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通过田间试验方法,研究并比较3种不同N、P、K配比施肥与当地常规施肥在玉米上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当河淤土区玉米生产的N、P、K适宜配比为N∶P2O5∶K2O=1.0∶0.5∶(0.4~0.5)时,既可增加作物产量,又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温室滴灌施肥水肥耦合对无土栽培樱桃番茄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温室内无土栽培的樱桃番茄在不同生育阶段进行了不同的水肥耦合试验,旨在揭示番茄产量与灌水量及施肥配比的内在关系。结果表明:灌水量、施肥配比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对番茄产量的影响都极显著;生育期最优灌水量为8467.2 m3/hm2,最优施肥配比为N∶P2O5∶K2O=2∶1∶3;6~11月份的最优灌水量都为试验的高水,6、7月的最优施肥配比为N∶P2O5∶K2O=2∶1∶2,8~11月的最优施肥配比为N∶P2O5∶K2O=2∶1∶3。  相似文献   

3.
滴灌施肥水肥耦合对温室无土栽培水果黄瓜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对温室内无土栽培的水果黄瓜在不同生育阶段进行了不同的水肥耦合试验,旨在揭示黄瓜产量与灌水量及施肥配比的内在关系.结果表明:生育期最优灌水量为3 975 m3/hm2左右,最优施肥配比为N:P2O5:K2O=2:1:3;5、6、10月份的最优灌水量为试验的中水,7-9月份的最优灌水量为试验的高水,最优施肥配比在5-10月份,都为N:P2O5:K2O=2:1:3,与全生育期规律一致.  相似文献   

4.
氮肥减量后移对喷灌玉米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化井灌区田间水肥管理。【方法】试验于2018年6—9月在河南省许昌灌溉试验站进行,以当地主栽玉米品种登海3737(P1)和豫单9953(P2)为试验材料,设置3种施肥调控方式,分别为当地传统施肥模式CK(N、P2O5、K2O施量分别为315、75、75 kg/hm^2,全部基施),优化模式F1(N、P2O5、K2O施量分别为225、75、75kg/hm^2,40%三叶期和60%拔节期追肥),优化模式F2(N、P2O5、K2O施量分别为225、75、75kg/hm^2,30%三叶期、30%拔节期和40%大喇叭口期追肥),研究了喷灌水肥一体化下氮肥减量后移对不同品种夏玉米生长发育、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增加施肥频次和施肥时间后移可提高玉米叶面积系数(LAI)和延缓叶片衰老,增加玉米干物质累积量以及最大生长速率。喷灌水肥一体化(F1、F2处理均值)较传统施肥籽粒产量提高7.8%,耗水量降低11.9%,水分利用效率(WUE)提高22.2%,籽粒氮肥偏生产力(PFPY)提高51.1%,生物量氮肥偏生产力提高49.2%。登海3737干物质累积、最大生长速率、WUE和PFPY的均值较豫单9953分别增加2.8%、7.7%、8.5%和8.6%,最大生长速率出现的时间没有差异。豫单9953干物质积累快增期持续时间比登海3737增加5.3 d。不同品种之间产量和构成要素差异极显著。登海3737平均产量为11 319 kg/hm^2,较豫单9953增产8.4%,其中穗长、百粒质量对产量贡献较大,分别提高22.5%和18.2%。【结论】本研究中,F2处理为最佳施肥模式,即N、P2O5、K2O施量分别为225、75、75 kg/hm^2,施肥配比为30%三叶期、30%拔节期、40%大喇叭口期。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设施辣椒土壤含水量、全盐量、植株氮磷钾等进行定期监测,明确了滴灌施肥条件下设施辣椒的需水、需肥规律及盐分空间变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滴灌施肥条件下,设施辣椒全生育期累积耗水量为492.5mm,日均耗水量均值为2.84mm/d;每生产1 000kg设施辣椒需吸收N 3.29kg、P2O50.48kg、K2O 4.10kg,其中N∶P2O5∶K2O=6.85∶1∶8.54。设施土壤盐分含量分布总体上呈现表聚性,以50cm为分界,上层多呈半圈状分布,下层多呈面状或条块状分布。  相似文献   

