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0 毫秒
1.
<正>日本水产综合研究中心日前宣布,该中心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地实现了鳗鱼的完全人工养殖,将有望实现鳗鱼的稳定供给。迄今为止,鳗鱼的养殖都在捕捞天然鳗苗的基础上进  相似文献   

2.
随着世界鳗鱼消费总量的逐年上升和价格的不断提高,欧洲一些国家也相继开发了鳗鱼养殖业。目前,欧洲的鳗鱼年消费量约在2.5万吨左右。 历史 欧洲的鳗鱼养殖历史较短,起源于地中海一带,主要是意大利。起初,在亚德里亚和地中海一带,鳗鱼是和鲻鱼、鲈鱼或鲷鱼同池混养。放养的鳗苗主要是靠天然纳苗。由于养殖技术尚未开发,管理水平差,加之鳗病的侵袭,每平方米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鳗苗资源、捕捞集中度及生产和贸易集中度分析,研究了鳗鱼国际贸易市场结构的背景、特点和运行机制.欧洲鳗苗主要分布在法国、西班牙、葡萄牙、英格兰和威尔士等7个国家,日本鳗苗则分布在中国大陆、日本和台湾地区.鳗鱼的生产由中国大陆、日本、台湾地区、韩国、荷兰、意大利和丹麦所主宰.活鳗鱼的国际贸易方向集中在中国大陆和台湾等...  相似文献   

4.
据从有关方面获悉,今年整个亚洲的日本鳗苗生产形势相当差,至2月初总共才生产了15吨多,其中除中国大陆的鳗鱼苗生产情况较为理想外,其它地区的生产情况极差,普遍较往年同期少许多,尤其一向为鳗苗主产地之一的日本、韩国更是大减产,因而导致各地鳗苗价格大幅上涨。  相似文献   

5.
今年由于鳗苗大丰收,鳗苗价格低廉,故投养密度都过高,又因鱼粉价格上扬,饲料品质劣化,养鳗药品使用抑制等的影响使得鳗鱼饲养的商品率降低,养殖成本升高而且养殖周期迟延1~2个月,尤其福建、台湾地区又因气温偏低,因此约有15%~20%(约10000吨)的活鳗必须到2008年度始能出池。2007年度鳗鱼情况综合说明:1、因广东、福建、台湾等地的投苗时间不一,故出池时间有部分分置情况,发生出售困难或大幅度跌价的可能性不高。2、鳗鱼规格属广东地区为最大。3、广东地区之原料因每年出池时间均比各地区早,故鳗鱼养殖结束时间亦较其他地区早,预计2007年4月…  相似文献   

6.
近日,广东省鳗鱼业协会向业界各组织提出:为切实有效地保护我国生产的日本种鳗苗资源,严格控制日本种鳗苗的出口,并建议国家各有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在每年11月至次年3月底禁止日本鳗苗的出口,严厉打击相关的走私行为,以保证我国鳗鱼产业健康发  相似文献   

7.
受长年高密度捕捞和环境因素等影响.世界鳗苗资源日渐稀少,我国是世界第一鳗业大国,广东鳗鱼养 殖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0豫左右.为促进广东省鳗鱼产业健康发展,对广东鳗鱼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在发展过程中 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提升广东省鳗鱼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鳗鱼养殖国家,也是最大的鳗鱼出口国家,我国80%以上的鳗鱼产品出口到日本,其中90%以上为烤鳗,日本"肯定列表制度"的实施对我国烤鳗出口日本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该文分析2000年、2002年、2004年、2006年和2008年我国烤鳗出口日本的贸易额及日本有关水产品药物残留限量数量的变化,发现我国对日本的烤鳗出口贸易额整体呈下降趋势,日本有关水产品药物残留限量数量逐年增加;采用引力模型分析发现,日本的药物残留限量每增加10%的量,中国烤鳗出口额将减少3.16%,日本实施"肯定列表制度"对我国烤鳗出口日本具有负面影响。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了应对日本"肯定列表制度"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导了黄海北部溯河鳗苗的种类和分布;鳗苗(日本鳗鲡)的生物学特性,包括耳石日龄鉴定、食性和生态适应力;鳗苗的溯河生态和资源量测算;最后就鳗鱼的产卵场、产卵期及白仔鳗溯河期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进口欧洲鳗苗养殖生产实践证明,寄生虫病是欧洲鳗鱼发生大量突发性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发现的欧洲鳗鱼寄生虫病病原虫有10多种,如多子小瓜虫、车轮虫、三代虫、指环虫、鳗鳔居线虫、锚头蚤、全毛虫、周毛虫、微孢子虫、粘液孢子虫等。欧洲鳗鱼的致病虫源对日本鳗鱼也同样致病,所不同的是,日本鳗鱼致病后,治愈率高,而欧洲鳗鱼致病后.药物疗效差,  相似文献   

