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芸豆蛋白添加到肉制品中,可保持肉汁,促进脂肪、水的吸收,在香肠加工中还起着定形和增加香肠肉质感的作用。通过在香肠中加入不同比例的芸豆蛋白,探究芸豆蛋白添加量对香肠品质的影响,最终确定芸豆蛋白添加量为2%~3%时,香肠切面坚实、口感鲜嫩、香而不腻、富有色泽,同时香肠的得率也十分可观,香肠的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黑豆加工过程中花青素对大豆分离蛋白加工特性的影响,配制大豆分离蛋白与花青素(来源于黑豆种皮)质量比分别为20∶1、20∶2、20∶4的大豆分离蛋白-花青素复合物,测定其持水性、持油性、乳化性、乳化稳定性、起泡性及起泡稳定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花青素添加量较低时持水性无显著变化,当大豆分离蛋白和花青素质量比为20∶4时持水性最低;随着花青素添加量的升高,大豆分离蛋白-花青素复合物的持油性、乳化性与乳化稳定性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均在大豆分离蛋白与花青素质量比为20∶1时达到最大值;起泡性及泡沫稳定性在加入花青素后降低,且均在大豆蛋白与花青素质量比为20∶1时最小,但随着花青素添加量的增加,起泡性及泡沫稳定性逐渐升高。本试验发现了黑豆中花青素对大豆分离蛋白加工特性的影响规律,为黑豆产品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不同添加量分蘖洋葱对西式香肠品质的影响以及储藏期内产品特性的变化,在西式香肠加工中,分别添加10%、20%(以原料肉计)分蘖洋葱汁,同时以未添加分蘖洋葱汁处理为对照,分析产品的色差、质构、挥发性风味成分变化,并通过硫代巴比妥酸值来评价西式香肠在储藏过程中的脂肪氧化程度。结果表明:添加分蘖洋葱汁的西式香肠亮度值增加,红度值有所降低;添加10%分蘖洋葱汁能够显著降低香肠的硬度和咀嚼性,提高香肠的黏着性,同时还可以保持香肠的弹性不变,使香肠具有良好的口感。各类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种类产生明显变化,储藏期间脂肪氧化程度随着分蘖洋葱汁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分蘖洋葱汁的添加不仅改善了西式香肠的色泽、口感和风味,同时抑制了西式香肠在储藏期间的脂肪氧化,这为西式香肠的生产及储藏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胡萝卜与芹菜添加量和添加比例、淀粉添加量、肥瘦比例、卡拉胶添加量对胡萝卜芹菜香肠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胡萝卜与芹菜的添加比例1∶1,添加量10%,淀粉添加量8%,猪肉肥瘦添加比例2∶8,卡拉胶添加量0.4%,在此条件下制得的香肠肠体紧密、色泽均匀、风味独特,具有胡萝卜与芹菜的清甜。  相似文献   

5.
选用外源酶脂酶、酸性蛋白酶、风味蛋白酶分别添加到羊肉发酵香肠中,测定了3种酶对表征发酵香肠成熟的2个指标(非蛋白氮(NPN)和游离脂肪酸(FFA))的影响,发现3种酶不同程度地加速脂肪和蛋白质降解。结果表明,脂酶添加量为0.003%,酸性蛋白酶添加量为0.002%,风味蛋白酶添加量为0.005%。  相似文献   

6.
分别制备添加0,2%,4%,6%,8%(与瘦肉的比例)绿豆蛋白的香肠,每组香肠肉馅再分为2组,分别在常压(C_0)和0.1 MPa (S_1)条件下搅拌10 min。比较肉馅的盐溶性蛋白含量和香肠的出品率、色泽及质构等指标。结果表明,真空搅拌可显著提高肉馅盐溶性蛋白的溶出量,并使香肠的出品率和水分含量显著增加、质构特性更好;香肠的出品率和水分含量与绿豆蛋白的添加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并且当添加量达到6%时,香肠的硬度、弹性、咀嚼度和回复性即可达到最优。  相似文献   

