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橄榄星室木虱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者记述一为害橄榄的重要害虫橄榄星家木虱的生物学特性,种群数量动态及其天敌种类资源。该虫在福州地区1年发生7-9代,没有明显的越冬现象。翌年2月下旬,3月上旬产卵于嫩芽上,3月上旬出现若虫,第1代成始见于3月下旬,世代重叠。橄榄星家木虱田间种数数量消长与橄榄抽梢期有极其密切的伴随关系,在纪树上本年有5年虫口高峰期,在老树上全年只有3个高峰期。在实验室23.0-25.0℃的平均温度下,卵期4.1-4  相似文献   

2.
橄榄病虫害调查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广东省高州市橄榄发生橄榄病害有3种,害虫有21种,文中介绍其中2种病害和6种害虫的为害情况。  相似文献   

3.
橄榄星室木虱PseudophacopteroncanariumYangLi隶属同翅目,木虱科,星室木虱属。1982年在福建发现该虫严重为害橄榄,1988年在其橄榄主产区暴发成灾,导致大量橄榄树落叶、落果、树势严重衰退,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1990~1993年的研究结果,该虫在福州地区1年发生7~9代,无明显的越冬现象。翌年2月下旬、3月上旬产卵于嫩芽上,3月上旬出现若虫、第1代成虫始见于3月下旬,世代重叠。田间种群数量消长与橄榄抽梢期有极其密切的伴随关系,在幼树上全年有5个虫口高峰期,在老树上全年只3个高峰期。室内平均温度23.0~25.0℃下,世代历期20~28d,世代死…  相似文献   

4.
橄榄片盾蚧 [Parlatoriaoleae (Colvee) ]属同翅目 ,盾蚧科 ,片盾蚧属 ,最早发现于新疆乌苏县的苹果和梨上 ,是近年危害库尔勒香梨的新害虫。为了有效控制该虫的发生危害 ,1999~ 2 0 0 1年 ,我们对橄榄片盾蚧在库尔勒香梨上的发生危害进行了调查研究 ,制  相似文献   

5.
芒果横线尾夜蛾的发生危害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何林  杨永生 《植物保护》2003,29(2):43-45
芒果横线尾夜蛾是危害芒果花序和嫩梢的重要害虫。该虫在元江 1年发生 5~6代 ,世代重叠 ,以蛹在枯枝或树皮缝中越冬。全年出现 4次危害高峰。幼虫共 5龄 ,以 3龄后钻蛀嫩梢和花穗轴 ,严重影响芒果的产量和质量。芒果新梢抽生 2~5cm时 ,用 40%速扑杀、24%万灵或 15%氧乐果 1000倍液交替喷洒防治 ,防治效果为76.3%~93.1%。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柑橘木虱的调查和监测,初步摸清了柑橘木虱在福建顺昌县的分布和发生规律、特点.调查结果表明,本县柑橘产区均有木虱分布,发生高峰期主要集中在8月中、下旬柑橘秋梢抽发期.其防治应重点统一防治柑橘秋梢木虱,以有效控制由其传毒的柑橘黄龙病传播蔓延.  相似文献   

7.
橄榄星室木虱(Pseudophacopteron canarium Yang et li)1987年在本县橄榄区零星发生,1988年为害造成轻度落叶,1989年暴发成灾,受害橄榄树轻则引起落叶落果,重则枝梢枯死,不发新芽。据调查,1989年上半年止,全县严重发生的面积有5000多亩,占橄榄种植面积的25%以上,6月份在为害的夏梢嫩叶上检查,单叶虫口密度严重的达150头以上。严重威胁着橄榄的正常生长。 橄榄星室木虱属于刺吸式口器的害虫,1年发生3-4代,世代重叠,3-10月份发生为害,5月份为害最烈,卵多散产于新梢和嫩叶  相似文献   

8.
橄榄片盾蚧是库尔勒香梨的重要害虫之一,其天敌有捕食性与寄生性两大类总计2纲5目12科17种。主要有草蛉、蜘蛛、瓢虫、阿克苏方头甲和寄生蜂。  相似文献   

9.
橄榄星室木虱 (PseudophacopteroncanariumYangetLi)在莆田市橄榄产区普遍严重发生 ,是近年来新发现的 1种橄榄主要害虫。其为害频率和程度呈逐年递增趋势。为此 ,本站对其发生及防治进行了多年的观察与试验 ,现简报如下 :1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 1~ 1 .2mm ,黄色。触角黑色与淡黄相间 ,末端 2叉。前胸前有 2条深黄色纹 ,中胸背有深黄色纹 4条 ;翅膜质 ,透明 ,前翅在黄褐色的翅脉上布有1 0个黑色斑点 ;腹部两侧黑褐色。若虫黄色 ,体周缘有细毛。卵鲜黄色 ,芒果形。2 生活习性成虫与若虫均能为害新梢嫩叶…  相似文献   

10.
桔全爪螨发生规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桔全爪螨是四川柑桔上的重要害虫,每年3月上旬开始为害,3—4月为害严重,春秋季出现几次螨口高峰。越冬基数大,春季3、4月份温度较高(周平均最高温25℃),适宜的日照和相对湿度。天敌较少,以及正值桔树发芽抽梢期等是形成春季第一次螨口高峰的主要条件。测报时应分析这几种生态因素的综合影响,使桔全爪螨在螨口高峰形成之前及时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千岛湖无核柿炭疽病发病规律的调查研究,发现柿炭疽病的发生与柿树春梢的抽梢长度、树龄、梅雨季节的降雨天数和降雨量密切相关,与梅雨季节的气温高低关系不明显。千岛湖无核柿炭疽病的防治重点应放在苗期,控制柿苗徒长,防治时期应抢在梅雨季节之前。  相似文献   

