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砷是饲料中的有毒有害成分,是饲料环境卫生控制的重要指标之一。加强对饲料中砷的检测,是保证饲料安全的重要措施。然而,在利用国标GB13079-99测定饲料中总砷的实际工作当中,由于受国标中不同前处理方法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陈莉  李宏 《饲料研究》2004,(7):24-26
通过对采用不同前处理方法测定含有机胂饲料中总砷含量的试验 ,得出了不同类型饲料添加有机胂后总砷含量的测定应选用相应的前处理方法的结论。即配合饲料、浓缩饲料、预混合饲料均宜采用混合酸消解法 ;预混合饲料也可采用干灰化法。并对几种不同前处理方法添加有机胂饲料中总砷含量测定结果的影响进行探讨 ,为饲料卫生指标砷的正确判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采用硝酸—过氧化氢对饲料样品进行微波消解前处理,利用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饲料中总砷含量,结果表明,该方法精密度高,回收率高,提取完全,简便快速,是饲料中砷及其他重金属污染物测定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为制定前处理简便和数据精确的操作方法来测定饲料中总砷和汞的含量,试验采用微波消解法作为饲料前处理方法,并与传统的消解方法(电热板法)进行对比。通过对配制的砷和汞混合标准溶液进行检测,测定其回收率及精密度,检验方法的操作性。结果表明,微波消解方法具有快速、准确,易操作等特点,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5.
《北方牧业》2013,(13):12
6月起,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12,以下简称新国标)正式实施。关于肉类的砷限量有了变化,限制项目从无机砷变为总砷(旧国标要求畜禽肉类检测无机砷,限量值为0.05毫克/千克;而新国标肉和肉制品的砷限量指标则要求检测总砷,限量值为0.5毫克/千克)。专家表示,肉食品中砷限制项目的更改会加快禁用含砷饲料的趋势。饲料砷超标引发全国关注猪肉中的砷来源于饲料,而饲料中加  相似文献   

6.
高氯酸湿消化法处理饲料样品后测定铅、砷和镉含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GB/T 13080-2004采用高氯酸湿消化法处理饲料样品后测定铅含量.研究发现,采用该前处理方法得到的样品溶液,加入适量的硫脲和盐酸,也可用于测定砷和镉.采用此法处理饲料样品中的铅、砷和镉,测定结果重复性良好,RSD分别为7 %、6.6 %和3.2 %;铅、砷和镉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85.3 %~110.6 %、91.5 %~102.4 %和85.2 %~116.3 %;大米标准物质验证表明,大米中铅、砷和镉测定值与标准值相符;与国标法相比,2种前处理方法测定铅、砷和镉含量结果相对偏差均小于10 %.  相似文献   

7.
李宏  陈莉  杨汉卿 《饲料广角》2004,(18):23-24
试验利用我国饲料卫生标准(GB13079-99)中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干灰化法、盐酸溶样法、混合酸消解法,分别对3种不同饲料产品——配合料、浓缩料、预混合饲料中的总砷进行测定。此外,对不同前处理方法的准确度、重复性和回收率进行了详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混合酸消解法对3种饲料中砷的测定重复性好,检出率高,平均回收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8.
利用氢化物原子荧光光度法检测虾粉和鱼粉中总砷含量,按照GB/T 13079-2006《饲料中总砷的测定》前处理方法处理,结果往往比正常值偏低很多。通过试验确定,减少鱼粉和虾粉中样品称样量,结果趋于正常。试验结果表明,称样量减少到0.15g左右,采用干法灰化-氢化物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鱼粉和虾粉中总砷含量,加标回收率为81.0%~88.5%,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为小于4%。  相似文献   

9.
国家技术监督局以技监国标函(1997)213号文件批准了GB13O78-91(饲料卫生标准)第1号修改单。本次修改是全国饲料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根据生产实际,针对在饲料中添加有机砷制剂后,饲料中总砷含  相似文献   

10.
饲料中总砷测定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郝林华 《饲料工业》2001,22(12):37-40
砷(As)是主要有害元素之一,其化合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但含量极少。由于砷化合物的剧毒性,砷的测定就显得特别重要。饲料中的砷主要来源于农药的不合理使用、贮存及加工过程中的污染。饲料中砷的检测一般都采用国家标准“GB/T13079-1999中的“第一法银盐法”,此法是经典的测定方法,长期以来一直应用于各种饲料中As的分析。但在检测过程中我们发现,全盘照搬国标方法测定饲料样品时,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不是很好。问题的关键在于发生氢化物时溶液的酸度,且试样的分解液酸度也难以保持一致,平行试验不易控制在误差…  相似文献   

