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何其政 《中国林业》2011,(17):48-48
多枝柽柳,属柽柳科,落叶小乔木或灌木。高达6米,分枝多,小枝细长,枝条红褐色或橙色。生长迅速、适应性强、喜光、主根发达,深入地下十几米,能抵抗干旱和高温,也能耐-40℃的严寒。可同土、固坡、固河堤,萌蘖力强。花期长,花粉红色或紫红色,蒴果3裂,顶生有毛,种子多熟。夏季5~9月开花,  相似文献   

2.
多枝柽柳,属柽柳科,落叶小乔木或灌木。高达6米,分枝多,小枝细长,枝条红褐色或橙色。生长迅速、适应性强、喜光、主根发达,深入地下十几米,能抵抗干旱和高温,也能耐-40℃的严寒。可固土、固坡、固河堤,萌蘖力强。花期长,花粉红色或紫红色,蒴果3裂,顶生有毛,种子多熟。  相似文献   

3.
红柳,又名多枝柽柳,我区阿拉善盟、巴彦淖尔盟、伊克昭盟等黄河流经沿岸的沙漠边缘,河流两岸下湿盐化低地,到处可见。红柳属柽柳科,为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7米,多分枝;去年生枝紫红色或红棕色。叶披针形或三角状卵形,长0.5~2毫米,几乎贴于茎上。总状花序生当年枝上,长2~5厘米,宽3—5毫米,组成顶生的大型圆锥花序;苞片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1—2毫米。  相似文献   

4.
柽柳,柽柳科落叶小乔木或灌木,树高1.3米~8米,小枝红棕色。叶长0.5毫米~2毫米。总状花序组成顶生的圆锥状花序;花粉红色或紫色,苞片卵圆状披针形,长1.5毫米~2毫米,萼片5;花瓣5,雄蕊5,花盘5裂。蒴果三角状圆锥形。花期5月~9月。多生于公路两侧及荒漠地带。分布于西北、华北、东北。在新疆沙漠地区作为荒漠地区的优良固沙造林树种。  相似文献   

5.
为丰富适宜尾矿立地条件的造林树种,本文作者对尾矿柽柳造林进行了试验,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特征及表现柽柳为柽柳科柽柳属植物,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3米~5米,树皮灰褐色,小枝红棕色,下垂如丝,叶浅蓝绿色、互生、小而密、披针形鳞片状似侧柏,5月~9月开花,花小,粉红色。  相似文献   

6.
柽柳播种育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柽柳又名“红柳”或“三春柳”,当地为多枝柽柳。为落叶小乔木或灌木,高2—3米,阳性树种,喜光稍耐荫,具有耐高温、抗严寒、耐干旱、耐水湿、耐盐碱等特点。柽柳是最  相似文献   

7.
红沙柳,又名红柳、三春柳,学名柽柳(Tamarix Chinensis Lour),小乔木,或灌木,高可达7米、胸径30厘米,树皮红褐色。小枝细长下垂,红褐色或淡棕色,叶鳞形,长1~3毫米,先端渐尖。无腋芽的小枝冬季与鳞叶一齐脱落。深根性、生  相似文献   

8.
大师村盐碱地营造柽柳成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乾安县水字乡大师村四周盐碱地成片。每年春风一起,盐碱面飞扬,部分耕地受到侵蚀。为根治盐碱,一九七二年春季,大师村从外地引进了耐旱、耐寒、耐盐碱、抗逆性强的树种柽柳。在屯南面的一片酸碱度很高(pH9~11)的盐碱地上,通过深翻,整地、坐水试栽了一年生柽柳一万五千多棵。经过精心抚育、适时管理、柽柳幼苗成活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五,保存率百分之九十,十年生的柽柳高生长达到三米半以上。昔日的不毛之地——白茫茫的盐碱圈,现己柽柳摇曳,野草丛生。每年社员们除在树上  相似文献   