12.
柑桔潜叶蛾Phyllocnistis citrella Stainton是柑桔新梢的重要害虫之一,主要以幼虫在嫩叶表皮下钻蛀危害。受害叶片卷缩变硬,严重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笔者从1986年—1988年共用了三年时间对柑桔潜叶蛾进行了观察与研究。现将其为害习性简报如下: 根据田间调查和室外饲养观察,柑桔潜叶蛾在我县一年最多可发生15个世代。第一代成虫随着柑桔春梢的抽发转入春梢产卵危  相似文献   

13.
潮州市果树研究所于 1 997年 7月台风过后两个多月时 ,发现本所 1 993年种植的桂味荔枝树地上部开始出现抽梢困难、叶色淡黄 ,甚至整株死亡的现象。发病株率 41 .8% ,死亡株率 1 .7%。周边不少果园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其症状表现与柑桔脚腐病极其相似。病原待鉴定。病株根颈地下部及侧根韧皮部发生褐色病斑 ,逐步扩展到形成层和木质部 ,并向纵横发展。雨季湿度大时 ,病部扩展迅速 ,造成整株死亡 ;地上部整株或部分枝条生长衰弱 ,新梢抽生十分困难 ,叶片颜色淡黄。病害程度与台风暴雨天气、与根部受金龟子幼虫啃食、与果园地下水位高、潮湿…  相似文献   

14.
玉米穗期害虫种群变动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夏玉米面积的扩大,玉米穗期害虫种群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桃蛀螟和玉米螟为玉米穗期优势种群,有3个发生高峰;高粱条螟和棉铃虫为非优势种群,有2个发生高峰;粘虫为间歇性害虫,有一个发生高峰。混合种群有3个高峰,第1高峰在春玉米的抽雄开花至灌浆中期,第2高峰在早播夏玉米的灌浆初中期,第3高峰在晚播夏玉米的灌浆初中期。混合种群密度以第1高峰最大,第3高峰最小。根据种群变动规律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5.
恶性橘啮跳甲(CliteametallicaChen)又称恶性叶甲(下称),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南方各省(自治区),是为害柑橘新梢、嫩叶的害虫。过去报道寄主植物仅限于柑橘类,未见为害其他植物。1998年,作者在调查橄榄[Canariumalbum(Lour.)Raeusch.]病虫害时,发现恶性叶甲为害橄榄十分严重,平均虫  相似文献   

16.
栗瘿蜂(DryocosmuskuriphilusYasumatus)是山东省板栗产区的主要害虫。近年在临沂等地为害日趋严重,严重影响板栗产量和品质,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为了控制该蜂扩大蔓延,摸清其发生规律,探求有效防治途径,1999~2001年作者对该虫进行了观察研究。1发生规律1.1生活史栗树萌芽前于果枝上罩纱网饲养,室内将新瘤和上年枯瘤置于纱罩内保温保湿培养,观察栗瘿蜂世代变化和习性。通过连续3a观察,栗瘿蜂在试验区内1a发生1代,以初龄幼虫在被害寄主新梢栗芽内越冬。翌年4月下旬栗树抽梢时栗瘿蜂开始活动,并在新梢上形成小型瘿瘤,幼虫在其中继续为害…  相似文献   

17.
本文测定了14种杀虫剂对橄榄星室木虱3龄若虫的毒力。结果表明:毒力顺序为:2.5%功夫菊酯乳油>1%威宝乳油>48%乐斯本乳油>2.5%木虱净乳油>1.8%阿维菌素乳油>5%锐劲特悬浮剂>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5%阿克泰水分散粒剂>10%吡虫啉可湿粉>20%灭扫利乳油>32.5%尽胜乳油>70%艾美乐水分散粒剂>10%四季红可湿粉>40%氧乐果乳油。其中2.5%功夫菊酯乳油和1%威宝乳油对橄榄星室木虱的毒力最高其相对毒力倍数分别是40%氧乐果乳油的58.64倍和55.26倍。  相似文献   

18.
福州地区为害柑桔的蚜虫有7种。绣线菊蚜 Aphis citricola van der Goot为秋季重发型;棉蚜 A.gossypii Glover春、夏发生为主,桔蚜 Toxoptera citricidus(Kirkaldy)为全年轻发型。春季蚜虫的虫源以迁入为主。有翅蚜梢率和有翅胎生蚜的数量与受害程度之间有显著相关性。柑桔新梢的抽发时期、数量和成熟的快慢对蚜虫种群的变动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荔枝、龙眼炭疽病症状识别、发病特点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炭疽病是荔枝、龙眼的常见病害之一。在南方荔枝、龙眼产区发生普遍。该病主要在抽梢期、花期、果期为害,造成烂花、烂果,其症状与荔枝霜疫霉病相似,易被误认为是霜疫霉病,而忽视对该病进行有针对性的防治。近年来,荔枝炭疽病有逐年加重发生的趋势,若防治不及时,将给生产带来严  相似文献   

20.
枇杷果实象甲在贵州南部地区1a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土下3~6cm深处越冬,翌年4月中旬越冬幼虫化蛹,5月初成虫羽化。成虫啃食枇杷嫩梢,造成嫩梢萎蔫枯死,幼虫蛀食果实引起早期落果、烂果。在成虫出土期地面喷洒6%甲敌粉可使在土表爬行的成虫触杀死亡;春夏梢抽发期,用2.5%敌杀死等菊酯类杀虫剂1000倍液喷树冠,防治成虫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