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基于森林碳汇的解决方法,是实现“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手段。农户是碳汇林经营者,研究风险态度和风险感知对农户碳汇林流转意愿的影响,对森林碳汇项目的可持续开展和推进有重要意义。  方法  基于浙江省遂昌县、景宁畲族自治县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竹林经营碳汇项目已参与农户的实地调查数据,在定性分析风险态度和风险感知对碳汇林流转意愿影响的基础上,运用二元Logistics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进行实证检验。  结果  ①84.32%的农户愿意转入更多的碳汇林经营,10.36%的农户愿意转出已经营的碳汇林,5.33%的农户愿意维持现状;从分类型看,风险偏好型农户愿意转入的比例最高,为96.67%,风险厌恶型农户愿意转出的比例最高,为15.95%;在风险感知方面,经营风险、市场风险、政策风险及自然风险感知低的农户愿意转入的比例均高于88.00%,而不愿意转出的比例均高于92.00%。②从实证结果看,风险态度对农户碳汇林转入意愿在5%的水平下显著正向影响,对农户碳汇林转出意愿在5%的水平下显著负向影响。经营风险、市场风险、政策风险感知对农户碳汇林转入意愿分别在10%、1%、5%的水平下显著负向影响,对农户碳汇林转出意愿分别在10%、1%、1%水平下显著正向影响。③市场风险感知在风险态度与碳汇林流转意愿之间存在显著的中介效应。  结论  农户森林碳汇项目参与的积极性整体较高;风险偏好型农户相对于风险厌恶型农户转入意愿更高、转出意愿越低;经营风险、市场风险、政策风险感知越高的农户转入意愿越弱、转出意愿越强。图1表5参19  相似文献   

2.
基于湖北省某县10村180个农户的调查数据,构建了“风险认知、负面情绪『禀赋效应『农地流转意愿”的理论模型,用以揭示农地流转意愿抑制的内在机理.结果表明,农户风险认知、负面情绪的确能够影响农地流转意愿,且禀赋效应在其中起到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3.
以安徽省宣城市广德县3个镇5个村的167份问卷调查数据为样本,运用Logistic模型分析论证农户土地流转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户的年龄、主要经济来源、家庭人均收入、家庭规模、非农劳动力、流转历史和流转政策认知都对农户土地流转有显著影响。年龄较大,其土地流转意愿较弱;以务农为主的农户流转意愿弱于以非务农收入为主的;家庭人均收入越高,流转意愿越弱;家庭规模越大,流转意愿越弱;家庭非农劳动力越多,流转意愿越强;有土地流转历史的流转意愿高于没有进行过土地流转的;政策认知度越高,流转意愿更强。文化程度、家庭劳动力数量和养老方式这3个因素对广德县土地流转没有显著影响。最后结合实际提出了几点建议,以促进广德的土地流转,促进现代化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4.
基于哈密市伊州区6个乡镇485位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Logit模型和Tobit模型对农户农地转出行为进行回归分析。回归结果显示,农户风险规避态度对其农地转出行为及转出率有显著正向影响;农户信息识别能力、非农就业率、周围平级群体数量、转出户对交易对象的了解、家庭特殊事件经历等控制变量也有助于提高农户农地转出行为的质量和效率;由于拖欠土地租金、分期支付的出现使更多的农户对土地流转交易没有安全感,农户的风险规避行为增多,其土地转出意愿减弱。因此,加大农产品价格市场机制的形成力度,规范农地流转双方的保障项目,鼓励农地不集中、规模较小的农户从事非农生产是有效推进农地流转稳定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基于河北省盐山县143个农户的调查数据,建立了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对农户的土地流转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农户对农地的流转意愿总体上比较强烈,愿意进行土地流转的农户在调查中占有较高的比重;农户进行土地流转的意愿受家庭收入来源、文化程度、家庭年收入、对土地的认知、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针对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促进农地流转的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6.
