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自2008年起对贵州省油茶重点分布区开展了油茶选择育种工作,按照优良单株的选择程序和标准,从贵州省黎平县10-30年的小果油茶人工林中进行普选,从中选出290个优良单株,复选出80个优株,决选出57个优良单株。同时采用"3+4=5"的策略,优株初选后的第2年进行嫁接繁殖并定植在黎平县油茶种质资源收集圃中,通过大树换冠方式营建测定林,观测从57个优株中决选出的"黎平3号"油茶优良品种。在"黎平3号"油茶嫁接3年后,其平均单位面积冠幅产量可达1.05 kg/m2,盛产期每公顷产鲜果7 353.75 kg,平均鲜出籽率和干籽率分别为62.89%和36.48%,种仁含油率为26.1%,是油用、高产、抗病的贵州油茶良种。  相似文献   

2.
安徽江淮油茶‘凤阳1~6号’选优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决安徽江淮地区无油茶良种推广的问题,自2007年以来,在安徽油茶分布的最北缘凤阳县,开展油茶优树选育工作。经过资源调查、初选、复选后,于2011年筛选出‘凤阳1~6号’6个油茶优良单株。这6个优良单株平均单果质量为16.99 g,平均株产量9.62 kg,鲜出籽率为45.22%,干籽率为62.41%,出仁率为69.17%,仁含油率为51.45%,果油率为10.17%,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90.3%,单位产油量0.13 kg/m2,各项指标均达到我国油茶优树的选择标准。该系列油茶优树的选出为安徽江淮地区乃至我国油茶分布的北缘地带发展油茶提供了良种培育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按照优良单株的选择程序和标准,经过走访踏查、初选、复选、决选的严格选育程序,自2008年对贵州省油茶重点分布区开展油茶优树选择工作,2009年初选优树52株,2011年最终决选6株,2017年1月通过贵州省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黔油4号"。连续3年产量测定和含油率、抗病虫能力等指标的综合分析结果为,"黔油4号"望谟红球油茶良种平均冠幅产量2.05kg·m-2,鲜出籽率46.00%,干出籽率26.11%,种仁含油率41.5%,是油用、高产、抗病的贵州本地油茶良种。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文山州在推进现代林业建设进程中,逐步建立了良种选育推广、种苗生产供应、苗木研发创新和苗木市场流通4个林木种苗产业体系,从而为构建和谐文山、生态文山作出贡献。一是构建良种选育推广体系。自2006年以来,文山州先后开展了膏桐、旱冬瓜、耐晚霜核桃和油茶种质资源调查选优工作,目前共选出膏桐优良单株19株,旱冬瓜优良林分9片、优良单株27株;初选耐晚霜核桃优良单株329株、复选单株3株,初选出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油茶优树鉴定协作组在多年油茶选优工作的基础上,自1979年起对决选的优良单株在龙游林场、常山油茶所、南湖林场等地进行当代鉴定试验。经几年的观察测定,于1983年对初选的优良无性系在丽水、龙游、常山、安吉等县进行无性系区域性试验.现将南湖林场试验点的油茶当代鉴定试验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6.
一九七三年八月下旬至十一月中旬,我们在油茶重点产区的福安、宁化、大田三个县的三个公社、三个大队的近一万亩油茶林内,开展了油茶优良单株的选择和测定工作。当地群众经营油茶有丰富的经验,近二、三年来,他们平均单位面积产量都比全省典型调查的  相似文献   

7.
湖北省是我国油茶北部中心产区,也是最早开展油茶良种选育和丰产栽培示范推广的地区。本文依据大量文献记载和调查数据,对湖北省油茶栽培历史与资源培育情况、科技支撑在油茶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油茶科学研究及产业化发展情况进行了系统阐述。最后,针对湖北省油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科技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省于1992年4月承担了由林业部桉树中心主持的“八五”《桉树纸浆材新品种选育》课题中巨桉选育子专题,根据课题任务要求和四川现有的巨桉育种材料,开展了选优工作。 1、1992年对5.5年生巨桉进行了选择,在两个种源中选出了五个优良单株。见表1。 2、1993年4月在1991年营建的巨桉种源林中进行了优良单株初选,选出了24个优良单株。见表2。  相似文献   

9.
对江苏油茶种质资源的地理分布、生长状况、群落特征等进行调查,测定了初选优树的果实、产籽量、油脂含量及品质等指标。结果表明,江苏油茶资源零星或小片分布于乔木林下,没有油茶纯林群落;南京溧水区、江宁区和连云港市云台区等为油茶栽培面积较大的区域,位于油茶分布北界连云港云台山的油茶生长良好,耐寒性强,具有油茶抗寒种质资发掘利用价值。通过调查初选49个油茶优良单株,其中6个单株的出籽率、出油率等指标达到国家油茶良种标准。  相似文献   

