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设施栽培中渗灌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归纳总结了渗灌对设施栽培作物生长环境及产量的影响、设施栽培渗灌系统的主要设计参数及灌水指标,分析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应将设施栽培条件下土壤、作物、室内、外空间环境作为一个连续体建议,研究不同渗灌条件及不同土壤类型中连续体内的传热、传质特性;研究渗灌调控土壤水分的技术参数以及各种设施栽培作物的渗灌灌水指标及灌水制度;研究湿润地区设施栽培渗灌调控土壤水分的技术等。  相似文献   

2.
微孔陶瓷渗灌与地下滴灌土壤水分运移特性对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微孔陶瓷灌水器为研究对象,在0 m工作水头下进行土壤水分运移特性试验,并以10 m额定工作水头下工作的地下滴灌灌水器作为对照。通过对比分析2种灌溉方式下累计入渗量、流量、湿润体特征和土壤含水率变化,结果表明:相同灌溉时间下微孔陶瓷渗灌的累计入渗量、湿润锋运移距离、湿润体截面面积均明显小于地下滴灌。微孔陶瓷渗灌的流量随时间逐渐减小,直至接近于零;试验后期,微孔陶瓷渗灌湿润体内整体土壤含水率变化较小;由于微孔陶瓷渗灌为无压连续灌溉,因此在其工作过程中可为作物提供一个恒定的水分环境。而地下滴灌的流量则会维持稳定,使得土壤含水率一直增大,停止灌溉后由于土壤水分再分布而减小。地下滴灌为被动恒压灌溉,因此其灌溉条件下作物生长的水分环境处于干湿交替的循环变化状态。  相似文献   

3.
直插式根灌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插式根灌技术,是一种新型的节水灌溉技术,它结合了地面滴灌与地下渗灌的优点,能够把水直接灌溉到一定深度土壤层,起到对植物根系层,进行直接灌溉的目的;能有效减少表层土壤水分蒸发损失,提高灌水效率、提高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过去的地埋式渗灌技术,有较好的灌水效果和抑制表层土壤水分蒸发损失作用,但其易堵塞、检修难的缺点,限制了地下渗灌技术的发展。地表滴灌技术成熟,但其表层土壤水分蒸发损失,影响滴灌水分的利用效率和灌水效率。为了结合滴灌与渗灌的优势,克服滴灌与渗灌的缺点;所以,开展对直插式根灌技术的研究,把地表滴灌的水分,直接引灌到一定深度的土壤层,实现土壤的越层灌溉,起到较好的灌水效果,根灌产品,安装简便,便于维护。  相似文献   

4.
为探明渗灌条件下渗灌管首末端压力与土壤水分运移之间的关系,设置了3个试验小区进行不同灌水流量和灌水持续时间的试验.通过连续定点观测茶树根区(纵向30 cm深,横向30 cm宽)土壤含水率的变化和渗灌管首末端灌水压力,研究了渗灌管不同首末端压力下土壤水分运移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灌水前土壤含水率不仅影响土壤入渗能力,而且决定着土壤水分运移方向;渗灌管首末端压力累积值与灌水持续时间呈线性关系,当茶树根区土壤含水率达到田间持水量时,累积曲线斜率发生突变,可以利用累积曲线斜率发生突变时的灌水持续时间作为控制充分灌水(100%田间持水量)的临界值,避免土壤水分无效渗漏.该研究为渗灌系统控制灌水持续时间及研发智能化渗灌灌溉系统提供了一种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5.
地下滴渗灌灌水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地下滴渗灌作为一种国内外正在开发的低定额节水灌溉技术,已成为国内外缺水地区果树及某些经济作物抵御干旱缺水,发展优质、特色、高效农业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介绍了地下滴渗灌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分析了灌水技术指标、作物需水量和节水增产效应、土壤水分运动规律及数值模拟、灌水器等方面的研发进展,讨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3 现代地下渗灌系统与设备3.1 特点与应用范围3.1.1 现代地下渗灌技术是将微压水通过埋在地表下作物主要根区的透水管管壁微孔(缝)向外渗出,即与土壤毛细管对接,将水分扩散直接变为土壤水,使作物根系吸收利用的先进灌溉技术。现代地下渗灌技术与传统地下渗灌技术的主要区别在于渗水管等高科技设备的出现而带来一些渗灌工作机理与技术的革命。现代地下渗灌的关键设备为渗管,目前主要有橡塑迷网流径沿程渗水管(简称橡塑渗管)与PE塑料等距出流内镶式滴管。3.1.2 特 点和其他灌溉技术比有以下主要优点。节约用水。它比地面沟(畦)灌节水60%…  相似文献   