9.
盐碱荒滩荒地柽柳造林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山东省无棣县地处鲁北平原 ,渤海之滨。地理坐标为 117°31′~ 118°0 4′E,37°41′~38°16′N。沿海为泥质海岸 ,全县海岸线长10 2 km,盐碱荒滩荒地 4.3万 hm2 。为改善生态环境 ,建设沿海防护林体系 ,无棣县从1994年开始推广盐碱荒滩荒地营造柽柳防护林技术 ,现已营造柽柳防护林 1.5万 hm2 ,植苗扦插营造柽柳林带 10 .6 km。1 柽柳的结实习性  柽柳乔性差 ,灌性强 ,具有一年多次分枝生长的习性 ,每个分枝上部由众多总状花序集成圆锥花序 ,成复穗状。在鲁北地区 ,柽柳3月底开始萌动 ,4月上旬发芽。由上年生枝条上产生的花序 ,4月下…  相似文献   

10.
多枝柽柳,别名:三春柳、红柳,是柽柳科灌木或小灌木。树皮红褐色或红紫色,枝细柔长下垂,叶短小、鳞片状,中状花序合成圆锥花序,花期5~8个月。多枝柽柳繁殖以扦插繁殖为主,也可播种繁殖,是广泛生长在沙漠地区的一种灌丛植物。它耐-35℃的低温,且耐旱,在沙面温度高达60℃时仍能正常生长。它还耐沙埋、耐盐碱,适合在湿润盐碱沙滩地以及荒漠的草甸盐碱地上生长。柽柳是一种优良的固沙先锋树种,萌孽力强,耐修剪,有顽强、坚韧的精神。它垂直分布海拔高度在1000~2600米。目前,它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内蒙古、陕西、宁…  相似文献   

11.
云南松与思茅松:这两种松同为松科、松属的常绿乔木,系我省主要树种,叶三针一束,叶鞘宿存。云南松的枝条,每年生长一轮,一年生的枝条呈褐色或红褐色,叶长10—30厘米、球果长5—11厘米、多分布在滇中、滇西、滇东南海拔1,000—2,800米山地。思茅松枝条每年生长二轮,少数也有三、四轮的,一年生枝呈淡黄色;叶长10—22厘米;球果长5—6厘米;主产滇南、滇西南海拔600—1,500米山地(个别分布可达2,000米)。  相似文献   

12.
采用灰色系统关联度分析方法,分析并计算了8个柽柳属植物种之间的关联度以及它们扦插繁殖中的7个观测指标值间的关联度大小,结果表明:柽柳枝条扦插繁殖观测指标间的关联度大小顺序是茎粗>地上生物量>主根长>株高>侧根数>一级分枝数;柽柳种间的关联度大小顺序是中国柽柳>甘肃柽柳>甘蒙柽柳>刚毛柽柳>短穗柽柳>长穗柽柳>紫杆柽柳>多枝柽柳,关联度的大小可以反映出柽柳种间及扦插繁殖观测指标间的主次顺序。  相似文献   

13.
柽柳育苗和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柽柳(红荆条,三春柳)TamarixChinensis,属柽柳科(Tamaricaceae),是盐碱地造林的优良先锋树种,既能防风、固沙、护岸,改良土壤,又是美化、蜜源树种。群众说:“碱地三样宝,盐蓬、碱蓬、红荆条”.柽柳除能编织外,还是制造牛皮板纸的好原料.因此,盐碱地应大力发展柽柳.1 采种柽柳种子很小,千粒重15mg,每克种子6万粒左右。同一个圆锥花序上的种子成熟期不一致,往往下部种子成熟了,中部还是幼果,上部正在开花。一般当年生枝条于7月上旬开花,8月中、下旬种子陆续成熟。  相似文献   

