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扇尾沙锥[Capella gallinago gallinago (Linnaeus)]是有经济意义的狩猎禽类。江苏水网地带,河流纵横、沼泽满布、颇为常见。多年来我在苏州、太仓、  相似文献   

2.
本创新工艺可以通过使用专用自磨专机及自磨工装,在一台普通卧车上就能实现精磨主轴锥孔及尾座芯轴锥孔以达到消除机加及装配过程中的累积误差,使锥孔的端跳及径跳达到合格证要求.同时通过自磨,锥孔的表面粗糙度很好,这样就保证锥孔的接触精度达合格证要求.  相似文献   

3.
鸟类的染色体数目、形状以及性染色体迄今,用现化细胞遗传学技术检查的已报导的227种鸟类的染色体二倍体数目的幅度是在52—98之间,众数为80(表1)。由于小型染色体的准确数字计数困难,所以某些数目是近似的,但其它的,特别是对小型染色体数目少的种类,则是准确的。隼属(红隼和Falco biarmicus)的染色体数最低(52)(博尔,1976),沙锥属(扇尾沙锥)的染色体数则最高(汉玛,1970),鹤类则为80左右。典型的鸟类染色体组型包含几对大的到中等的染色体,还有若干小型染色体,虽然在这二者之间的界线并不一定非常明显。与哺乳动物不同,鸟类的性染色体是雌性异型而雄性同型,即雄性为ZZ,雌性为  相似文献   

4.
我们从1984年起在本牧场对近千头不同年龄的犊牛、青年牛、成母牛、公牛在尾根采血,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一、采血部位下针部位于牛的第2~4尾椎腹侧面的尾椎间,即血管弓的正中线,根据解剖位置,为尾椎的腹侧面的腹侧棘沟中,尾正中动脉和静脉均在此通过.尾正中动(静)脉亦是骼内动(静)脉、荐中动(静)脉的延续部分.  相似文献   

5.
在猪奶头外侧的胸侧皮下静脉上挑针,即自第一对乳头至第四对乳头止的四个乳头之间,二侧各挑三针,同时在两侧胸肋部的支静脉上各挑一针,针深0.3厘米,以破皮出血为度。配穴为:血印(两耳近耳尖各一穴,针深0.2厘米),曲尺(二前肢腕关节内侧)、追风(后肢跗关节内侧),针深0.3厘米,流出黄黑色粘性液或出血为度,尾尖(戳穿尾尖,出血为度)。以上扎刺部位均用痧刀或三棱针挑取,适用于缺乏营养,肷吊皮紧,时食时不食,生长缓慢的猪只。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为深入研究采集到的马属动物3种寄生线虫的体表形态,本试验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首次对采自乌克兰的马属动物消化道内杯口属的不等齿杯口线虫[Poteriostomum imparidentatum(Quiel, 1919)]、拉氏杯口线虫[Poteriostomum ratzii(Kotlan, 1919)]和副杯口属的麦氏副杯口线虫[Parapoteriostomum mettami(Leiper, 1913)]的体表形态进行详细观察和描述。结果显示,不等齿杯口线虫外叶冠短小、刺状,82枚;雄虫生殖锥腹唇锥形,丘状凸不明显,背唇附属物发育不全,皮质领缺乏;雌虫尾长720μm。拉氏杯口线虫外叶冠尖而窄,75枚,内叶冠宽度是外叶冠的2倍;雄虫殖锥皮质领在生殖锥两侧,背唇上的附属物发育不全;雌虫尾长470μm。麦氏副杯口线虫外叶冠尖细,75枚;雄虫生殖锥突出于交合伞之外,长约0.7 mm,腹唇长于背唇,背唇距末端100μm处有突起;雌虫尾长208μm。本试验结果为上述3种线虫的分类鉴定提供更精确的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瓢鸡是镇沅县的一个优良地方鸡种,具有无尾锥骨、尾棕骨、尾脂腺、主尾羽、覆尾羽下垂形似葫芦瓢的“四无”特征。2006年畜禽遗传资源摸底调查时仅有201只,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典型草原地区5类植物群落叶面积指数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直接测量与叶片面积-干重系数相结合的综合测定法,研究了内蒙古典型草原地区3类草原植物群落与2类沙地植物群落叶面积指数(LAI)的动态特征.结果表明,各类群落的LAI均随生育期后移而增高;最大值通常出现于8月份.5类群落比较,草原类型--大针茅、禾草、杂类草群落和羊草、丛生禾草群落,其群落、单子叶纲群和禾本科群的LAI均较高;退化草原类型--冷蒿、小禾草群落,不仅其群落LAI显著降低,而且双子叶纲群和菊科群LAI的比例明显增大.沙地群落类型--杂类草、小禾草群落和沙蒿群落的LAI较低,但双子叶纲群和菊科群相对比例较大.各群落的主要种群LAI在本群落中所占比例依次为沙蒿种群>冷蒿种群>羊草种群>变蒿种群>大针茅种群.  相似文献   

9.
针尾野鸭是中型迁徙游禽,经济价值较高。本文就引进野生针尾鸭进行仿生态环境人工驯养繁殖技术研究作相关介绍,对驯养繁殖、人工孵化技术及肉用野鸭饲养管理要点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0.
改良彗星实验检测黄曲霉毒素B_1致雏鸭DNA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旨在通过改良彗星实验检测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B1,AFB1)对雏鸭肝细胞DNA损伤的影响.锥鸭经AFB1灌胃染毒,2 h后分离肝细胞,并通过改良彗星实验测定DNA损伤.结果显示,AFB1能够导致雏鸭肝细胞DNA损伤,表现为尾长、尾部DNA百分含量、尾矩、Olive尾矩等彗星参数与空白和溶剂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加(P<0.05).表明改良彗星实验能够用于AFB1导致肝细胞DNA损伤的检测,试验还提示,在体肝细胞彗星实验能够作为雏鸭AFB1暴露的遗传毒性标志物.  相似文献   