6.
以海城地区水稻主栽品种辽星一号为研究对象,开展水稻"3414"氮磷钾肥料试验,研究水稻在不同氮磷钾水平配比时的产量效应、最佳施肥量及最佳氮磷钾配比。结果表明,本地区最佳经济产量为725.5kg/667m2,氮磷钾最佳施肥量分别为N16.1kg/667m2、P2O58.5kg/667m2、K2O7.3kg/667m2,氮磷钾的最佳施肥配比为1:0.53:0.45。  相似文献   

7.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沟灌方式和肥料运筹对甜糯玉米鲜穗产量、品质以及拔节期、抽雄期和成熟期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以获得提高甜糯玉米产量、品质和保持土壤质量的节水节肥模式。试验设2种沟灌方式,即常规沟灌和隔沟灌溉,2种施肥水平,即低肥(N 120 kg/hm2,P2O560 kg/hm2)和高肥(N 180 kg/hm2,P2O590 kg/hm2),以及3种施肥方式,即B1:30%N、K肥作基肥,70%N、K肥作追肥施入,B2:50%N、K肥作基肥,50%N、K肥作追肥施入,B3:70%N、K肥作基肥,30%N、K肥作追肥施入。结果表明,高肥下,相同施肥方式时,与常规灌溉相比,隔沟灌溉提高籽粒中可溶性糖和淀粉量,3个时期土壤脲酶活性,拔节期和抽雄期土壤转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以及抽雄期和成熟期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相同沟灌方式时,与B3施肥方式相比,B1施肥方式增加玉米鲜穗产量,提高3个时期土壤转化酶和脲酶活性、拔节期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以及抽雄期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而B2施肥方式不显著增加玉米鲜穗产量。隔沟灌溉下,与低肥相比,高肥增加了玉米鲜穗产量,籽粒中可溶性糖量、还原糖量和淀粉量,3个时期土壤转化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脲酶活性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因此,在甜糯玉米生长季节需要补充灌溉时,在隔沟灌溉下,高肥水平结合30%的N、K肥作基肥和70%的N、K肥作追肥方式不降低玉米产量,而提高甜糯玉米品质及土壤转化酶、过氧化氢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是较理想的水肥供应模式。  相似文献   

8.
通过"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设计,对大豆的产量结果与施肥比例、施肥水平等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块最大施肥量:每亩施用纯N8.8kg;P2O56.5kg;K2O6.2kg,亩产量可达到251kg。该地块达到最佳经济效益时每亩施肥量:纯N7.3kg;P2O55.5kg;K2O5.324kg,亩产量可达248kg。这对我区在大豆上进行合理施肥以及测土配方施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不同氮磷钾配比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平衡配套施肥的基础上,探索不同比例的配比对水稻的产量影响。应用随机区组试验,结果表明:在轻沙壤土中,最佳N、P、K比例为1:0.2:0.5,增产增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试验以测土配方施肥与等纯N量习惯施肥和空白对照(不施肥)作比较,先按测土配方施肥步骤计算施肥量,再以纯N量按N:P2O5:K2O比例法计算习惯施肥的施肥量。结果表明,配方施肥每667m2产量最高,习惯施肥次之,增产差异明显。配方施肥大薯多具较强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为保证肥料配方的准确性,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对瓦房店市10个典型地块进行配方施肥肥效评价。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测土配方施肥能促进玉米的生长发育;玉米配方施肥的成本略低于常规施肥,且增产效果明显;测土配方施肥收益增加显著.10个试验点平均增收98.1元/667m2。  相似文献   