10.
四川核桃优良单株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1966年以后,在我省重点核桃产区开展优良种质资源选择工作。按坚果品质和丰产性状等选育指标,进行优树初选、复选和决选。经多性状综合评定,筛选出12株优良单株。所选择的优良单株平均树龄27年,株产坚果21.6kg,树冠投影面积产仁量0.265kg/m^2,平均单果重12.45g,厚度1.07mm,出仁率60.25%。用这批优良单株作为无性繁殖材料,是改良我省核桃遗传品质、提高核桃生产效益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1.
安徽省油茶产业发展情况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回顾了安徽省油茶产业发展历程,从政策支持、种苗建设、科技创新、基地发展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安徽省油茶产业发展的主要做法,总结了安徽油茶产业发展的经验。同时,对安徽油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油茶光合特性研究进展与高光效育种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综述油茶光合作用和山茶属其他植物光合作用的规律等研究进展的基础上,从高光效株型的选育、生理生化型的选育、杂交育种和基因工程育种等方面论述了油茶高光效育种的主要方法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湖南省油茶良种选育及推广应用概况   总被引:21,自引:10,他引:21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主要木本食用油料树种 ,在我省林业经济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作者概述了全省油茶生产和科研的现状 ,以及 3 0多年来对油茶农家品种、优良家系和优良无性系等良种选育的成果和应用情况。阐述了油茶良种选育的趋势 ,分析了推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为选育良种及为产业生产提供优质穗条,在腾冲红花油茶集中分布的滇西5县(区)开展优树选择。按照优树选择标准,经初选、复选、决选共选出优树50株,其平均单果重66.42g变幅39.7~99.9、鲜果出干籽率18.19%变幅14.1-25.2、种子出仁率69.35%变幅60,93~77.76、仁油率55.90%变幅50.89-62.68、果油率7.05%变幅5.2-10.2、果实产量3.53kg/m^2变幅1.55~8.47,优树间种实性状及果实产量差异仍然较大。利用优树无性系建立3个品比试验园,为长期保存优树种质、良种选育及开展种间杂交育种工作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5.
以云南德宏州普通油茶果实经济性状及其脂肪酸组成成分为综合指标,评价了10个优良单株的果实品质,并进行了不同品质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旨在为油茶良种选育及优中选优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干籽出仁率、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等较高;硬脂酸、芥酸含量较低;各内外品质指标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茶油的综合品质由高到低依次是优株XC042、XC053、XC043、XC059、XC044、XC040、LHPS045、XC037、XC057、XC049。  相似文献   

16.
在成年油茶林下进行养鸡和种植灵芝。在调查种、养对油茶林影响的基础上对其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成年油茶林下养鸡或种植灵芝对油茶的生长没有抑制作用,反而养鸡对油茶春梢的伸长、花芽分化和座果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种植灵芝对油茶座果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油茶林下养鸡每公顷年收入可增29 250元,种植灵芝每年收入可增17 250元,在油茶林下进行养鸡或灵芝种植的复合经营模式可行。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油茶无性系及其半同胞子代、自交子代和杂交子代4种不同群体的产量结构、产量频率分布、产量构成等产量性状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探索4种群体及其优良林分的结实特性和产量规律,为油茶杂交子代,优良家系和无性系等良种的生产应用和栽培技术、以及进一步开展杂交和选择育种研究积累了必要的技术和理论知识.  相似文献   

18.
经过4a的选育。选出6个优良品种,分别为川荣108、川荣151、川荣444、川荣476、川荣523、川荣241。本次选定的6个优良品种均具有高产、果粒较大、含油率高等生物学特性。已经通过了四川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是荣县建设油茶良种繁育基地的主要繁殖材料,并开展了区域化栽培试验和品种对比试验,以为荣县13 333 hm2油茶基地造林做准备。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油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茶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树种之一,适生范围广,品种资源丰富,结实早,产量高.其产品在医药、日化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论述了河南油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和设想,对于开发我省生物质能源,提高油料自给能力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20.
GLS系列油茶优良无性系是赣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通过多年系统选择产生的优良品种。为了加快GLS高产油茶的繁殖速度,结合实践总结出采用GLS油茶枝条作接穗,利用芽苗砧嫁接技术进行育苗,培育出优质的GLS油茶优良无性系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