程中的褐变;抑制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4CL)的活性;降低总酚物质和丙二醛(MDA)含量,有助于维持鲜切牛蒡的贮藏品质。其中以1.0 kGy剂量辐照处理的鲜切牛蒡防褐变保鲜效果为好。  相似文献   

5.
丰水梨果实采后生理生化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20℃、相对湿度80%~85%条件下丰水梨果实采后软化与褐变的生理生化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丰水梨具有呼吸和乙烯跃变期,跃变期过后果肉硬度下降幅度较小.但果实风味急剧下降。跃变前期果肉快速软化是由乙烯和淀粉酶共同参与,之后果肉软化是由PG和纤维素酶共同作用的结果。果实不同部位褐变度、酚类物质、类黄酮及丙二醛含量均为果皮〉果心〉果肉.PPO活性依次为果心〉果皮〉果肉,果皮相对电导率低于果肉和果心。影响丰水梨贮藏品质的关键因素是果肉软化和风味劣变.而不是褐变。  相似文献   

6.
石榴果实采后生理变化与贮藏保鲜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石榴果实采后成熟衰老过程中发生的生理变化,包括品质变化、呼吸和乙烯释放、冷害以及褐变生理、采后病理等进行论述;为提高石榴果实的贮藏保鲜品质,对石榴贮藏保鲜技术做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7.
不同包装方式下常温贮藏效果研究表明,经真空包装的红枣水分含量、色差、褐变度、总糖含量、感官品质都较好地保持了包装前的特性,在真空包装中加入吸潮剂效果不明显;采用保鲜袋包装对红枣水分含量、色差、褐变度、总糖含量、感官品质的变化起到了一定抑制作用,但是这种作用持续时间较短,贮藏后期的红枣营养成分和感官品质均下降、货架期缩短。结果显示,真空包装是红枣常温贮藏较为合适的包装方式,适用于在红枣干燥后贮藏。  相似文献   

8.
6-BA处理对最小加工西兰花生理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最小加工西兰花分别用质量浓度5mg/L和10mg/L的6-BA处理后,对其室温条件下贮藏期间的生理和品质研究表明,与未处理的对照(CK)相比,6-BA处理可显著地抑制最小加工西兰花的褪绿黄化和褐变,减缓组织中蛋白质、抗坏血酸等营养物质的损失,较好地保持细胞膜的完整性,有效地抑制西兰花组织的衰老和品质劣变。  相似文献   

9.
为了明确鲜切山药段在不同贮藏温度下的品质变化规律,为生产中鲜切山药适宜销售期提供指导,以去皮山药段为对象,研究了4种贮藏温度(0、5、10、15 ℃)下鲜切山药硬度、褐变指数、菌落总数、总酚含量、PPO活性及感官品质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贮藏期间,0 ℃贮藏的样品硬度最高;贮藏2 d后,0 ℃和5 ℃贮藏样品的褐变指数显著低于其他贮藏组;0 ℃和5 ℃贮藏样品的总酚含量、PPO活性先升高后下降,贮藏12 d时总酚含量分别为初值的1.72倍和1.14倍,PPO活性与10 ℃贮藏相比,分别下降了40.86%、48.53%;0、5、10、15 ℃贮藏样品分别在10、8、4、2 d内感官品质不低于商业标准。总之,0 ℃和5 ℃低温贮藏可以有效保持去皮山药段的硬度,抑制PPO活性,减轻样品褐变,保持较高的感官品质。  相似文献   

10.
赵梅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36):287-289
以山药为原料,研究了不同贮藏温度对鲜切山药品质的影响。将鲜切山药分别置于0、4、6、10℃和室温,测定鲜切山药失重率、细胞膜渗透率、褐变度和多酚氧化酶活性(PPO)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室温相比,0~4℃的低温贮藏能抑制水分蒸发从而有效降低鲜切山药失重率,延缓鲜切山药细胞膜透性上升,降低细胞膜渗透率,显著抑制了酶促褐变,大大降低了褐变度,维持较低的多酚氧化酶活性,较好地保持鲜切山药的品质。0~4℃是鲜切山药适宜的贮藏温度。  相似文献   

11.
以海南"保研-7号"红毛丹为材料,研究不同贮藏温度(2、5、8、13、21℃)对红毛丹果皮褐变及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红毛丹在21℃贮藏第7天果皮褐变指数高达0.87,已无商品价值;5℃贮藏能较好地保持红毛丹果皮和果肉品质,显著抑制红毛丹果实呼吸作用及果皮褐变,保持红毛丹果皮和果毛颜色,14 d好果率达89%,较好地保持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降低可滴定酸(TA)含量,保持较高的固酸比和VC含量,抑制细胞膜相对电导率升高。说明5℃为红毛丹果实贮藏适合的温度;8℃贮藏10 d内能够保持果皮和果肉新鲜品质;2℃贮藏7 d果皮颜色迅速褐变,果毛失水严重,出现明显冷害,同时SSC和VC损失增加,固酸比降低,果皮细胞相对电导率明显增加,红毛丹外观品质急剧降低。  相似文献   