7.
通过温室内的渗灌试验,研究温室条件下采用节点渗灌时土壤中的水分运动规律,主要包括灌水结束时土壤含水率的分布、灌水结束后土壤水分再分布过程,即土壤湿润锋的运移及湿润区内的土壤含水率分布状况。试验结果表明,入渗过程中土壤含水率的分布是以渗灌管为中心向外逐渐减小,并且随着灌水历时的增加其重心逐渐下移。在土壤水分的再分布过程中,水分继续向外扩散,中心含水率减少,整个区域上的湿度梯度变缓。  相似文献   

8.
渗灌管埋深对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番茄为供试作物,通过观测渗灌灌水前和灌水后土壤水分剖面以及硝态氮含量的变化.研究了保护地渗灌及其渗灌管埋深对土壤硝态氮运移及积累过程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渗灌管埋深为20~40cm范围内,保护地渗灌灌水后土壤硝态氮均表现出明显的表聚特性;土壤含水量与土层深度乘积与土壤硝态氮含量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相关关系。在不同渗灌管埋深处理中以30cm埋深且渗灌管下有防渗槽的处理,其硝态氮在表层积累最少。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痕量灌溉及微润灌溉技术的应用及研究进展。重点对两种技术的作物节水增产效应、灌水技术要素、土壤水分运移规律、数值模拟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对两种技术的关键性参数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提出了两种技术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可供灌溉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
渗灌较其他灌溉方式更为节水,可以有效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为此,对渗灌的优缺点及国内外发展现状进行概述,分析了渗灌技术的经济效益,并针对渗灌系统的有关技术参数(如灌水器与过滤系统的选择、管道埋深、间距、适宜的长度及出水量等)进行了设计。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有效地调控土壤水分状况,为渗灌技术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促进了渗灌技术的大力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1.
<正>渗灌是继喷灌、膜下滴灌之后又一种新型有效的节水灌溉技术。它是将输水滴灌带埋于地下(一次性铺管使用8~10年),通过滴头使水肥直接渗入作物根部。由于是自下而上渗灌,使地表5 cm保持干燥,土壤表面几乎没有蒸发,不仅节水增产效果明  相似文献   

12.
为合理设计温室内低压节水灌溉系统,探讨低压重力渗灌时的渗灌特性,设置以土壤初始含水量、土壤初始容重、供水高度和渗灌管埋深为主要调控因子,通过试验模拟分析低压重力灌溉条件下渗灌管的渗流规律及土壤水分的入渗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渗灌管出流量与时间符合幂函数,渗水速率与时间符合三次方程;渗灌条件不同,灌后土壤湿润区以及湿润区土壤含水量的分布显著不同;渗灌湿润区水分分布受供水高度、土壤初始含水量、土壤初始容重及渗灌管埋深等因素的影响;通过显著性分析,4个单因素对渗灌管出流量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供水高度、土壤初始含水量、土壤初始容重及渗灌管埋深,且除埋管深度外,其他三因素交互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3.
综述了近年来有关喷灌技术研究的进展,包括盐碱地喷灌淋洗效果、喷灌对非盐碱地土壤入渗的影响,喷灌对非盐碱地土壤水分分布及其运动的影响,喷灌对作物生长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一段时间,我国喷灌技术研究的重点:深入探讨盐碱地喷灌技术参数确定方法,喷灌不同技术参数下的滨海盐碱地土壤水分、盐分分布特征及运移过程,作物根系及地上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等响应过程,喷灌条件下盐碱地土壤水盐调控方法。  相似文献   

14.
地下暗管灌溉,以往又简称为渗灌,是利用埋设在地下的透水管道,将灌溉水直接送入作物根层土壤的一种灌水方法。由于它能使土壤保持非饱和状态,所以既省水又给作物创造了水、气、热相协调的良好环境,促使作物获得高产。在一定的土壤条件下,渗灌具有显著的优点。但是也存在一些技术上和理论上的问题尚未解决。本文目的是对渗灌水平进行一般性评述,并试图说明它的机理和效果。  相似文献   

