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logistic模型对影响农民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因素进行分析,为促进农村宅基地退出提供政策建议和参考。结果表明,在所选的13个因素中,年龄、家庭年均纯收入、宅基地宗数、农业收入比重、是否购买城镇住房和是否具有职业技能等6个因素对农民宅基地退出意愿具有显著影响,其中年龄、农业收入比重和是否购买城镇住房具有相反作用;家庭年均纯收入、宅基地宗数和是否具有职业技能呈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2.
该文利用在江浙沪地区苏州、湖州、上海未推行宅基地置换的地区的实地问卷调查所得的农户数据,通过建立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了影响农户参与宅基地置换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对农民宅基地置换意愿有正向影响的因素,包括户主受教育程度和家庭主要收入来源,即受教育程度越高、收入主要来源于非农收入的家庭,越具有宅基地置换意愿;对农户宅基地置换意愿有负向影响的因素,包括宅基地利用状况、宅基地现有住房面积、城镇购房情况,即将宅基地出租等经营性用途、宅基地现有住房面积越大、拥有城镇住房的农户,越不具有宅基地置换意愿。  相似文献   

3.
利用在芜湖市4县4区农村实地问卷调查所得的数据,通过建立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农民宅基地退出意愿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民参与宅基地退出的意愿较高;而农民的性别、职业、主要家庭收入来源等个人及家庭特征,农民对宅基地政策的了解程度,能否自由出售宅基地、能否获得大量的现金补偿,能否获得住房保障和就业保障,对老宅基地的念旧情怀等是影响宅基地退出的主要因素.据此提出推动农民退出宅基地的3点建议:加强基层工作人员对于宅基地退出政策的宣传力度,制定合理的宅基地退出补偿标准;建立合理的宅基地退出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推进新型城镇化需要深化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而宅基地制度改革过程中将面临着闲置宅基地的盘活和配置效率问题。【方法】以山西省孝义市特色小城镇梧桐镇的两个行政村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不同经济发展程度的农户进行调查走访,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1)两村有73.9%的农户愿意流转宅基地,36.9%的农户愿意退出宅基地。(2)年龄、家庭总人口、家庭收入来源和宅基地闲置情况均在90%以上水平显著影响中梧桐村农户宅基地的流转意愿;年龄、在外定居人数、家庭年收入、家庭收入来源和宅基地闲置情况均在95%以上水平显著影响中梧桐村农户宅基地的退出意愿。(3)年龄、家庭年收入和宅基地闲置情况均在95%以上水平显著影响北姚村农户宅基地的流转意愿;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在外定居人数和宅基地闲置情况均在90%以上水平显著影响北姚村农户宅基地的退出意愿。【结论】为了盘活农村大量闲置的宅基地,需要建立并完善宅基地流转与有偿退出机制,提升农民自身的素质,同时政府要重视土地管理的相关工作,最后要借鉴其他地区宅基地治理的成功经验,制定适合该地区发展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基于对南京市近郊农民的入户调查,从生存适应能力的视角考察了城市近郊农民的进城定居意愿,并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对影响农民进城定居意愿的生存适应能力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超过一半被调查者愿意进城定居,其中,家庭收入高、宅基地面积小的农户,城镇生存能力更强,进城定居意向更强;年轻、对相关政策了解、女性群体适应城镇生活能力较强,进城定居意愿也更加强烈;而居住地离市区的距离则与进城定居意愿呈现显著负相关。最后,为促进农民进城定居、推进城镇化进程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基于对南京市近郊农民的入户调查,从生存适应能力的视角考察了城市近郊农民的进城定居意愿,并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对影响农民进城定居意愿的生存适应能力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超过一半被调查者愿意进城定居,其中,家庭收入高、宅基地面积小的农户,城镇生存能力更强,进城定居意向更强;年轻、对相关政策了解、女性群体适应城镇生活能力较强,进城定居意愿也更加强烈;而居住地离市区的距离则与进城定居意愿呈现显著负相关。最后,为促进农民进城定居、推进城镇化进程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采用参与式农村调查评估方法和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法,以新一轮土地整治规划特征和实地调查数据为基础,研究农户对新一轮土地整治活动的响应情况与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农户的受教育水平、家庭收入来源、住房结构、宅基地面积、承包田面积、已流转田面积、已流转宅基地面积7个因子变量对农田整治、生态环境整治、建设用地整理和基础设施改善四大意愿响应最为明显;兼业型农户、纯农业型农户和非农业型农户的响应差异显著.当土地整治工作推进方向与不同类型农户的经济、文化和心理需求一致时,农户响应程度高;反之,农户响应程度低.  相似文献   

