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2 毫秒
1.
油松移植容器苗适宜容器规格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年生油松留床苗为试材,选用16 cm×16 cm,18 cm×18 cm,21 cm×21 cm,25 cm×25 cm 4种规格育苗容器,进行了油松移植容器苗适宜容器规格的筛选试验。以育苗容器的培育成本和生长量为指标进行秩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培育油松移植容器苗,规格21 cm×21 cm的育苗容器属于既能满足苗木生长、投资又相对较低的适选育苗容器。  相似文献   

2.
容器规格、基质配比对菩提树容器苗生长及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适合菩提树容器苗生长的最佳容器规格及基质配比,为完善我国北方地区菩提树容器育苗技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按照直径和高度设置3种容器规格,以园土、育苗土、珍珠岩、蛭石为基质材料,设置5个水平的基质配比,共15种组合,测定不同处理组合下菩提树容器苗的株高、地径和生物量等生长指标以及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等生理指标,并进行主成分分析及综合评价。【结果】容器规格和基质配比对菩提树容器苗生长规律的影响显著。6—8月为菩提树容器苗株高的速生期,株高以A1B5处理组合(A1:15 cm×20 cm美植袋;B5:20%园土+30%育苗土+10%珍珠岩+40%蛭石)较优;9月为地径增长的速生期,地径生长以A1B4处理组合(B4:40%园土+30%育苗土+10%珍珠岩+20%蛭石)较优。不同容器规格处理中,A1处理下菩提树容器苗的生物量、苗木质量指数极显著高于A2(18 cm×23 cm)、A3(20 cm×30 cm)处理,A2处理下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等生理指标显著高于A1和A3处理,小规格的容器明显有利于菩提树容器苗株高、地径的生长及生物量的累积。不同基质配比处理中,B5处理下生物量、苗木质量指数、高径比等生长形态指标以及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等生理指标均显著高于其他基质配比处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5个容器规格和基质配比的组合中,A2B5、A1B5组合较优。【结论】随着容器规格的增大,菩提树容器苗的苗木质量指数降低,15 cm×20 cm美植袋最适宜菩提树容器苗生物量的累积,为最佳容器规格。20%园土+30%育苗土+10%珍珠岩+40%蛭石为其最佳基质配比,可以更好地促进菩提树容器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3.
松柏柽柳是盐碱地重要的造林树种。筛选出适宜松柏柽柳生长的容器苗类型,能够提高苗木质量,缩短育苗周期。通过不同苗龄与不同容器规格的组合筛选,得出容器规格与成活率及生长量均呈负一元二次函数关系。容器规格为Φ40 cm~Φ45 cm,苗龄为1.8 a~2.2 a(1+1,1+1.5)的容器苗为松柏柽柳适宜的苗木类型。  相似文献   

4.
以培育6月苗龄囊状紫檀容器苗为对象,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开展容器规格、肥料种类和育苗基质对苗木各指标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育苗容器规格的增大,苗木的各项指标的生长量明显增多.施5%有机肥的苗高和地下部分的干重明显优于施2%磷肥和1%复合肥,但三者间的地径、主根长、地上部分干重及全株生物量差异不显著.采用80%森林土+20%火烧土的育苗基质培育的容器苗生长表现最好.对不同因素、不同水平的各个组合处理进行分析,6月生囊状紫檀的容器育苗最佳组合为12 cm×16 cm(或9 cm×12 cm)的容器规格,施用2%的磷肥作为基肥,采用80%森林土+20%的火烧土作为育苗基质.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移植、营养袋规格、株行距等对木荷一年生轻基质容器苗生长的影响,在苗床中采用袋深10 cm、直径分别为4.5 cm、5.5 cm、6.5 cm的3种规格轻基质营养袋开展移植与不移植试验,在移植试验中设置了9 cm×9 cm、11 cm×11 cm、13 cm×13 cm等3种株行距。结果表明,移植后的木荷轻基质容器苗平均苗高、地径、成活率、合格苗率、合格苗产量比未移植的有显著提高,高径比显著降低;培养1 a苗龄轻基质容器苗,使用直径5.5 m、深10 cm的营养袋基质,按11 m×11 cm的株行距移植,不但可以提高合格苗产量,而且育苗的投入产出比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6.
为了筛选最适宜的无纺布育苗容器规格,优化纳塔栎容器育苗技术,采用5种容器口径、4种容器深度进行裂区试验,研究不同无纺布容器规格对纳塔栎1—2年生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容器规格之间1—2年生苗高和地径生长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苗高和地径生长量总体上随容器口径和深度的加大而增加;对于2年生苗,容器深度对苗木生长影响的贡献率显著大于口径;不同容器规格对1年生和2年生苗木高径比的影响均未达显著水平.经对苗木生长量和容器基质用量、单位面积育苗量等生产成本因子的综合评价,认为培育纳塔栎1年生容器苗宜选用10 cm×24 cm或10 cm×20 cm规格的无纺布容器,培育2年生容器苗宜选用15 cm×24 cm规格的无纺布容器.  相似文献   