基于河北省盐山县143个农户的调查数据,建立了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对农户的土地流转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农户对农地的流转意愿总体上比较强烈,愿意进行土地流转的农户在调查中占有较高的比重;农户进行土地流转的意愿受家庭收入来源、文化程度、家庭年收入、对土地的认知、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针对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促进农地流转的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7.
调查了南疆四地州农户土地流转意愿的现状,了解了当地农户的土地流转意愿,通过二元Logistic模型找出影响农户土地流转意愿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在农户基本特征方面,农户是否接受农业技术培训、是否参加农村医疗保险对农户土地转出意愿具有显著影响;在农户家庭特征方面,家庭总人口数、非农就业人数、家庭非农收入占比对农户土地转出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农户家庭资源禀赋方面,家庭承包土地面积、土地块数对农户土地转出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农户居住地到县城的距离对其土地转出意愿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在外部环境特征方面,当地农户享受农业综合补贴力度对农户土地转出意愿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为推进南疆四地州土地流转工作有序推进,应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加强农户非农就业培训,以农户就业促进土地流转;加强土地流转政策宣传,转变农户对土地的过分依赖意识;建立纠纷调解机制,保障农户利益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侯秋雯  阳利永  周容  郑州锐  胡德宝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1):5055-5056,5061
基于对玉溪市红塔区2个典型村252户农户的参与式调查,获取农户土地流转现状、农户对土地流转的认知及农民土地流转意愿等第一手数据,研究了农户的土地流转意愿,并提出促进土地流转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流转土地开展农业规模经营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而农民作为土地流转主体,充分了解其意愿对促进土地流转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内蒙古农、牧户调查数据,分析农、牧户土地流转意愿情况,采用logistic模型,围绕农、牧户土地流转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展开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农、牧户土地流入意愿率分别为33.04%和26.40%,土地流出意愿率分别为24.17%和17.25%,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强于牧户,而农、牧户总体土地流转意愿均不高。影响农、牧户土地流转意愿的因素存在差异,农户流入土地意愿受到收入状况、非农收入比重、社会保障制度评价等因素的影响;农户流出土地意愿受到家庭人口数、到地时间、土地流转过程难易等因素的影响。牧户土地流入意愿受到婚姻状况、家庭人口数、医疗支出等因素的影响;牧户土地流出意愿受到建房支出和社会保障制度评价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为提高农、牧户土地流转意愿,加快土地流转,建议增强农民非农就业能力,引导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建立土地流转中介组织,规范土地流转过程,降低土地流转风险,消除农、牧户土地流转顾虑;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弱化土地保障功能,降低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周至县哑柏镇猕猴桃种植户的实地调研,从农户个体特征、家庭特征、养老保障特征及流转地特征四个方面综合分析猕猴桃种植户这一特定群体下的土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并建立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别对农户的流入意愿和流出意愿分析研究。研究表明,子女的养老作用、是否有社会养老保障和对土地流转政策的了解程度对农户的流出意愿有显著积极的影响,农户的年龄和了解土地流转信息渠道数量对土地流出意愿则具有消极的影响;农户的年龄、家庭劳动力、是否贷款、对土地流转政策的了解程度和流转历史对农户的流入意愿有显著积极的影响。并且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土地确权背景下,以洪洞县15个乡镇的220户农户入户调查结果为依据,运用Logistic模型对农村土地确权视角下影响农户土地流转意愿的因素等问题进行深入剖析。结果表明,农户受教育年限、家庭年收入、耕地面积、是否有必要签订合同认知、土地确权保护谁的利益认知、确权后土地公顷数变化是影响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的主要因素,通过了模型显著性检验;而农户性别、劳动力数量、收入主要来源对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2.
基于北京市昌平区延寿镇的调研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从农户家庭基本特征、土地流转情况、流转政策认知等方面建立指标体系,对影响土地流转意愿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并通过交叉分析法对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和流转行为匹配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户主年龄、外出务工人数、农业收入占比、土地面积、土地租金对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具有...  相似文献   

13.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分析框架,以山东省日照市184份农户调查问卷为研究样本,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探究宅基地“三权分置”背景下的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不强,对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的认知程度普遍较低。职业、受教育水平、非农收入占比、是否在城镇买房、宅基地数量、是否拥有宅基地使用权证书、宅基地所有权归属以及是否了解“宅基地三权分置”政策对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性别和家庭人口数对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户对宅基地流转的意愿认知和行为决策,对于促进农村宅基地有序流转、盘活农村闲置土地资源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短期效应并不明显,有待随着改革的推进逐渐显化。  相似文献   

14.