11.
砷为饲料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来源之一.对动物及人体有毒害作用.是我国饲料卫生环境控制中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准确测定饲料中的总砷含量尤为重要。本文对国标中规定两种饲料中砷的检测方法(氢化物-原子荧光法与银盐法和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分光光度法)进行分析比较。数据显示.氢化物-原子荧光光度法与银盐法在O~50wg/L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9、0.9989;最小检测限分别为0.043mg/L,0.229μg/L;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0%、96.5%;精密度(CV%)分别为2.16%。3.20%,实验证明传统的银盐法灵敏度和精密度相对较低.操作繁琐费时,试剂毒性大且测试周期长:而氢化物原子荧光光度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是一种较好的测定砷分析技术。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氢化物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配合饲料总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饲料中砷的含量已成为国家饲料卫生标准中的一项限制性指标,国标GB13078-2001规定猪、家禽配合饲料中砷含量≤2.0mg/kg,猪、家禽预混料中砷含量≤10mg/kg。目前砷的测定方法主要为银盐法、砷斑法、硼氢化物还原光度法、氢化物原子荧光分析法、原子吸收分析法。我国也相应制定出了“饲料中总砷的测定”(GB/T13079-1999),该标准主要方法是银盐法,该方法可靠、稳定,缺点是繁琐、分析时间长、灵敏度偏低。氢化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国家技术监督局以技监国标函(1997)213号文件批准了GB13078-91《饲料卫生标准》第1号修改单。本次修改是全国饲料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根据生产实际,针对在饲料中添加有机砷制剂后,饲料中总砷含量与现行标准不相符合这一  相似文献   

14.
目前原子荧光、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检测方法已经广泛应用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但是在实际检测工作中仍存在不足之处。针对牛奶中重金属汞与砷的检测方法进行了改进,从基体改进剂与标准曲线的浓度范围进行讨论,建议在国家标准GB 5009.17-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总汞及有机汞的测定》中增加ICP-MS法,建议在GB 5009.11-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第二法——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的前处理方法中增加微波消解法。  相似文献   

15.
采用砷国标干灰化法(以下简称干法)和混合酸消解法(以下简称湿法)、改良法,测定饲料中总砷含量。样品的测定结果和回收率,改良法和湿法相近,差异不显著;而用国标干法测定的结果和回收率,与湿法和改良法的测定结果相差悬殊,差异极显著,与有关报道相同。在砷的测定中,反应中的酸度,严重地影响测定结果,以2.1-3.5mol/L时最佳。  相似文献   

16.
砷作为有毒、有害物质是饲料质量安全控制一项重要指标,目前配合饲料中总砷测定的仲裁方法为银盐法,即分光光度法。为了评定分光光度法测定配合饲料中总砷含量结果的可靠性以及整个实验的检验水平,有必要对实验室的测量数据进行不确定度来源分析,比较各不确定度分量的大小,特别对那些显著性不确定度分量给予关注,以减小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而满足客户要求。本文对分光光度法测定配合饲料中总砷含量的不确定度进行了计算和评定。  相似文献   

17.
本方法为了填补饲料多元素测定的空白,采用ICP-MS测定饲料中铅砷镉铬的含量,同时开展包括样品前处理方法、测定条件的选择等试验环节和方法性能指标的研究,包括方法的检出限、定量限、线性范围、精密度、特异性、准确度及方法对比试验等.结果表明ICP-MS法适用于配合饲料、浓缩饲料、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精料补充料中铅砷铬镉样品的测定.通过对前处理过程的优化和仪器参数的修正,ICP-MS方法的检出限定量限满足饲料铅砷铬镉的测定.  相似文献   

18.
GB/T13079—1999测定饲料总砷时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静 《饲料工业》2001,22(9):36-37
旧国标GB13079—1991饲料总砷的测定方法中有许多不完善之处,新国标GB/T13079—1999对旧国标有了很大的改进,在试剂的配制、样品的消解及分析步骤等方面都做了详细的规定。但在应用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1空白实验在GB/T13079—1999中,只在“干灰化法”中提到“同时于相同条件下,做试剂空白实验”,而在“分析结果计算与表述”中却不见空白值。砷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实验过程中所用到的各种试剂及水中都含有砷,因此,在饲料总砷测定中,空白实验是必不可少的。无论用哪种方法消解样品,都应同…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一种饲料中砷快速检测方法及与之配套的测砷装置。该方法由于采用配比合理的三酸消解体系,选用硼氢化钾片做还原剂并研制出结构合理、密封性能好的氢化物测砷装置,使新建立的方法具有简便、快速、省时、节能等优点。砷克分子消光系数为1.5×10~4·M~(-1)·cm~(-1),检出限为0.04μg/ml。经大量样品分析验证,CV<6%,平均回收率为98.3%。与国标法(GB13079—91)比较样品前处理由17h缩短为1.5h,还原反应由90min减少到15min,3h内可完成10个样品测定,比国标法提高效率近10倍。本方法现已推广应用,反映良好。  相似文献   

20.
本实验研究国标法测定饲料总砷中,氢化物原子荧光法中酸介质和硫脲溶液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试样稀释液中酸含量对结果影响较大,应在20%左右;稀释液中硫脲溶液含量对结果无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