7.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开展了5种不同容器规格(13 cm×18 cm、12 cm×16 cm、10 cm×15 cm、9 cm×13 cm、8 cm×11 cm)对杉木幼苗培育的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5种容器规格培育的杉木幼苗生长量和生物量间差异显著。容器规格为13 cm×18 cm培育的杉木幼苗的生长量和生物量明显优于其它4个容器规格,提高了苗木质量。相比较容器规格为8 cm×11 cm,苗高、地径、冠幅、主根长、地上部分干重、地下部分干重、全株干重分别高出1.53%,33.61%,54.62%,17.56%,63.72%,68.97%和65.23%。容器规格为13 cm×18 cm的育苗成本为0.675元/株。  相似文献   

8.
育苗基质、容器规格和施肥量对山桂花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开展了乡土珍贵树种山桂花容器苗育苗试验,研究了育苗基质、容器规格和施肥量3因素对山桂花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育苗基质、容器规格和施肥量3个因素对6月龄山桂花容器苗的苗高、地径、茎叶生物量、全株生物量、苗木质量指数均有显著影响。育苗基质和容器规格对山桂花苗木的主根长和侧根数的影响不显著,而施肥量除了对叶片数影响不显著外,对其主根长和和侧根数的影响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试验结果表明,6月龄山桂花容器育苗的最佳组合为育苗基质采用2份森林土+1份轻基质(腐熟的甘蔗渣+牛粪),容器规格为12cm×16cm,苗期每株施2. 4g的复合肥。  相似文献   

9.
为建立适合川南地区乌桕容器育苗技术体系,本研究通过析因试验设计,分析基质配比、缓释肥量、容器规格对乌桕容器苗生长的影响,并对容器育苗摆放密度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年生乌桕容器苗生长受基质配比、容器规格、缓释肥量三种因素及其两两相互、三者之间作用的影响显著;单因素均值分析来看,基质配比A1(椰糠1:泥炭1:土1)的苗高、地径均值显著高于其他配比;苗高与高径比均随缓释肥量水平的提高而提高;10.0×13.5cm规格容器的苗高、地径、高径比均显著优于其他规格;采用A1基质可以在较低的缓释肥施入量(1 kg·m-3)、中等规格容器(10.0×13.5)cm的情况下获得高质量的苗木,节约育苗成本。当乌桕容器苗摆放密度为6×6(个·m-2)时,苗高、地径、高径比均表现最好,随着容器苗摆放密度增大,地径、高径比均有显著减小的趋势。筛选出最适合四川南部地区进行乌桕容器育苗的因素组合是:基质配比为椰糠1∶泥炭1∶土1、缓释肥量为3 kg/m3、无纺布容器规格为10.0 cm×13.5 cm、容器摆放密度为6×6(个·m-2<...  相似文献   

