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木瓜蛋白酶酶解核桃饼粕制备抗氧化多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核桃饼粕为原料,研究优化木瓜蛋白酶酶解核桃饼粕制备抗氧化活性多肽的工艺条件。通过研究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底物浓度、酶添加量以及酶解pH值对酶解产物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正交优化酶解工艺参数,并将酶解物利用葡聚糖凝胶层析柱进行分离,测定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当木瓜蛋白酶在酶解温度为60℃、酶解时间为3.5 h、底物浓度为2.5 g/100 mL、加酶量为6 500 U/g、pH值为6.5的酶解条件下,酶解物的抗氧化活性较好,酶解液对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DPPH·)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52.24%和53.20%;酶解液经葡聚糖凝胶层析柱分离,酶解物分离多肽的分子量越大,抗氧化活性越低。  相似文献   

2.
以马鹿角蛋白为原料,以水解度为指标,利用酶解的方法制备马鹿角多肽。通过单因素试验,从复合蛋白酶、风味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中选出酶解效果较好的复合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以pH、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和加酶量4因素,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复合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的最佳酶解条件。结果表明,复合蛋白酶单酶酶解最佳条件是pH 7.0、酶解时间4h、酶解温度55℃、加酶量6 500U/g;风味蛋白酶单酶酶解最佳条件是pH 7.0、酶解时间3h、酶解温度45℃、加酶量750U/g。依据酶解最佳条件,先加入复合蛋白酶再加入风味蛋白酶进行双酶解,可获得最佳的马鹿角蛋白双酶解结果,酶解度为53.77%。  相似文献   

3.
探讨了不同酶解条件对豆粕酶解过程中呈味物质释放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酶解液中肽态氮的含量随着酶解温度、酶解pH、酶解时间的增加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总酸含量的变化受酶解条件的影响较大,酶解3h时糖的释放量最大.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酶解液中的肽分子量在酶解过程中逐渐降低.氨基酸分析结果显示,酶解后,游离氨基酸和肽态氨基酸含量迅速增加.当酶解工艺为温度50℃、pH=6.5、时间4h时,所得酶解液整体味感较佳,适于做调味基料.  相似文献   

4.
利用碱性蛋白酶酶解技术对新鲜猪血进行血红素提取。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酶解时间、酶解温度、酶解pH、酶与底物浓度比等因素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酶解最佳条件为:酶解温度59.3℃、酶解pH8.6和酶解时间125.0min和酶底物浓度比4680.0U,在此条件下,血红素的得率为72%、提取粗品纯度为33.8%。  相似文献   

5.
采用超声和酶解结合的方法对薏米酶解液的制备条件进行了研究。探讨了酶添加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酶解pH值、超声时间、超声功率以及超声次数对薏米酶解液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工艺条件,得到制备薏米酶解液的最优工艺参数:酶添加量200 U/g、酶解时间3 h、酶解温度50℃、酶解pH值6、超声时间20 min、超声功率160 W、超声次数3次。在此工艺条件下,薏米的还原糖含量达到1.89 g/100 g,比原工艺条件提高了15.2%。  相似文献   

6.
采用超声和酶解结合的方法对薏米酶解液的制备条件进行了研究。探讨了酶添加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酶解pH值、超声时间、超声功率以及超声次数对薏米酶解液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工艺条件,得到制备薏米酶解液的最优工艺参数:酶添加量200 U/g、酶解时间3 h、酶解温度50℃、酶解pH值6、超声时间20 min、超声功率160 W、超声次数3次。在此工艺条件下,薏米的还原糖含量达到1.89 g/100 g,比原工艺条件提高了15.2%。  相似文献   