7.
研究氧化后大豆分离蛋白对鲤鱼肌原纤维蛋白乳化性、凝胶质地、凝胶白度及凝胶保水性的影响。将经由FeCl_3,抗坏血酸和H_2O_2组成的羟基自由基氧化体系氧化后的大豆分离蛋白和天然大豆分离蛋白(对照),分别以0,10%,20%,30%,40%,50%加入到鲤鱼肌原纤维蛋白中,混合后测定其乳化性和凝胶性。结果得出添加大豆分离蛋白后,乳化活力和乳化稳定性下降,凝胶弹性、硬度、保水性及白度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添加氧化大豆分离蛋白的肌原纤维蛋白乳化性和凝胶性优于添加天然大豆分离蛋白。结果表明,适量添加经过氧化的大豆分离蛋白对鲤鱼肌原纤维蛋白的乳化性能和凝胶性能破坏较小,可用于鱼糜实际生产中。  相似文献   

8.
微波技术对大豆蛋白功能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微波辐照对大豆功能蛋白(FSP)溶解性、乳化性与起泡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辐照能改善FSP溶解度、乳化活性、起泡能力与泡沫稳定性。试验中FSP溶解度可提高343.7%,乳化活性可提高2392.7%,起泡能力可提高196.9%,泡沫稳定性可提高82.76%。  相似文献   

9.
通过风味蛋白酶对黑芸豆蛋白进行酶解制备黑芸豆肽,并以此为主要原料研制黑芸豆肽饮料。通过响应面分析优化了黑芸豆蛋白酶酶解的工艺条件,基于正交试验优化了黑芸豆肽饮料的配方。结果表明,当酶添加量4%,酶解温度55℃,酶解时间180 min时,黑芸豆蛋白的酶解度最高,黑芸豆肽的抗氧化性最强;当黑芸豆肽添加量60%,白砂糖添加量15%,柠檬酸添加量0.03%时,黑芸豆肽饮料的口感最佳。  相似文献   

10.
通过考查米糠蛋白质量分数、超声功率、超声时间和超声温度等因素对米糠蛋白溶解性、乳化性的影响,采用响应曲面法优化了试验条件。结果表明,联合求解法确定米糠蛋白处理工艺条件为米糠蛋白质量分数3%,超声功率201 W,超声时间10 min,超声温度40℃,在此工艺条件下米糠蛋白溶解度为64.30%,乳化性0.85 m2/g。经过超声处理制备的米糠蛋白的溶解性、乳化性、起泡性、泡沫稳定性、凝胶性、持油性都要高于对照组(未经改性处理的米糠蛋白),而持水性、黏度和分散性均低于对照组。故利用超声处理方法可定向提高米糠蛋白的功能特性,从而满足生产上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将米糠膳食纤维添加到熏煮香肠中替代部分脂肪,得到低脂香肠,米糠膳食纤维在肠馅中的添加量分别为0%,1%,3%,5%,7%,9%,11%。通过感官评定和TPA测定,对添加不同比例膳食纤维的香肠进行质构分析,结果表明膳食纤维的添加量为9%时,香肠的质构和口感较好。TPA压缩测定中的硬度、黏聚性、弹性和咀嚼性分别达到137.32N,0.59,2.84,864.51g,与普通市售香肠的132.58N,0.56,3.01,685.46g相近。  相似文献   

12.
黄原胶对蛋白棒质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黄原胶添加量对蛋白棒质构特性的影响,在制作蛋白棒时黄原胶添加量占总量分别为0.2%,0.3%,0.4%,采用5分制评分法对所得蛋白棒的色泽、外观形态、硬度、咀嚼性、黏性和凝聚性等感官特性指标进行评分,并采用物性分析仪对蛋白棒的硬度、弹性、黏着性、凝聚性和咀嚼性等质构特性进行测定。研究表明,感官评定与质构测定结果较一致。蛋白棒制作中添加一定量的黄原胶能够改善蛋白棒的质构,提高蛋白棒的品质。黄原胶3个水平的添加量中,添加0.3%的黄原胶对改善蛋白棒质构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研制一种新型芸豆营养粉条。考察预糊化芸豆全粉添加量、复合磷酸盐用量及瓜尔豆胶的用量3因素对芸豆营养粉条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芸豆营养粉条优化制备工艺参数为预糊化芸豆全粉添加量30%,复合磷酸盐用量0.5%,瓜尔豆胶用量0.8%时,芸豆粉条产品熟断条率仅为4.8%±0.2%,糊汤透光率高达84.8%±0.3%,综合品质评分高达95.6分。芸豆营养粉条色泽光亮,煮后有弹性和延展性,口感爽滑适口,具有特有的豆香味。  相似文献   