10.
为高效培育黄樟壮苗,本文以黄心土、稻谷壳和泥炭土为育苗基质原料,按照不同比例配置19种基质配方,来进行无纺布容器育苗基质配方试验,通过对1年生苗木苗高、地径、生物量、侧根生长情况、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的测定和分析,综合评价值及育苗基质成本等条件来筛选出适宜培育黄樟容器苗的基质配方.试验结果表明:黄樟适宜的基质配方为泥炭土:稻谷壳:黄心土=7:2:1,使用该基质配方培育的1年生黄樟容器苗平均苗高可达86.2 cm,平均地径可达0.80 cm.  相似文献   

11.
塑膜容器育苗及容器苗造林中的几个技术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当前容器育苗、造林中产生的技术问题, 以油松、侧柏为主要树种, 从制定塑膜容器苗的苗木标准、进一步提高育苗技术水平、注意容器苗造林的适地适树、适时进行穴内间株等四个方面, 提出了技术建议。  相似文献   

12.
容器及基质对露地容器苗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在塔河林业局中心苗圃对当地主要造林树种兴安落叶松的露地容器苗进行研究,分析了影响容器苗数量、质量与容器规格及基质配方的关系,为本地区培育兴安落叶松容器苗及露地容器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苗木容器育苗技术是利用容器装上营养土进行培育苗木的技术,采用这种技术培育的苗木叫容器苗。容器育苗具有节约种子,可以大量培育,不受造林季节的影响限制以及造林成活率高等特点,但是这种方法成本高,技术比较复杂,通常情况下用于裸根造林不易成活的树种。  相似文献   

14.
由于容器栽培的工程苗可以终年随时栽植,特别是高温、干旱季节移植不会影响成活率及园林植物景观效果,具有生产周期短、质量好、起运方便、移植成活率高、便于管理等诸多优点。目前园林和林业生产上正在积极推广应用容器栽培技术,这对苗木生产和绿化工程施工将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斑叶野木瓜(Stauntonia maculata Merr.)是我国特有果木之一,2013年发现在赣州有分布。2014—2016年间于赣州市客家风情园基地开展斑叶野木瓜容器播种育苗试点,总结了育苗的基质配制、播种技术以及苗期光控管理等重要环节的技术。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油蒿种子萌发特性的观察及对不同处理方式下的出苗率、苗期生长动态的观测及分析,结果表明:油蒿种子为小粒种子,覆土厚度对种子出苗影响很大,合理的覆土厚度为0.5~1.0cm;营养土配比采用黏土、沙子、有机肥按4.5:4.5:1配制有利于培育壮苗,苗高生长可达7.5cm,地径生长可达0.8mm。  相似文献   

17.
容器育苗是一项实用高效的林业造林生产技术。文章简单介绍了容器育苗的特点和应用范围,以及容器苗培育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8.
采用析因试验设计,开展了基质配比、缓释肥施用量和容器规格对1年生木荷轻基质容器苗生长和质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泥炭比例的提高,木荷容器苗苗高和地径生长量增加,而根系参数减少致使根冠比下降;当每立方米基质中缓释肥量在2.5 kg以上时,缓释肥施用量对木荷容器苗地上部分生长和根冠比的影响较小,但随着施用量的增大却会明显影响根系的发育;容器规格对木荷容器苗生长和质量影响显著,容器规格的增大可明显促进苗高和地径的生长及根系的发育,但根冠比有所下降。从苗木质量和育苗成本等综合考虑,木荷轻基质容器苗的优化培育方案为:基质的泥炭与谷糠比为7∶3,每立方米基质中缓释肥施用量为2.5 kg,容器规格为5.5 cm×10 cm。此外统计分析还表明,木荷容器苗质量不仅受基质配比、缓释肥施用量和容器规格主效应的影响,而且其主效应间还存在一定的互作效应,即可根据基质配比相应地调整缓释肥施用量或改变容器规格大小,以达到低成本生产木荷优质容器苗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以纳塔栎Quercus texana 1年生容器苗为研究对象,采用析因试验设计,研究不同控释肥加载量和容器规格对纳塔栎苗高和地径生长的影响,并提出优化育苗方案.结果表明,容器规格对纳塔栎苗高和地径生长均产生极显著影响(P<0.01),容器越大,苗高生量越大,地径越粗;控释肥不同加载量对纳塔栎地径生长和高径比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