12.
为验证配方施肥效果,以玉米为原料,2006年在铁岭地区进行配方施肥肥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玉米配方肥能促进玉米的成长发育、提高植株的株高、减少秃尖长度、增加穗粒数和千粒质量;与常规施肥相比,玉米配方施肥有较好的增产效果.3个试验点的增产率分别为3.06%、13.43%和5.60%。经济效益分析表明,施用玉米配方肥可增收节支,适宜在铁岭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为探明小粒咖啡灌溉、施肥和遮荫高效管理模式,设置灌水(WL:0.8ETP,WM:1.0ETP和WH:1.2ETP,其中ETP为水面蒸发量)、施肥(FL∶N∶P2O5∶K2O=90.8∶90.8∶90.8 kg/hm2,FM∶N∶P2O5∶K2O=181.6∶181.6∶181.6 kg/hm2和FH∶N∶P2O5∶K2O=272.4∶272.4∶272.4 kg/hm2)和遮荫(NS:自然光照和S:30%遮荫度)三因素完全组合试验,研究不同灌溉、施肥和遮荫对小粒咖啡冠层结构、光合特性、水肥利用以及干物质累积的影响,同时拟合不同水肥光条件下光合指标日变化.结果表明,提高灌溉水平和遮荫度会显著降低冠层开度,增加叶面积指数、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与NS相比,处理S光合特性日变化拟合曲线为“单峰”,同时对干物质累积量、灌溉水分利用效率和肥料偏生产力分别提高6.24%,11.21%和11.54%.提高灌溉水平能增加干物质累积量与肥料偏生产力,但降低了灌溉水分利用效率.与FL相比,FH提高干物质累积量和灌溉水分利用效率分别为20.59%,6.94%,FM分别提高23.00%和7.63%.由极差分析及综合评分法得出,WMFLS组合的小粒咖啡干物质累积量与水肥利用的综合效益最大.研究结果可为小粒咖啡高效生产提供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揭示灌溉、施肥和增氧三者耦合作用对玉米产量及根系生长的影响,以鲜食玉米“晶甜3号”为研究对象,选取灌溉量、液肥量、增氧量为影响因素,以玉米“晶甜3号”的产量及根系生长为评价指标进行正交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对玉米产量影响大小顺序依次为灌溉量、增氧量和液肥量,对根干重影响大小顺序为增氧量、灌溉量和液肥量。运用Design-Exper10.0对数据完成方差分析和显著性检验,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组合:当灌溉量为3600m3/hm2、液肥量为650kg/hm2、增氧量为2000m3/hm2时,理论的玉米产量为9987kg/hm2,根干重为30.25g。试验结果与优化结果相符,满足玉米农艺性状要求。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施肥枪施肥技术在贵州春马铃薯生产中的应用效果,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施肥枪分次施肥对马铃薯产量、结薯性状、养分与品质以及土壤肥力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习惯施肥(CK2)相比,采用施肥枪分次施肥可显著提高马铃薯产量0.6%~19.6%,且随着追施比例的增加,马铃薯产量呈递增趋势,以20%基施+80%分次追施(T4)处理的产量最高,达到26 195 kg/hm2;40%基施+60%分次追施(T3)和20%基施+80%分次追施(T4)处理的马铃薯单株产量较习惯施肥(CK2)分别提高18.6%和26.0%,单株结薯数、大中薯数以及大中薯率的增加是马铃薯增产的原因;采用施肥枪分次施肥可以提高马铃薯茎块的含氮、磷、钾量,并改善马铃薯品质,以20%基施+80%分次追施(T4)处理效果最佳,其含氮、磷、钾以及淀粉量较习惯施肥(CK2)分别提高2.7%、22.2%、10.4%和41.2%,但对马铃薯还原糖量影响不大;施肥枪分次施肥可改善土壤肥力状况,尤其是在提高土壤p H值、土壤全钾和速效钾量方面较为明显,此外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发现马铃薯产量与马铃薯淀粉量和土壤碱解氮量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综上所述,施肥枪分次施肥可适用于西南丘陵旱地马铃薯种植栽培,以20%基施+80%分次追施(T4)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6.
以鲜红薯、木瓜和南瓜子为主要原料,通过对凝胶剂和甜味料的复配及生产工艺的研究,得出适宜制作复合保健软糖的最佳配方:15%的红薯木瓜汁(红薯汁∶木瓜汁(V∶V)=2∶1),3.0%复合胶(琼脂∶明胶∶魔芋胶(m∶m∶m)=1.5∶8∶0.8),30%的甜味料(果糖∶山梨醇∶木糖醇(m∶m∶m)=20∶3∶1.5),0.10%柠檬酸,0.5%南瓜子粉。在此条件下,可生产出色泽橙红色,透明亮泽,组织柔软且富有韧性、弹性,具有红薯、木瓜和南瓜子特有清香、低能量、卫生安全的复合保健软糖。   相似文献   