8.
农民工在城镇落户作为城镇化的首要任务已被提上日程。新生代农民工是我国城镇劳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他们的留城意愿特征及影响因素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问卷及深入访谈数据为基础,从个人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3个方面分析了南京市新生代农民工留城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留城意愿强弱与收入、职业、受教育程度、工作稳定度、婚姻、随迁子女、社会保障状况、住房满意度、宅基地流转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中收入情况、住房满意度、社会保障、职业稳定度、子女的教育情况对新生代农民工留城意愿影响显著,总体上看,收入越高、受教育程度越高、从事第三产业、有社保、工作稳定度高、已婚、子女在老家、住房状况好、同意宅基地流转的新生代农民工留城意愿强烈。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留城难题的路径:建立健全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推进机制,明确成本承担主体和支出责任;制定具体的新生代农民工落户标准,实施差别化落户政策;推进新生代农民工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完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保障新生代农民工随迁子女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推动教育公平;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居住质量,完善农民工住房体系。  相似文献   

9.
不断深入的农村改革和日益强化的支农惠农政策给农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为探究农民住房在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变化及其原因,依据全国14个省28个村的返乡调查数据,以2000年为界,从住房面积、类型以及建房目的、资金来源等方面将农民曾住房与现住房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农民住房在改革开放至2000年和2000年之后这2个时期在建房主要目的、劳动力使用等方面存在共性,但在住房面积、建房质量、建房目的和资金来源等方面存在明显改进,改善是农民住房变化的"基本面";改善的原因包括宅基地制度改革、农民增收、劳动力转移和惠农政策等。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改善农民住房的经验,未来应以不断增加农民收入、积极改善农村居住环境与强化住房相关惠农政策为主要侧重点。  相似文献   

10.
文章基于城镇拉力视角,剖析农民进城意愿的影响因素,结合四川省1 523份调查问卷,采用PROBIT回归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城镇基本生活条件、城镇生活适应性、技能获取、精神满足和对未来担忧等非经济因素对农民进城决策有显著影响,非经济因素对农民进城的作用依赖于农村家庭的个性特征,包括农村家庭收入水平、家庭主要劳动力受教育状况、平均年龄和现有职业。文章揭示了影响农民进城意愿的关键要素,可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对十堰市秦巴山片区360户农民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Logistic模型研究分析了连片贫困地区农户参与合作社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户的文化程度、家庭收入来源、收入提高程度、合作社组织规模、财务公开、会议次数等变量与农民参与专业合作社意愿呈正相关;农户年龄、家庭收入、农业种植技术、固定生产设备、领办主体等变量与农民参与合作社意愿呈负相关;而农户家庭劳动力数量变量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在有序推进农村宅基地退出的政策创新与实践过程中,那些具有进城定居意愿的农民工无疑是首要考虑的对象。对目前在江苏省南京市工作的江苏籍农民工进行抽样问卷调查,分析有进城定居意愿农民工的宅基地退出意愿,并从宏观环境、家庭条件和个人特征等方面探讨相关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Logistic回归检验,发现所调查的有进城定居意愿的农民工群体中,男性、目前在城市无自有住房、计划在城市买房、农村住房面积较大,以及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农民更不愿意退出宅基地;而在城市工作时间较长、职业层次高、工作相对稳定,以及愿意放弃承包地的农民更愿意退出宅基地。并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有序推进宅基地退出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农业科技管理》2017,(4):76-78
文章结合对新疆阿克陶、吉木萨尔、哈密、新源和玛纳斯等市县603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情况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模型分析了新疆农村劳动力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家庭人口、家庭劳动力、是否参加过培训和合适的培训费用等4个因素,对农民是否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有显著的影响。为此,政府可适当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宣传力度,积极更新培育内容,贴近农民需求,从而增强农民参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意愿。  相似文献   

14.
基于对成都市郫县、温江区等地农户的问卷调查,利用Multinomial Logistic回归模型测算影响农民对宅基地改革中农户生产变化的满意度因素.结果表明,年龄、家庭人口数对农民满意度产生负向影响,而学历、家庭从事农业的劳动力人数、家庭从事农业的生产时间和农作物产量则对农民满意度产生正向影响.因此,应加强政策宣传,拓宽农民的收入来源,进一步完善宅基地改革配套机制,使改革真正起到惠农作用.  相似文献   