14.
伊金霍洛旗是“三北防护林”工程和“生态工程”建设的重点旗县。在治理沙漠的同时,还改造了大片的盐碱化荒滩。在寸草不生的盐碱滩上大面积营造红柳,已经收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实践证明,红柳是治理盐碱滩地,建设草牧场的最佳树种。红柳为柽柳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度一般2~3米,最高达5米多,枝条坚韧、紫红色,叶小、鳞片形、葱绿色,花小、粉红色、排列紧密。喜生于潮湿的盐渍化沙地、河岸部分积地、沙漠湖盆周围以及湿润的丘间低地。为什么红柳能在重度盐碱地上正常生长呢?这是由它本身的生物学特性所决定的,可以归为以…  相似文献   

15.
中间锦鸡儿抗旱、防风、耐寒,保水固土能力极强,是我国中西部荒漠化地区广泛种植的人工灌木林树种,在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改善土壤养分、保护和恢复生态平衡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植物学特性中间锦鸡儿为豆科、锦鸡儿属的旱生落叶灌木,高70~150厘米,冠幅1~2米,多分枝,皮黄灰色或黄绿色;枝条细长,幼时被绢状柔毛。托叶宿存,硬如针刺,长4~7毫米;羽状复叶,先端钝  相似文献   

16.
柽柳又叫红荆条,是一种灌木,但也可长成一丈多高的小乔木。枝条细长,时常下垂。枝条上长着淡绿色的小碎叶。每年七至九月开花三次,群众也叫它“三春柳”。其花很小,里层是五片紫红色花瓣,很美观。柽柳是沙碱地区造林的好树种,群众称它为沙荒碱地宝。其主要特点是:(一)抗碱能力强,具  相似文献   

17.
柽柳又名红柳、红荆条,小乔木或呈灌木状丛生,高可达5米。小枝纤弱,呈红褐色;鳞叶;根系发达,抗逆性强。在我国北方的砂土、盐土、粘土荒漠及河滩砾石地段广泛分布。它十分抗旱,在流动沙地、戈壁荒滩上土壤含水量2%以上,就能生长发育,开花结实,繁衍后代;枝条坚韧,萌芽、生根力强,耐风蚀且耐沙埋,是编织、薪材树种之一。近来,一些地区利用其花期长,枝条红褐色,耐修剪等特点,也用于栽培绿篱。  相似文献   

18.
一、前言柽柳(Tamarix chinensis,Lour.)为柽柳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我国新疆、內蒙、甘肃、河北、河南、山东等省(区)沙漠或盐碱地上,均有分布。江苏省沿海和黄河故道一带,也有柽柳生长,高度可达5米左右。柽柳能耐盐、抗旱、耐水、抗风且叶能泌盐,为盐碱土上适应性最强的树种之一。但柽柳在盐渍土上生育情况、耐盐程度、繁殖方法和  相似文献   

19.
1984~1990年,在吉林省汪清林业局对日本落叶松种子圆内各无性系采用固定标准枝的方法进行了花期观察。发现雌花花期一般5~7天,雄花花期一般3~5天,大多数雌花早雄花1~2天开放。母树球花大部分着生在树冠的中、下部,雌花多着生在3~4年生的枝条上,雄花多生在2~3年生的枝条上。各无性系在同一年份的开花数量相差较大。这是由无性系本身特性决定的。掌握花期规律,为种子园的合理经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在宁夏西大滩,通过测定不同种类及不同年龄盐生灌木木质部水分及不同潜在水源稳定氧同位素组成(δ18O),应用同位素线性混合模型估算了不同灌木对不同水源的利用率。结果表明:不同深度土壤水δ18O值存在较大差异,并呈现规律性变化,140 cm以上δ18O值波动较大,说明该土壤剖面土壤水δ18O受蒸发与井水灌溉的双重影响;140 cm以下δ18O值连续下降,说明该土壤剖面土壤水δ18O主要受井水影响。20年生多枝柽柳平均利用19.9%的地下水,3年生四翅滨藜平均利用15.5%的地下水,3年生枸杞平均利用15.1%的地下水,3年生多枝柽柳平均利用13.3%的地下水。20年生多枝柽柳对表层土壤水的依赖最低(5%),3年生多枝柽柳对表层土壤水的依赖最高(38.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