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1 毫秒
1.
王娟  凤元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20434-20437,20447
针对地方高校图书馆服务的特点,对地方高校图书馆读者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构建地方高校图书馆读者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了读者满意度调查表。调查表采用7个梯级对评价指标进行评判,给出了调查数据可信性的计算方法。再提出了可拓聚类的方法处理读者满意度数据,能较好地挖掘出读者对地方高校图书馆服务评价指标的满意程度。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提出的评价体系及数据处理方法的可行性,为提升地方高校图书馆读者满意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哈尔滨市3所高校校区景观为研究对象,构建6个一级评价指标和24个二级指标组成的校园景观评价体系,通过问卷调查获得使用者评价数据,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高校校园景观进行定量评价分析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高校校园景观满意度的综合模糊结果不高。其中,道路景观指标评价最高,而水景视觉美观性和固态水景丰富性等因子满意度最低;通过相关性分析,性别、年龄、教育程度、职业状况等个体属性对高校校园景观的评价结果有一定的影响,女性和受教育程度较高、年龄长、从事景观专业的人群对高校校园景观环境要求较高。评价结果揭示了高校校园景观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高校校园环境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油田联合站综合单耗受其自身因素与站内工艺条件的共同作用,为实现不同站库能耗大小的可比性,消除因流程工艺等差别造成的影响,将联合站综合单耗视作灰箱模型进行研究。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方法,结合油田联合站实际生产情况,对联合站综合单耗与其主要影响因素的数学关系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联合站单耗回归模型。以胜利油田36座联合站实际能耗数据为基础,利用该模型对联合站能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综合单耗与联合站处理液量正向相关,与综合含水率、原油密度负向相关;相对于处理液量,综合含水率和原油密度对综合单耗的影响程度分别为88.4%和50.9%,即对综合单耗影响程度大小依次是处理液量、综合含水率、原油密度。同时,结合实测数据,分析由3个影响因素弓I起的联合站能耗增大的原因,提出在工艺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用集中处理来液和实施常温分水技术代替加热分水的节能改造措施。(表7,参10)  相似文献   

4.
利用RS和GIS技术,基于野外工作进行DTM空间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系统论方法与野外实际调查结果和试验分析数据进行耦合,并对工作区进行荒漠化分级和综合研究评价,进而对各类荒漠化土地分布特点、形成的地质背景以及荒漠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满意度是评价高校本科专业办学成效的关键。文章基于H高校本科专业问卷调查数据,运用多元Logistic模型分析本科专业大学生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总体满意度较高,但仍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2)满意度受性别、户籍性质、政治面貌、成绩排名、课程和教学内容设计合理性、课程与行业发展趋势的紧密程度、课程对今后工作的帮助程度、校企合作、教学信息化等因素的影响显著;(3)满意度受教师的师德师风、理论水平、实践水平、教学方法、专业知识掌握程度、实践能力提高程度、教材选用、图书资料、实验设施、实习实训基地等因素的影响不显著。据此,应着重从专业课程、师资队伍和学生能力等维度发力,通过加强专业课程建设、培育一流师资队伍、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等举措,提升高等农林院校本科专业大学生满意度,促进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提升。  相似文献   

6.
城镇居民购买绿色食品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问卷调查搜集的数据为基础,对绵阳市城镇居民在绿色食品消费行为进行研究,通过运用Logistic模型,对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因素进行回归分析。模型回归结果表明,消费者的受教育程度、职业、个人月收入、身体健康状况、对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关注度和对政府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的效果评价等6个因素是影响消费者是否购买绿色食品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以吉林省为例,将区域综合承载力系统划分为经济、水土、社会、生态4个子系统。通过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指标进行筛选,结合熵值法客观赋权,构建区域综合承载力评价体系。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4个子系统间的耦合协调程度进行了科学评价,并诊断出制约区域综合承载力的主要障碍因子。结果表明,区域综合承载力和子系统间的耦合协调程度总体呈上升趋势,且部分的耦合协调度变化和整体承载力变化呈现出一致性;水土承载力一直是制约区域综合承载力的重要因素,前期社会性限制因素逐渐转变成生态因素;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对各子系统均有不同程度的冲击,并对区域综合承载力造成巨大影响。对区域综合承载力进行科学评价并进行障碍诊断,为政策制定和吉林省高效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农村公共物品分类的模糊性、供给主体和方式的多元性,以及农村公共物品需求的复杂性使得多指标的综合评价难以进行。灰色关联度评价作为一种有效的综合评价方法,可以客观、全面地考察农村公共物品评价的各项指标对农村公共物品有效供给的影响程度,从中找出影响其有效供给的主要因素。以福建省9个地级市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为例,通过灰色关联评价模型进行实证分析,从而为有效供给农村公共物品提供依据和对策。  相似文献   

9.
选取10个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影响普通高等农业院校农学专业学费因素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主要影响因素为高校综合实力与经费投入分配方法,而各学校学费的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和模糊综合评判法对2006年福建省甘薯新品种区试10个点、9个新参试品种的9个性状的综合数据进行了综合定量评价。结果表明:模糊综合评判的等权与加权评判结果吻合程度高,其评判结果居前5位的品种与入选2007年续试品种相符,模糊综合评判法可用于甘薯高代新品系评比试验对新品系的综合评价。灰色关联度分析的等权与加权关联度吻合程度低。  相似文献   