17.
滴灌施肥对盐碱土壤盐分运移及草木樨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探究不同滴灌施肥条件对土壤盐分运移及对植物生长规律的影响。【方法】在大同盆地以草木樨为试验材料,以当地施肥习惯(N、P_2O_5、K_2O施量分别为180、90、36 kg/hm2)作为传统施肥量,设置5种不同的施肥水平,分别为传统施肥量的0%、40%、70%、100%、130%,分析了不同滴灌施肥水平下土壤电导率、pH值的变化情况及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结果】当施肥量为40%与70%时,滴头处溶质受淋洗作用较为明显,土壤电导率降幅较大;当施肥量为100%与130%时,表层土壤电导率较大,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土壤pH值随种植时间的延长得到一定的降低;70%处理下草木樨平均株高最高(138.6 cm),同时在此处理下0~100 cm土层土壤平均电导率为299μS/cm,平均pH值为7.73。【结论】N、P_2O_5、K_2O施量分别为126、63、25.2 kg/hm2时土壤电导率与pH值较小,同时草木樨生长最好。  相似文献   

18.
青贮玉米是河北省粮改饲的主要目标作物。为制定合理的水肥管理措施,提高青贮玉米的产量,选取灌水方式和施肥量作为因子进行青贮玉米试验。灌水方式设置畦灌和沟灌两个水平,施肥量设置4个水平,肥料用量在300~750 kg/hm^+2之间。研究结果表明,沟灌与畦灌相比,株高和鲜重分别增加2.2%和3.6%,沟灌有利于青储玉米的生长和产量的提高。施肥量对青储玉米的生长和产量影响显著,施肥量600 kg/hm^+2时青储玉米生长状况和产量最好,与750、450和300 kg/hm^+2施肥量水平相比,株高、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和鲜重分别增加0.11%~27.8%、4.01%~10.55%、1.1%~1.8%和3.6%~15.6%。青储玉米鲜重产量介于69.09至81.4 t/hm^+2之间。相关性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青储玉米鲜重与株高和叶面积指数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沟灌、施肥量600 kg/hm^+2的处理组合有助于株高和叶面积生长,因此也有助于获得较高的青储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19.
为开发形态、色泽、气味、口感俱佳的保健型紫薯桃酥,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方法,探讨紫薯桃酥最佳工艺配方。试验结果表明:紫薯桃酥的最佳配方为白砂糖40%、豆油40%、紫薯20%、小苏打和泡打粉比例1.0∶2.0。  相似文献   

20.
氮磷钾配比施肥决策支持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决传统施肥模式下化肥利用率低、氮磷钾施用量不合理等问题,研究了土壤取样策略及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等速效养分分布图生成方法,开发了基于作业处方图的变量配比施肥作业决策系统,结合GPS信息,分别控制氮、磷、钾3种肥料独立施肥机构的电动机转速,实现尿素、磷酸二铵和硫酸钾的按需施用。选取黑龙江红星农场5-2号地块,进行了大豆和玉米传统作业与配比施肥作业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作业模式相比,变量配比施肥在节省15%肥料的情况下,大豆增产2.33%,玉米增产9.3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