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椰浆、豌豆大米蛋白混合粉为主要原料,研制常温复合植物蛋白饮品,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常温复合植物蛋白饮品的配方进行优化,以感官评分为指标。结果表明,发酵液基料最佳配比为椰浆添加量50%,豌豆大米蛋白混合粉添加量3.0%,发酵剂添加量0.005%;复合植物蛋白发酵饮品最佳配比为发酵液基料添加量20%,白砂糖添加量12%,柠檬酸添加量0.11%,复合稳定剂添加量0.7%。在此条件下制得的产品口感顺滑、风味独特且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2.
大米蛋白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米蛋白的品质优于小麦蛋白和玉米蛋白,含有优质的赖氨酸,且低过敏性,这使大米蛋白非常适合开发婴幼儿食品。大米蛋白的氨基酸组成模式优于酪蛋白和大豆分离蛋白,能够满足2岁~5岁儿童的氨基酸需求。此外大米蛋白可加工成酱油、高蛋白粉、蛋白饮料、蛋白胨和蛋白发泡粉等,若将其降解成短肽或氨基酸,则可制成营养价值极高的氨基酸营养液,从而用于保健饮料、调味品、食品添加剂等。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2种不同类型的发酵剂对大米发糕比容和质构的影响,从而筛选出最适宜生产大米发糕的发酵剂。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改变发酵剂的种类,大米发糕成品的比容和质构的变化都较明显;同时将质构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从试验数据可以得出,鲜酵母优于即发性干酵母,当鲜酵母添加量为3.0%时,大米发糕成品的比容和质构值均优于即发性干酵母制得的大米发糕。  相似文献   

4.
以大米和大豆为主要原料,采用感官评价,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大米添加量、大豆添加量、果蔬添加量及生石灰添加量对米豆腐感官品质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以感官评价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来确定最佳配方为大米添加量60%,生石灰添加量1.2%,大豆添加量25%,果蔬添加量9%。  相似文献   

5.
大米是地球上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蛋白的有效加工意义重大。以市售碎米为原料,利用碱法对大米蛋白进行分离制备,确定碱法制得的大米蛋白等电点,考察料液比、反应pH值、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大米蛋白提取率的影响,并优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碱法制备大米蛋白的最优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8,反应pH值11.5,反应温度45℃,反应时间1.0 h,在此条件下大米蛋白的提取率为67%。  相似文献   

6.
以碎米为原料,通过米蛋白提取,淀粉液化、糖化、调味、均质、杀菌等一系列工艺,研制出一种口感良好、老少皆宜且营养丰富的米蛋白饮料。其中蛋白提取离心后的淀粉可以进行液化、糖化,产生葡萄糖液,并加入到米蛋白提取液中进行调味,这样就可以在不额外添加其他甜味剂的情况下研制出米蛋白饮料。多余的糖液还可以用于生产葡萄糖口服液,充分利用原料,以提高经济效益和大米的综合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SDS-PAGE电泳法鉴定进口香米纯度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醇溶蛋白电泳法对进1:3香米的品种纯度进行鉴定,首先需要构建一个进口香米品种的标准图谱来做为品种鉴定的基准。本试验收集了宁波口岸进口的香米、大米以及白糯米3种样品,用SDS-PAGE(十二烷基硫酸钠一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定方法开展了具体的试验工作。通过对香米、大米以及白糯米3种样品的筛选与电泳分析,确定了上述样品醇溶蛋白的电泳图谱,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各样品醇溶蛋白在B,C两组区间的电泳图谱。同时,本试验还对影响电泳图谱的若干因素进行了研究和探索,为今后具体香米品种鉴定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一定的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有“中国粮食第一股”美誉的湖南金健米业股份有限公司会同江南大学、中国农科院共同承担的稻米深加工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一方面以我国的早籼米和碎米为原料,进行高蛋白米粉、大米浓缩蛋白和多孔淀粉的研究与开发;另一方面以米糠为原料,对其中的营养和保健成分进行产品开发。通过3年的努力,攻克了大米蛋白、米糠蛋白、多孔淀粉、高蛋白米粉、米糠稳定化、米糠营养素、米糠营养纤维、米糠营养系列保健食品等9种产品生产工艺的关键技术,并研究开发出了大米蛋白、米糠蛋白、高蛋白婴儿营养米粉配料、米糠营养素等9个高附加值的新产品。2004年1…  相似文献   

9.
用液相色谱技术对大米麦芽糖化液和大米饮料中的糖类组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大米糖化液和大米饮料中均含有葡萄糖、麦芽糖与麦芽三糖,且两种饮料中的3种糖类的比例类似。大米饮料中的3种糖含量较低,并添加了蔗糖作为甜味添加剂。实验表明,使用麦芽作为糖化剂生产大米饮料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北虫草新菌株选育及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绪璋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9):206-210
摘要:采用细胞组织分离培养技术,选育高产优质北虫草新菌株,并对新菌株进行了培养基配方筛选和栽培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可用于生产的新菌株菌丝见光之后转色快,由白色变浅橘黄色至深橘黄色, 菌丝粗壮、挺立,分生孢子呈念珠状;栽培配方以小麦或大米为原料,添加营养液产量高,生物转化率达70%以上;在培养基中添加淫羊藿等中草药能提高北虫草的营养成份,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发功能性北虫草提供理论依据和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11.
全价饲料中添加有益光合细菌在仔猪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适应人口的增加和养殖业饲料添加的发展,扼制城市排污、畜禽养殖带来的粪便和粪便中残余的有害物质氨氮、硫化物、总磷和亚硝酸盐等污染环境,笔者对云南高原湖泊筛选分离的11株光合细菌进行氨氮、总磷、硫化物、亚硝酸盐的降解能力试验,结果表明:11株菌株在高浓度的污染物中经过120 h的培养降解,最高氨氮降解率为42.6%,总磷最高降解率为93.2%,硫化物最高降解率为71.3%,亚硝酸盐最高降解率为100%,在此基础上选择综合降解能力较强的3株菌混合进行仔猪养殖的试验。结果表明,在全价饲料中加入光合细菌添加剂,明显提高了养殖效率,并有效地降低了仔猪粪便排泄物中有害物质的含量,消除了有害物质对动物肠道刺激作用。从而证明了将光合细菌制剂作为饲料添加剂,应用于生猪生产,具有促进生长发育、提高饲料报酬、增强防病能力和改善生态环境等作用。  相似文献   