7.
以黑莓鲜果为原料,采用两段酶解工艺,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黑莓清汁生产过程中的酶解工艺。结果表明,在第1阶段的黑莓浆中加入果浆酶,明显提高黑莓出汁率,最佳的酶解条件为果浆酶的添加量0.15%、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2.5 h;在第2阶段的黑莓汁中加入果胶复合酶,明显提高黑莓清汁的透光度,最佳的酶解条件为加酶量0.055%、酶解温度45℃、酶解时间2.2 h。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虾类资源利用率以及加工副产物的风味,采用酶法水解技术对影响虾类加工副产物酶解程度的各个因素进行了研究,包括酶制剂及其用量、固液比、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和pH。通过一系列单因素实验和对酶用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的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酶解条件。结果表明:最适酶制剂为由中性蛋白酶与风味蛋白酶复合而成的复合酶;酶用量分别为中性蛋白酶1 000 U/g,风味蛋白酶1 000 U/g;固液比为1:5,其中固体为20 g;最适合的酶解温度:第一段酶解为55℃,第二段酶解为50℃;酶解时间:第一段酶解为1 h,第二段酶解为3 h;最适pH为7.0。  相似文献   

9.
鲤鱼酶解液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确定木瓜蛋白酶、胰蛋白酶、枯草杆菌蛋白酶酶解鲤鱼的最佳酶解条件及其酶解效果,应用正交试验和对比试验对鲤鱼酶解液化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对酶解前后游离氨基酸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胰蛋白酶酶解鲤鱼的最佳酶解条件为:酶用量24 g/kg,酶解温度50℃,pH值7.0,在此条件下酶解3 h后氨基态氮含量为59.2 mg/L;枯草杆菌蛋白酶的最佳酶解条件为:酶用量0.16 g/kg,酶解温度45℃,pH值8.0,在此条件下酶解4 h后氨基态氮含量为44.6 mg/L;木瓜蛋白酶的最佳酶解条件为:酶用量10 g/kg,酶解温度60℃,pH值7.0,在此条件下酶解4 h后氨基态氮含量为102.6 mg/L。枯草杆菌蛋白酶酶解鲤鱼后,游离氨基酸含量由185.91 mg/L增加到779.91 mg/L,增加了76.16%。通过对3种蛋白酶在最佳条件下酶解鲤鱼的比较可知,枯草杆菌蛋白酶酶解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具有抗氧化活性的猪血浆蛋白酶解产物的制备及理化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系统考察酶解时间、酶种类和酶加入的顺序对猪血浆蛋白酶解产物抗氧化性的影响,采用风味蛋白酶、碱性蛋白酶及双酶(风味蛋白酶,碱性蛋白酶不同的加入顺序)在各自最适条件下对猪血浆蛋白进行酶解,并研究酶解产物的功能特性。结果表明:0~120min内,随着酶解时间的延长,水解度升高,各酶解产物的抗氧化性均有所增强;60~180min内,双酶酶解产物的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亚铁离子螯合能力和还原力显著高于单酶酶解产物(P0.05);90~150min内,先加碱性蛋白酶后加入风味蛋白酶酶解的酶解产物的水解度、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和还原力显著高于先加风味蛋白酶酶解后加入碱性蛋白酶酶解的酶解产物(P0.05);具有较高抗氧化性的酶解产物在不同pH条件下均有较好的溶解性和热稳定性;溶解性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11.
对陆地棉品种713、百棉1号、百棉3号的115d正常愈伤组织与褐化愈伤组织的可溶性蛋白、SOD酶、CAT酶、IAA氧化酶、PPO酶及棉酚的测定结果表明,愈伤组织褐化与PPO的活性和棉酚的含量有关,褐化导致了SOD酶、IAA氧化酶和CAT酶活性的降低及蛋白合成的减少。  相似文献   