11.
概述了国内外鳗鱼产业的发展情况,分析了广东鳗鱼产业的发展现状,其产业化发展主要集中于顺德和台山两个区域,产业化发展存在优质鳗苗资源稀缺、鳗鱼养殖风险大、国内市场开拓进展缓慢、传统养殖模式受到极大挑战等问题.进一步分析了2011年广东鳗鱼产业的供需与展望,并提出了根据产业优势,做好鳗业发展战略规划、加强建设完善的鳗鱼产业发展基础体系,加快鳗业产业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强产学研合作、引领产业发展等产业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2.
鳗鱼属淡水养殖的名贵鱼类,肉嫩、味美、营养丰富,有去瘀生新、滋补调养等功效。近年来,由于大量捕捞,野生鳗鱼越来越少,人工养殖前景看好。鳗鱼生长迅速,适应性强,即使在溶氧很少、其他鱼类不能生长的水域也能正常生长。人工养殖技术要求不高,饲料来源较广,春夏投放鳗种,春节前后即可上市,是农村养殖致  相似文献   

13.
鳗鱼是高蛋白质、高脂肪的优质鱼类,是广东重要的出口农产品,随着消费升级,国内消费者对 鳗鱼愈加青睐。通过渔业统计数据分析和实地考察调研,发现我国 4 个鳗鱼主产区各具发展特征,福建省鳗鱼 产业集聚程度最高,具有较强竞争力;江苏省依靠独特的鳗苗资源而获得重要产业地位;江西省则凭借有利的 区位条件获得鳗鱼产业后发优势;广东省鳗鱼产业集群具有养殖条件优良和全产业链建设条件,鳗鱼产量名列 前茅。明晰广东鳗鱼产业当前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可促进广东鳗鱼产业集群的升级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目 前广东鳗鱼产业区位商和集中系数分别达到 3.16 和 4.93,具有产业集中度高、生产专业化等优势;但是广东鳗 鱼产业链上游的鳗苗供应系数仅为 0.0045,而且鳗鱼产业龙头企业对产业支撑作用有待进一步提升。基于此提 出增强广东鳗鱼产业集群内龙头企业的支撑能力、加快广东鳗鱼产业服务体系建设、加强与其他鳗鱼主产区紧 密合作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4.
前言鳗鱼,又名河鳗、白鳝,是一种内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滋补品。据分析,含粗蛋白质26.7%,维生素A含量高,有“水中人参”之称。近年来,鳗鱼作为高创汇的水产品,身价倍增。出口商品鳗鱼平均每吨约换汇5814美元。出口一吨鳗苗,创汇更可观,高达150多万美元,真不愧为“水中黄金”,而实际上鳗苗比黄金还  相似文献   