15.
宅基地退出应尊重农户意愿。以陕西省旬阳县13个村200户农民的实地调查为基础,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及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户退出闲置宅基地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农户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来源、对陕西省将推出的宅基地退出政策了解程度等因素对农户退出宅基地意愿影响较明显,在给予农民经济补偿的情况下,八成以上农户愿意退出宅基地。基于该结论提出建立退出激励机制,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建立宅基地约束及有偿使用等措施退出宅基地。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新疆南疆三地州小农户收入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座谈会与实地考察、官方网站文献资料的搜集与整理等方法收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汇总整理和加工,运用分位数回归建模等方法对新疆南疆三地州580份问卷进行分析。【结果】南疆三地州人均耕地面积对于中高位收入者群体(25%、50%、75%和90%段位)影响显著,且均在1%的显著水平上呈正相关关系,系数估值分别为0.012 7、0.011 1、0.016 5、0.022 8;家庭劳动力人数比例对介于25%~75%段位的收入家庭影响显著,在5%的显著水平上系数估值分别为0.701、0.894、0.762;家庭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只对中等收入群体(50%和75%两个段位)影响显著,在5%的显著水平上系数估值分别为0.036 0、0.039 4;家庭劳动力平均工作年限对除10%分位段之外家庭收入群体呈显著负相关影响,系数估值分别为-0.023 3、-0.015 5、-0.011 8、-0.014 3;家庭农业机械化水平只对高收入群体家庭影响显著,对90%分位段收入家庭在5%显著水平上影响显著,系数估值为0.123。【结论】家庭人均年耕地面积对中高收入小农户家庭收入呈显著正向影响,家庭劳动力人数比例和家庭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对中等收入小农户家庭收入呈显著正向影响,家庭劳动力平均工作年限对中高收入小农户家庭收入呈显著负向影响,家庭农业机械化水平对高收入小农户家庭收入呈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7.
对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的7个村庄中已放弃农地经营权的201户样本农户进行结构式访谈,获取农户放弃农地经营权后宅基地退出意愿相关信息的第一手资料,以便了解不同经济发展条件下,农户在放弃经营农地后对宅基地退出的意愿并定量分析其宅基地退出的影响因素。主要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从家庭特征、收入结构、资产特性等3个方面对放弃农地经营权农户的宅基地退出意愿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调研农户的宅基地退出意愿比例为36%;显著影响农户退出宅基地意愿的因素包括家庭特征中的家庭人口数及家庭被抚养人数、农户收入结构中的转移支付、资产特征中的建筑层数、建筑重置成本、城镇住宅持有情况及宅基地重置成本;其中家庭被抚养人口数及城镇住宅持有的影响为正,其他因素的作用方向为负。因此,提出了引导农户宅基地退出的相应政策,即建立多元化的住房保障体系、建立宅基地退出补偿机制、出台农村住房建设标准及限制准则、将退出农户逐步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8.
在经济发达地区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开展抽样调查,选取农户较多的向阳村、石英村以及上狮村共获得200份有效问卷,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从基本情况、经济状况、耕地情况、政策认识、传统情况以及进城落户思想六方面对农民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对宅基地退出意愿有显著影响的因素包括年龄因素、受教育程度、个人年收入、家庭收入主要来源、耕地面积、家乡感情深厚程度、政策了解程度以及政策宣传程度。据此,以农户意愿视角对宅基地退出政策、加强宅基地退出相关政策的宣传工作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传统村落民宿消费者游览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取主成分因子,并以人口统计学特征作为调节变量构建了消费者对传统村落民宿游览意愿的影响因素模型;通过回归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法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旅游产品、经营环境、游客感知、旅游价值均对消费者游览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性别对经营环境起到显著调节作用,年龄对旅游价值具有调节作用,学历对旅游产品、经营环境具有调节作用,人口统计学特征对游客感知无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0.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12):227-231
基于对安徽省宣城市X区的实地调查数据,分析了农村居民城镇化的意愿,进而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探讨农村居民城镇化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农村居民迁居城镇、城镇就业、流转承包地的意愿都比较高,但宅基地流转的意愿较低。农村居民的城镇化意愿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家庭子女数量和对城镇的认知对城镇化的各项意愿均有影响,此外,年龄、家庭年收入、对农村社区的认同感对农村居民的城镇迁居意愿有显著影响,性别、文化程度、家庭年收入、耕地面积对农村居民的土地流转意愿有显著影响。文化程度、职业、非农经历、与城镇亲戚关系对农村居民城镇就业意愿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