12.
以不同浓度EDTA、Mn2+、Zn2+和Fe2+为效应物,以蔗糖为底物,研究EDTA和金属离子对酵母蔗糖酶(Yeast invertase)天然酶和修饰酶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EDTA对天然酶和修饰酶均有抑制作用。Mn2+对天然酶和修饰酶有激活作用;Zn2+和Fe2+对天然酶有抑制作用,对修饰酶有激活作用。动力学分析显示,经5 mmol/L EDTA、Mn2+、Zn2+和Fe2+处理后,天然酶和修饰酶的Km和Vmax值均发生变化。光谱分析显示,经不同浓度EDTA和Fe2+处理后,天然酶和修饰酶的构型构象发生变化;经不同浓度Mn2+和Zn2+处理后,天然酶和修饰酶的构型构象基本上没有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3.
固定化酶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固定化酶是酶工程的核心技术之一,有利于实验酶的重复使用及产物与酶的分离,将酶工程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极大地促进了酶工程的研究与应用,并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综述了固定化酶的制备方法,总结了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并对其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菌糠酶提取与制备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比较分析了菌糠酶的不同提取和浓缩方法,经透析制取干酶制剂。结果表明,菌糠在室温(10℃)下用蒸馏水浸提12h,酶的提取率最高;采用中空纤维膜过滤法浓缩效果最好,经透析、干燥可制得酶活较高的干酶制剂。  相似文献   

15.
固定化农药降解酶对受污染水体的净化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林淦  韩萍  吴传兵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7):4371-4372
以海藻酸钙固定化联苯菊酯降解酶液,比较了固定化酶与游离酶对联苯菊酯的降解作用效果。结果表明:理想条件下,固定化酶的活性相当于游离酶活性的75%。温度、pH值、Mg2+等条件的变化对固定化酶活性的影响较游离酶小;利用2 g固定化酶对受50 mg/L联苯菊酯污染水体进行处理,3 d后检测,水体中联苯菊酯的含量降低72%。  相似文献   

16.
几种模拟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拟酶是一类利用有机化学方法合成的比天然酶简单的非蛋白分子.对环糊精模拟酶、冠醚化合物的模拟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模拟物等结构特征进行综述,为设计和合成更加简单、稳定的模拟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酶电极作为生物传感器已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化学等领域.本文通过对酶电极表面特征的研究,发现有:透析膜增加酶电极的稳定性;酶电极的感应时间同真实表面三种界面能态有关;直接涂酶层电极感应时间短等特性.  相似文献   

18.
比较麦芽寡糖基海藻糖合酶(MTSase)与其固定化酶的最适反应pH值、pH稳定性、最适反应温度和热稳定性。结果表明,固定化酶的最适反应pH值(5.5)较原酶(6.0)低,最适反应温度(65℃)较原酶(60℃)高,pH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均较原酶高。  相似文献   

19.
黔中石灰岩地区不同植被类型根际土壤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黔中石灰岩地区不同植被类型根际和非根际土壤酶活性。结果表明:根际和非根际土壤酶之间的差异显著,相同植被下同种酶根际土壤酶活性明显大于非根际土壤酶活性。土壤酶活性主要呈现两种趋势:蔗糖酶和淀粉酶根际和非根际酶活性表现为针阔混交林>灌木林>针叶林>草灌;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根际和非根际酶活性表现为针阔混交林>针叶林>灌木林>草灌。根际土壤养分因子含量均大于非根际,土壤酶、养分因子"根际效应"都较明显,土壤酶和土壤养分因子之间有明显相关性,而土壤酶和pH值之间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玉米秸秆静态堆腐期间电导率及水解酶活性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静态通气条件下,以玉米秸秆为原料,研究了接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后,玉米秸秆高温堆腐过程堆体电导率和水解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接菌处理和不接菌处理(CK)整个堆腐过程总的电导率值分别为26.59和23.26 ms·cm-1.整个堆腐过程添加菌剂处理的脲酶活性和蔗糖酶活性极显著高于CK,两个处理间蛋白酶活性差异不显著.相关性分析表明,温度与脲酶活性呈显著性正相关,电导率值与脲酶活性和蔗糖酶活性呈极显著性负相关,且脲酶活性与蔗糖酶活性呈极显著性正相关.蛋白酶与温度、电导率值、脲酶和蔗糖酶活性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