15.
鳗鱼学名鳗鲡,为暖水性名贵食用鱼类,营养价值高,有“水中人参”之称,在国内外享有盛名。鳗鱼性情凶猛、贪食、好动,昼伏夜出.趋光性强.喜流水。鳗苗主要摄食浮游动物、水生昆虫和有机碎屑。体重5克左右的幼鳗开始捕食鱼苗,100克体重的小鳗能够追捕小鱼、小虾类。成鳗主食动物性饵料,也可投喂人工配合饲料:现将鳗鱼池塘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前,世界鳗鱼(Anguilla spp.)的年总产量和消费量约10—11万吨。日本的每年鳗鱼消费量占世界鳗鱼总产的75—80%,这几乎是日本和台湾养殖产量的总和。由于天然资源的下降,消费量的日益剧增,使鳗鱼价格在不断上涨,从而推动了日本的鳗鱼养殖的迅速发展。本文着重介绍了日本的鳗鱼养殖历史、现状,技术以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根据在长江口东旺沙、横沙、铜沙、南汇和奉贤等水域(121°45''-121°58''E、30°48''-31°36''N)的专项调查数据,对1997-2008年长江口鳗苗监测期渔获规格和捕捞量进行了研究,并对最大持续产量进行了估算。长江口鳗苗主汛期为2月至3月,捕捞量占各年总捕捞量的比例为64.53%~94.10%,平均为79.32%。各年苗汛高峰最早出现于2月3日,最晚出现于3月15日,捕捞量分布形态主要有单峰型和双峰型,其中1999年、2000年、2004年和2006年为双峰型,两峰间隔平均为36d。鳗苗平均全长和体重分别为(54.9±3.4)mm和(92±18)mg,全长和体重呈幂函数相关。1-4月平均全长和体重均呈上升趋势,其中全长的月均增幅为3.10%,体重则为9.74%。1997-2008年长江口鳗苗监测期有证捕捞船数量为954~4713艘,平均为2190艘,同期总捕捞量为0.830~8.897t,平均为3.784t。应用Schaefer模式估算长江口鳗苗最大持续捕捞量为4.828t,相应捕捞努力量为2041艘。1-4月鳗苗成活率逐月上升,单船捕捞量为2月>3月>1月>4月;铜沙水域鳗苗成活率最高,单船捕捞量则为南汇水域最高。结果表明鳗苗捕捞量自2003年起大幅回升,但年间波动剧烈,且近期已呈下降趋势。为实现鳗苗资源可持续利用,建议采取措施严厉打击无证作业,动态安排捕捞证发放数量,合理控制鳗苗出口比例以及将捕捞期调整为2月-3月。  相似文献   

18.
《新农村》2009,(6):10-10
鳗苗素有“水中软黄金”之称,但近来浙江省上虞市来雀嘴村一些渔民却把渔船泊在岸边,暂停出海捕捞鳗苗。原来,今年鳗苗价格暴跌,目前每尾鳗苗价格只有1.5元~2元,而去年每尾价格高达10元~11元。  相似文献   

19.
我镇现有土池养鳗100亩,年产鳗80多吨。土池养鳗,水霉病是危害鳗鱼比较严重的一种病,每年都有流行。发病时间大多集中在2-4月间。水霉病通常在水温10-20℃时发病,13-18℃为发病最适温度;在水温10℃以下或20℃以上,鳗鱼几乎不发生此病。该病主要危害鳗苗、鳗种,发病率较高,由寄生水霉引起,  相似文献   

20.
一年一度的长江口鳗苗又进入开捕期。面对新一轮的"捕鳗大战",江苏、上海等省市的渔政部门,已对进入长江口的捕鳗船只实行捕捞许可证制度,并加强对海上渔船的安全管理。 由于前一段时期天气偏暖,鳗鱼苗洄游时间较往年提前。行家据此分析,多年来低迷不振的鳗苗汛,2001年春节后可能旺发。为此,早在1个多月前,各地的捕鳗渔船就蜂拥到了长江口。尤其是最近几天,每逢一个潮汛,一般能捕到鳗苗20~30条,最多可捕到上百条。 连续10多年的旺捕滥捞,造成目前鳗苗资源的几近枯竭。由于国际国内市场行情的变化,2001年长江口的鳗苗价格仍再度下跌。前几年收购价为13~14元 / 条,2001年下滑到2.5~3元 / 条。尽管价格较低,许多渔民仍觉有利可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