11.
<正>骨关节炎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退行性疾病,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骨关节炎常见症状为关节僵硬,病情加重后会出现关节疼痛,此病女性患者的比例比男性高。1蜂针疗法蜂针疗法是运用蜜蜂尾针作为针具,蜇刺身体的相关穴位,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因蜂针液具有抗炎镇痛、修复受损组织、恢复关节功能、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所以对骨关节的防治有很好的疗效。先用1只活蜂在患者不显眼的肌肉处试蜇,即蜇即拔,不留尾针,30 min后观察如无严重过敏反应,  相似文献   

12.
<正> 一、穴位配方及针法百会、尾三穴。百会穴直刺6~7.5厘米,以达到脊硬膜为度。尾三穴自尾根穴刺透皮肤后,使针体与皮肤呈20度角斜刺,透过尾节穴而达尾干穴。  相似文献   

13.
笔者学习有关经验,结合临床实践,应用后海穴水针疗法(以下简称后注),治疗家畜10种常见病,获效满意。现报道如下,供参考。一、穴位及针法后海穴位于肛门上、尾根下的凹陷处。进针前将尾根提起拉直,碘酊消毒,针向前上方刺入3—5寸(针头不宜过粗),即可注射药液。  相似文献   

14.
蜂针疗法过敏反应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蜂针疗法过敏反应观察李万瑶,邓金峰,赖先娥,林国华(广州中医学院针灸系蜂疗室)蜂针疗法,又称蜂毒经络疗法,是用家养蜜蜂的尾针螫于患者的穴位或痛点,通过蜂毒和针刺的综合作用而起到调整机体,治疗疾病的疗法。近年来因其对多种疾病有独特疗效,故此临床上逐渐被...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典型草原主要植物群落土壤呼吸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2,自引:4,他引:38  
崔骁勇  杜占池 《草地学报》1999,7(3):245-250
从野外选取有代表性的羊草,羊草-冷蒿,大针茅,克氏针茅和沙蒿群落,原状移栽到试验场,采用动脉气室/IRGA法在植物主要生长期,连续测定各群落的土壤呼吸,结果表明,土壤呼吸速率具有明显的昼夜变化和动态。沙蒿群落土壤呼吸张土壤CO2排放总量低于其它群落,羊草群落CO2日排放量和CO2总排放量较高。  相似文献   

16.
牛羊肺线虫病是由网尾科的网尾属和原圆科原圆属、刺尾属、歧尾属与缪勒属的线虫寄生于牛、羊、驼等家畜的气管、支气管内所引起。其中网尾科的线虫较大.又称大型肺线虫.其致病力最强,对羊只尤其对羔节的危害极为严重:在春乏季节常呈地方性流行,引起大量死亡。原圆科的线虫较小.又称小型肺线虫.主要寄生于羊只细支气管及肺泡内,危害较轻。  相似文献   

17.
1 肚痛 1.1 山根:鼻镜正中一穴(有毛与无毛交界处),左右两鼻孔背角处各一穴。以小宽针向后下方斜刺入3分,出血即可。 1.2 大眼角:在大眼角内,向骨内侧方的凹陷中,左右各一穴,以毫针或圆利针顺眼角向内后方刺入约1寸。 1.3 三江:在眼角内下方约1.5寸处的血管上,左右侧各一穴。以三棱针或小宽针顺血管刺入3~5分出血为度。 1.4 尾本:尾根底面中,距尾尖2寸处血管上。以小宽针刺入出血为度。  相似文献   

18.
为了介绍大鼠清醒状态下单人尾静脉注射方法及操作技巧,并观察在该种方法指导下尾静脉注射的成功率。选择:健康雄性SD大鼠10只,采用经验方法在大鼠清醒状态下进行单人尾静脉注射,观察第1针成功只数(率)、穿刺成功只数(率)及完成时间。结果显示,第1针成功9只,成功率90%;穿刺成功10只,总成功率100%;固定及注射时间平均89 s。表明借助大鼠固定器进行单人操作,简单易学,成功率高,可重复,省时省力。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观察3种马肠道寄生线虫的体表结构,试验对采自马消化道内的偏位杯冠线虫(Cylicostephanus asymetricus)、间生杯冠线虫(Cylicostephanus hybridus)和粗壮食道齿线虫(Oesophagodontus robustus)标本(每种线虫选取雄虫、雌虫各3条)进行处理,然后用扫描电镜观察并测量。结果表明:偏位杯冠线虫外叶冠细长而卷曲,共20枚;雄虫生殖锥腹唇呈圆锥形,有乳突状突起,背唇上有成对、长囊状附属物;雌虫尾长为102μm。间生杯冠线虫外叶冠长而尖,共18枚;雄虫生殖锥腹唇皮质领发达,背唇上有1对乳突状突起的附属物;雌虫尾长为90μm。粗壮食道齿线虫外叶冠细长,共22枚;雄虫交合伞有伞前乳突,生殖锥有2对粗指状附属物,长约为50μm;雌虫阴门距尾3 mm左右,肛门距尾尖500μm,尾末端有小突。说明通过扫描电镜观察3种线虫的外部形态特征有明显的差异,可以用扫描电镜对3种线虫进行鉴定。  相似文献   

20.
肠积沙(沙结)。本病是沙石积淀于肠内,不能排出,久则积多致病。多发生在沙沼放牧区的马、骡、驴。本病的发生有明显的区域性,发病又多集中在4—5月份。 1.病因:冬春季在沙沼草牧场放牧,牧草矮小,牲畜采食时把沙土裹入草里同时吞入腹中,日久积于肠内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