14.
以蛋白质为配料的产品中,蛋白质功能性质往往比营养价值更重要,直接影响到米糠蛋白的应用前景。以在室温、相对湿度80%条件下贮藏0,1,3,5,7,9 d后的米糠为原料提取米糠蛋白,研究米糠贮藏时间对米糠蛋白功能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米糠蛋白溶解性降低,持水性、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起泡性能和泡沫稳定性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表明米糠在一定贮藏期内米糠蛋白的功能性质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然而过长时间贮藏会导致米糠蛋白氧化聚集形成不可溶性聚集体,功能性质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5.
以干酪素、全脂乳粉为主要原料,研究再制奶油奶酪的制备工艺。利用混料设计中不同干酪素、全脂乳粉、切达奶酪添加量对再制奶油奶酪风味、色泽、滋味、组织状态、涂抹性的影响,进行工艺配方的优化,同时采用正交设计试验,分析了不同复合乳化剂、复合乳化盐、复合稳定剂添加量对产品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再制奶油奶酪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切达奶酪添加量3.02%,干酪素添加量6.73%,全脂乳粉添加量3.01%,复配乳化盐添加量0.67%,复配稳定剂添加量0.93%,复配乳化剂添加量0.80%,乳化时间2 min;由此制得的再制奶油奶酪组织细腻、黏稠度适中,能涂抹均匀并有淡淡的切达奶酪风味。  相似文献   

16.
小黑豆分离蛋白的制取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小黑豆分离蛋白的制取与功能特性。试验表明,小黑豆分离蛋白(SBSPI)最佳提取条件为:pH值为8.5,碱溶温度为55℃,料液比为1∶10。与大豆分离蛋白的功能特性相比,小黑豆分离蛋白的溶解度、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均较好,但起泡性较差。  相似文献   

17.
台式烤肠(以下简称台肠)是运用现代西式肉制品加工技术生产的具有中式风味的低温肉制品,近年成为我国低温肉制品中发展最快的香肠品种之一。(1)原料肉整理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新鲜猪肉为最好。如使用冻肉,应采用自然解冻,当肉的中心温度在0℃左右,肉的表面温度8 ℃以下,在温度15℃以下的操作间里将淤血、淋巴、筋膜修整干净。预处理时间应尽量缩短,肉温不应超过9 ℃。(2)腌制腌制中起重要作用的是食盐和发色剂。食盐的添加量既要适合人的口味,又要使成品具有鲜嫩的口感;发色剂的最佳投放量则要使成品色泽红润,改善风味、抑制氧化、抑制细菌繁…  相似文献   

18.
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研制一种新型芸豆营养挂面。考察预糊化芸豆全粉的添加量、复合磷酸盐用量、瓜尔豆胶用量以及谷朊粉用量4因素对芸豆营养挂面综合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芸豆营养挂面优化制备工艺参数为食用盐用量1%,食用碱用量0.1%,水用量60%,预糊化芸豆全粉的添加量40%,复合磷酸盐用量0.7%,瓜尔豆胶用量0.7%,谷朊粉用量3%时,芸豆营养挂面产品蒸煮时间为3.8±0.1 min,熟断条率为3.61%±0.13%,烹调损失率为5.01%±0.11%,综合品质评分平均值为96.4分。芸豆营养挂面色泽光亮、粗细均匀、光滑整齐、口感柔软爽滑、适口性强,具有特殊的芸豆香味。  相似文献   

19.
蛋白酶改性处理对小麦面筋蛋白溶解度和起泡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小麦面筋蛋白进行蛋白酶改性,可以提高其溶解性及其他功能性质。研究了中性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改性处理方式对面筋蛋白溶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的水解速率更高。蛋白酶改性面筋蛋白的溶解度随着水解度的增大而增大,达到7.0mg/mL,均大于原谷朊粉,起泡性和起泡稳定性随水解度增加而降低,在水解度DH为4%时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20.
通过介绍变性淀粉、变性淀粉的加工及其在肉制品加工中的应用研究,概述变性淀粉的发展趋势。经淀粉的物理改性法、化学改性法、生物改性法和复合改性法改性后所获得的产品各有优劣,复合改性法加工的变性淀粉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综合优越性。变性淀粉的添加能够明显改善肉制品的加工品质,降低肉制品加工的脂肪添加量,对肉制品的感官品质也有明显的提升作用。因此,拓展变性淀粉的原料来源、研究变性淀粉高效及环境友好型的加工方式、开发适用于不同产品的变性淀粉,将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