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周红民 《吉林农业》2010,(10):17-18
农民工是世界工业化史上的共有现象,农民工群体是中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跨越城乡的特殊社会群体。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农民工"市民化"渐成为热门话题。文章提出农民工市民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并分析农民工市民化存在的主要障碍,提出创新机制体制,以全面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2.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是当前我国"三农"问题中出现的新问题,关系到我国城乡统筹发展及和谐社会的建设。分析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制约因素,提出解决对策,以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的推进。  相似文献   

3.
烟台市农民工市民化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对烟台市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市民化问题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烟台市农民工市民化的现状特点,总结出制约农民工市民化的关键因素,最后提出了推进烟台市农民工市民化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
由于户籍制度等原因,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依旧停留在"候鸟式"迁移阶段,没有真正实现市民化。测度农民工市民化程度并研究其影响因素,有助于统筹城乡发展并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基于上海市1 184份农民工调查数据,采用综合指标体系法构建农民工市民化指标体系,测算了农民工市民化程度,探讨上海市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民工总体处在半市民化状态,而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程度略高于老一代农民工,其市民化程度分别为52.38和51.40。极低市民化状态农民工占比较低,仅为0.08%;较高市民化状态农民工占比较高,达54.48%;完全市民化状态的比例偏低,为1.69%。经济状况和基本素质为农民工市民化提供了可能,心理认知和社会接纳是农民工市民化的重要障碍因素。基于此,提出了提升农民工基本素质、消除就业歧视、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农民工问题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解决农民工问题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战略任务。文章分析了我国农民工群体中长期发展的市民化趋势,探讨了农民工市民化趋势与"半城市化"问题之间的矛盾,提出了非农化、城镇化和市民化"三位一体"地解决农民工问题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农民工"市民化"是现阶段我国推进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切实提高农民工的社会地位,让他们能平等地享有城市居民享有的公共服务和政治权利,已成为目前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目前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阐述了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推进我国城镇化建设中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解决势在必行,这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文章首先分析了农民工市民化的涵义农民工市民化的重要性,接着结合当前形势,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关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8.
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除了受制度客观因素的制约外,更应与农民工市民化能力这种主观因素密切相关。制度是外因,能力是内因,内因是关键,起决定作用。农民工市民化要想成功实现,必须注重农民工市民化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农民工较低的人力资本水平已经成为阻碍农民工市民化能力提升的关键因素。为了提升农民工市民化的能力,推动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必须要遵循农民工市民化能力的提升路径,实现人力资本的积累。  相似文献   

9.
农民工市民化是城市化推进的必然结果 ,是解决广大农民工权利缺失问题的重要途径,对我国的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从城市社区角度剖析农民工市民化面临的一些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希望对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发展起到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解决好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问题是实现农民工市民化的基础。以湖北省作为研究对象,构建农民工市民化成本的测算指标,采用分类计算而后加总的方法对公共成本进行测算。结果表明湖北省农民工市民化的人均公共成本为48660.2元。在此基础上提出农民工市民化资金的筹集渠道,以期为湖北省农民工市民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1):250-251
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对我国新时代城市化建设进程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农民工在转移融入城市的过程中出现诸多制约因素。从农民工市民化转移的重要性视角出发,探讨农民工市民化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建立农民工住房保障体制、完善农民工城市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农民工子女教育融入机制、重视对农民工的市民教育培训等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2.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7):216-217
在十八大报告中,党中央首次提出"市民化"概念,要求"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农民工市民化的关键环节在于提高农民工的城市融入水平。通过对昆山地区农民工实地问卷调查,制定进城务工人员城市融入测评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测算出农民工的城市融入度,并对不同类型农民工的融入度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3.
樊德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1,(19):11821-11822,11825
介绍了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现状,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遇到的法律制度问题提出了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法律制度援助建议!  相似文献   

14.
农民工市民化问题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课题,通过对贵州325位农民工的实际调查,从经济、社会、心理层面分析了农民工市民化的困境,提出了超越欠发达省份农民工市民化困境的政策性建议和现实性措施.  相似文献   

15.
通过探讨新媒体与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相关内容,结合新媒体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因素及影响提出新媒体就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研究方向,助力新媒体发挥积极作用,推动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加速。  相似文献   

16.
农民工问题是第二次转型背景下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解决农民工问题,就是要实现农民工由农民向市民的转变,即农民工市民化。本文阐述了农民工市民化的内容和必要性,并针对其中的问题提出了公共服务体制改革的方向和着力点,为农民工市民化过程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朱进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7):9496-9499
分析了城乡二元社会保障制度下农民工社会保障在整体上存在的问题,如社会保障项目少、社会保障水平低、社会保险关系难以转移、地区差异显著等。指出这对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障带来了很多不良后果:弱化了农民工的市民化意愿,降低了市民化能力,抑制了市民化进程。因此必须对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进行改革和创新,以缩小农民工和城镇职工社会保障的差异,推动农民工市民化进程。  相似文献   

18.
有序推进农民工市民化是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核心问题。文章在对国内外农民工市民化文献的整理、归纳和研究的基础上,就农民工市民化的动力机制、相关制度变革、市民化意愿和城市融入进行了梳理,指出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并就未来研究趋势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杨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781-22782,22786
阐述了农民工市民化的现实意义,分析了我国农民工市民化面临的难题,并提出农民工市民化的路径优化:改革现行户籍制度,为农民工市民化消除根本性障碍;打破二元社会就业制度,为农民工市民化搭建平台;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为农民工市民化创造条件;转变政府观念,为农民工市民化提供动力;提高农民工自身素质,为农民工市民化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20.
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工群体已经成为我国城市以及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工问题是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下的产物。对新生代农民工特征进行分析,研究了新生代农民工特征与市民化意愿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增加农民工收入、加大社会保障力度、解决随迁子女就学问题等加快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