12.
采用热烫的方法,研究贮藏期间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对主要蓝莓汁品质的影响。贮藏期间果汁中的总糖、总酸、总酚含量均有所降低,褐变度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增大。 PPO活性与总酚含量、褐变度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3.
1 贮藏特性 与其他菇类相比,白灵菇属耐贮藏品种.新鲜的白灵菇具有极强的呼吸作用,一旦离开培养基,采后2~3天内菇体水分大量散失,首先菌褶变褐,继而整个菇面发黄变褐,失去外观商品质量,风味也随之劣变,失去商品价值.因此,延长鲜菇运输与上市时间,解决其采后的保鲜问题,是白灵菇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
采用热烫的方法,研究贮藏期间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对主要蓝莓汁品质的影响。贮藏期间果汁中的总糖、总酸、总酚含量均有所降低,褐变度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增大。PPO活性与总酚含量、褐变度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5.
以白罗莎和马奶两种易褐变葡萄为试材,分别采用SO_2熏蒸+CK和SO_2熏蒸+CT2保鲜剂进行处理,在(0±1)℃、相对湿度(90±5)%条件下贮藏84 d,研究不同保鲜处理对鲜食葡萄贮藏期间褐变的影响。结果表明,SO_2处理结合CT2保鲜剂能有效保持易褐变绿色葡萄品种的色泽品质,降低褐变指数,维持较低的PPO活性和相对电导率,有效保持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提高鲜食葡萄的外观品质和商品价值。  相似文献   

16.
果汁非酶褐变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果汁在加工及贮藏过程中易发生非酶褐变,严重影响品质。综述了影响果汁非酶褐变的主要影响因素及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黄菇娘适宜的采收时间和贮藏温度,对不同成熟度果实及其在不同温度贮藏后的生理指标和感官风味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成熟过程中,黄菇娘开花后7~21 d果实不具备食用价值,28 d开始转黄,35 d发育成熟。贮藏前,萼片深黄时采收的果实风味最佳。萼片浅黄时采收并于3 ℃贮藏45 d后仍可以保持较好的品质和相对较低的褐变指数及腐烂指数,贮藏60 d后,褐变指数和腐烂指数迅速升高。因此,3 ℃贮藏可作为黄菇娘采后维持果实品质、延长保鲜期的有效措施。另外,贮藏期间果实变化特点表明试验品种‘粒粒甜’黄菇娘具较好的贮藏价值。  相似文献   

18.
稻谷是我国长期储备粮的主要粮种,在贮藏过程中,由于种子本身的呼吸氧化作用以及各种酶的作用,其品质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不断陈化,甚至劣变,为了摸清稻谷在长期贮藏中品质变化的规律,制定稻谷长期贮藏“推陈出新”的品质标准,以促进稻谷长期安全贮藏技术的发展,保证消费大米的食用品质。我们根据粮食部78—81年有关“储粮品质劣变指标”研究计划的要求,在“研究课题协作组”统一安排下  相似文献   

19.
研究不同厚度塑膜贮藏果蔗的质构特性和生理特性变化,为甘蔗贮藏保鲜提供一定理论基础。本研究以‘拔地拉’为试材,分别采用室温、室温+0.02 mm塑膜和室温+0.10 mm塑膜3种方式贮藏,测定果蔗在贮藏过程中硬度、可溶性固形物(TSS)、可滴定酸、维生素C、失重率等的变化以及蔗茎开裂、果肉褐变与霉变情况。结果表明,在贮藏前6周,室温+0.02 mm塑膜和室温+0.10 mm塑膜处理果蔗的硬度、可溶性固形物、Vc、失重率等下降缓慢,可滴定酸含量上升较缓,贮藏品质较好,但贮藏6周后,这2种处理的果蔗品质下降较快;在整个贮藏期内塑膜处理的果肉褐变速度较缓;至贮藏12周时,3种处理开裂率分别为12.86%、5.71%和4.29%,但均未发现霉变和芽点萌动现象。综上,在较低的室温条件下,塑膜贮藏能够延缓果蔗衰老进程,但塑膜厚度对贮藏综合品质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0.
不同采收成熟度黑宝石李冷藏期间品质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3种不同采收成熟度黑宝石李果实在冷藏期间的品质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贮藏过程中随着果实成熟度的增加,果实硬度逐渐降低,花青素和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增加,果肉褐变度和腐烂指数增加;中等成熟度的果实在贮藏期间能保持较高的硬度和TSS含量,贮藏后期腐烂指数较低,风味品质最佳,是适宜贮藏的最佳采收成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