15.
新型抗堵塞地下灌溉系统技术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下灌溉(渗灌)不仅在机理上、技术上、经济上,而且在生态环境、水资源保护上都被认为是最有发展前途的节水灌溉技术。但由于堵塞问题没有解决,限制了该技术的推广应用。本文根据地下灌溉的特点,提出了通过采用单片机、变频调速技术,以动态恒压的方式控制地下灌溉系统运行压力、在预选根据土壤渗透特性设定的不产生负压的时间-压力波形上运行,清洗脉冲与割纵缝塑料管灌水器弹性出水口相配合,管道末端设置排污冲洗阀,自动完成灌溉和整个系统的清洗过程的抗堵塞地下灌溉系统技术方案。构思新颖,可供有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6.
通过土壤墒情监测系统水分传感器和微型蒸渗器测定了不同灌溉定额下农田种植作物和裸地条件下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规律,初步提出了民勤红崖山灌区灌溉水深层渗漏的零通量面ZFP为地表以下120cm处,并结合气象数据比较不同灌溉定额下灌溉水转化规律及蒸散发特征,提出了作物生育期适宜的灌水定额上限,在考虑节水效益、土壤质地及灌溉时段等情况下,无论有作物覆盖还是无作物覆盖,农田灌水定额均不能大于1 200m3/hm2。这一结果对合理控制土壤水的无效渗漏、制定配水计划和节水灌溉制度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针对地下灌溉中容易出现的埋在地下的灌水器的堵塞现象和土壤含水率的分布问题,提出一种新型地下灌溉技术。新型地下灌溉技术将水(或水肥的混合液)和空气充分混合为一体,由埋于作物下方的灌水器以一定的压力输出水气二相流,由气相流带动水分在土壤中浸润、扩散,从而将水(或水肥的混合液)送达作物根部,是一种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用气相流带...  相似文献   

18.
设施节水灌溉 (1)管灌技术。即管道输水灌溉,是利用低压管道埋设地下或铺设地面,将灌溉水直接输送到田间,常用的输水管多为硬塑管或软塑管。该技术与土渠输水灌溉相比,一般可省水30%~50%。(2)微灌技术。有微喷灌、滴灌、渗灌及微管灌等,是将灌水加压、过滤、经各级管道和灌水器具灌水于作物根际附近,微灌属于局部灌溉,只湿润部分土壤,对部分密播作物适宜。与地面灌溉相比,可节水80%~85%。微灌可以与施肥结合,利用施肥器将可溶性的肥料随水施入作物根区,及时补充作物所需要水分和养分,增产效果好。目前,微灌一般应用于大…  相似文献   

19.
供水压力对微孔陶瓷渗灌土壤水分运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供水压力对微孔陶瓷灌水器灌水条件下土壤水分运移规律的影响,通过室内土箱模拟试验,研究了3个压力水平下的微孔陶瓷灌水器灌水时的土壤水分入渗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微孔陶瓷灌过程中,供水压力是决定土壤水分初始入渗速率和累计入渗量的关键因素,且供水压力越大,土壤水分初期入渗速率越大,最终累计入渗量也越大;微孔陶瓷渗灌形成的湿润体轮廓为上下不对称的椭球体,湿润锋在各方向上的运移距离与时间呈幂函数关系,其中入渗向上距离水平距离向下距离,供水压力越大,水平最大入渗半径距离灌水器底部距离越远;供水压力对土壤含水分分布影响较大,供水压力越大,灌水器周围含水率越高,高含水率区域越大。在各供水压力水平下,微孔陶瓷渗灌形成的湿润体大小和含水率均能满足作物根系吸水需求。  相似文献   

20.
隔畦灌溉是地面灌溉节水措施的主要措施.研究隔畦灌溉时灌溉畦中的土壤水运动规律及其对不灌溉畦土壤水分含量的影响,对于在不同土壤特性下,确定灌水量、隔畦宽度等隔畦灌溉技术参数具有重要作用.基于灌溉畦中土壤水分二维运移规律,利用HYDRUS-2D模型,模拟灌溉后间隔畦中土壤水在不同时间、不同深度的含量.模拟与实测值相比,平均误差不超过1.19%,表明利用HYDRUS-2D模型所建模拟模型可用于隔畦或隔沟、隔行灌溉土壤水分运动模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