11.
考虑气候因素,选取影响国家脆弱性的指标建立适当的指标体系,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和典型相关分析方法,以苏丹为例度量气候因素对国家脆弱性的直接和间接影响。结果显示:气候变化能够通过直接和间接的方式影响苏丹的国家脆弱性,使其脆弱程度增加。通过ARIMA时间序列模型对碳排放量、温度、降水量等气候因素进行预测发现,气候的恶化可能导致苏丹2021年的脆弱程度进一步增加。  相似文献   

12.
构建了反映区域城乡关系发展程度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出综合评价值(城乡关联度),对新疆15个地州市城乡发展状态进行了评价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新疆区域城乡关联发展水平差异显著,并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吻合,但在影响因素上有所不同;城乡关联发展水平与城市化水平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最后,针对不同区域提出了推进新疆区域城乡协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科技人才评价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国高校科技人才评价的影响因素及指标体系的构建。目的在于深入了解科技人才评价背后的关系以及促进高校科技人才的培养和科研创新。[方法/过程]本文在分析国内外高校科技人才评价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梳理了中国高校科技人才评价的制度、理论、方法和评价体系及存在的相关问题,探讨了中国高校科技评价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中国高校科技人才评价指标体系。[结果/结论]研究发现,现阶段中国高校科技人才评价中存在主观性与客观性的平衡、指标的全面性与可操作性、动态性和时效性、多维度评价的综合性等问题,呼吁未来高校科技人才评价体系需体现在数据驱动和智能化评价、多维度评价、引入行为评价和动态评价、社会影响力和可持续发展、国际化和国际交流等方面。未来将对中国高校科技人才评价进行进一步实证研究和指标验证对高校科技人才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前高校的知名度已不再是学生选择高校的唯一标准,而是更加理性地对高校各项指标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由于影响校园满意度的诸多因素,如景观格局、师资等,存在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因此,如何使高校校园满意度的综合评价指标量化,已经越来越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以西南交通大学九里校区校园满意度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模糊综合评价法在校园满意度评估中的应用和模型建立,提出了一种新的高校校园满意度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5.
甘肃省耕地集约利用水平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耕地集约利用内涵界定出发,以甘肃省耕地自然条件和现状数据为依据,从耕地投入强度、利用程度、产出程度和可持续利用状况等4个方面构建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基于灰色关联度的多因素综合评价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甘肃省各地区耕地集约利用现状水平进行评价,并对引起不同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原因进行探究。揭示了甘肃省各地区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的规律和影响甘肃省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各指标之间以及它们与耕地集约利用水平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由于城市环境的特殊性,城市绿化的参与者同时也是绿化树种选择的决策者,城市绿地树种结构的初始分布完全由人为选择控制。现阶段受人为因素干扰,城市绿地表现出的诸如树种优势度集中、结构单一、生态效益低下等问题越来越突出,使得从参与者角度探明城市绿地树种选择的主观影响因素变得十分重要。通过建立城市绿地树种选择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让政府主管部门、规划设计者、绿化施工企业、苗木供应者及市民公众5类绿化参与者对树种选择影响因素进行评价,再运用SPSS 23.0软件对5类绿化参与者的评价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并从参与者角度对合肥市常见园林绿化树种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不同参与者对城市绿地树种选择影响因素重要性的判断不同;(2)政府主管部门与规划设计者对城市绿地树种选择影响因素的权重评价数据在0.01水平上呈显著相关,与绿化施工企业在0.05水平上呈显著相关;(3)根据绿化参与者的权重数据对合肥市常见园林绿化树种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不同参与者综合评价在3.0分以上的树种154种,其中Ⅰ类树种51种、Ⅱ类树种44种、Ⅲ类树种59种。  相似文献   

17.
评教是当前高校运用最广泛的教学质量评价方式之一。基于安徽省某高校某学院2014—2021年学生评教和教师教学的面板数据,建立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教师客观因素对学生评教结果的影响。研究发现:教师年龄、职称、专业背景和课程的学分显著正向影响学生评教得分;教师的学历对学生的评教行为产生负向影响;参评教师的行政职务并不影响学生的评教行为。此外,学生因素和班级因素与评教结果之间并无明显的联系。一方面,高校要进一步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持续完善教师聘任制度和晋升体系;另一方面,高校要合理使用评教结果。  相似文献   

18.
把层次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有机结合,对住宅工程项目质量的多个影响因素进行定性分析,建立了住宅工程项目质量因素层次结构.然后,应用灰色关联理论进行定量计算分析,综合评价了住宅工程项目的质量,得到了较为科学的综合评价结论.  相似文献   

19.
土镶养分肥力是土壤特性的综合反映,受到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双重影响,评价指标数据集较大,属于高维数据,因此对其进行客观的综合评价非常困难.集对分析作为一种新的处理模糊和不确定问题的系统理论方法,运用同、异、反表达式可解决各种模糊不确定问题,五元联系数又是集对分析理论的拓展.针对当前众多土壤肥力评价方法过程复杂繁琐的问题,提出利用基于五元联系数对土壤肥力进行等级评价,建立了土壤肥力评价的五元联系数新方法,详细论述了模型的建模过程.该模型能够科学、合理地确定样本指标的联系度,给出样本的评价等级,评价结果的可信度较高.对4个采样点进行了土壤肥力评价,与其他方法比较,取得了满意的结果.土壤肥力评价的应用表明:该模型计算过程简洁,结果可靠,在土壤肥力评价中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影响高校计算机课程实验教学质量评价的因素较多,而且大多数因素是模糊的。利用二级二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方法构造了一种能客观评价高校计算机课程实验教学质量的综合评价模型。试验表明,该模型能很好地反映高校计算机课程实验教学质量的评价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