12.
针对大米蛋白提取方法不够完善的情况,综述目前常见的大米蛋白分离提取方法,包括碱法提取、酶法提取、分步水解法、复合提取法、溶剂提取法、物理分离法,并分析其优缺点,以期为大米蛋白的提取工艺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大豆分离蛋白在猪肉灌肠加工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研究大豆分离蛋白在猪肉灌肠加工中的添加方法、添加量以及及食用胶种类的选择。通过试验,筛选出了最佳的工艺参数。当大豆分离蛋白以水化法添加且添加量为7%,淀粉的添加量为12%,水分的添加量为28%,食用胶选择黄原胶时,制作的灌肠制品各项感官指标较好。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氟磺胺草醚降解菌的蛋白质组学相关机理,针对实验室前期筛选得到的高效降解菌Shigella flexneri FB5,在明确菌株对氟磺胺草醚高效降解的基础上,研究进行了蛋白提取和双向电泳试验。结果发现氟磺胺草醚诱导下菌株差异蛋白点13个,使用质谱技术对它们进行鉴定。通过生物信息学比对得到其功能,并对目标蛋白的基因进行PCR扩增与测序。结果表明:研究得到氟磺胺草醚诱导下菌株两个相关基因,测序后发现基因F3序列与E.coli结合蛋白dps基因同源性是100%,基因F6序列与沙门氏菌肠溶亚种血清变型索菲亚菌S1635外膜蛋白基因和E.coli SYW004外膜蛋白基因A相似度是87%,同时对这两个基因所在家族功能进行分析,并且推测出基因的理化性质。  相似文献   

15.
大米蛋白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蛋白质,且具有低过敏性的特点,但目前大米蛋白提取物的溶解性很差,限制了其在食品中的应用。综述了物理改性、化学改性和酶法改性3种改性方法,分析了其研究重点,为大米蛋白的改性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筛选高效血液蛋白分解菌株,并进行鉴定和测定其微生物酶活,为进行屠宰血液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提供试验材料。采用酪蛋白和哥伦比亚血琼脂平板培养基,以产生透明圈的比值大小作为判定的标准,从日喀则地区屠宰场的土壤中分离纯化出1株能高效降解蛋白质的菌株,编号为NwMCC01910045。在血琼脂平板培养基上,于37℃下培养24 h,通过福林酚法测得酶活力大小为88.69 U/mL。经生物学鉴定、生理生化测定和16S rRNA序列分析,并构建系统发育树,鉴定该菌株为吉氏库特菌(Kurthia sp.),是一株能有效降解血液蛋白的菌株。  相似文献   

17.
为了确立酶解混合菌群的最佳培养条件,达到最好的降解效果,有效利用奶牛粪便。以筛选的几株菌株构建酶解混合菌群并研究其产酶条件。结果表明:F3-F9组合的纤维素降解率达到44.02%,比单一菌株提高了12.47%。温度、培养时间、起始pH值、培养基固液比、添加麸皮和氮源等因素都会对产酶有较大影响。在培养基中添加0.1%尿素,固液比为1:2,接种量为5%,起始pH 7,培养基中添加0.1%的尿素和40%的麸皮,温度为24℃,培养3天时,F3-F9混合菌株滤纸酶活和CMC酶活分别达到相对较高的值,分别为114.25 U和1617.92 U。  相似文献   

18.
木质纤维素生物降解机理及其降解菌筛选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生物降解木质纤维素机理的研究日益受到关注,并且降解酶机制进行作用的报道很多,然而,木质纤维素天然结构复杂,其生物降解过程则是一个复杂的酶学过程,需要多种酶的协同作用来完成。经过多年的研究,各国研究工作者提出木质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方法,国内外的科研工作者们探索出了多种木质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方法和筛选培养基,为木质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提供了捷径,加快了木质纤维素降解菌筛选工作的步伐。从生物降解机理和降解菌筛选方法等方面,综述了木质纤维素生物降解研究进展,提出了有待拓宽和深化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19.
以大米为原料,在酒药制作过程中添加辣蓼草,以糖化力和发酵力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讨了辣蓼草添加量、种曲添加量、培曲时间对新化水酒酒药品质的影响,筛选出新化水酒辣蓼草酒药的最佳制作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新化水酒辣蓼草酒药的最佳制作工艺条件为:辣蓼草添加量6%,种曲添加量5%,培曲时间60 h,在此工艺条件下制得的酒药糖化力和发酵力分别为1 443 U/g和53.4 g/100 g。  相似文献   

20.
酶法提取五常原产地稻花香大米淀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优化五常稻花香2号大米淀粉的酶法提取条件,采用Box-Benhnken的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及响应面分析方法,研究了酶添加量、酶解时间和酶解温度3因素对大米淀粉中蛋白质残留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工艺参数为:酶添加量4.38 mg/g,酶解时间4.14 h,酶解温度50.96℃,料液比1∶6,蛋白质残留量为0.423%,为稻花香2号大米淀粉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