以浙江宁波和丽水282户农户的家庭调查问卷为基础,从行为经济学视角对农户的土地流转意愿进行理论分析,确定农户自身状况、土地流转环境、土地流转预期收益3个方面为农户土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并利用Logistic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户的性别、年龄、就业现状、家庭年收入、土地流转的预期合理租金,及土地流转方式等因素对农户土地流转意愿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宁春辉  李青 《农业展望》2024,(2):99-104
本研究利用山西省万荣县苹果种植户的微观调查数据,采用二元Logit模型探索果农有机肥施用意愿的影响因素,果农作为生产经营的决策者,其有机肥施用意愿往往会受到自身对外界风险感知的影响,因而同时分析果农自身风险感知对其有机肥施用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果农自身的有机肥施用意愿较低,有48.9%的农户表示不愿意采用有机肥;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感知越强的果农,采用有机肥的可能性越小;果农的年龄、接受培训次数都对农户有机肥使用意愿具有显著影响。因此,农技部门需要加大技术培训力度,提升果农的有机肥施用认知水平,政府需要继续完善农产品交易市场,同时增加农户施用有机肥的补贴可以进一步增强农户的抗风险能力,进而提高农户的有机肥施用意愿。  相似文献   

16.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以甘肃省会宁县土地流转现状为研究对象,采取调查问卷和访谈法的方式对当地农户土地流转意愿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农户土地流转意愿较为强烈,其中劳动能力、非农收入、户主教育程度和土地流转市场对土地流转意愿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实施土地顺利流转为解决我国耕地细碎化的问题创造了一条新的渠道,对于推动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规模主体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以河北省保定市蠡县10个村500户农户为样本,采用Logistic模型分析了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农户户主学历、家庭年总收入、耕地是否细碎及对土地流转政策的了解程度对流转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耕种意愿对农户流转意愿有显著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8.
以国内现有的影响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因素的量化实证研究结果为基础,利用元分析将农户的家庭特征、个人特征、生产特征、土地流转特征、环境特征等方面的具体因素对其流转意愿的影响情况进行汇总,解决了现有研究结论不一致、不具有普适性的问题;同时还研究了日渐完善的土地流转政策对农户流转意愿的调节效应,发现中央不断推行的土地流转政策对于文化程度低和年轻农户流转意愿的影响力较强,从而找到了通过政策提升农户流转意愿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广西省博白县的实地调查获得了土地流转农户户数、农户年龄结构、农户劳动力构成和农户土地拥有数量的一手数据,在此基础上采用描述统计的方法探究其经济发展情况、农户年龄结构、农户劳动力结构和农户土地拥有数量与土地流转的关系。研究发现,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不发达地区土地流转更为显著;流转土地农户年龄结构年轻化;农村土地流转和具有流转意愿的农户跟农户外出劳动力数量、农户在家劳动力数量、农户土地拥有数量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基于农户土地流转市场化研究的文献梳理,利用课题组2015年9省(区)339份粮食种植户抽样调查的数据,分析了资源禀赋(区域特征、农户禀赋)、保障因素(社会保障)对粮农土地流转市场化选择的影响。研究得出,该县在本省的经济发展水平、所处地形及交通条件、土地租金、接受新事物的态度、家庭农业收入占比对粮农土地流转的市场化选择意愿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家庭劳动力省外打工占比对粮农土地流转的市场化选择意愿有显著负向影响;户主的文化程度、非农劳动力数量、承包耕地面积、家庭总收入、是否参与农村医疗、是否参与农村养老对粮农的流转市场化选择的影响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根据这些研究结论得出了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